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啊?大神们帮帮忙

黄玖立 2020-01-17 15:21:00

推荐回答

在应对金融危机当中,发展中国家遇到的困难最大,也最容易被忽视。20国集团金融峰会一定要把关心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作为重要议题。千年发展目标不要改变。我曾经在主持亚欧首脑会议的时候遇到一位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发言,他说,一些发达国家数千亿美元的投资很容易通过,但是支持发展中国家千年发展目标的资金至今得不到落实。
齐明山2020-01-17 15:59:44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今年,受美国经济衰退及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的冲击,世界经济增长趋势明显放缓,各种不确定性增加,国际竞争愈益激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经济,使我国经济面临着更大的外部风险,也给我国宏观调控带来新的挑战。截至目前,次贷危机对我们的冲击程度到底有多大?全球通胀将给我们造成哪些压力?应当如何看待国际经贸环境趋紧?从本期开始,本版将连续推出“外部冲击有多大”系列报道,从多个角度解析外部形势变化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和潜在影响,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共同来关注和探讨。编者“持续多年的世界经济繁荣周期莫非已近尾声?”著名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的这个问号,代表了人们对2019年全球经济走势的担忧。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急剧波动,美国经济面临衰退,其影响正在进一步深化。对于快速前行的中国经济,次贷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究竟有多大?我们怎样应对这场外来的风险和挑战?“多米诺”波及中国外需动力有可能下降山东济南市股民刘先生近日心情郁闷,半年来股市“跌跌不休”,他的账面缩水50%。像我买的中金岭南,去年曾摸高到70元,现在跌到30元左右。要说国内也没啥利空消息,我想多少跟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恐慌有关吧。去年10月始,封闭性一向较好的中国A股市场一路震荡下行,至今上证综指跌幅已逾40%。尽管不能完全归咎于次贷危机,但这股寒流无疑在加大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促发全球性的股市大起大落,严重影响到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次贷危机引发了“9·11”迄今最大规模的金融市场动荡,美元贬值,信贷萎缩,有人估算危机将导致金融界损失8000亿美元以上。全球众多金融机构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一些中资银行未能幸免,据美国贝尔斯登公司估计,在最近的次贷危机中,6家中资银行共损失约49.3亿元人民币。随着次贷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和世界经济减速,此类损失可能会增加,直接影响到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包括金融机构的一系列海外投资收益。值得关注的是,在危机冲击波中,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美国经济减速,将诱发全球经贸整体减速,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需动力有可能出现下降。中纺国际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说:“眼下企业生产的最大难题变成了订单不足。受危机影响,美国房市低迷,失业增加,消费信心受挫,购买力下降,这个全球最大进口国当前进口增长乏力。我国经济外向型程度较高,美国又是我重要贸易伙伴,对美出口显然受阻。上海新联纺公司今年美国客户订单减少20%;浙江卡森集团估算危机使其全年出口锐减2000万美元。广东、江苏等出口大省对美出口均大幅回落。据统计,一季度我对美出口仅增5.4%,2月份甚至下跌5.3个百分点;对欧日出口也明显下滑。专家指出,外需动力若下降过快,将影响到国内经济的稳定。次贷危机给我国宏观调控带来压力。自去年9月,美联储连续6次降息,其基准利率由危机初发时的5.25%降至2.25%,且下调空间仍很大,中美之间的利率倒挂,不仅加速美元贬值,增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还会使全球游资继续向中国涌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认为,大量热钱会加大对中国等新兴市场投入,更多的外来资金将加剧流动性过剩,也就更容易助长投资过快增长的风险。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丁志杰教授担心,这将令我国从紧的货币政策面临两难困境。冲击度还较有限国民经济有望平稳增长目前次贷危机的影响仍在蔓延,准确预见其走势尚有难度。可以肯定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对此必须清醒认识,高度警惕,但不少专家也指出无需过于悲观。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次贷危机的影响何时见底,要视乎美国的挽救措施是否到位,但相信不会出现类似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景况。