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一篇企业文化故事,黄金工厂的,写人写事或者其他方面都可以,500字左右?

黄瑞娜 2019-12-21 23:11:00

推荐回答

首先认识好你们厂的企业文化,包括质量第一,还有客户至上等。然后就是想一些平时你在工作中关于质量,还有客户等的一些事情。
黄玥2019-12-22 00:08:38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西点军校的规定——美国的西点军校是世界非常有名的军校,该校有个久远的规定,即在长官问话时,学生或下级军官只能选择四种标准答案中的一种:“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我没有借口!”“报告长官,我不知道!”如果选定其中一种,就要对此回答承担责任,除做出一种答案之外,别的话都不要说了。哲理:一个找借口欺骗长官的士兵,就意味着对生命不负责任,意味着流血牺牲;一个找借口欺骗领导的员工,就意味着对工作不负责任,就意味着丢掉市场;一个企业认可一种借口的存在,就意味着给了对手一个打败自已的机会。防毒面具——有一个推销员,他以能够卖出任何东西而出名。他已经卖给牙医一支牙刷,卖给过面包师一个面包,卖给过瞎子一台电视机。但他的朋友对他说:“只有卖给驼鹿一个防毒面具,你才算一个优秀的推销员。于是,这位推销员不远千里来到北方,那里是一片只有驼鹿居住的森林。他对遇到的第一只驼鹿说,“您一定需要一个防毒面具。这里的空气这样清新,我要它干什么!”驼鹿说。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防毒面具。真遗憾,可我并不需要。您稍候,”推销员说,“您已经需要一个了。说着他便开始在驼鹿居住的林地中央建造一座工厂。你真是发疯了!”他的朋友说。不然,我只是想卖给驼鹿一个防毒面具。当工厂建成后,计多有毒废气从大烟囱中滚滚而出。不久,驼鹿就来到推销员处对他说:“现在我需要一个防毒面具了。这正是我想的。推销员说着便卖给了驼鹿一个。真是个好东西啊!”推销员兴奋地说。驼鹿说:“别的驼鹿现在也需要防毒面具,你还有吗?”“你真走运,我还有成千上万个。可是你的工厂里生产什么呀?”驼鹿好奇地问。防毒面具。推销员兴奋而又简洁地回答。    哲理:有些时候单靠说是完不成任务的,一个伟大的推销员需要创造需求并推销满足这种需求的工作,这就是从战术上升到战略的捷径。
    黎璐茜2019-12-21 23:58:49
  •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撰写:1、把企业创业的事例大概介绍一下,从而对这些事例有一个大体的印象。2、要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点明这些事例所要体现的精神,以及这些精神对企业发展的意义。3、你对这些事例的感受,这些事例对自己的启迪以及自己要如何学习如何做。需要提醒的是选择事例要有重点,阐明企业文化理念的正确性,具体化、形象化的事例提升到一个企业文化的高度,用事说理,以事明理,具有说服力。4:愿景的吸引与鼓舞5:被使命激发出的责任感6:价值观的共鸣7:企业精神的理解,举出一件发生在身边体现企业精神,感动自己的故事最后一总结就行了。
    龙岚珺2019-12-21 23:39:29
  • 企业文化故事作文企业文化不仅仅是悬挂在生产一线、办公场所内的标语口号,其养成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需要若干年苦修而成,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达到成熟之后自然散发出来的魅力,绝不是靠涂脂抹粉能实现的。虽然很多人都在谈论企业文化,但鲜见有人能把企业文化说透。其实相比企业战略、管理、绩效考核而言,谈企业文化是最难的,企业文化是混沌的,甚至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不可轻言的。企业是一个生态系统,其组织结构、管理制度都是这个系统的筋骨脉络,看一个企业的生态环境好不好,只要看它营造的气候好不好就可以了。气候是干燥还是润泽,宜人还是恶劣,标志着这个企业的健康程度。企业这个小生态的气候是怎么形成的,除了外面的大气候影响外,其自身的净化养成功能才是最关键的。气候好,企业就健康,气候不好,企业就变异。亚马逊深林被誉为“地球之肺”试问,企业的肺在哪里?这里假设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肺”。没有文化的企业等于没有肺,没有肺的企业,它的气候能好到哪里去?如果企业有了企业文化这个“肺”,就能有呼有吸,有升有降,有进有出,能够把矛盾运化为无形,达到组织上内外畅泰,员工面貌神经气足的健康状态。很多企业家都在不停的说,企业发展势头这么好,就是员工精神面貌跟不上趟,问题出在哪里?只能说企业只有野心,而缺失了绿肺或者肺功能不佳,最后必然导致胸闷气短,焦躁不安,没有核心凝聚力,发生一点内部纠纷就极易演化成大的公司问题。有文化的企业气色才会好看,企业文化的发展就是让每位员工眼睛随时看到,耳朵处处听到,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我们公司发展已有十年之久,在这十年当中已有了沉淀,同时伴随我们公司成长起来的很大一部分老员工,他们就会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把企业的故事一代代讲述下去,并慢慢汇聚为一种意像在每位员工心中。有帮助请及时。
    章观年2019-12-21 23:21:21

