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

车忠权 2020-01-16 22:58:00

推荐回答

买套有意义的课外书对成长有好处~科普方面,励志方面~好书是良师益友~不好的书会误导价值观,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极大。读好书会让人更充实,明白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受益终身。要定好自己的目标,一切行动皆为目标。做事切不可三心二意,学习也好,工作也是。朋友不可以滥交,要有所选择,对自己有所助力的才好。读书也要这样。好读书,读好书。
龙帮媛2020-01-17 00:00:28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一、家长自身要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现在是电子产品横行的时代,人们也慢慢的远离书本,进入到了浅阅读阶段。大量的信息,有用的没有用的,每天都在我们眼前划过。我们会以为这就是阅读,这就是在知识储备。其实不然,这种浅阅读在我们脑中留存的时间很短,好比快餐阅读,用处不大。所以,你们要比孩子们更早的意识到读书、真读书的重要性。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静静的在那捧着书好好的阅读吧!二、给孩子营造一个合适的读书环境。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相信每个家长都知道,在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了。有人会说我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陪孩子读书,每天上班累的要死,回来只想看看手机打打游戏放松一下,这个可以理解。你可以不读书,但是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空间却是你可以做的。给孩子做一个读书角,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给孩子准备他们感兴趣的书,相信不久孩子就爱上读书了。三、给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籍。这一点真的很重要,我也是这一两年才感悟出来的。一直很紧张孩子读的书太少,所以就会在网上搜索专家推荐的书单,什么历史名著人物传记都想押着孩子去读。结果孩子对这些一点都不感兴趣,觉得读书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对阅读越来越排斥。后来跟一些家长沟通,选择了一些这个年龄段孩子们感兴趣的书买来给她读,结果欲罢不能。所以,不要急于求成,慢慢来。四、营造读书氛围来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现在的家长陪孩子,大多都是孩子在那玩,家长在那刷手机。所以说,家里要有一个读书氛围,恐怕是家长比较头疼的事了。那么这个读书的氛围该怎么营造呢?我是这么做的,可以供家长们参考。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哪怕五分钟十分钟,然后你再去忙你的事,比如做饭洗衣服。这里说的是做事情,而不是玩手机。跟孩子讨论她所读书的内容,猜想后续的发展,规定她看书的时间。真的,有时候你越不让她看,她反而越看的津津有味呢!五、让孩子从阅读中找到读书的成就感。成就感有时就是孩子阅读的动力,那么我们做家长的该如何利用孩子的成就感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现在很多孩子们的书籍都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我们做家长的也未必样样都知道。做个有心的家长,试试考考孩子,当然越随意越好,太刻意的话效果就没那么好了。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出题考考家庭成员,如果孩子能答出来的话,记得要好好夸奖和鼓励哦。六、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人们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总是会不遗余力的去探索去挖掘,孩子们也是这样。我们要经常的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发现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从而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去观察自己爱好的东西。所以,做家长的就要注意了,不要把自己个人的爱好或者感兴趣的地方硬塞给孩子。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哪怕他是你的孩子你也不可以这样。七、每天有固定的时间让孩子去阅读。这里说的固定的时间并不是说一定要在每天的这个时候去阅读,换一个时间点就不可以了。我的意思是,既然要阅读,那么我们就要像坚持锻炼一样,不要两天打渔三天晒网,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让孩子自由的阅读。千万不要有倦怠的想法,因为大人的原因,总是让孩子牺牲掉读书的时间。哪怕是到高年级,阅读的习惯也要坚持,不要说作业多就可以不读书。八、慢慢的让孩子们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喜欢读书的孩子和不喜欢读书的孩子气质是不一样的,我们家长也不希望我们的孩子是一个浅薄无知的人吧。而书里面的知识就像养分一样,孩子们需要它们。这种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最初考验的是我们家长,但是最后养成后,受益的也是我们家长。不要等到孩子上初中了,高中了,需要读书了再让孩子去读,他们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了。到时候后悔的不仅是我们的孩子们,还有我们这些做家长的。
