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子长爱奇”怎么理解

龙媛媛 2019-12-21 18:30:00

推荐回答

杨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他在《法言》一书中写道:“太史迁,曰实录”“子长多爱,爱奇也”杨雄是赞美司马迁实录的第一人.他提出的实录与爱奇,为历人者所赞成,直到现在.附一个杨雄的介绍:杨雄,字子云,成都人,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汉成帝时曾任给事黄门郎.王莽当政时,校书天禄阁,官为大夫.杨雄早期曾以《长扬赋》《甘泉赋》《羽猎赋》等佳作闻名于世,与司马相如齐名.后来他又放弃辞赋之体,转而研究哲学,语言学,并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又著有《方言》,记述西汉时期各地方言,成为汉代一大著述家.“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就是后人对杨雄在西汉文坛上所处地位的评价.李白曾有诗说:“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亭”,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更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名句,可见杨雄为后人所景仰。
齐景智2019-12-21 19:58:03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史记》是一部史学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名著。我们说先秦历史著作中包涵着或多或少的文学因素、文学成分;而对于《史记》,这样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史记》的写作,具有文学方面的动机,所以这一部史书本身,就兼有文学的性质。司马迁本人,是有着浪漫的诗人气质的。从《报任安书》和《史记》中,处处可以看到他富于同情心、感情强烈而容易冲动的性格特点。他由李陵事件而遇祸,也是一场性格的悲剧。因为无论从私交还是从官职来说,他都不负有为李陵辩护的义务。西汉末的扬雄说:“子长多爱,爱奇也。之!”活现出小人物在可以欺凌大人物时不顾一切的粗野和痛快。陈涉世家》写陈胜称王后,旧日种田时的伙伴见了他的宫殿,惊叹说“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用了乡间的土语,表现说话人的质朴鲁莽,也是非常生动逼真的。前已提及,戏剧性的场景,也是展示人物性格的绝好手段。因为在尖锐的矛盾冲突的焦点上,各种人物都依据自己的利益立场、处世习惯、智慧和能力、与他人的关系,紧张地活动着,既各显本色,又彼此对照,个性能够表现得格外鲜明。如在“鸿门宴”一节,我们可以那样清楚地看到刘邦的圆滑柔韧,张良的机智沉着,项羽的坦直粗率,樊哙的忠诚勇猛,项伯的老实迂腐,范增的果断急躁。同样的例子,还有荆轲刺秦、钜鹿之战、窦婴宴田豳等等。司马迁是喜欢把人物放在这样的场景中来表现的。总的说来,司马迁描绘人物形象,主要是在具体的行动中,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在人物的命运变化中,在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中完成的;由于司马迁对各种人物都有深刻的观察,对人的天性及其在不同环境、地位上的变化有深刻的体验,这些人物形象才能如此活跃而富有生气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史记》的语言艺术,也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被尊为典范,代表了骈文出现以前所谓“古文”的最高成就。从战国诸子的文章、纵横家的游说之辞,到汉代一些代表性作家如邹阳、枚乘、贾谊等人的散文,可以看到铺张排比被作为一种普遍的手段。司马迁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抛弃了铺张排比,形成淳朴简洁、疏宕从容、变化多端、通俗流畅的散文风格。史记》中极少用骈俪句法,文句看起来似乎是不太经意的,偶尔甚至有些语病,却很有韵致、很有生气。因为司马迁在叙述中始终是倾注情感的,根据不同的场面,出于不同的心情,语调有时短截急促,有时疏缓从容,有时沉重,有时轻快,有时幽默,有时庄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司马迁对古代语言和现实生活中的语言都有很高的修养,并且善于把两者融合成统一的整体。他引用古代史料,都经过适当处理。对最古老的、同当时语言已经差距很大的《尚书》,是彻底的译写;对《左传》、《国语》,有很多的改动;对同当时语言最接近的《战国策》,则主要是作剪裁功夫,有时也大段抄录。史记》基本上属于书面语,但同当时的口语距离并不很远。书中还广泛引用了许多民谚民谣,如《李将军列传》中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形容李广不善言辞而深得他人敬重,既富于概括性,又富于生活气息。此外,前面说到《史记》写人物对话,常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也增加了语言的生气。后人把《史记》的文章作为一种典范来学习,但不少人忽略了《史记》语言的主要特色,就在于它充满情感、富于生气。
    龚小雷2019-12-21 19:39:02
  • 子长是是司马迁的称呼,爱是喜爱,爱好,奇是新奇,奇特的意思。子长喜好奇特的“事物”。
    桑风月2019-12-21 19:14:41
  • 《史记》是一部史学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前面介绍先秦历史著作时,我们说这些历史著作中包涵着或多或少的文学因素、文学成分;而对于《史记》,这样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史记》的写作,具有文学方面的动机,所以这一部史书本身,就兼有文学的性质.司马迁本人,是有着浪漫的诗人气质的.从《报任安书》和《史记》中,处处可以看到他富于同情心、感情强烈而容易冲动的性格特点.他由李陵事件而遇祸,也是一场性格的悲剧.因为无论从私交还是从官职来说,他都不负有为李陵辩护的义务.西汉末的扬雄说:“子长多爱,爱奇也.”的活动,形象地反映和推究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困境.这些也正是文学的根本目的.只不过《史记》作为历史著作,在虚构方面受到较多的限制.《史记》还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报任安书》中,把《周易》、《诗经》、《离骚》等等,归结为“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由此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于他所列举的古人著述的实情,但完全符合于《史记》的实情.《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这就是我们千年之下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者也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
    齐春宇2019-12-21 18:57:43
  • 司马迁,字子长,司马迁以浪漫的笔调来抒情,《史记》富有深情奇气,文章挥洒自如,语言力求口语化,性格化。为文疏宕,颇有奇气”。如《项羽本纪》以雄浑浩荡的气势描绘了项羽的节节胜利,又以沉郁顿挫的笔调写出了他的大势已去;《平原君虞卿列传》以精彩的描写,生动而富有个性的语言叙述了毛遂自荐,舌胜万胜的经过;《魏公子列传》运用艺术手法表现信陵君等人的特异性为;《廉颇蔺相如列传》突出了蔺相如的智勇,文章波澜起伏;《赵世家》情节曲折,跌宕多姿,抑扬顿挫,激动人心;《货殖列传》笔致诡谲,起伏层迭。你大概也能够理解“子长爱奇”了,也就是说他本人喜欢的文学风格和写作风格。
    黄盈椿2019-12-21 18:41:4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