相关问答

1.12001年整体经济运行状况 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和贸易明显减速。从全球范围来看,估计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1.5%,远低于2000年4.7%的水平,美国2001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1%;日本2001年经济的下滑幅度将为0.9%;欧盟2001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1.7%的前提下,调整建设国债的投资方向,适当减少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在保证在建项目和必要的新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的同时,加大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投资力度,对制度性的改革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中小科技性企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其二,调整和完善现行的税收制度,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范围,切实减轻农民的税收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和刺激农村消费的增长;继续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统一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调动企业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 3.2就金融政策而言,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和制度建设是我国2001年金融政策的主要基调,其中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和消费信贷政策是今年金融政策的亮点。2002年金融政策的重点应当放在改革银行体制疏通货币传导机制、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和谨慎制定国有股减持与流通政策等三个方面。 2001年我国货币政策继续贯彻扩大内需为主的方针,在保持稳健的同时具有相对的灵活性,表现在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但是总体表现稳健有余而发力不足,对2001年的经济增长的作用不甚理想。利率政策方面,人民银行调高再贴现利率,从2.16%提高到2.97%,外币存款利率自2000年以来连续9次调低,今年元至八月份先后7次调整外币利率,一年期美圆存款利率由5%下调至2%,比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低0.25个百分点,利率政策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是公开市场操作招标利率已经成为货币市场交易主体的主要参考指标,对市场利率的走势起着重要的作用。信贷政策方面的突出表现是加大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使2001年的消费信贷获得迅猛发展,截止八月底的消费信贷余额达到6115亿元,累计增加188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83亿元。 有必要对2001年的货币政策的得失进行反思与调整。在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的情况下,金融监管超前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过分强调金融风险,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灵,货币供应量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增长需要。2002年的货币政策至少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首先,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缺乏配合。通货紧缩压力犹存,导致实际利率过高,严重抑制了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使政府投资对社会资金的带动力与影响力受到限制。从资金供求的角度看,2001年存贷差进一步扩大,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减缓,特别是M0和MI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有较大下降。2001年10月,M0增长66%,比上年同期低33个百分点,M1增长率为123%,比上年同期低37个百分点,两相指标均未达到年初设定的目标值。第二,从2001年9、10月份开始,银行放贷困难,货币供应量下降。11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1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仅增长10.9%;1至9月份货币流动性比率M1/M2为37.2%,比年初有所降低,表明货币的流动性在减弱。由于人民币的低利率政策已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2002年降息政策的操作空间很小,降息的意义不大,甚至可能导致利率陷入“流动性陷阱”。 我们认为,2002年的货币政策的重点应当是继续推进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发挥其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建议适度放松金融监管,积极疏通货币传导机制。由于银行体制改革关系到货币传导机制是否正常发挥作用,因此需要通过银行内部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再造,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多存少贷的问题。