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阿里的员工都有多少人?

黄碧刚 2020-01-17 15:24:00

推荐回答

每个公司蓬勃发展获得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员工殷勤努力,众多光芒背后,确实无数“加班狗”夜以继日的“爆肝”,下面带大家来盘点一下这些“加班狗”们组成的牛叉公司吧!先说一下当前的中国首富马化腾所带领的腾讯吧,腾讯的成功和加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之前网上曝光了一条微博红遍了各大网络,腾讯为了鼓励员工加班,开放了众多福利,例如免费的夜宵,加班到10点之后打车报销等等。突然想起马化腾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一到周六日就会反转,因为感觉水电费都白交,虽然工作时间长,但是同样薪水十分丰厚,刚入腾讯的应届毕业生月薪就能破万,可以说是壕破天际了。马化腾作为老对手的阿里巴巴同样也是“加班成风”,就在双11的前夕,阿里巴巴的员工很多都是通宵奋战,办公室搭起了帐篷,只为给用户提供最优质的购物体验,当天你每购买一件商品时,就应该想到背后是无数阿里员工通宵奋战的场面。但是同样,在阿里人夜以继日奋战的时候,背后全都是超高的福利,工资一涨再涨,马云也曾经说过,给高管加工资是没有用,要加先给员工加,每人加个3千5千,只为提升员工的士气。有这样的老板,加班也变得心甘情愿了。马云有自愿加班的公司么?别说还真有,前段时间凭借新年寄语火遍全球的钉钉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钉钉员工为了能在社交领域占据着一席之地,每天都在自愿加班,为了爱护员工,钉钉甚至推出了11点钟不离开公司就会被罚款的规定,但是就算是罚款也阻挡不了钉钉员工的热情。钉钉能在短时间内突破一亿的用户量,全都是这些员工的功劳。与和两位相比,华为老总任正非又是如何带领自己的员工加班的呢?很久以前有个说法:在华为,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牲用。网上针对华为加班这事儿,也是吐槽不断,比如:“我有个同学毕业后去了华为,就再也没联系上了。据说某人周日早晨九点去华为面试,面试完了出来叫出租车。刚上出租车,出租司机对他说:哟哥们,下班了啊。华为加班的著名段子:华为某部门高薪聘请了一位日本专家。日本专家上任的第一天,在全体会议上做完自我介绍后,又说到:我是个工作狂,经常加班,请大家尽量配合我的工作!说完深深鞠了一躬。三个月后,日本专家辞职了,辞职的时候只说了一句:你们这样加班,是不人道的!“不管怎么说,华为给的薪水这么高,很多人还是要削尖了脑袋进去工作的。任正非这些最底层的“加班狗”往往是最值得尊敬的职业,是他们的辛勤付出,互联网企业才能迸发出如今巨大的能力,但是当企业辉煌的同时,人们却忽略了他们的存在,他们如基石一般,铺设着互联网的未来蓝图。
桑韩飞2020-01-17 15:55:12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阿里腾讯的工资到底有多高?看完被吓到了。作为中国互联网界的传奇和标杆企业,BAT三家公司的一举一动时刻受互联网人的密切关注。在微软、IBM等知名外企的光环逐渐在国内互联网人心中失去吸引力的今天,进入BAT成为大厂的一员成了许多互联网人职业生涯追逐的目标之一。重学历、高薪资、大厂光环、好跳槽......外人给BAT贴的这些“标签”,是否真实?那些在BAT工作的人,现状如何?那些想要或已经离开的人,又流向了何方?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在年底即将到来的跳槽小高峰,为大家整理了一份BAT人才流动报告。本文样本:2019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在100offer平台进行简历展示的1114名BAT互联网人和22623名非BAT互联网人。一、BAT重视学历吗?BAT对外社招的招聘JD里通常都会对学历进行严格限制,普通岗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部分岗位甚至要求硕士以上学历,且毕业于985、211高等院校,这使得许多低学历的互联网人对BAT望而却步。有的大厂简历根本无法走社招渠道,第一关就会被刷掉。只能找朋友内推才有点希望。一位专科毕业,曾在100offer平台寻找机会的iOS工程师告诉我们。他曾经通过内推面试某公司时,顺利通过了前面几轮技术面试,最终却在HR那一关因为学历原因被刷了下来。但其实我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胜任那个岗位,我在BAT工作的朋友遇到技术上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也经常找我帮忙。那名工程师说。下图是我们平台上,BAT程序员的学历构成。从中可以看出,本科学历的员工是BAT的主力军,其次是硕士学历,专科学历虽然只有5%的占比,但仍有生存空间。那么,BAT三家公司中,哪家更重视高学历?哪家又对专科生的接受度更高呢?从上图基本可以得到答案:今年将重心压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博士生的占比在三家公司中最高。由于地处高端学府的聚集之地北京,周边的高校也为其源源不断地提供了优质博士生资源。相比之下,地处深圳的腾讯,由于其周边高校资源的匮乏,博士生的数量难免在三家中垫底。巧合的是,对专科生的接受度方面,同样是最高,腾讯垫底。总的来说,BAT对学历的要求比其他互联网公司更加严格。这一点不仅体现于专科生学历的占比上,更体现在硕士以上学历的占比上。上图可以看出,100offer平台上非BAT公司的硕士以上学历占比,就是一名背景的前端工程师。徐风2019年在100offer收到了94封面邀他不仅收到了腾讯、阿里的面邀,还收到了其他大公司如网易、美团、360、58、今日头条等面邀,当然更多面邀来自一些求贤若渴的创业公司。而从离职的互联网人,由于地处北京的缘故,也是我们平台BAT互联网人中收到面试邀请数最多的。但本身不缺工作机会的徐风,只接受了平台上几家大公司的面试邀请,虽然部分创业公司开出的薪资已经远高于大厂。这就引出了另一个话题:BAT的互联网人,跳槽去哪儿?四、BAT的员工跳槽去哪儿?每年的3月和5月是BAT人的跳槽高峰,这个时间点也刚好与年后招聘市场的跳槽高峰相吻合。由于部分BAT年终奖会在4月发放,所以领完年终奖的5月再次迎来一个跳槽高峰。5月后一直到年前,BAT人的跳槽人数一直相对比较稳定。这些跳槽的BAT人,都去了哪些公司呢?从他们最终入职的公司规模看,一半以上的BAT人,仍然会选择D轮以上的大企业,这其中上市企业占据了34%。很多在原公司升职无望的员工,如果能在另一家企业升职,往往会选择在BAT三家之间互跳。一般跳去AT的人,都是在遇到了升级瓶颈,去了AT能升级的。但这种人毕竟少,因为在升不了,去AT其实也一样难升,还不如在继续待着。所以我看到的人,跳槽更多会去滴滴、美团这种公司。一位曾经通过我们入职,现在仍在工作的候选人告诉100offer。由于BAT三家公司总部分别在北京、杭州和深圳,所以他们的员工跳槽时的流向也受地域限制。比如地处北京的互联网人,跳槽时可选择的D轮以上大企业就很多;而杭州的阿里人则很喜欢跳往同在杭州的大厂网易;如果去创业公司,也会选择同样做电商领域的明星互联网企业;腾讯的员工,喜欢去年轻化的泛娱乐互联网公司,比如爱奇艺。也有很大一部分流向了刚获阿里15亿元投资的AI独角兽企业商汤科技。至于为什么BAT人不喜欢去小公司,前面提到的候选人是这样说的:“我以前也接触过一些小公司,感觉他们的技术不太成熟,我如果去了需要处理一些level很低的事情,不是很喜欢。已经习惯大厂生活的他认为,大公司有更完备的技术体系,能够给他的技术带来更多成长。另外就是,大厂开的薪资也更高。如果跳槽去小公司,除非薪资double,否则对他而言吸引力很小。总结BAT作为中国互联网界的三大“常青藤”企业,是不少互联网人的向往之地。通过这个报告,我们也多少可以感受到,外界所言的BAT人背景好、薪资高、有光环、好跳槽是不争的事实。但从那些离开BAT的员工来看,大厂的重复性工作导致成长受限,复杂人情关系带来的浮躁情绪,和大企业繁琐业务流程拖慢项目进度等弊病同样存在。因此BAT每年的人才流动量,仍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就像围城效应般,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但BAT究竟适不适合你,只有真正进去体验过的人,才知道答案。
    龚家骏2020-01-17 15:59:47
  • 员工:2万人左右;腾讯员工:2.5万左右;阿里员工:3.4万左右。简介:一、是由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中国杭州创立,他们相信互联网能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小企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扩展业务,并在参与国内或全球市场竞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连俊兰2020-01-17 15:37:11