    黎益君2020-01-16 23:54:45
  • 家长应当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推荐选择一些孩子自己喜欢的图书,但应当都是宣传正能量的。如果家长推荐了孩子不喜欢看的课外书是没有用的。应当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一般情况下,如《弟子规》、《三字经》可以看一下,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可以放这些书的动画片给孩子看,里面有讲解,孩子自然就喜欢上的。比如:我家孩子比较喜欢看童话类的,我就买了许多给孩子看,现在孩子会编写一些童话故事。这个年龄段,应当从小培养孩子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更有利于孩子大量的阅读。孩子阅读时,家长最好不要去打扰孩子,这样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将速读快记课程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很多学生把速读训练课程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必修课争先恐后学习。多年前,国内诸如精英特的速读记忆训练电脑及手机工具也开发问世,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广大喜欢速读训练的人群,不用上培训班那种不灵活机动的训练方式。这个阶段,建议孩子多读书绘本类、童话类、故事类、教育类等书籍,不宜去读难以理解道理高深的书籍,毕竟孩子还有童真。满意,。
    齐晓强2020-01-16 23:36:28
  • 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女儿上大学读了中文系以后,第一学期有一门课程专门学习汉字,先生从书房里拿出一本《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送给女儿,女儿读罢赞不绝口。说来好笑,这本书是先生在女儿上小学后不久就买回来让女儿读的,女儿却一直不愿意读,后来我就把书放到了书柜里,没想到女儿上大学倒派上了用场。细说汉字》的介绍是这样的:全书以1000个有代表性的常用汉字为例,分别说明了它们是如何由甲骨文、金文向小篆、楷书、简化字演变的;同时通过形体分析,具体地解释了每个字的字形与字义的内在关系;还以古代诗文中的例句为证,述及了每个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并对某些容易认错、读错、用错的字,分别从形、音、义等方面作出比较,指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方法。该书有助于提高读者阅读古代诗文和正确使用文字的能力;对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来说,也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从介绍可以看出,这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专业图书,不适合小学生阅读。我当时也向先生质疑过这一点,他认为,小学生刚开始学汉字时,要是我们能配合女儿的学习,跟她讲解汉字的来历,一定可以帮助她更好地学习。但实际情况是,这本书拿回来之后,我和先生看得比较多,孩子压根就不喜欢,而且我们给女儿讲,她也不愿意听。其实,像这样的情况挺多的,往往先生为女儿买回来的书,她不怎么爱读,而我为女儿选的书,她则大多很喜欢阅读。为此,我常笑话先生不懂孩子的心理,先生则笑我心智不成熟。后来我们分析了一下,原来先生买书大多侧重于知识性、实用性,也就是所谓的“有用的书”,而我更看重故事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所谓“好看的书”。女儿之所以喜欢读“好看的书”,而不喜欢读“有用的书”,取决于她的心理和思维的发展。小学阶段,孩子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具体形象思维的束缚,他们的逻辑推理需要依靠具体形象的支持,甚至要借助直观来解读抽象概念,这就是为什么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课本也有许多图形的缘故。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图文并茂的图书,甚至对没有文字的漫画图书都很有兴趣,依靠具体的形象来理解文字里的内容,或者纯粹看图就能解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道理来。而我买的那些书正好符合孩子的胃口,所以女儿比较喜欢读。