由于中国市场投资次贷属于少数,预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较轻微。中国工商银行负责人称,工行现有的次级债券按市值估价确有浮亏,但浮亏金额不大,工行完全有能力承担。专家分析,我国比大多数新兴经济体更绝缘于国际金融体系,因而不会遭受外部经济衰退的太大冲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还提出,次贷危机是影响中国股市的一个重要外因,但决定股市方向的仍是国民经济基本面这一内因。今年我国GDP有望保持10%左右的增速,奥运经济、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等亦将进一步拉动内需增长,为抵御外部风险提供缓冲。汇丰最新调查显示,内地中小企业依然看好年内中国的经济前景,多数愿意增加投资、贸易量和雇员。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一个百分点,中国对美出口就会降5—6个百分点。不过,我国对美国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20%以下,对美出口依存度呈下降之势,开拓多元化的新兴市场成效喜人,以往“美国打喷嚏,全球得感冒”的连锁反应正逐步弱化。另外,中国商品出口竞争力日渐增强,在发达国家广受欢迎,市场需求弹性较小,别国产品的替代性不明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将逾70%,其中中国的贡献将首度超过美国,这不仅会扩大我国发展机遇,也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来源更趋平衡。只要世界经济贸易不剧烈减速,我国出口还存在增长空间。有专家指出,外需动力下降,从积极的一面看,意味着我国贸易顺差趋于稳定甚至有所缩小,国际市场流动性的收缩将使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逐渐减轻。应对危机须主动努力减少国际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次贷危机带给中国经济“池鱼之殃”,形势紧迫,不容回避。能否把各种风险和负面效应降至最低,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及时应对,主动解危,化弊为利。国家发改委综合司专家指出,当务之急是要采取针对性强的有力对策,包括继续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加强研究分析,对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对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影响做出尽可能准确的估计;在正确判断世界经济下一步走势以及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政策取向适时调整规划,统筹考虑货币、财政、贸易、汇率等政策内容;注重从危机中汲取教训,对国内住房抵押贷款进行系统的结构解析,特别要总结长期低利率下资产价格上升过快带来的危害,防止我国出现类似问题;强化对国内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海外市场投资的风险提示及监管机制,努力减少国际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次贷危机给我们提了个醒,国内现在的金融体系很脆弱,要赶快设法补救。外部经济环境趋紧,要求我们切实调整经济结构,更加重视以内需为主导,多管齐下刺激消费。同时,也把我们彻底地推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十字路口。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严峻考验。次贷危机冲击全球金融市场今年1月,美国花旗集团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遭遇了1998年来首个季度亏损。该公司宣布,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合每股亏损1.99美元。1月,日本四大证券公司分别发表的财务报告显示,从2019年4月至12月三个季度里,日本瑞穗证券公司的亏损额高达1967亿日元;三菱日联证券公司纯利润减少了33.3%,仅为181亿日元;野村证券公司的纯利润为888亿日元,同比减少37.7%;大和证券公司纯利润减少了11.3%,为593亿日元。1月,瑞士银行发布公告,受到次贷资产减计140亿美元的影响,2019年四季度该行亏损125亿瑞士法郎,创历史最高亏损纪录。2月,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表示,截至去年12月底,韩国7家银行遭受与美国次贷相关的损失达5.63亿美元。4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次贷危机造成的亏损还将扩大,全球次贷及相关证券损失总额将达5650亿美元,若加上与商业地产、消费信贷和企业贷款相关证券,潜在损失总额可能达到9450亿美元。
    龙宣霖2020-01-17 15:55:07
  • 最近的就没怎么听说了,以前的超级女生什么的海选比赛现在都比较限制了。况且现在是金融危机时期,很多组办方都取消原有的计划,节省开支了,比较大型的就基本覆没了。至于地方性的小型娱乐表演赛应该是有的吧,可关注下地方的娱乐信息或报纸报道了。
    赵风臣2020-01-17 15:37:06