相关问答

阿里和腾讯对比分析1、腾讯和阿里整体上不相上下。BAT到底哪一家更有前途?记得马云自己曾经说过,BAT三家,如果要拿跟阿里换,他肯定不换;如果拿腾讯跟阿里换,他要考虑一下。所谓的营收、生态、估值和布局等等,都是一个一个孤立的点,马云的判断是整体性、综合性的判断,我觉得很能说明问题。2、对比最核心产品:腾讯9分,阿里8分。阿里最核心的还是两大块:电商,以淘宝和天猫为主;金融,以支付宝为核心。腾讯主要还是QQ和微信两大平台。我看好腾讯,因为QQ和微信目前基本上没有对手,阿里不管怎么折腾来往和用支付宝搞社交,都攻不进来。但是,腾讯投资京东,还有增长空间。最大的有利因素是,腾讯的QQ和微信,两大平台,还有非常大的想象力空间,目前变现程度远远不够,潜力很大。8、腾讯比阿里强的那一点点。我认为,腾讯比阿里最强的一点点是产品文化,背后是基于QQ和微信量大平台,对于用户的了解,本质上是对于人性的了解。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了解人性的公司赢得天下。从滴滴和快的的肉搏可以看出,阿里在产品设计上还有缺陷。从支付宝红包不知所云的玩法看,阿里还没有掌握直抵人心的简洁智慧。看未来,腾讯和阿里的关系,大致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第一,难分伯仲。短期内,收入、市值不会有太大落差。第二,各奔东西。阿里走电商的路子,附带互联网金融、菜鸟物流和阿里云,腾讯在现有游戏收入的基础上,在社交网络、广告等方面全面开花,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越来越相去甚远。第三,争于一隅。在视频、音乐、游戏、影业等细分领域,巨头四处扩张,阿里和腾讯出现小范围内缠斗也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