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并不懂心理学,因此买书的时候,如果女儿不在身边的话,我往往靠直觉。若是领着女儿去书店,选书就容易多了。我们经常带女儿去书店看书,识字以后,女儿就自己在书店的架子上翻来翻去,最后拿一本书坐下来阅读。我一般都会跟在女儿的身后,看她对什么书更感兴趣,然后再根据我的判断选择更加适合她的书。这是非常有效又简单的招数——投其所好,这样买回去的书女儿一般都很喜欢。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有一次我和女儿逛书店,我发现她盯上了一本《小学生智慧快餐》。我翻了翻,这是一套书,书里的文字是带拼音的,内容都是些浅显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里也有一两个简笔画的小插图,而且故事讲的是小学生各科的知识,连数学题都是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我觉得趣味性和知识性都很强,女儿也喜欢,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买下了这套书。回到家,我试着给女儿讲了里面的几个故事,孩子特别喜欢。第二天放学回到家,女儿就抱着书看起来了。一开始看得很慢,因为大多数字她都不认识,要先读拼音,然后再翻译成完整的句子。没过几天,我发现她的速度就快了起来,并不是认的字多了,而是读拼音的速度加快了。而且,这之后女儿读书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随后我们又给她买了几套漫画,如《父与子》、《加菲猫》、《史努比》等,也买了不少带拼音的故事书。仅仅那一个学期下来,女儿的阅读量和知识面就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现在书店里的少儿图书林林总总,家长有时候无法甄别什么样的书是适合孩子的。而且就算摆放在“少儿图书”架子上的书,也不见得就适合孩子阅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孩子,看看吸引孩子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书籍。追随孩子的目光给孩子买书,也可以说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孩子的选择。只有满足了孩子的需求,效果才会好。给孩子选择好的课外读物,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留心孩子的同学都在读什么书。女儿上四年级的时候,她的同桌是个非常喜欢读书的男孩,女儿常从他那里借书回来读比如《可怕的科学》、《丑陋的虫子》、《植物的咒语》,看得非常带劲。有一天女儿睡觉后,我翻了翻她读了半截的《杀人疾病全记录》,觉得非常不错,第二天就在网上购买了一整套。当女儿看到我给她买了全套的《可怕的科学》后非常高兴,并在很短的时间内阅读了绝大部分。可怕的科学》系列丛书,内容丰富、语言风趣幽默、插图夸张形象,读这套书,孩子们不需要枯燥的记忆,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就可以学习各种知识。那一阵子我总能看到女儿一边读书,一边咯咯地笑。我后来推荐给不少朋友的孩子阅读,反映都非常好。通过女儿小学几年的读书,我有一个小小的发现:给孩子读漫画类的书,一定让孩子阅读一些经典的,比如《父与子》、《史努比》、《三毛流浪记》等,有些漫画书虽然孩子喜欢,但不宜让孩子阅读。有一段时间,女儿特别喜欢动漫类的书籍,周围的同学也都在传阅。但是,那一段时间我发现女儿的作文写得不是那么好了,最大的问题是句子不连贯,而且时不时在文中蹦出一两个象声词,比如“砰”、“啪”等。刚开始我还挺纳闷的,后来发现都是那些漫画书惹的祸,因为那些漫画里几乎没有连贯的文字内容,只有图片中一些简短的象声词和人物的大叫等。女儿看得多了,就在自己的作文中也出现了这样的词语。我觉得这一点不太好,就把女儿作文中的这种现象跟她的语文老师进行了交流,老师也有同感。后来我就给女儿买了其他内容的图书,过了一些日子,女儿作文中的“漫画语言”才逐渐地变少。要满足好奇心,孩子需要读更多的书;要学习知识,孩子需要读更多的书。满足孩子读书的渴望,家长责无旁贷。然而,如何给孩子买书并买到适合他阅读的书,则要家长花一番心思。家长们开动脑筋,肯定能想出好的办法,为孩子选到适合的书籍。报纸杂志,鲜活的知识作为过来人,每当有人问我孩子平时都读些什么内容时,我总是告诉人家,每天让孩子读读报纸是非常有必要的。我的女儿从小读报,受益匪浅。我和先生来北京后一直订阅《北京青年报》,先生每天回家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看报纸,而且看得很细,我有时候就在心里嘀咕:“难不成要把报纸看透?”女儿上幼儿园时,因为想让爸爸陪她玩,所以经常从爸爸手里一把抢过报纸扔在一边,嘴上还说:“又在看报纸了!”我估计女儿的话是跟我学的,有时候我忙家务,看到先生总在翻看报纸,会忍不住说一句,结果被女儿拿去对付她老爸了。女儿上小学后,开始识字。一年级的时候,她很喜欢在爸爸妈妈看报纸的时候趴在报纸上挑她认识的字来读,数自己到底认识了多少字。就这样数着数着,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她不再是数认识的字,而是开始阅读报纸上的内容了。大约从二年级开始,女儿几乎每天都看《北京青年报》。从一开始的只看C版漫画、“找不同”以及数独,到阅读一些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慢慢养成了读报的习惯。那时候我每天取回报纸来,就放在一进门的鞋柜上或餐桌上,女儿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开始读报纸了。