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信托公司怎么样啊?

龙天智 2019-11-05 23:07:00

推荐回答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江西江南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公司于2009年12月底完成重新登记并正式开业。公司是中航工业旗下重要的金融平台之一,具有强大的股东背景和现实资源优势,对促进业务发展和强化经营管理提供支持。公司先后荣获“江西省十大爱心企业”、“‘十一五’省直(属)定点扶贫先进单位”、“中国最具成长性信托公司”、“中国最具区域影响力信托公司”、“中国优秀信托公司”等称号。业内排名也数据上游。所以,总的来说这公司还算靠谱。
赖鸿志2019-11-05 23:36:32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还行吧,业内口碑还不错,值得信赖。
    连俊彦2019-11-06 00:00:16
  • 还行吧,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江西江南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公司于2009年12月底完成重新登记并正式开业
    黄生香2019-11-05 23:54:25
  • 好像在业内业绩排名挺好的,应该不错吧。
    樊振生2019-11-05 23:18:48

相关问答

德国!!!保时捷公司的创始人费蒂南.保时捷在24岁时1899年已经发明了电动轮套马达,在第二年的巴黎国际展览会上,保时捷已经名扬四海。保时捷汽车具有鲜明的特色,甲壳虫式的车形,后置式发动机和优异的性能,令它很快成为知名的汽车。1963年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展示了保时捷911型,这个设计直到现在还有广泛的市场。它的车体设计者是飞利.保时捷的大儿子,费蒂南.阿乐桑德.保时捷,保时捷带后齿轮箱底盘和V--8发动机的928型,新技术955型,以及带电子调整的四轮驱动系统和无升力车身的911Carrera4型,是近几年来最重要的发展保时捷是德国著名汽车公司。1930年由费迪南德·波尔舍教授建于斯图加特。费迪南德·波尔舍是一位享誉世界车坛的著名设计师。本世纪30年代中叶曾为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设计过风靡全球的甲壳虫轿车的先行车。其子费里·波尔舍继承父业,继续发扬光大。保时捷以生产高级跑车而著名于世界车坛。该公司的标志采用斯图加特市的标志。纹章中央是一匹马,上部标有STUTTGART的冠军,及利曼大赛一.五公升的王座。难得的双喜临门,激发了费利设计保时捷「盾形」标志的雄心壮志,他将保时捷公司所在地的司徒加特市名及市徽——黑色跃马,立在中央,以「保时捷」横写字样为盾冠,金黄色的背景上,串镶著巴登佛登堡的洲徽,与其相对称的,则是黑、红、黄相间的德国国旗原色。这枚让人血脉贲张的盾形标志,配置在保时捷跑车前,出现在各式媒体上,流传於车迷的口耳间,成为超级劲车的「烙印」。
我是质量管理岗位从业者,在一家上市国企,5年了,见证了这个公司的质量管理部门从兴盛到衰弱的过程。衰弱的原因是,一方面公司的质量管理更多的务虚,自损了地位。质量总监讲重点放在六西格玛项目上,已经被他推动到工程师或主管以上要晋升必须有绿带项目,否则免谈。而了解六西格玛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一套非常精深的方法论,掌握难度太大了,而且是用于解决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但我们的现状是,所有培训过的估计平均掌握了3成知识,然后开始做项目,基本是已经有解决办法的项目,做项目只是为了写报告有绩效。一个公司一年几十个绿带,十几个黑带,对于一个以代工为主业务的制造企业,真的很难相信,然后每个项目都是几十万的收入,算的好像是工作额外创造的利润,还有财务审批,一年算下来一年收益上亿,我们公司年净利润才1个多亿,就是一个互相打马虎眼的面子工程。一方面,真正在制造现场的QE/QC/QA逐渐被总监抛弃,现在已经属于制造的总监管理,说来有点丢人。这其实是一个自废武功的过程,自己不重视,几年来,把自己放在一个就搞搞抽检的部门,最终产品出了投诉,说我是抽检,而且只抽检外观,好真流出问题都在生产。而抽检到问题时,也只是返检一下,长久持续,大家就越来越觉得质量管理部门作用微乎其微了。随着制造业员工流失增加,90后员工管理难度增大,质量问题越来越大,而我们部门始终守着十年前的观念不变,完全看不出主动质量管理的迹象。到这,死就在所难免。我是被高职位留在这里的,我大概是年纪最轻的高级工程师。但是,说这么多,其实不难看出我对质量管理有很多的想法,也深切热爱。但选择企业时一定要慎重,选择主动型质量管理为主的公司。质量管理岗位好在哪儿还是要交代一下,如果你对管理有兴趣,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管理岗位。事实上它弹性非常大,我们说的大质量概念是在说所有环节都在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质量做贡献,你都可以管,当然你也可以守着最终的成品。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岗位,我一直有新的东西可以做,可以学,所以不知不觉坚持了5年。
美国白宫会议于1965年首先提出设立“世界遗产信托基金”建议案。
一、“世界遗产信托基金”建议案提出时间
1965年,美国白宫提出“世界遗产信托基金”建议案 ,倡议通过国际合作保护“世界杰出的自然风景区和历史遗址”。
二、相关配套法案
1969年,环境保护组织“地球之友”在美国成立。1970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成立。1972年,美国同时颁布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其中后者建议制定《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的保育呼吁,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重视和采纳,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一个影响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命运、改变全球文化观念的世界性公约诞生,“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概念由此成为世界热门的关键词。世人开始认识到,世界遗产是全人类文明历史的精华,是极其罕见和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在它们受到威胁之前,就应该建立一个制度,把它们保护起来。
三、相关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在一个大致和平的环境下重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国许多自然环境和古迹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1960年代,埃及在尼罗河上游修建阿斯旺水坝,令两座千年神庙被毁。这些严峻的情势,使国际社会日渐关注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历史古迹的命运,全球性的保育意识日渐强烈。
四、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将世界遗产分成“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两类,但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这种二分法不是绝对的,有些遗产地既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可谓“自然”与“文化”特性兼而有之,于是便出现了“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分类。1988年,泰山成为世界第一个“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及至1993年,新西兰的汤加里罗国家公园(Tongariro National Park)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第一个“文化景观”,使世界遗产又增添了一种新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