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昆仑山“三圣母”中,女娲娘娘九天玄女金圣老母各用什么法器?

齐新卓 2019-10-15 08:48:00

推荐回答

昆仑山无极龙凤宫位于青藏公路109国道旁,可乘车沿109国道直接到达,距格尔木市区110公里,据悉无极龙凤宫为我国海拔最高的道观。无极龙凤宫的道观,故亦称西王母庙。2019年7月15日,格尔木昆仑山无极龙凤宫举行王母殿落成暨开光庆典,本次活动得到了青海省道教协会和格尔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辛坤奇2019-10-15 11:05:34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随着地域文化研究热的兴起,在青海恐怕谈得最多的是昆仑文化。因为只有昆仑文化最具延展性和代表性,也最能概括青海的地域文化特征。一、那什么是昆仑文化呢?昆仑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以昆仑山为主脉的青海地域文化,是对广大青海人民几千年独具特色的卓越创造的肯定,是对神秘高原自然、人文、审美经验的积累,是对生息繁衍和社会进步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汇。但对昆仑文化认识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理解的,山文化、西王母文化、旅游文化等多种形态构成了昆仑文化研究的动态系统,可以说,对昆仑文化的研究是对整个青海高原的山山水水到人文生态的逐步认识过程。二、山文化---对昆仑文化的最初诠解传说中的昆仑山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中国两千年学术史上的一个悬案。有两河说,中亚说,西北说,天山说,祁连说以及顾颉刚的泰山说。尽管我们至今还无法统一关于昆仑山的确切地望,但有一点可以认定,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昆仑山总是与"西方"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认为,昆仑山是天下最高的一座山,位于大地的中间,在中国的西部,神话中的昆仑是黄河的源头。可以设想,即使原始时代的一个部落联盟,其活动范围也是狭小的,他们"自我中心"的眼光看世界,往往认为,自己境内最高的山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立于天地之中,并被赋予神话的意义。因此,从民族学和神话学的观点来看,虽说昆仑山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世界大山",但它最初也很可能仅仅是一座极普通的山甚至我们可以直接把它理解成一处设在高山上的社坛,如泰山一般。而且随着昆仑神话的载体---远古中原人的不断分裂、迁徙,昆仑神话也就在迁徙过程中造就了更多的昆仑山、昆仑神话。这样一来,可以说,对昆仑山地望的地理学争论在神话传播理论面前就应该灭亡了。然而,事情并不那样简单,在一沫世纪曙光都能卖钱的今天,昆仑山作为一个品牌,却极具诱惑力。有了名称上的昆仑山,也就有了实际的昆仑山。或许,这就是对昆仑文化研究的最大贡献。这方面的著作有吕微的《“昆仑”语义释源》、萧兵的《“昆仑”祁连说补证》、顾颉刚的《〈山海经〉中的昆仑区》、凌纯声的《昆仑丘与西王母》。试图证明昆仑山就是现在的昆仑山,这是昆仑文化研究的第一阶段。三、西王母文化----对昆仑文化一次并不成功的诠解有了昆仑山,也就有了西王母神话。他们既然能用瑶池青海湖、二郎神洞西王母仙窟证明昆仑山,也就证明了以昆仑山为居的西王母。或许,史料的丰富直接带动了对西王母的研究,从此进入昆仑文化研究的第二阶段。这方面的著作有辰伯《西王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西王母与西戎》;吴晗《西王母的传说--西王母故事演变》;小川琢治日本《昆仑与西王母》;吕思勉《西王母考》;方诗铭《西王母传说考》;林祥征《西王母的变迁及其启示》;周明《落叶归根--试谈我国神话中西王母形象之变迁》;汤池《释郫县东汉画像西王母图中的三株树》;董明兰《穆天子会见西王母汉画像石考释》;李德芳《试论西王母神话的演变》;孔思阳《西王母传说的起源及其演变》等,出现了数百名有影响、有成果的文史专家、学者,同时,在青海也涌现了一大批热心、有作为的专家、学者,如赵盛世、谢佐、赵宗福、李文实、栗凰、朱世奎、芈一之、黎宗华、许英国、董绍宣、辛存文、张得祖、卢耀光等。他们为开创青海昆仑文化研究新纪元。其研究不可谓之不深、成果不可谓之不丰。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理论学术资料。然而,从“虎齿豹尾”到“西海唱和”,从殷墟甲骨到汉砖三株树,引经数典,从《归藏》到《道藏》、从《汉武帝内传》到《汉武帝故事》都无不为证明西王母捏造着神话,却使昆仑文化西王母研究走入了死胡同。四、地域文化--昆仑文化研究的转折昆仑文化考察活动和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似乎是昆仑文化研究的转折。它第一次将昆仑文化纳入地域文化的范畴。虽然此次成果不多,但有很多启示。首先,学者们认定中国古代先民的心目中,天和地是可以交往的,昆仑山是能使天地交往的山。其次,他们认为昆仑文化是地域文化,作为青海的主要个体形象,也就代表了整个文化特性。不难理解,地域文化所特有的渗透性、包容性、创新性、延续性赋予了昆仑文化个体丰富的特性。所谓渗透是指昆仑文化精神的渗透,在这里,千百年来,每个民族都以其宽大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进行着情感和文化上交流和认同。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的交往由起初时的浅层互动系统,进而有组织联系进入社会系统,扩展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联系,这既是表达了不同民族的不同需求,又体现了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所谓包容,就是昆仑文化在民族融合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海纳百川的气度,以及它对各种文化的吸收和接纳,过去的民族交往史证明,不同文化模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相互交流与影响,形成了相互的认同和理解。通过民族间的交往凝成的不同民族共同的国家意识和对中原文化的情感,又维系着历史上国家与外域的关系,维系着逐渐发展起来的内地与高原的联系,维系着国家的统一。所谓创新,就是昆仑文化所体现出的创新活力,那绚丽多姿的彩陶艺术、彩绘艺术成为昆仑文化的创造力象征。所谓延续性,就是昆仑文化性格和品质的延续性,所体现的昆仑文化精神:充满生机活力,不拘一格,刚毅,豪放及高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循规蹈距、保守念旧,容易满足的双重性格。作为“大地域”文化概念,昆仑文化正如有些人概括的,可以是以“花儿”创作演唱为代表的民间民俗文化,是以玉树歌舞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歌舞文化,是以绘画、雕塑、建筑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文化,是以彩陶精品为代表的史前博物文化,是以都兰吐蕃墓群及其出土的大量中西文物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西部开放文化,是以赛马会、那达慕、九曲黄河灯会、土乡纳顿节、热贡艺术节、撒拉族艺术节为代表的民族民间节庆文化和以藏、土、撒拉族为代表的民间风情文化。但正如我在篇头所讲的,昆仑文化应是对生息繁衍和社会进步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汇,它是一个包括自然、人文、一切可作为审美观照的大系统。可以肯定,昆仑文化是自然文化,青海瑰丽的自然风光纳入其中;昆仑文化是人文文化,它体现这历史的延展性,不以卡约文化--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河湟文化为限,不受特殊的区位思维的束缚,打破背景框架,强调人文历史特征所具有的历史象征意义和启示作用;昆仑文化是经济文化,其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作为文化产业的领头雁,旅游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必将促进昆仑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昆仑文化是保持特色的文化,不仅是地域特色,也不仅是文化特色,是思维特色,没有思维的特色,就没有昆仑文化,发展昆仑文化就要努力保持昆仑文化特色,主导昆仑文化特色,开创昆仑文化特色。昆仑文化还是发展的文化,它还在不断渗透、包容、吸收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相结合,始终把握着青海文化事业前进的脉博。
    齐晓姝2019-10-15 11:21:48
  • 九天玄女的法器-右:四美左:葫芦。
    齐景杰2019-10-15 10:03:14
  • 昆仑山三圣母是西王母、九天玄女、金圣老母吧。
    齐显涛2019-10-15 09:01:57

