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盈余公积会计分录,为什么不影响所有者权益的总额呢

黄玉铃 2019-11-05 23:50:00

推荐回答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这个都在一个锅里的哈,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属于所有权权益的内部变动,不影响总额的哈。
齐文灿2019-11-05 23:57:13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四、所有者权益类1154001实收资本1164002资本公积1174101盈余公积1184102一般风险准备金融共用1194103本年利润1204104利润分配1214201库存股上面是新准则会计科目表,这两个科目变化一借一贷,你说会影响总额变化吗?问你,提现会引起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增减变化,但会影响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总额变化吗。
    齐效用2019-11-06 00:37:02
  • 提取盈余公积是减少了未分配利润,增加了盈余公积。而留存收益包括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所以留存收益无影响,所有者权益也无影响。
    齐晓堃2019-11-06 00:19:53
  • 企业提取盈余公积不会影响所有者权益。1、企业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时,按提取盈余公积的数额。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2、企业按规定提取公益金时,按提取公益金的数额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公益金3、企业将提取的公益金用于集体福利设施支出时借:盈余公积——公益金贷: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4、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按照当期弥补亏损的数额借: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转入5、企业用提取的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按照批准的转增资本数额借: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贷:实收资本或股本用途一、弥补亏损企业发生亏损时,应由企业自行弥补。弥补亏损的渠道主要有三条:1、一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按照现行制度规定,企业发生亏损时,可以用以后五年内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即税前利润弥补亏损的期间为五年。2、二是用以后年度税后利润弥补。企业发生的亏损经过五年期间未弥补足额的,尚未弥补的亏损应用所得税后的利润弥补。3、三是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企业以提取的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当由公司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二、转增资本企业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批准。在实际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要按股东原有持股比例结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转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积的数额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三、分配股利分配股利,原则上企业当年没有利润,不得分配股利,如为了维护企业信誉,用盈余公积分配股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后,该项公积金仍有结余。2、用盈余公积分配股利时,股利率不能太高,不得超过股票面值的6%。3、分配股利后,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扩展资料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比较,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和亏损负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1、资本公积转增资本2、盈余公积转增资本3、通过“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发放股票股利4、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6、盈余公积弥补亏损7、向股东支付已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盈余公积——所有者权益。
    黄登渭2019-11-06 00:10:29
  • 资本公积是指由股东投入、但不能构成股本或实收资本的资金部分,主要包括股本溢价、接受捐赠实物资产、投入资本汇兑损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以及投资准备金等。资本公积的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转赠资本,二是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不会影响所有者权益,提取盈余公积会计分录为: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和盈余公积都属于所有者权益科目,故所有者权益没有减少或增加。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公益金专门用于公司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按现行规定,上市公司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盈余公积分为两种:一是法定盈余公积。上市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二是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就在于其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前者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提取;后者则由公司自行决定提取。
    黄益民2019-11-06 00:03:0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