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险利率降低,资本成本怎么变

赵颖飞 2019-12-21 18:30:00

推荐回答

资金利率就是资金的使用成本,如利息率等,包括机会成本,如自有资金的必要报酬率。利率,就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现在,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合理利率的计算方法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利息率的高低,影响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或资本的供求关系。此外还有承诺交付货币的时间长度以及所承担风险的程度。利息率政策是西方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为了干预经济,可通过变动利息率的办法来间接调节通货。在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在膨胀时期,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所以,利率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齐暑华2019-12-21 18:57:46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影响实际利率变动的因素.第一,利润的平均水平.既然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润本身就成为利息的最高界限.因此,利率总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上下摆动.并且,利率主要是由平均利润率所调节的.从我国现实出发,这种调节作用可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也就是说,利率的总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同时,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第二,资金的供求状况.无论是马克思的利息理论还是西方的经济学说都不否认资金的供求状况决定利率的总水平,在我国,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决定于资金的供求.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当资金供不应求时,供求双方的竞争的结果将促使利率上升;相反,当供大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利率下降.第三,借贷风险.资金从投放到收回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借贷资金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测因素的出现,可能导致各种风险,如资金不能按期完全收回的违约风险,因物价上涨而使资金贬值的风险,或更有利的投资机会出现后,已贷放出去的资金收不回来时,贷款人承受机会成本损失的风险.一般而言,风险越大,则利率要求越高.另外,经济的周期变动造成的风险变化也会影响利率水平,如在危机阶段,投资风险突然变大使利率大幅度上升.而在复苏阶段,投资风险开始减少,利率开始降低.第四,国际经济形势.就开放经济而言,国际经济形势对利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利率与汇率会影响资金流出入,从而引起国内利率的变动.如果国际利率水平较高,则资金流出,国内资金供给小于需求,迫使国内利率上升;反之,如果国际利率水平较低,则资金流入,国内资金供给大于需求,从而诱使国内利率随之下降.可见,国内利率有总是朝国际利率靠拢的趋势.从汇率的角度来看,汇率的变动也会影响利率的变化.例如,当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时,国内居民对外汇的需求就会增加,本币供应处于紧张状态,从而迫使国内市场的利率上扬.第五,国家经济政策.由于利率变动对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各国都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的形式,对利率实施不同程度的管理.国家往往根据其经济政策来干预利率水平,同时又通过调节利率来影响经济.总之,决定利率及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其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一国经济活动的状况.因此,要分析一国利率现状及变动,必须结合该国国情,充分考虑到该国的具体情况,区分不同的特点分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龙小金2019-12-21 19:39:04
  • 成本上升撒。
    赵顺达2019-12-21 19:14:44
  • 债务资本的利息是可以税前扣除的。而权益资本分给股东的股利是在税后分配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的前提下,合理负债可以起到一定的避税作用。MM理论假设债务资本成本是无风险利率,并且,无负债权益资本是息税前利润的方差..。
    樊拴良2019-12-21 18:41:43

