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有,而且有很多。在恒星中,太阳只是一颗质量不大、温度也不高的黄矮星。说“黄”,是因为太阳的表面温度只有不到6000℃,发出黄色的光。说“矮”,是因为太阳的质量不大,在恒星中属于小个子,是矮子。加热一块铁,随着温度的升高,不管它是不是会熔化,只看它的颜色变化,先是发出暗红色,再是红色,再是黄色,再是黄白色,再是白色。如果继续加热它,它还会发出蓝色的光。恒星也是一样的。越是发红,温度就越低。越是发白,甚至是蓝色,温度越高。当恒星温度达到8000-10000度时,就会发出白色的光。如果是蓝色的恒星,它的表面温度最高能达到30000度。相反,一些红色的恒星,表面温度只有2000-3000度。而宇宙中白色的恒星占大多数,它们的温度都比太阳高。说恒星的大小,有两个概念。一是看恒星的直径,直径越大,看上去恒星就越大。二是看恒星的质量,一般来说,在主序星阶段,质量越大,恒星看上去就越大。但到了红巨星阶段就不是这样的了。现在发现的直径最大的恒星,直径已经超过了8亿千米,是一颗红超巨星表面温度只有2000多度,是红色的,但非常大。如果把它放到太阳的位置,它的大小已经超过了木星的公转轨道了,就是说,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包括木星,都在它的“肚子里”。如果把它看做是西瓜,那太阳就像是一粒芝麻。现在发现的质量最大的恒星,质量可以达到太阳的120多倍。这已经接近能够稳定发光发热的恒星的质量极限了,已经很难再有比这个恒星更“重”的恒星了。
辛在柱2019-12-22 00:36:55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这三种类型的定义反映出天文学在观测技术上的演变。起初,太阳型恒星的定义只是与太阳最接近与相似的恒星。然后,更加精确和改善的观测技术考虑到几个关键的细节,像是温度,使得太阳相似体是与太阳更为相似的恒星。在之后,持续提升的精确度和技术上的改良,孪生太阳是与太阳几乎完全一样的恒星。考虑到相似于太阳的检测导出量-像是温度,是由色指数导出的-相较之下,只有太阳是唯一温度能正确被测定的恒星。对不同于太阳的恒星,就不会进行交叉的比对。这些恒星与太阳的相似范围是很宽松的,它们都是B-V色指数在0.48至0.80之间的主序星,太阳的B-V色指数是0.65。另一种说法是,依据光谱类型的定义来界定,像是F8V到K2V,对应于B-V色指数在0.50至1.00之间。大约有10%的恒星适合这样的定义,因此太阳型恒星的名单是非常广泛的。这些恒星是在光度计的测量下与太阳相似,有以下的性质:与太阳的温度差异在500K以内孪生太阳有:猎犬座β罚一天樽增一HD44594=HIP30104HD195034=HIP100963HD98618=HIP55459HD143436=HIP78399HD133600=HIP73815HD101364=HIP56948。
赵颖霞2019-12-22 01:54:01
-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由于恒星离我们太远,不借助于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难发现它们在天上的位置变化,因此古代人把它们认为是固定不动的星体。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的主星太阳就是一颗恒星。恒星的两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温度和绝对星等。恒星是大质量、明亮的等离子体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是地球能量的来源。白天由于有太阳照耀,无法看到其他的恒星;只有在夜晚的时间,才能在天空中看见其他的恒星。恒星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因为核心的核聚变而发光。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从内部传输到表面,然后辐射至外太空。几乎所有比氢和氦更重的元素都是在恒星的核聚变过程中产生的。恒星并不是不动的。
黄皅良2019-12-22 00:54:55
-
太阳不是第二代恒星;第一代恒星的残骸一定是黑洞,不可能是白矮星。至于在哪,找不到。通常认为第一代恒星形成的黑洞是现在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第一代恒星为什么质量很大?第一代恒星,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没有有效的冷却机制,这样原初分子云就很难冷下来,要想使热热的分子云坍缩下去,只能增大质量了,当自引力大到一定程度,分子云就被强行的缩成了恒星,这样,就形成了质量超大的第一代恒星,至少要在几百倍的太阳质量以上。
赵颖馨2019-12-22 00:19:12
-
下台二A绝对星等·4.72,略强于太阳。而下台二B略弱于太阳。
管爱枝2019-12-22 00: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