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住房公积金异地买房互贷业务落地实施

米培行 2019-11-05 23:56:00

推荐回答

为进一步推动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发展,支持缴存职工异地购房需求,住建部近日下发《关于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点击房产信息。
辛培军2019-11-06 00:20:16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目前只有四个城市在试点公积金异地贷款互认,分别是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除此之外。其他城市都还不支持。
    齐晓天2019-11-06 00:54:32
  • 北方地区1.吉林省长春市职工在吉林省内其他市、未使用或已结清工作所在地住房公积金贷款证明、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向我省购房所在地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申请贷款,贷款审批条件同本省缴存职工。15.安徽省合肥市现户籍在合肥市行政区域内,在省内其他城市就业并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在合肥市购买自住住房的职工,可持缴存地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出具的缴存证明至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16.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市户籍、在外地缴存公积金的职工,购买贵阳市自住住房的,可以向贵阳市公积金管理核心申请异地贷款。17.江西省南昌市不管是在南昌还是在其他地市,只要缴纳了公积金,且符合公积金贷款政策的个人,在省内任一城市都可以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以上城市信息,具体以各地公积金核心实际政策为准。另外,各地公积金核心对异地贷款缴存时间、贷款成数、征信要求各不同,具体需要咨询贷款地的公积金核心。
    连东青2019-11-06 00:37:19
  • 广州公积金贷款又传好消息。近日,广州、长沙两地签订了《广州、长沙住房公积金异地使用合作协议》,今后,广州和长沙将开展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合作,职工在缴存地缴存、在户籍地购买住房的,可向购房地公积金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目前在省级区域范围内,不少城市之间早已打通,而在跨省的城市之间,要么是异地贷款政策遭遇“肠梗阻”,要么是购房人反反复复跑断腿。这种现实背景下,广州、长沙两市的住房公积金建立异地使用合作关系,值得点赞,同时还给其它跨省间的公积金异地贷款提供了借鉴。关于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互贷的政策,国家有关部门早有构建。2019年10月,住建部、财政部和央行联合出台了住房公积金新政,要求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2019年9月,住建部又下发了《关于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公积金异地互贷的职责分工和操作流程,要求各地公积金管理部门抓紧出台异地贷款细则,并表示住建部将建设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信息交换系统。然而,在实际业务办理中市民却感到困难重重,推进公积金异地贷款,技术上没有难度,实践起来却阻力不小。这种阻力在于,公积金属于地方政府的权限范围,各地在制定政策时难免考虑“地方利益”。直白一点解释,就是购房人在甲地缴纳了公积金,甲地一时成了公积金缴纳的受益者;而在乙地申请贷款时,乙地在没有收缴其公积金的情况下为其提供购房贷款,就成了利益受损者。这种“利益割据”是包括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社保卡跨区异地报销等等障碍的根本原因。其实,在互联网时代,异地贷款以及跨区报销等形成的利益落差,是完全可以通过信息互通互联,由利益受益方给予利益受损方以一定补偿的。利益割据”本身是一种区域封闭式思维,利益协商与补偿机制则是一种技术问题,前者的思维模式并不符合社会开放的发展进程,而后者与其说是技术问题,不如说是一种懈怠,因为建立区域间的利益协商与补偿机制,实在没有什么难度,比开发一个政务APP复杂不了多少。近日,人社部公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的意见》,要求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异地领取待遇资格认证等异地业务的经办效率,方便参保人就近办事。从公积金异地贷款,到社保卡跨区异地报销,国家层面频频出台推进政策,本身就说明存在落地实践的阻力,而这种阻力无外乎“利益割据”。在一个人口大流动的时代,公共服务的异地转移接续和办理使用,既是民众福祉的现实需要,也表征着社会文明的累进程度,加快公积金互认互通互贷刻不容缓。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齐晓光2019-11-06 00:10:56
  • 公积金无法异地贷款的问题,困扰着许多有异地购房需求的人。从技术层面上看,鉴于各地公积金长期封闭运行,各自的数据库建立、审批流程信息化均存在较大差异,短时间内实现信息快速沟通、协调难度颇大;从需求层面看,目前大城市的公积金利用率很高,归集资金其实已用得差不多。而对于公积金使用率相对较低的三四线城市来说,由于流动人口不多、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再加上目前购房投资风险上升,难以看到更多的外溢性投资需求。2019年9月底,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出台《关于切实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10月8日起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其实,从去年开始,住建部、财政部、央行就发文要求各地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10月8日出台的通知更是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政策的落实。公积金异地贷款落地难在专家看来,由于各地公积金长期封闭运行,导致信息、数据不互通以及缴纳规定的不同,这些都将成为异地互贷的障碍。目前各省已陆续表示,正在制定本地区互贷政策,如无全国统一标准,政策的顺利落地就存在难点。通知》提出,缴存城市公积金中心负责审核职工缴存和已贷款情况,向贷款城市公积金中心出具书面证明,并配合贷款城市公积金中心核实相关信息。