她看到精彩的地方,还会兴高采烈地和我们交流。初高中时,女儿读报就开始关注那些国内外大事了,且时常会发表她的见解,有时候就一个问题能和爸爸争得面红耳赤。因为读报,女儿思考问题的角度总是很不一样,在同学中的表现也很突出,老师说她讲出来的观点总是很新颖,而且比其他同学知道得多。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女儿上四年级时,她的班主任跟我说过一句话:“你女儿很了不起呢,课堂发言竟然把国家领导的话都用上了。我和她爸猜测这应该是女儿在报纸上看到的,结果在课堂上派上了用场。初高中时,女儿读报就开始关注国际国内大事了,且时常会发表她的见解,有时候就一个问题能和爸爸争得面红耳赤。中学后开始写议论文,女儿写的文章里常会引用最鲜活的时事,给文章增色不少。分科后,她学文科,学起文综来也非常轻松。现在的文综考试,不单单考课本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和现实结合得很紧密。这时,读报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此外,我特意让做编辑的朋友送给女儿一份《精品购物指南》。这是一份非常时尚的报纸,我之所以让女儿看,就是为了让她了解一些时尚的东西,开阔视野。而且作为女孩子,紧跟潮流没有什么不好,我实在不想让她成为一个只会读死书却不会穿衣打扮的现代“out”青年。事实证明,她长大后穿衣品味多少受到了这份报纸的影响,看上去真的活泼靓丽,青春阳光。优质的家庭教育应该充满许多“润物无声”和“无心插柳”的过程,我家便是如此。我们一开始并没有特意让孩子看报纸,一切都是在自然而然中慢慢进行的。要说的是,家长作为榜样的力量真的很大,正是因为我和先生每天都看报纸,女儿也就依样学样,养成了读报纸的好习惯。报纸上的内容都是发生在当下的事情,孩子通过报纸了解的都是非常鲜活的时事,这无疑就是发生在身边的“历史”和“政治”。读报可以让孩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想这应该是教育的高境界。除了报纸之外,为孩子订阅几份好的杂志,也是开阔孩子知识面的有效手段。订阅《北京青年报》时,都会有几份赠品让读者选择,一直以来,我们都选择全年的《读者》杂志。读者》的文章虽然朴实,却都是真实感人的故事或精辟深刻的哲理小文,从中还可以学到不少人文方面的知识。几乎和喜欢上《北京青年报》同时,女儿也跟着我们开始阅读《读者》杂志。读者》可以说是我们一家共同阅读时间最长的书。每期《读者》一进家门,大家总是争相阅读。女儿起初只看浅显易懂的“幽默和笑话”,后来开始读其中的小故事,逐渐的才每篇必读。有了这个共同的阅读背景,《读者》里面的故事和观点便也成了我们一家经常谈论甚至争论的话题。女儿上初中后,老师特意叮嘱要订阅《读者》杂志,而那时候,女儿已经有好几年的读龄了。女儿的文章文笔很朴素,却充满了真情实感,就是受《读者》熏陶的结果。除了《读者》之外,小学六年中,我们还为女儿订阅了她从小就喜欢的《米老鼠》,还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刊物。中国国家地理》本来是我和先生非常喜欢的一份杂志,没想到女儿也特别喜欢,而且受益于此,她上高中时文综的地理就学得非常轻松。博物》是《中国国家地理》出版社特别为青少年推出的一份科普杂志,女儿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中毕业,一直都在订阅。与图书相比,杂志里都是比较短小、独立的文章,孩子很快就能读一篇,使还没有能力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孩子不致产生厌烦之感。像《米老鼠》、《读者》这样比较轻量级的杂志,女儿一般一口气就看完了,成就感被极大地满足了,还不会花费很多的时间。而最关键的是,杂志上的知识能够很好地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中国国家地理》和《博物》杂志,在小学可以成为自然、科学课的补充材料,这样从小打好的知识基础,在孩子上了中学后,对生物和地理的学习便会有很大的帮助。读杂志,对于写作更是益处多多,多多借鉴别人的文章,必然就做到词汇丰富、语言流畅。女儿小学时每次写作文,总是写得又快又好,不像有的孩子非常发愁写作文,一篇文章要憋两三个小时。这难道不是读杂志的功劳吗?课外阅读非常重要,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说大部头的著作是山珍海味的话,那么报纸杂志就是餐桌上的小菜,相比较,后者必不可少,对孩子来说更容易消化,且不失经济实惠。而且,要想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随时随地进行,用报纸杂志来引导孩子,无疑更加便捷一些。如今的报纸杂志种类越发繁多,质量也更加上乘,家长不妨仔细甄选,为孩子选几份适合的报刊来阅读,让孩子精神营养更加丰富,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被翻烂的“全书”我们刚到北京的那几年,先生时常在业余时间写一些文章发表在报纸杂志上,拿到稿费后总是直奔海淀图书城去买书。我记得非常清楚,先生在北京拿的第一笔稿费是100元,拿到稿费后,他第一时间去了图书城,为女儿买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最新21世纪少年儿童》,定价正好也是100元。这是我们“觊觎”很久的一本书,当时因为觉得100元太贵一直没舍得买。我们之所以喜欢这本全书,是因为女儿每天总有问不完的问题,有时候问得我俩哑口无言。比如停电了,我们点上了蜡烛,她盯着蜡烛的火焰问:“蜡烛的火焰怎么一截蓝一截红啊?”