相关问答

目前来说,主流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有四种,按照收益的高低来排序分别是:公开上市正是这样一种应运而生的产品。S基金的本质是私募股权的二级市场,是指在不同基金之间,把被投的股份和权益进行转让。S基金用市场的手段解决了PE投资基金退出难的痛点:不同的PE之间可以交易所持有的公司股权,为大量PE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退出渠道,满足PE基金的快速回款需求。另外一方面,一些大型的S基金还可以买入多个二手PE份额,权益可以对应到数百个公司的股权,有效规避单一行业投资的聚集风险,为投资者实现更加稳健的市场收益。近年,在私募股权市场的蓬勃发展下,S基金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国外,著名的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的管理人,有黑石、高盛、Landmark、Lexington等。而国内的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起步较晚,小梁在此建议,如果您需要进驻私募基金的二级市场,还是得依靠专业的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管理人的建议:1、因为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依靠专业建议更有效的获取转让信息.2、一般来说,著名的管理师在市场上交易的项目数量众多,从报价效率上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获取到更多优质项目。综上所述,选择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投资,可以很明确地看到所投基金的已投项目情况,极大减小了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在诸多投资品种中属于风险收益比较好的投资方式。未来整个市场规模也将越来越大,投资人选择知名且有经验的管理人,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投资选择。
银行利率与股票价格成反比:1、银行利率提高,贷款利率增加,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投资者预期企业的利润会下降,股票价格也会下跌。2、银行利率提高,投资者会将部分股市资金流向银行,投资组合发生改变,导致股票下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手段的运用,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与结构,改革利率管理体制,使利率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杠杆。1993年5月和7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当时经济过热、市场物价上涨幅度持续攀升的情况,两次提高了贷款利率。这两次利率调整,与1994年以来出台的其他重大经济改革措施相配合,对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通货膨胀,发挥了重要作用。扩展资料:贷款利率提高对证券市场来说,也包涵部分不利因素。05年12月起劲的大牛市,成交量一直保持在200亿。场外资金的源源涌入是股市走牛的基础。尽管提高贷款利率对这部分资金影响不大,但对后续资金的介入无疑将提高成本。而对于已经到期的短期拆借资金来说,他们成本的提高。另外,贷款利率上调,可以抑制投资需求,使投资放慢、投资品价格下降。这样一来,社会经济活动放慢,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利润空间受到压缩。直接反映到二级市场上,则导致市场对投资回报预期降低,转而抛售股票,从而使股价下跌但投资者对不同的行业态度不同。上调基准利率—银行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汇率的波动导致银行持有外汇头寸的价值发生变化,而汇率的变动又取决于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各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因素是引起外汇市场供求变化,从而造成汇率变动的最根本原因。具体而言,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国际收支、通货膨胀率、利率变动、汇率政策、市场预期以及冲击等。持有外币资产负债和进行外汇交易是银行外汇风险产生的两个来源。向进出口业务提供融资服务使得银行持有外币资产和负债,这是汇率风险产生的基础。随着各经济体之间的国际间经济交往和贸易往来的迅速发展,主要从事外币融资业务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持有越来越多的外币资产负债。其次,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外汇交易日益成为一个主要的交易品种。银行出于获利的目的,也积极参与外汇交易业务,成为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无论是出于外币媒介还是外汇交易的目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均产生了一个外汇头寸,当汇率变化时,该外汇头寸的价值发生相应的变化,造成银行收益的不确定性,包括潜在的损失和潜在的收益两个方面,均表现为汇率风险。综合比较来看,汇率风险产生的原因是汇率的波动导致银行持有外汇头寸的价值发生变化,当汇率变动与预期趋势相反时,很可能导致银行持有外汇头寸的价值减少。
降低风险就是需要做好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准备金充足程度和资本充足程度三个方面。1.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成本收入比为营业费用加折旧与营业收入之比,不应高于45%;资产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不应低于0.6%;资本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之比,不应低于11%。2.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为一级指标,为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属二级指标。3.资本充足程度指标包括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应低于4%;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应低于8%。核心指标的设置实质是将风险量化的方法,同时通过持续监测,衡量哪些做法是可行的,而哪些是不可行的,从而逐渐减少风险,将风险降至最低。风险量化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计量和跟踪,必须要知道如何对数据进行量化,这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大多数欧洲和美国的银行,目前都在经历这样一个阶段。这些信息要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收集,而且必须量化。第二阶段是评估的阶段。当银行量化有关信息之后,要对它进行衡量,因此在第二阶段需要很多相关技术的开发。银行可以建立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风险损失事件数据库,并从数据中拟合风险损失的分布,通过设置一个置信区间,比如95%,银行就可以计算出风险损失,也就可以为其分配资本了。为风险分配资本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当银行遭受某种灾难性损失的时候不至于瘫痪,甚至于倒闭。而到了第三阶段,就是向各个管理层提供数据,以让他们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通过组织与制度流程设置、风险监测以及风险分配预测资本能够对银行的风险实施有效控制,支持银行健康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