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联盟大使馆被炸?

窦道飞 2019-12-21 23:42:00

推荐回答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须对此承担全部责任,北约对死伤的受难者进行经济赔偿,并对中国被损坏的馆舍赔偿。事件经过: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清晨5 时45分左右,北约的美国B-2轰炸机在这场未经联合国授权的轰炸中投掷三枚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了位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樱桃花路3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当场炸死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人,造成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其中一枚JDAM未当场爆炸,直到五年后才由塞尔维亚方面取出销毁。之后中国方面认为这是一次蓄意的轰炸,可能是对中国此前反对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报复,因此向美国提出强烈的抗议。北约解释这是误炸,原因是使用了一份美国中央情报局过时的地图,而且中国大使馆距离北约轰炸的真正目标南斯拉夫军事总指挥部仅仅只有180米,且两个建筑物的大小形状都十分相似。国际特赦组织则支持北约的解释,同时谴责北约没有采取适当措施来保证无辜民众的生命不受伤害。扩展资料事件后果: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轰炸后中国民众群情激愤,全国多地爆发大规模反美示威活动。很多大学生到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驻北京、上海等地的大使馆前示威游行。我国政府强烈抗议北约军队的这次粗暴、野蛮的行为,并向美国等北约主要国家发表声明,要求其必须严惩凶手并赔礼道歉。有北京大学学生在著名的“三角地”打出了一条标语:“不考托开始大肆攻击美国网站,导致中美网络大战,双方各有百余个网站被插上了对方的国旗。这次轰炸及之后的发展,使原本由于中美两国元首互访而正处于上升阶段的两国关系骤然恶化。五八事件。
齐晓彬2019-12-22 00:22:1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贝尔格莱德时间1999年5月7日午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三枚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馆舍严重毁坏,有3人死亡,一人失踪。
    齐斯琴2019-12-22 00:54:47
  • 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贝尔格莱德当地时间5月7日晚夜间,北约的美国B-2轰炸机发射使用三枚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了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当场炸死三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名其他人,造成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
    赵高军2019-12-22 00:38:35
  • 中国方面认为这是一次蓄意的轰炸,可能是对中国此前反对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报复,因此向美国提出强烈的抗议。北约解释这是误炸,原因是使用了一份美国中央情报局过时的地图,而且中国大使馆距离北约轰炸的真正目标南斯拉夫军事总指挥部仅仅只有180米,且两个建筑物的大小形状都十分相似。国际特赦组织则支持北约的解释,同时谴责北约没有采取适当措施来保证无辜民众的生命不受伤害。英国《观察家报》和丹麦《政治家报》则认为北约是专门轰炸大使馆的,因为南联盟用此处作为雷达信号接力站。2019年一位北约的高级将领说当时北约认为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正在中国大使馆,所以轰炸大使馆是一次计划好的“斩首行动”。扩展资料: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轰炸后中国民众群情激愤,全国多地爆发大规模反美示威活动。很多大学生到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驻北京、上海等地的大使馆前示威游行,我国政府强烈抗议北约军队的这次粗暴、野蛮的行为,并向美国等北约主要国家发表声明,要求其必须严惩凶手并赔礼道歉。游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等各省省会以及大城市开展,人群前往各地美国使领馆门前或中心广场抗议。五八事件。
    龙岳红2019-12-22 00:11:14
  • 南斯拉夫战争期间,1999年5月7日晚,美国B2轰炸机从12000米高空投掷下来的5枚JDAM卫星定位/惯性导航制导炸弹对准中国大使馆呼啸而来。5枚杰达姆炸弹分别炸穿了两层的大使官邸和5层的大使馆。一枚炸弹刚好在那个刚才人们聚集的半地下室爆炸。潘占林说,如果大家还留在那里,那么牺牲的人数或许将有十几人、二十几人。在清点人数的时候,发现缺了4个人,一个是新华社记者邵云环,一个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还有使馆武官任宝凯。搜寻后发现,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不幸在袭击中遇难,任宝凯身受重伤。解密17年前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
    齐智军2019-12-22 00:01:49

相关问答

中国地域文化的特点:第一,中国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中国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在文化形态上的不同,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呈现多样化,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使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一地有一地的特点,如汉文化、关陇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松辽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等。第二,地域文化形成过程的长期性。中华民族形成,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在几千年演化中形成各自的特点。一个地区历史遗存越多,它的地域文化就越发达。大多地域文化的命名就是源于二三千年之前的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名如上述的“巴”、“蜀”、“荆”、“楚”、“吴”、“越”等,这些诸侯国虽然不存在了,但作为各自的文化形态却延续了下来,长期影响着这个地区的人们。第三,地域文化具有相互渗透和包容性。任何形态的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尤其在我国古代,大多数时期是统一政权,各地人群的相互流动,自然使文化习俗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作为宗主区域的文化,自然就包容了外来的文化;尤其在几个文化区域的交汇地带,更形成了兼具几种地域文化特点的特色文化,如地处汉水上游的陕西汉中地区,就兼有北部的关陇文化、西部的氐羌文化、南部巴蜀文化、东部的荆楚文化的特点,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汉文化。第四,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广泛性。作为大概念意义上文化,它包含了从社会意识形态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同地域的人们,其生产生活习俗语言都表现出别处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