在利率政策方面,2002年在贷款利率下调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应大幅度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实际利率,为社会民间投资的启动和增长创造条件。 与货币政策的表现平平相比,2001年金融政策反映在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方面成效卓著。2001年证券市场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政策措施,包括对境内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使B股市场再次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场所和恢复其筹集资本的功能;实施新股发行由审批制向核准制的转变,使证券市场由一个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的市场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具有革命性的步伐;而相继实施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与打击力度以及实行国有股减持政策等,对证券市场从微观制度到市场规则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从而为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奠定基础。 2002年证券市场的政策将在以监管与规范为主基调的前提下,维护市场的稳定将受到重视,其中,国有股减持与流通政策将对2002年的证券市场产生广泛与深远的影响,我们对此保持谨慎乐观。
本月的课程,是盖烈夫教授所讲的《企业高效运作的黄金法则》。盖烈夫教授分别从高效运作的组织原则、执行原则、领导原则、职能原则、系统原则等几个方面就如何实现企业的高效运作作了详细的讲解。在系统原则这一讲中,盖老师提到了一个“四会一课”的原则。四会”就是指企业的总裁办公会、系统专业会、部门例会和经营例会;“一课”就是指企业对员工的宣贯课,即对员工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宣传、灌输等。四会”主要都是围绕一个或若干个问题或议题进行讨论确定,相对来说比较具体,容易操作,而对员工的宣贯课,既要坚持“强化灌输”,又要坚持“潜移默化”,是一个比较抽象,持之以恒的过程。结合公司实际,一直以来,为打造“和谐供销、活力供销”,公司非常重视对员工企业文化的宣贯,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而确保企业文化能够深入每个员工的内心。但是,这个过程中,往往发现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知、知同率虽然比较高的,但是还谈不上真正认同,更谈不上内化和信奉。例如,几乎人人都知道"责任、阳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但是不是人人都认同这个理念,并且在工作中真正做得到。因此,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宣贯,关键是怎样让员工从内心去认同我们的企业文化,然后更好地融入我们的企业。改变人的态度很难,但对于文化宣贯来说却是非常关键的。个人认为,解决这一难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行为激励法。当员工的某些需要长期无法实现时,员工个体或某些群体意识和行为就会出现惰性,以致于对企业倡导的价值体系持淡漠或反感态度。这时就应采用物质激励、目标激励、反馈激励、强化激励、成就激励、参与激励、信息激励、情感激励等激励方法,满足员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需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看到并体验到企业倡导的价值观并不是空洞无物、脱离实际的,促使员工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员工在工作中会发现,公司里真正受重视的是什么、倡导的是什么。2、典型示范法。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模范人物,他们具有企业文化所包含的那些最典型的思想、观念、品质、作风和性格风貌,是代表本企业文化的典型人物。他们之所以获得与众不同的影响力,完全是靠他们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创建和忠诚于企业价值观的实践,靠他们在长期实践中展示出的富有价值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以及待人处世的优良品格,靠他们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卓越贡献。由于他们大多来自普通员工,与员工的工作性质较类似,感情距离也较近,因此开展向身边人学习活动容易引起广大员工的从众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3、活动感染法。感染实质上是指情绪的传递交流,然后在相同的情绪控制下发生大致相同的行为。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经验交流会、运动会、文艺晚会、智力竞赛、合理化建议以及各种主题活动等,突出体现企业价值观的主题,创造良好的活动气氛,使员工在潜移默化地受到企业优秀文化的感染,思想得到升华,士气得到提高。4、事件启迪法。即积极利用企业发展或对外交往中的重大事件,如生产、经营、管理成功事例或责任事故,表彰或批评事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大力渲染,强调某一事件的积极意义或给企业带来的重大损失,借以给员工带来心理震撼和震动,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印象,无形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从而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