去自然博物馆,她就会问:“地球上的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有时候对我们的回答她很满意,有时候不满意,过几天她会再问同样的问题,而且会说:“妈妈,我还是不明白……”很多时候由于我俩知识的局限,压根就没有办法回答她的问题,而那时候也没有互联网。最新21世纪少年儿童》买回来之后,我和先生如获至宝,只要女儿问到我们不能回答的问题,我们就去翻阅。这本书分为地球万象、世界风貌、动物世界、植物世界等十几个部分,覆盖面很广,基本能满足女儿的需求。慢慢地,当我们不能回答女儿的时候,她便提醒我们:“你们不能翻翻书吗?”上了小学以后,女儿开始识字,遇到问题她会主动去《最新21世纪少年儿童》里找答案。女儿上二年级时的一天,我们一家去爬山,在路上看到许多“漏斗”样的小土坑,女儿很好奇,就蹲下来观察,还问这是什么东西。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见过这东西。这是一种虫子,它会用自己的嘴把土磨细,在土地上造一个形似漏斗的窝,然后躲在漏斗的底部。我小时候经常会连窝带虫一起挖出来,放在自己的手心,感觉小虫子在手心的土里爬来爬去,痒痒的,非常有意思。因为虫子造窝的时候是倒着行进的,所以我们便给这种虫子起名叫“老妹倒倒”,常常一帮小朋友围在一起嘴里喊着“老妹倒倒”,看小虫子筑窝。女儿听我讲得不亦乐乎,感到非常新奇,就要带一只回家仔细观察,并且想弄明白这虫子叫什么,有什么习性。于是我们把小虫子连同它的窝一起放入一只空的矿泉水瓶里,带回了家。一回家,女儿就急忙翻看她的《最新21世纪少年儿童》,在“动物世界”部分,她几乎一页一页地找,终于在“土中的生物”一节中,通过一个小小的图片和图下的文字知道了这虫子叫蚁狮,是蚁蛉的幼虫。由于《最新21世纪少年儿童》的信息非常有限,因此女儿找出了《辞海》,终于把蚁狮这种小动物弄了个明明白白。原来蚁狮以蚂蚁为食,它所造的漏斗形的窝,就是一个捕捉蚂蚁的陷阱。当蚂蚁爬到窝边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滑落到漏斗的底部,这时藏在土里的蚁狮就会捉住蚂蚁,美餐一顿。蚁狮在土里变成蛹,最后羽化成蚁蛉。弄明白这些后,女儿每天放学就去捉蚂蚁,开始饲养这个蚁狮,直到蚁狮变成了蚁蛉。同时,她还写了观察日记。蚁狮事件之后,女儿更加喜欢她的《最新21世纪少年儿童》,在外面看到不认识的东西,回来就要查个究竟,就算没有遇到问题,她也喜欢时不时地翻看全书,从中学到不少科普知识。在女儿还没有小学毕业,那本全书就被翻得书皮掉了下来,书页也有脱落的现象。一次,我在厨房淘米,发现罐子里的大麦长虫子了,便叫女儿过来看,女儿看到那个黑黑的比麦仁还小的虫子,脱口便出:“象鼻虫!”原来,女儿因为经常看“昆虫”一节,一眼就认出了麦虫是一种象鼻虫,她兴奋地说,她知道象鼻虫好久了,终于看到了真正的样子,并要求我不要倒掉那些麦仁,允许她饲养。小学阶段,女儿在班里的知识面较班里同龄人宽,也比较有“学问”,那本《最新21世纪少年儿童》功不可没。其实,她经常查阅的还有一些辞书,比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也还有一些科普类的书籍。无论是读课外书还是查阅工具书,或是孩子进行的其他活动,家长的引导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常在设想,如果先生没有及时买书,如果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没有经常查阅那本《最新21世纪少年儿童》,孩子便意识不到工具书的重要,书的利用价值也就无从谈起了。女儿小时候,我和先生曾戏称她是我家的“十万个为什么”。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而且天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的小脑袋里始终装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求知欲无比旺盛的孩子,做家长的知识再渊博,也不可能什么都懂,不可能回答孩子所有的问题。因此,我认为非常有必要为孩子准备几本工具书,以便在孩子问出无穷无尽的问题时,能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孩子通过刨根问底的探究,好奇心被满足了,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同时,成就感也被满足了。而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好奇心和成就感的满足,正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法宝。为小学生选择工具书时,应该考虑到可读性和趣味性,这样的工具书不仅可供孩子解决问题的时候使用,平时也可以作为很好的阅读材料。总而言之,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到内容和风格是否适合孩子的口味,且尽量选择纸张质量好一点的、看起来很舒服的工具书。如今互联网的搜索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作为每天使用电脑的成人,我们也许觉得纸质的工具书有些多余。但是,对于尚未广泛接触网络的小学生来说,手头还是应该有一些工具书,以备随时查阅。除此之外,纸质工具书也有其无可取代之处,毕竟翻书时更能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查找到的信息也更准确一些,而这是网络检索没法比的。
    龙小花2020-01-16 23:20:21
