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投资了一个禾中理财公司,结果上层老板跑路了,投资资金能通过法律手段要回来吗

黄玉凤 2019-10-15 07:32:00

推荐回答

投资公司多以暴利揽存,老总跑路,或因为投资根本维持不了给客户的高利息支付资金链断裂,或因为觉得自己捞的钱差不多了,或二者有之。无论那种情况老总被抓,客户的钱被全额追回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能够追回少部分都是好的结局。
齐敬涛2019-10-15 07:36:36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老板跑路,打工的员工不存在有连带责任。只有企业股东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齐文波2019-10-15 08:00:55
  • 那赶紧报警吧!但要讨回希望较小,主要是那怕抓回老板也具体是没钱了才会跑路的。
    赵颜莉2019-10-15 08:00:20
  • 1、投资公司老板跑了,投资者已经报案后,还要去公安机关登记债权,之后等待公安机关的处理决定。如果把人抓到了,并把帐清理出来了,还有剩余的部分,可以按各投资人的比例分配。就是说最好的情况能找回部分损失。但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这部分损失可能比较难以挽回。2、投资公司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它将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投资于众多证券或其他资产之中。集中资产”是证券投资公司背后的核心含义。在投资公司所建立起来的证券组合之中,每个投资者按照投资数额比例享有对资产组合的要求权。这些投资公司为小型投资者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制:他们可以组织起来,以获得大规模投资所带来的好处。投资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购买企业的股票和债券、参加企业的创建和经营活动、提供中长期贷款、经营本国及外国政府债券、基金管理等,资金来源主要是发行自己的债券、股票或基金单位,从其他银行取得贷款,接受委托存款等。狭义的投资公司,则专指公司型投资基金的主体,这是依法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经由购买公司股份成为股东,由股东大会选定某一投资管理公司来管理该公司的资产。
    米大丽2019-10-15 07:54:26

相关问答

首页个人账户用于公司事务有哪些风险提问个人账户用于公司事务1、出纳员将个人账户作为备用金账户,提取备用金时将款项转入个人账户,员工报销或备用金零星支付时,从个人账户转给收款人,觉得避免了假钞、长短款、还不用点钞干手净脚;2、销售业务员上门收款时,收到的现金先存入自己账户,或忘记公司账号时让付款方先打入自己账户,一定时间或金额时,才提现上交或转账到公司账户;3、老板或股东,授意下属将业务收入款项,先打到其个人账户,下属认为老板或股东的钱爱放那就放那,或虽觉有不妥但上头命令只能执行;对于公司而言,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个人账户的款项,可能不会再回到公司的账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个人而言,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承担意料不到的法律责任,最常见的有:1、刑法上的责任: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占为己有达到一定金额;挪用资金罪: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单位资金,超过一定期限;2、税法上的责任:偷逃税罪:股东账户收入了本应入到公司账户的钱,视为公司分红,应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3、民法上的责任:独资公司老板使用个人账户处理公司事务,会被认定为公私财产混同,一定的情况对外承担时可能变成无限连带责任;所以,作为一个财务人,不仅不能将自己的账户用于公司事务,也不能为别人提供这种便利,就算眼下无事,但一旦秋后算账时就难脱干系了。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法律责任,不是直接责任人员的业务员没有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相关规定: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扩展资料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标准:对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是否立案侦查,取决于有没有涉嫌以下三种情形中的一种:1、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2、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户数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3、从造成的经济损失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