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黄袍加身夺取后周郭氏政权,为何赵匡胤要厚待柴荣?

赵鹏舟 2019-11-05 21:26:00

推荐回答

五代后周赵匡胤在陈桥兵变,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帝。指登上帝位。
连中连2019-12-03 09:13:07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陈桥兵变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当时主政的符太后乃一介女流,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皇室威严荡然无存。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推脱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赵颖萍2019-11-05 23:02:13
  • 柴荣和赵匡胤是什么关系?答:柴荣和赵匡胤主要是君臣关系。柴荣一生都是赵匡胤的主公,赵匡胤是柴荣的得力部下和臣子。柴荣,又名郭荣,是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皇帝,世称周世宗。后周开国皇帝,周太祖郭威是柴荣的姑父,并收柴荣为养子。因为郭威的两个亲生儿子均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所杀,所以,郭威在去世前将皇位传给了柴荣。五代时期,出了一个明君。这个人就是周世宗柴荣。史称“五代弟一名君”,特别善用人,“文武参用,各尽其职”。人无不畏其明而怀其惠”,赵匡胤也属于“畏其明而怀其惠”的其中一个。可以说,只要柴荣活着,赵匡胤是没有机会改朝换代的。赵匡胤青年从军,最早在后汉枢密使郭威麾下效力。因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后来郭威称帝,赵匡胤在后周建立中有功,受到提拔。任禁军军官。这时候,赵匡胤还没机会进入权力中心。郭威死后无子,由养子郭荣继位。是为周世宗。此时,柴荣三十三岁。北汉国主勾结辽国大举入侵,周世宗年轻气盛,决定御驾亲征,赵匡胤也在此次队伍中。这时候的周世宗柴荣对赵匡胤并无太多印象,可以说连赵匡胤名字甚至都叫不上来。当时,后周军少,北汉兵多。加上柴荣从没有上过战场,后周军将士㡳气不足。北汉军仗着人多势众挥师进攻。交战不久,后周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见敌方人多,心生胆怯,竞率军逃跑后周军由此溃败。周世宗见情况危急,亲自冒着矢石率领禁军督战。赵匡胤当时只是个普通将领,见皇帝如此身先士卒。也奋勇杀敌。后周军士气大振,士兵竭力死战。结果,后周军大胜。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张永德任禁军最高统帅。对赵匡胤在此战中英勇大加赞赏。柴荣提拔为殿前都虞侯。可以说,有周世宗的提拔,才让赵匡胤登上政治舞台。也正是这一仗,柴荣成了赵匡胤的偶像。他梦想成为柴荣那样的人。
    齐朝华2019-11-05 22:19:29
  • 在北宋,地位最高的就是赵姓家族了。其次就是柴姓家族,这个家族里面的人大都得到了封赏,地位也是极其高的。那么柴氏家族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特权,这就要追溯到赵匡胤了。赵匡胤最初是后汉郭威的部下,由于赵匡胤为人正直,在战场上也不畏惧,所以得到了郭威的赏识。而赵匡胤与郭威的义子柴荣关系很不错,这两个人可谓是忠心耿耿,他们联手帮助郭威取得皇位,救民众于水火。郭威驾崩后,由于没有留下男性子嗣。所以有柴荣登位称帝,就是我们所听说的周世宗。由于赵匡胤与柴荣关系十分好,也十分得柴荣的赏识,于是柴荣赵匡胤为将军,待遇也是十分好的。在担任将军期间,赵匡胤打了很多胜仗,为维护后周的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不幸的是,柴荣登上皇位没有几年就去世了。人们觉得赵匡胤为人十分正直,最后周的贡献十分大,于是推举赵匡胤为皇帝。赵匡胤登上皇位后,觉得十分对不起柴荣。所以对待柴荣的后人,赵匡胤显得十分仁慈。其实还是家族有人造反,赵匡胤也没有严厉惩罚。赵匡胤不仅厚待柴荣的后代,对待柴荣的妻子也是十分好的。柴荣去世后,赵匡胤一直把柴荣的妻子当做长嫂对待,保证她余生过得十分安稳,生活也是十分富足的,还被封为太后。与此同时,还把太后的儿子封为郑王,允许世代世袭。
    龙巧妹2019-11-05 22:05:28
  • 赵匡胤在周世宗病死前就精心组织了这支禁军队伍,他受周世宗的委托,在军中选择最为精壮的军士编成“殿前诸班”,由于他亲自组织建立起了这支军队,再加上他尽心结纳军士和军官,因此,这支军队中布满了他的亲信,他也就牢牢地掌握了这支精锐之师。周世宗死后,后周王朝中就没有一个人能同他争锋了。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十一月,赵匡胤以镇州、定州的名义谎报军情,说割据山西的北汉汇合契丹人向后周发动进攻,宰相范质、王溥等昏庸无能,不辨真假,立命赵匡胤率大军出征阻挡。该月初三,赵匡胤率军出发,当晚到达离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历史事件就要发生了。当天晚上,赵匡胤的亲信赵普和弟弟赵匡义在军队中散布舆论说:当今皇上年幼,不明世态人情,即便将士们拼死征战,回来也难以领功受赏。如果能拥立赵匡胤为皇帝,再去打仗,情况就不一样了,立功的将士一定会有高官厚禄。军队中本来就有很多赵匡胤的亲信,这么一煽动,绝大部分人都同意了。于是,赵普和赵匡义严令将领,严格管束军士,兵变后不得抢掠烧杀,要绝对保证“兴王易姓”的顺利进行。这天晚上,赵匡胤假装不知,喝得大醉,沉沉睡去,到了第二天早上还未醒来。等他慢腾腾地爬起来,赵普和赵匡义把早已准备好的黄袍“强行”披到他的身上。赵匡胤假意推辞责怪,赵普就率百官跪拜恳求,赵匡胤据说是不好拂逆众意,才勉强答应下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袍加身”事件。这也真是报应不爽,郭威以禁军兵变夺取了后汉的政权,事隔八、九年,郭威的部下赵匡胤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仿效郭威,以禁军兵变夺了后周孤儿寡母的皇位。赵匡胤是明智的。前代的“兴王易位”,将士们趁机抢掠,弄得新王声名狼藉,赵匡胤很善于接受前代的教训,在率军回开封时,他勒马对将领们说:“你们因为贪图富贵而拥立我,但你们必须服从我的命令,否则,这个皇帝我是不能当的!”将士们一心领功受赏,好不容易找了个当拥立功臣的机会,怎肯错过,就都答应了赵匡胤的要求。赵匡胤命令说:一、不得抢掠百姓;二、对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三、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四、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赵匡胤派人同守卫开封的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联系,二人也巴不得立功,赵匡胤一到,便立即开门迎接,个别将领想反抗,即被杀死。宰相范质等人无奈,只得帮助赵匡胤举行了禅让仪式。因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任所在宋州,就以“宋”为国号,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开始。
    赵骆伟2019-11-05 22:02:18