  • 有些父母不知道怎样为孩子选择适宜的课外书,要么选择的图书孩子不感兴趣,要么或太浅或太难懂。很多父母误认为孩子读课外书是为了提高写作成绩,因此简单地将课外读物限定为作文选;有些父母忽略孩子的阅读水平,搬出一一系列经典名著,结果却是吓坏了孩子。那么,怎样才能买到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好书呢?选择一本好书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的,忠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中不难看出一本好书对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书是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这个知识经济初显端倪的时代,读书是扩大视野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保障,是孩子了解世界的窗口,是孩子获得人类精华的捷径。因此,父母将买书,特别是购买儿童图书做为家庭智力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父母应当如何在浩瀚如海的书库中,为选择一本适合的课外书呢?父母要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书究竟什么样的图书更适合孩子呢?父母在帮助孩子选购图书时应注意什么呢?因此,帮助孩子选择一本适合的书籍,需要父母用心推敲,站在孩子的角度评价一本书。首先,父母要将孩子的兴趣放在首位,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要以成人的评价标准要求孩子。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孩子阅读细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父母不要武断地“给”孩子买书,而是以一个辅导者、建议者的角度来“帮助”孩子选购图书,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把选书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收获最大值的知识。其次,父母尽可能地引导孩子选择经典名著去读。名著是人类知识的精华,孩子通过阅读名著,能够吸收人类精华的知识和思想,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但是,7-13岁的孩子,由于理解力和思维水平有限,读起一些名著来有点困难,父母不妨向孩子推荐一些适合孩子阅读水平的名著。此外,随着我国图书事业的蓬勃发展,出现了一些图文并茂的儿童版名著,如果父母不知如何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经典名著,这些图文并茂的儿童版本不失为最佳选择。再次,父母在为孩子购书时,要选择一些正规出版社所出的作品,尤其一些名社的。有些父母因为便宜或方便等原因,给孩子买一些地摊书、盗版书,结果得不偿失。地摊书、盗版书除了印刷质量差、错别字多以外,有的内容也不健康。因此,对于父母而言,最保险的一个办法就是进正规书店购买,或上当当网、卓越网等信誉较好的网站去买。我的解读书是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孩子获得人类精华的捷径。因此,父母为孩子选择一本适合的图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父母应当站在孩子的角度,发现并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尽可能地引导孩子读名著,在浩瀚如海的书库中,为孩子选择一本适合的书。
    龙巧妹2020-01-16 23:05:17

相关问答

古代启蒙教育的书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朱子家训》,《增广贤文》等。1、《三字经》,是知名度极高的蒙学读物,数百年来,流传广泛,家喻户晓。三字经》有着丰富的内容。近代学大师章太炎说:“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也就是说《三字经》是一种内容全在同的启蒙读物。它的内容排列也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训儿童重在礼仪孝梯,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梯,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2、《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斧正,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便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它所辑录的几个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与血缘的强烈认同感。姓氏文化,或谱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是世界上“寻根意识”最重的族群。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血亲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本。