相关问答

没有原型,作者虚构的罢了,端午节,朱紫国的金圣宫娘娘被妖怪抓了去,做了压寨夫人,急得国王大病一场,还招贴告示,只要谁能治好国王的病,国王愿意将朱紫国的一半江山送给他。有妖怪可以打,孙悟空自然是当仁不让,把妖怪洞府打了个稀烂,顺便也把金圣宫娘娘救了回来。麒麟山上太岁府里的赛太岁贪图其美色,前来掳走了金圣宫娘娘,致使国王卧床一病不起。三年后,唐僧师徒路经朱紫国,孙悟空治好国王的病,并答应救回金圣宫。孙悟空到麒麟山后,让金圣宫施美人计,并变化为女婢春娇,偷取其宝紫金铃,战胜了妖怪,救回了金圣宫。在被妖怪摄走的三年里,张紫阳赐予王后一件新霞裳,使其保住清白。救回了金圣宫娘娘,按理说就完成任务了,至于国王能不能兑现那半壁江山,就不是唐僧师徒关心的了。不过,金圣宫娘娘回来后,又发生了一件事,让人很是感慨。话说国王一见金圣宫娘娘,忙从龙床上跳下来,一阵风一样跑过去,一把抓住金圣宫娘娘的手,刚要诉说离别之苦,突然,国王大叫一声,猛地甩开金圣宫娘娘的手,叫道:“疼死我啦!你手上有什么东西!”这时,半空中一个人叫道:“国王且慢动手,待我收回新霞裳。悟空抬头一看,原来是紫阳真人,便道:“张紫阳有什么办法去掉金圣宫娘娘身上的刺?”紫阳真人道:“三年前我去参加佛会,得知朱紫国国王得罪了佛母,有三年拆凤之忧,因怕那妖怪玷污了金圣宫娘娘,日后不好看,我就将我一件旧衣服变作一领新霞裳,让娘娘穿在身上,自然生出一层毒刺,因此那妖怪三年来从未沾手娘娘的身体,保住了娘娘的贞洁。紫阳真人收回新霞裳,金圣宫娘娘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国王这才上去抱住娘娘嚎啕大哭。看到这儿的时候,很为紫阳真人叫了一声好。不过,不是因为他送了金圣宫娘娘一件“贞操衣”,而是他收回“贞操衣”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