贷款城市公积金中心及受委托银行负责异地贷款的业务咨询、受理、审核、发放、回收、变更及贷后管理工作,并承担贷款风险。事实上,早在《通知》出台前,已有部分省份开始执行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从2019年7月24日起,广东省9个城市包括东莞、广州、珠海、佛山、江门、中山、肇庆、惠州、清远之间实现了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贷业务。除同省异地互贷外,跨省异地贷款也在局部地区实施。2019年2月,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省会城市市长共同签署了《合肥纲要》,约定四城市实施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职工在就业地缴存公积金,在户籍地购买自住住房的,可向户籍地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公积金住房贷款。在一线城市中,虽然北京目前表示居民异地购房不能申请北京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但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已于9月发布《关于向外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的通知》,明确公积金异地贷款开具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的流程。然而,政策的实施并没有预想中顺利。住建部公积金监管司司长张其光曾表示,各地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不平衡。公积金异地贷款对楼市影响有限2019年底的《通知》发出后,咨询公积金异地贷款的个人明显增多。不仅是在上海,近期,河北、北京、广州等多个省市通过网络或电话咨询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的市民明显增多。在专家看来,随着人口的迁移和多地流动,公积金异地贷款的需求十分旺盛。进入2019年第三季度以来,全国楼市回暖迹象日趋明显。中国指数研究院10月1日发布的《2019年9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显示,今年9月,深圳、上海、北京新建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8.5%、11.27%和5.63%。相关业内人士说,除一二线城市房屋成交量环比上升外,三线城市也出现了“解冻”迹象。在楼市量价齐升的背景下,公积金异地贷款的需求或将进一步增加。而公积金贷款利率优势更可令其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当前贷款利率为:5年以下含5年2.75%,5年以上3.25%;而商业贷款利率多在4%以上。更直观地来看,以30年期100万元贷款为例,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总支付利息差额超过30万元。知名房产专家、评论员丁建刚对媒体表示:“虽然一二线城市今年上半年到现在复苏的情况比较明显,但是三四线城市复苏仍然比较低迷,出台这样的政策有利于稳定和支持住房消费、提振楼市的信心。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此项政策可能会对楼市产生一些正面影响,但是影响有限。在国内,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缴存公积金,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仅占很小一部分。而且,公积金贷款的申请者多为工薪阶层,属于刚需购房群体。在一线城市房价仍处于高位徘徊的大背景下,刚需群体无资金实力负担高房价。相对而言,新政或利好三四线城市。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
    齐望东2019-11-06 00:03:29

相关问答

可以,公积金转移需要办理如下手续:由所在本市的单位为职工办理开户及缴存手续。本人持住房公积金龙卡、身份证及一份复印件,到所在单位开立住房公积金账户的管理部申请开具缴存证明,管理部同时在缴存证明上为职工提供建设银行转账账号。迁入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职工在当地的缴存款项划转至管理部提供的建设银行转账账户内。职工在本市的单位为职工办理补缴手续。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应按以下程序办理:缴存人转入单位为缴存人办理缴存登记,转入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缴存人设立个人住房公积金明细账户。缴存人填写《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申请书》,转入单位签章确认后,连同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送转入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转入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填制《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联系函》。转入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缴存人《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申请书》、身份证及原住房公积金缴存有效凭证复印件及《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联系函》一并发送至转出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转出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转入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送的资料进行审核,无误后,根据缴存人委托,将转移资金转账或汇至转入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住房公积金专户内,并向转入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送《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办结单》及银行转账或汇款票据复印件。转入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转入的资金记入缴存人个人住房公积金明细账户,并告知缴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