在传本《百家姓》中,我们看到的既有古“姓”,也有今“氏”。中国人的姓氏流变,就在这一部小小的《百家姓》中了。3、《千字文》,全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梁周兴嗣编撰。千字文》相传为梁武帝萧衍命周兴嗣取王羲之碑拓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编为韵语而成。千字文》知识丰瞻,音韵谐美,非常适宜蒙童记诵、学习,成为千百年来传统的经典蒙学教科书。即使在今天,阅读并学习《千字文》,对于青少年感知传统文化与文明,了解中国历史,体会汉字传情达意的准确与精美,认识古人的智慧,一窥国学堂奥,都是入门的捷径。千字文》为孩子们提供了最为浓缩的国学精神。阅读并理解《千字文》的孩子,与没有阅读过《千字文》的孩子,在文化构成与精神养成方面的不一样的。4、《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5、《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后改名为《弟子规》。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同“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国学启蒙。
大、小班各有利弊学校班级的大小是家长首要关心的问题。因为,班级大小设置各有不同,直接影响孩子获得知识的途径,到底上大班还是小班呢?专家说:要注意选择大小班授课的区别,一般名校往往是大班教学,一个班很可能要有几十个孩子,优势是授课的师资水平是比较高的,可以保证优质的教师资源,但不足是老师的照顾面可能做不到面面俱到,可能会使孩子上课时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打些折扣。而普通小学一、二年级的一个班一般不超过25个孩子,小学三、四年级一个班不超过35个孩子,虽然师资知名度没有那么高,但是可以给孩子比较精耕细作的教育和辅导。看排名、“观后效”不如立足眼前选学校的家长特别关注学校的口碑和排名以及未来几年的发展,学校办学时间的长短、在社会上的口碑、最近几年的相关排名、总体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一部分家长认为,选择上升势头强的学校,这类学校各个方面都会不断改善,孩子也将从中获益,日后另有选择的话选择性也大。重视对口初中,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一位家长提出,现在小学的教学,尤其是一些所谓兴趣课的设置和授课内容都是瞄着相应的初中来设置的,孩子上这样的小学,一来可以减轻孩子的课外负担,二来孩子可能会享受一定的优先权利,所以对对口初中必须加以考虑。专家建议,选择学校往往都看中学校目前的排名,而实际上北京小学教育领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每年都会发生显着的变化,教育资源得到优化。一些基础薄弱校经过整合,教育质量和综合能力很可能会迅速地提升,而现在好一些的学校也难保在激烈的学校竞争中能保持“长盛不衰”。所以家长不必过于看中学校的排名和过多考虑学校的发展对孩子的影响,在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更多关注的还应是“眼前”,看学校是否真正适合孩子。选择寄宿要因人而异学校离家的距离现在也成为了一个问题。为了利用良好的教育资源,很多家长不惜舍近求远,或者为孩子选择寄宿。但是对于刚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这样是否可以使他们在奔波中保持好学习状态或迅速适应寄宿做到“独立”呢?孩子上学与上幼儿园已经完全不同了,专家指出,家长的安排是决定这个问题的关键,应该明确自己的时间能否固定给孩子,如果不能保证每天让孩子按时吃饭、睡觉,那么还不如让孩子寄宿。至少孩子的生活会很有规律,吃饭、睡觉都能得到保障。而且孩子自己会结交许多同龄伙伴。但是如果选择寄宿,一定要选择全员寄宿或者有单独寄宿班级的学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每天的心理波动。选择哪类小学应量力而行目前,公办小学已经不是唯一的学校类型了,还有转制和民办私立小学供家长选择。但是,是不是要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就要多花钱,上名校、上私立学校,而同时也有一些普通的家长反映,在他们生活的小区附近没有公办小学,只有收费较高的民办校。以前在一些家长眼中,有的公办小学的办学质量不高,其实也不尽然。公办小学随着近年教育资源整合,大批的基础薄弱校已经被关闭或被名校兼并。而公办学校所需要交纳的费用比较低是他们的最大优势。转制学校是公办学校通过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转变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产物,它调动了学校与社会办学的积极性,教育质量和效益都比原来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优先转制的是薄弱学校。转制小学每学期收费要高于公办校,自建校舍、教学设备设施比较好的小学收费还要再高一些。而民办小学主要由企业等出资兴办,一般以寄宿制学校居多。民办小学每学期收费普遍比较高,因为需要自建校舍、教学设备设施,聘请优秀师资。专家说,公办小学、转制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收费有很大的差距,父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对一般的工薪家庭来说,选择民办小学可能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并不是最好的学校就最适合自己的孩子,比如对那些艺术特色学校、双语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要好高骛远。
