推荐回答
针对你的问题要分开三个来回答:1、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是否上市或者是否计划上市没有必然关系的,比如国内最大的民营电信公司华为,一直没有上市,但是一直有员工持股。至于你所在的公司是否在筹备上市,你可以向其他同事打听关于公司是否在筹备上市。2、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员工持股的,一般是针对在职员工的,你如果离职的话,公司会把你的股份收回的,收回后一般分配给新进来的员工。3、公司上市后,就意味着股票可以上市交易,或者对于股权激励的员工可以行使股票期权,也就意味着你的股票可以公开卖出去,或者等公司股票升值后,你可以选择行使期权。3、无论公司上市,或者未上市,股权激励都是针对在职员工的,一旦员工离职或者被辞退的,公司都会收回你手中持有的股份。当然是以市场价格或者公司当时股价的对价有偿收回。所以,无论怎样,你手里的股票还是有可能赚钱的。1。
连保健2019-12-21 20:01:45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好像没什么限制,创始人持股低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上市之前经过几轮股权稀释。一般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从开创到成功,需要消耗巨大的创业资金,大多开创者都需要在资本市场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什么天使,VC,PE,lPO。几轮下来,开创者手中股权被稀释掉一大部分。
龙小青2019-12-21 20:41:30
-
查询方法:以同花顺软件为例,按f10,查询股东研究和股本结构只能查大股东的变化情况。还可以查询股东户数和人均持股情况。持有一定股份。当持有股份达到30%,持股可以称为控股,如果是最大股东还可以称为相对控股,当持股超过50%,持股可以称为绝对控股。对于筹码的持股分布判断是股市操作的基本前提,如果判断准确,成功的希望就增加了许多。判断持股分布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通过上市公司的报表,如果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简单,只有国家股和流通股,则前10名持股者中大多是持有流通股,有两种判断方法:一将前10名中所持的流通股累加起来,看掌握了多少,这种情况适合分析机构的介入程度。二是推测10名以后的情况,有人认为假如最后一名持股量不低于0.5%则可判断该股筹码集中度较为集中,但庄家有时亦可做假,他们保留前若干名股东的筹码,如此以来,就难以看出变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假如第10名持股占流通股低于0.2%,则后面更低,则可判断集中度低。2、通过公开信息制度,股市每天都公布当日涨跌幅超过7%的个股的成交信息,主要是前五个成交金额最大的营业部或席位的名称和成交金额数,如果某股出现放量上涨,则公布的大都是集中购买者。如果放量下跌,则公布大都是集中抛售者。这些资料可在电脑里查到,或于报上见到。假如这些营业部席位的成交金额也占到总成交金额的40%,即可判断有庄进出。3、通过盘口和盘面来看,盘面是指K线图和成交量柱状图,盘口是指即时行情成交窗口,主力建仓有两种:低吸建仓和拉高建仓。低吸建仓每日成交量低,盘面上看不出,但可从盘口的外盘大于内盘看出。拉高建仓导致放量上涨,可从盘面上看出,庄家出货时,股价往往萎靡不振,或形态刚好就又跌下来,一般是下跌时都有量,可明显看出。4、如果某只股票在一两周内突然放量上行,累计换手率超过100%,则大多是庄家拉高建仓,对新股来说,如果上市首日换手率超过70%或第一周成交量超过100%,则一般都有新庄入驻。5、如果某只股票长时间低位徘徊,成交量不断放大,或间断性放量,而且底部被不断抬高,则可判断庄家已逐步将筹码在低位收集。应注意的是,徘徊的时间越长越好,这说明庄家将来可赢利的筹码越多,其志在长远。
边向南2019-12-21 20:24:16
-
1、间接持股和直接持股区别很难说啊,比较直观吧,可能就是上市主体分红了之后,间接持有的药二次分红;2、员工持股需要开持股公司的创立大会,按出资额确定各自比例,以后若有人进出,则需再次开股东大会审议,确定购回或新增股东比例,工商注册。3、如果该员工愿意让出股权,可以由愿意购买他股权的其他股东购入,其他都要购入则按各自比例分刮,如果他不愿意那就没办法了;4、限售期一过员工可自由减持,如果他是董监高或者持股超过5%的每次减持1%都要通知上市公司进行公告;5、完全可以。
黎登想2019-12-21 20:07:58
-
投资者“持有”某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有“直接持股”和通过其子公司、孙公司、曾孙公司等等而“间接持股”两种方式。可以肯定的是,《证券法》中的“持有”决不是单计算“直接持股”而不将“间接持股”计算在内。举例而言,若A公司“直接地”持有B上市公司4%的股份,同时A公司以30%控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C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又大量购入B公司的股票,当C公司对B公司的“直接持股比例”也达到4%时,A公司肯定应当“举牌”公告。否则的话,可能有足够条件和能力的A公司完全可以通过其控股的且具独立法人资格的15家公司逐步地分别“直接持有”B上市公司4%的股份。此时A公司实际上已经具有绝对控制B公司的能力。但B上市公司的其它中小投资者及监管当局却并没有被告知这一重大变化。
齐晓朋2019-12-21 19: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