相关问答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1997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997年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997年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1997年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制定的对策未能取得预期效果。1998年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1998年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第三阶段趁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一个月后,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1998年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扩展资料爆发原因1、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产业政策运用失当导致产品、企业和产业结构不合理。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发表的《东亚奇迹的神话》中就质疑了亚洲四小龙的增长模式,东南亚其他国家也面临类似问题,即经济主要依赖资本的积累和密集的劳动力投入,缺乏真正的知识进步和技术创新,也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客观来说,过去20年里,东亚地区这一增长模式虽然没有根本性改变,但各国吸取了教训,实施了更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再冒进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因而没有再次爆发危机。这也意味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速没有回到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2、东亚各经济体过度依赖出口。东亚各经济体普遍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容易受到外部需求的影响。过去20年里,东亚经济体降低了对欧美国家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中国作为亚洲国家重要需求来源方的作用在上升。一方面,增加了东亚经济体的外需来源,使它们的经济基本面更加稳固;另一方面,当其他外需引擎出现问题时,中国的外需能够发挥“缓冲器”作用,这一点在2019年国际金融危机及随后的欧债危机爆发后得到充分体现。3、“三元悖论”的冲突。三元悖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固定汇率、资本的自由进出这三个目标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来实现调控的目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大多数东亚经济体采取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同时,在未经任何测试和防范的前提下贸然开放本国资本项目,导致国际资本大幅流动,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201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经济体普遍加强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地区的负面冲击。4、经济协调与危机救援机制缺乏。实行单一的钉住美元汇率而缺乏区内汇率的有效协调,加剧了危机对区内国家的冲击。危机发生后,区内国家竞相实行货币贬值,形成恶性循环,则加速了金融危机的扩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危机救助中的不佳表现也广受诟病。因此,危机发生后,国际社会出现了新一轮改革IMF的声音,东亚地区也启动了本地区的财金合作进程。亚洲金融危机新华网-亚洲金融危机爆发20周年:东亚构筑金融海啸“防波堤。
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坏处:1、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降5%~6%。其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对美出口形成挑战。2、短期内,中国国内需求的增加无法弥补美国经济对华进口需求的减少。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降5%~6%。其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3、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对美出口形成挑战。金融风暴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而且会逐渐波及到周围的城市及国家。扩展资料经济危机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在生产方式危机才变成了现实。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发展,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随着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商品生产,每个企业都成为社会化大生产这个复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它在客观上是服务于整个社会,满足社会需要、应受社会调节的。由于生产资料私有,生产从属于企业的利益,生产成果都被他们所占有。而企业生产的唯一目的,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不是取决于生产和社会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而是取决于利润以及这个利润和所使用的资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润率。金融危机-金融风暴。