现在市场上关于学龄前幼儿读物的材料种类繁多,而且良莠不齐。家长在给孩子挑选图书时,往往难以选择。富兰克林读..书--会建议家长要为孩子选择适宜的图书,应注意结合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和孩子的阅读能力,仔细选择,以下的几个原则可以作为参考:一图书字体宜大、规范但、且汉字量宜少:由于幼儿识字能力有限,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过多的文字叙述会造成幼儿的负担,也无意义,并会削弱孩子阅读的兴趣,因此,句子应短而重复,不能太长。而且,字体宜大不宜小,以免伤害幼儿的视力。二图书插图宜活不宜死:图画色彩鲜明、图案生动,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给幼儿看的画,不要过于繁杂,应简洁大方、色调明朗,描绘过多,幼儿不一定能吸收,易引起混乱。三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当有限,但是每获得一次经验,都使他们很兴奋。家长可以有意识的配合幼儿在生活经验方面的进步,选择阅读材料。四富有创造力与想象空间:有些看图说故事的图书不仅可以让孩子天马行空的发挥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可以增加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五文字应浅显、优美、琅琅上口。让幼儿能懂,读起来兴趣很高。六图书应符合孩子的年龄。不同年龄的孩子,身心发展差异很大,所以挑选图书一定要符合孩子年龄特征,摒弃那些语言呆板、枯涩,画面杂乱、污浊的材料。注意图书印刷的质量及环保与卫生。建议来富兰克林读--书--会试听一下,这里可以免费借阅还有圆桌教学指导孩子们读书。富兰克林读--书---会的目标是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以及基本的阅读能力。家长应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经常性的阅读,不仅利于亲子之间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便于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经验能力,同时年龄小的幼儿,家长不宜以识字量的多少作为唯一的阅读要求与目的,通过阅读培养孩子愿意读书的好习惯。富兰克林读--书--会认为父母指导幼儿阅读应有的正确的教育观念:1、把阅读看作成长的延续--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阅读陪伴人类终身。2、个别差异使得幼儿有不同的阅读能力--为幼儿准备多种读物,以游戏方式鼓励幼儿自由的去阅读书籍。3、家庭、学校、社会对幼儿的学习都有责任--阅读帮助幼儿学习,阅读增加知识。知识的来源是靠阅读,所以家庭、学校、社会到处都有阅读的机会,也说明了父母、老师、社会人士,人人都有指导幼儿阅读的责任。4、阅读的能力和技巧是可以改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有声图书、视听媒体的多元化,无形中增进幼儿的阅读兴趣及能力,颇值得宣传推广。二、幼儿应该在什么年龄开始阅读幼儿阅读和幼儿的语言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作为发觉幼儿有无阅读能力的标志。1、三个月婴儿开始牙牙学语--发音游戏。2、十一个月婴儿可以把握所有语言的基本因素。3、两岁时会使用包含名词和动词两个字的句子。4、三岁时的幼儿说的句子可达十一个字。5、四岁是幼儿的好时期。幼儿了解事物的能力,先于语言的表达,但语言的表达帮助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岁半的幼儿可由图形的认识,表达其认知能力,由於幼儿身心发展的差异,阅读能力也有显著的差异。幼儿阅读主要根据幼儿心智成熟程度,因此选择幼儿阅读的教材,是指导者重要的工作。当然阅读需用视力,为了不伤及幼儿视力,激发幼儿兴趣,托儿所、幼稚园及家长指导幼儿阅读最迫切的工作,为选择优良读物,装置足够的灯光,购置高低适度的桌椅,提供适合於幼儿学习的环境,如采光、温度等。除此以外,最重要的是耐心的接纳孩子,轻声细语的分析问题。三、如何指导幼儿阅读1、提供幼儿一个丰富图书设备及多元刺激的环境,尽力鼓励幼儿参与活动。2、鼓励并养成幼儿喜欢故事、欣赏故事、儿歌和音乐的兴趣。3、鼓励幼儿将书当“玩具”去玩,视“书”为好朋友的观念。4、用幼儿喜欢“读书”的欲望,老师和家长态度一致的进行阅读指导。5、勿强迫学龄前幼儿阅读,尤其避免形式、死的、阅读背诵,多利用机会教育进行说话教学。6、鼓励幼儿对图书有兴趣、有兴趣才肯安静阅读。7、制作认知教具,帮助并启发幼儿阅读能力。8、父母及教师多带幼儿到图书馆,或文化中心,诱导幼儿喜爱阅读的环境。9、父母及教师多念故事书给幼儿听,是养成阅读能力的基础工作。10、帮助并鼓励幼儿复述听过的故事或儿歌,是增进幼儿语言的最佳方式。在指导阅读时,应该注意:1、家长和孩子身体接触情况下的阅读比较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