相关问答

众所周知,满清灭亡以后,那些前清的遗老遗少们还有满清的贵族大部分都改了别的姓氏,不再跟着祖宗的姓氏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改变沿袭了几百年的姓氏呢?而这些姓氏可都是满清贵族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啊,是什么促使他们做出这样的改变呢?清朝满族人有八大姓氏,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这是应为清朝从金朝的名字里面沿袭过来的,例如钮祜禄氏,其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大贪官和珅了。还有就是皇族的姓氏,爱新觉罗,分两部分,觉罗是姓,爱新氏部落的名字。爱新觉罗后面还有不同的分支,比如诺尔哈赤的亲兄弟成为宗室,也叫红带子,这是皇族中的皇族。满清灭亡以后,这些沦落的贵族们,就纷纷白自己的姓氏改回远古的姓氏了。当然,最多的就是改为金,因为他们的姓氏原本就是来自打进王朝的统治者。爱新在满意里面的意思也是金子的意思。据说爱新觉罗的一支原本是姓赵的,是北宋灭亡之后被金国抓到北方的北宋皇族。觉罗据说就是赵的意思,而爱新,有史学家认为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其实,姓氏选什么,这是个人的自由,别人是无权干涉的。只不过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敬重。另外,满清皇族后人多以卖画为生,毕竟人家是皇族子孙,文化课还是有优势的。从小读书也多,所以都走上了这条路。大家有什么相关的故事么。
赵武灵王:名雍,战国时赵国的第六位国君,改革赵军传统装束,实行“胡服骑射”,提高了赵军战斗力,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一度能与秦国抗衡的军事强国。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大公子之一,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赵奢、赵括父子:赵奢善用兵,因功被封马服君。赵括善于纸上谈兵,短于实践,被秦名将白起击败于长平,四十万赵军被活埋。赵云:常山字伯陶,云南省宾川县彩凤村人。1919年在昆明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赴广州投身国民革命军东征北伐。1924年在拱卫军任参谋。1926年入朱德创办的南昌军官教育团任副官、书记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总部军需员,红12军经理部会计科科长,红9军团供给部部长,红四方面军供给学校校长,红32军供给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供给部副部长,冀热察挺进军供给部部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副部长、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驻涞源办事处主任,晋察冀军区兵站部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后勤运输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顾问,中国老年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2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