传统上,欧洲银行业以稳健著称。但近年来,受美国金融业发展模式影响,在国际市场上活跃的欧洲大型银行纷纷提高财务杠杆率据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统计,欧元区10家最大银行杠杆率平均为33倍,大量投资于住房抵押贷款以及相关衍生品,博取高收益。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欧洲银行也遭受巨大损失。据Bloomberg统计,截至今年8月末,欧洲银行共提取次贷相关减计和损失2273亿美元,约占全球金融机构减计总额的一半,且损失主要集中在UBS、RBS等大型银行。祸不单行,英国、西班牙、爱尔兰、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在经历十年房地产繁荣后,房价也开始出现下跌,导致相关国家金融机构盈利下降、坏账上升。为保持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特别是为降低杠杆率deleveraging,上述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大规模融资。但由于国际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冻结,欧洲银行业融资成本高昂或者不可行,最终被迫低价出售自有资产进行融资,出现了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恶性循环机制。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欧洲最大的30家金融机构在未来15个月内将有1万亿余美元的债务到期,面临严重的再融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金融机构偿付能力、流动性状况丧失信心,特别是当政府为维护稳定向金融机构注资时,现有股东权益将严重受损,为此,大量抛售金融机构股票,并带动欧洲各国股市大幅下跌。二、欧州各国单独应对效果不佳面对金融机构出现的问题,欧洲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维护金融稳定:一是向本国问题金融机构注资,比如,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联合向Dexia银行注资64亿欧元;英国对NorthernRock实施国有化,暂时缓解了上述银行危机。二是爱尔兰、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瑞典、丹麦、冰岛等国家纷纷宣布对本国所有个人银行账户提供担保,以稳定存款人信心。10月7日,欧盟27国财长例会,决定在至少一年时间内,将欧盟各国最低储蓄担保额度提高到5万欧元。三是欧洲央行EuropeanCentralBank和英国等各国中央银行与美联储联手,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但是,正如本人在“分析:面对美国金融危机欧洲能做什么”10月2日中指出的,由于欧盟货币结构和政治结构的特点,欧盟层面上无法采取统一行动,也难以应对波及整个欧盟区的金融危机。一是欧洲央行首要职责是维持欧元区物价的稳定,不承担最终贷款人角色。因此,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欧洲央行除向整个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难以解决单一银行出现的偿付问题。二是欧元区各国央行不是发钞行,只能由政府采取财政性救助措施。各国救助行动虽避免了本国危机进一步恶化,但客观上却造成以邻为壑,其他国家被迫效仿,否则将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特别是一国政府必须对本国纳税人负责,难以对境外银行进行救助,这就导致大国采取行动后,往往会对一些小国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冰岛在无法得到欧盟各国援助的情况下,国家面临破产,只好向俄罗斯借款54亿美元应对危机。三是从技术上看,欧洲一些大型银行集团因跨国经营,难以被一国政府救助。这些大型银行通常在欧洲各国设有一家独立法人的子银行,有独立资产负债表,同时,集团对各个子银行业务和资金进行高度统一管理。一旦银行被相关国家分割接管,业务将无法继续开展,各国只能暂时接管后再进行出售,在这种环境下,也难以找到买家。如富通集团Fortis出现危机后,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政府分头对富通集团在本国内的子银行实施部分国有化,但由于上述技术问题,最终改变了救助模式,比利时、卢森堡政府向法国巴黎巴银行出售了上述股权,转为持有巴黎巴银行股份。此外,一旦银行倒闭后,不同国家间如何分担损失问题也将变得十分敏感,难以达成解决方案。10月4日,在法、德、英、意四国首脑巴黎峰会上,德国和英国拒绝了法国提出为欧洲银行组建一个共同救助基金的建议类似美国金融救助计划。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称,各国共同承诺确保银行业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最终危机应对措施将由各国自行决定。