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建行理财中买了基金,好像是委托的,已完成受理,怎么在个人持有中看不到。

符自葵 2019-10-14 21:33:00

推荐回答

在建行理财中买了基金,已完成受理,但是在人持有中看不到原因是:基金在提出交易申请后在基金公司处第二天才能够查询,银行网银端信息有延迟。基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基金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
赖鸿志2019-10-14 22:01:0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相关问答

很多人对这个估值表示不置可否,但是别忘了,陆金所除了面向个人的Lufax,还有面向机构的Lfex呢,那部分的交易额未来愿景是万亿级别的。所以这个估值从财务上可能目前看是高的,但是考虑到陆金所在国内目前的特殊地位和未来成长,平安肯定是有这个底气要价呢。Lufax平台2019年全年交易额网贷之家那个数据肯定是少了很多的,保守估计全年能有200亿吧,但这里面既有来自于平安内部小贷和车贷的资产,也有彩虹汇等非标类资产,两部分对于陆金所来说收入是不同的。贷款类的陆金所的收入会高一些,我「不负责任」地推算,如果按照个人借款终端成本30%左右计算,那么陆金所自己扣除掉相关运营和担保成本后也应该有5-8%左右的利润;非标类资产收入相对来说会低一些,因为项目都是来自于平安集团内部的,利润已经在整个交易链条中分给相关关联方了,陆金所就是挣个上架费而已。但这类交易对于平安集团来说是非常划算的,资金成本比信托还低。因此,如果单纯按照现在陆金所的收入情况看,这个估值是很高的,但是你把它放在平安集团的整体战略中,我倒是觉得也未必不合理。陆金所本身就有一定特殊性,从出生那天起,它就和P2P行业里任何一个玩家都不太一样。平安集团自身是大型民营金融机构,其业务已经覆盖了金融行业的每一个分支,拥有完备的金融牌照和相关的各类金融子公司。陆金所在一开始就承载了平安整个集团在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这个领域的期望,这早就高于P2P这么简单的商业模式了,为什么要叫金融交易所?陆金所一开始就认定要做得是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个人信贷资产只不过是其中小小的一个组成部分罢了。陆金所上交易的,有个人借款,企业借款,消费贷款,通过打包后发放的委托借款,各种非标资产,类证券化产品。试问,即使不考虑金融牌照问题,国内有几家平台能有足够多的资源和专业储备支撑这些产品的合作呢?作为从业人员,我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早期的P2P投资人越来越摒弃陆金所,因为利率低,转让慢;但是陆金所的成交金额越来越大,上面有个高中生小朋友说的例子是极好的印证:陆金所从一开始就准备切入传统理财人群,这部分人群我个人的定义是原来银行理财的主要受众,中年,正是社会财富主要的拥有者。这类人群对风险的敏感超过利率,只要比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对于他们就是有吸引力的。同时,这部分人群又和信托的投资者高度重合,陆金所上还提供了相应的非标资产。人都是怕麻烦的,当有一个地方能满足我所有需求时,我一定不会考虑其他地方。陆金所早想明白了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放弃了那些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人群,这部分人群是极少数且资金量很有限。目前陆金所唯一值得诟病的问题就是其资产基本上只来自于平安集团内部,这即是风险,也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全社会的其他优质资产转而和其他平台合作。当然,前提是资金成本要足够低。很多人觉得12%的P2P平台收益都太低了,这样的资金成本是不可能对接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产的。只有持续降低利率,从平台角度才有可能获取优质资产,降低平台和投资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