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如果只知道是潮汕的就比较难,因为潮汕虽然不大,但什么资料都没有就比较难找。如果大概知道是哪个市的或哪片区域,然后到相关地方的电视台发布寻亲节目,或许有可能找到祖籍所在。
车广伟2019-11-05 22:05:35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陈胜:阳城人,农民起义领袖。出身渔家,曾为县吏。参加徐寿辉红巾军,隶倪文俊为簿书掾,渐升至元帅。曾建国大汉,昙花一现,在位仅三年。陈洪绶: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老迟、悔迟、悔僧等。浙江省诸暨人,明末清初著名山水画家,曾师兰瑛,长于花鸟、山水、尤精人物。清入关后,不作贰臣,出家为僧。陈天华:字星台,号思黄,湖北省新化人。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驱者,1903年留学日本,与黄兴等人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他的著作《警世钟》、《猛回头》,宣传革命思想,影响甚大。陈玉成:原名丕成,广西省藤县人,贫苦农民出身,自幼失去父母,由祖父抚养长大。十四岁参加金田起义,为太平天国青年名将,授英王,末能挽狂澜于既倒,含憾而死。陈寅恪: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江西省修水人,当代著名史学家、国学大师,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通晓多国文字及蒙、藏、波斯、西夏等文字。其中《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是巨著。
齐春峰2019-11-05 23:02:18
-
很荣幸能为你解答!全国陈姓宗谱陈姓字辈排行扬州《聚星堂》陈姓宗谱陈姓字辈排行说明如下:本家族书传家,永远少树,世代光华15山东省莘县张寨乡土陈村王广西兴玉,计风连清怀,韶生时恒良,道远在明德16江苏盐城郊区伍佑镇采、如、锦、宏、国17四川省永川县天星经纶,人利茂知,文章报国,私书传家,永远绍树,世代光华。18海南省琼海市运、会、永、绍、辉19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龙子口秉懋邦家善庆长,翼为明听焕文章。虞夏殷周汉唐宋,六经世受绍其芳。从来作述敦仁礼,万代声名启俊良。志据依游克念力,丕承祖德永光扬。20湖北黄洲府麻城县孝感乡落叶沙子场郭家狮子岩几子湾国、正、碧、加、大、元、庭、永、远、兴、文、天、耀、祖、德、官、清、民、自、安21江苏东海増景方贵秀步兴22湖北省竹山县东川之元国治兴隆长祖德宗功世代扬尊守延绵恢先绪诗书彦秀起贤良。23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港边村仁。义。长。发。祥。忠。和。永。垂。芳24河南郑州宗,邦,万,选,天25徐州北郊龙兴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26四川达州市先维加大启,正应于朝学,其昌永曰继,思尚信义卓,家长宗可传,荣锡用安乐,富贵万年兴,甲弟连登科27四川广安岳池玉皇庙一启思良上,尧舜禹汤周,文武忠天世,万代显鸿猷28湖北省石首市世宗有大训,孝义惟先,永正一家典则29湖南长沙仲思旺兴国,善德嘉立朝。学开文仕启,永远定祥曜。30湖南绥宁远历代善名扬。
符腾丹2019-11-05 22:19:35
-
陈弼臣。陈氏在中国居十大姓之一,总人口达七千余万,占全国人口6.8%。而陈氏在南方福建,有陈林半天下之称。追溯陈氏的来源,其公认的先祖为胡公满——舜帝后裔。由舜生商均、箕伯,商均生虞思,箕伯生虞遂,当舜帝让位夏禹时,曾封商于虞今河南虞城县,封虞遂于遂国今山东宁阳县。至商时,商汤灭夏后,曾封虞的后裔于陈,即古城丰氏部落,居住在商丘附近陈国故地;周代初,周文王将长女嫁给妫满,受封于陈,从此显赫。陈姓始自胡公满,从胡公满到闵父传二十世,二十六代君主,历时五百八十八年,亡于楚惠王。春秋中期,陈历公子陈完,为王位斗争避内乱于齐改姓田,有一支改王,另一支轸相于楚封颖川侯,迁回颖川故地复姓陈。其后,子孙繁衍于颖川播迁各地,故天下陈氏后裔以颖川郡为标志。公元741年,一位叫陈雍的八十高龄老人,举族从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为避即将来临的社会动乱,千里迢迢迁徙到闽宁化石壁,随后留长子陈苏居宁化,又携次子陈野一同到南剑州沙阳西门马坑今沙县水南,最后选择固发冲今永安市贡川镇新发冲村定居,贡川遂成为闽西北陈氏家族的发源地。陈雍,贡川《陈氏宗族谱•雍公传记》载:"雍公字月铭,胡公六十一代孙,汝南令摄公之子,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生,世居吴兴今浙江长兴县,少好学多才以辨博善文,年二十官拜郡守,以贤良方正被举于朝对策百余人,高宗独善其对。永淳元年682年推为中丞。历经武后、中宗之变,闻韦后执政,百日不赴阙,为台司所弹劾。及玄宗及位,复召赴内阙,命崇政殿赐坐,询以民政。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携次子野公迁南剑州之沙阳固发冲今永安市贡川镇新发冲村,公年八十岁矣。夫人郑长史女生三子,孟苏迁宁化石壁,仲野居发冲,季运迁闽县今福州,含长乐、闽清县。公终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享寿九十有一,同她葬在发冲罗坑口落地梅花形"。陈雍不算是陈氏最早入闽者,因为在南朝时,陈氏已是闽中四大姓之一。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也即在雍公入闽之前72年,一支以陈政、陈元光父子为首的武装移民集团就大举入闽,陈政就是后来称之的"开漳圣王"。就雍公家族来说,其入闽历史可追溯到其祖父陈谭,担任过漳州刺史,其父陈摄,担任过汝南县令,后逝于闽,葬于泉州之隔村。正因为祖父辈都曾入闽为官,且父亲葬在闽地的缘故,故有雍公入闽定居之举。当然,选择入闽,定居何处,合族还是分散居住?雍公都有着非常人可比的深谋远虑,久居官场的雍公深知,家族处于太湖流域的吴兴,太靠近政治中心,一旦发生动荡将祸及家族生存,子孙难保,而闽地远离政治中心,朝廷鞭长莫及,相对中原来说是个"世外桃源",故雍公追随父辈脚印,作出举族迁闽的选择;其次,定居何处将决定迁徙路线,"百事学为先",其父葬在闽地,闽地就是雍公选择的最后目的地,进入闽地当时有两条路线选择,一是进入浙江,翻越仙霞岭进入闽地,一是湘赣江而上,翻越武夷山南脉站岭隘口进入闽地,而由长兴到最后的宁化石壁、固发冲定居点来看,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测:雍公是沿鄱阳湖流域及赣江流域,溯江而上由赣南进入闽地宁化石壁的,这也是当时北民南迁走的最多的一条交通道路,这也可从长子留在宁化石壁得到印证,因为长子一般都是留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显然雍公进入闽地第一站是宁化石壁。其次,入闽定居何处?合族还是分散?雍公仍从家族安全、发展考虑,选择了僻静的山区宁化石壁、沙阳而不是父亲葬处的较热闹的沿海泉州,并留长子居宁化八十高龄的雍公,本应与长子同住,然而,雍公长子陈苏也属老者,以二十年为一代,这时约有五六十岁,携次子再迁沙阳,又让小儿子陈运再迁闽县,不再合族居住,上述举措都是雍公深谋远虑之举。由早期的长远打算,才有了绵延世族,科甲联登,派行支藩,遍及海内外,终成为闽西北的一大望族。
黄登红2019-11-05 2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