但是,如果欧盟不出台协调一致措施,以提高整体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协调性,而由各国各自为政,单方面行动,则事倍功半。在此次危机中,由于新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银行业国际化程度较低,目前尚未受到严重影响。三、相关影响分析一敲响欧洲经济衰退的警钟。全球金融动荡已显著改变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前景。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基本面迅速恶化,失业率已增至7.5%,德国等主要经济体正在经历季度甚至年度的经济零增长。在全球去杠杆化过程中,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暗淡。目前,IMF已将欧元区经济增长今年预测值由1.7%降至1.4%,明年由1.2%降至0.9%。二延缓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为确保欧盟各国企业间公平竞争,维护区域内预算纪律,欧盟制定了一系列共同规则。比如,成员国向私营企业提供救助时,需遵守欧盟委员会制定的政府援助stateaid和竞争政策,避免出现企业间不公平竞争或导致垄断;成员国预算赤字和公共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能超过3%和60%等。在此次危机中,各国纷纷放宽或暂停实施这些共同规定,甚至要求欧盟给予各国政府更多自由。这种做法将威胁到欧盟单一共同市场存在的基础,欧盟将支离破碎,甚至影响欧元的国际地位。三可能对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后,俄罗斯虽因能源价格下跌、本国银行遭受次贷损失以及资本外逃影响与格鲁吉亚发生冲突后,股市暴跌,经济增长放缓。但是,俄罗斯拥有全球第三高外汇储备额5630亿美元,在美欧经济实力受损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其在欧洲甚至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在欧盟各国拒绝冰岛请求后,俄罗斯向冰岛提供54亿美元贷款,表明了俄罗斯政府希望借此机会证明本国经济实力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少政治经济分析师认为,冰岛系北约成员国,而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现阶段陷入低谷,冰岛求助俄方一事的地缘政治涵义“显而易见”。
放眼地球生物圈,最大的动物只有两种,陆地上是大象,海洋里是鲸;次一级的动物,海洋里有鲨鱼、海豚、海象和海豹等,陆地上有马、牛、驴、老虎和狮子等;更小的动物,陆地上有狼、狐狸、兔、鸡等,海洋里则有龟、鱼、蟹、虾等。依此类推,从大动物到小动物,个体越小,种类越多。植物也如此。由此可见,地球生物圈有两个按照物种个体大小、多少堆积起来的“生物金字塔”,生物个体尺度和物种数量之间成反比,物种个体越大,生存难度越大,数量自然越少。同时,大自然还给所有物种都下了“魔咒”:每个物种不能要多大就多大!如最高的树木桉树,没有超过160米的。为什么所有地球生物都受制于这个“魔咒”呢?科学家认为,陆地和海洋两个“生物金字塔”的差异本身,为我们提供了谜底:如大洋里的最大动物是蓝鲸,可以长到3l米,而陆地上的最大动物是大象,大的也只有10米,前者与后者的大小比例差不多是3∶1。再看看大洋和陆地的面积,它们之间的比例大约也是3∶1。生物的生存空间决定了生物的大小。为什么生存空间大小有如此魔力?科学家认为,对生物来说,真正发挥魔力的是生存资源总量的多少,而资源总量恰恰受制于生存空间。例如,森林、灌木和小草,各自占有自己的空间。动物也是如此,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各有自己爱吃的食物,互不干扰。许多生物的演化历史也能生动说明这个“魔咒”的魔力。以恐龙为例,“魔咒”显灵恐怕是恐龙灭绝最有说服力的原因之一。据化石推断,当时最大的恐龙约有23米长,那时地球上的大陆都是连在一起的,是联合古陆,所以巨大的恐龙才有可能演化出来。到一亿多年前,地球板块运动导致大陆漂移,联合古陆四分五裂。大陆的规模变小了,于是“魔咒”发威,取消了恐龙的生存权。和恐龙相比,蓝鲸就乖顺多了。大约6000万年以前,陆地上出现了一个哺乳动物家族,它们有四条腿、一条尾巴,全身覆盖着皮毛,胎生,四蹄类,现在的牛、马、羊、河马、老虎等都是它们的后裔。这类动物居住在水边,有时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到水中找食物。它们渐渐学会了游泳,发现水下的食物要比陆地上多得多,干脆下到了海里――这就是最初的鲸类。从出土的化石看,最初的鲸比现在要小得多,后来才发育得愈来愈大,进化到今天的样子。这说明鲸类到了海洋后很快摆脱了陆地的“魔咒”限制,适应了海洋的“魔咒”。而某些蛋白质分子排列的90%与蓝鲸相同的河马,因为一直生活在陆地,始终没能摆脱陆地的“魔咒”限制,没能变大。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块头大小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无法摆脱“魔咒”的限制。燕子增大10倍,将再不能翔舞自如,老鼠增大10倍,从高您跌下来便不会安然无恙;假如真有童话中比一般人高大10倍的巨人,其体重将达到80吨,骨骼的截面积却只能增加100倍。这样的巨人会被自身体重压得举步维艰,甚至筋断骨折,哪里会有力气耕田、打猎呢?地球生物圈这个限制生物长大的“魔咒”至少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人类没有必要依靠非自然力使自己变得高大威猛,那样会使人类踏上不归路;人类应该保护而不是侵占地球生物应有的生存空间,否则会剥夺它们的生存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