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是否是一个骗局?国际上是怎么看的

辛平安 2019-12-21 18:29:00

推荐回答

“量子通信”这个词起得不好,很容易让人误解。其实量子在通信过程中仅起到加密作用。比方说,中国要发送情报给美国,于是派了一个信使乘飞机过去。这个信使从一盒扑克里随机抽取了一部分纸牌带在身上。传输,也不存在一方拨动某个东西另一方也会跟着变化这种事情。实现量子通信的难点仅仅在于信使的传递。
赵风艳2019-12-21 19:58:02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发射是国家发射的,当然不是骗局。2019年8月16日凌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将得以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延展阅读:2019年8月16日1时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种方式能极大提高通信保密性。2019年1月18日,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相关领导在交付使用证书上签字。6月,“墨子号”实现1203公里光子纠缠,刷新世界纪录。
    赵风霞2019-12-21 19:39:01
  • 因为不了解事情的始末,也不知道所谓的“黑人”是什么人,看了下相关报道,最后发现,这些黑的人的依旧就一个,他不够资历,没有那种压倒式的权威,在行业有太多在他之上的名人,所以这些人跳出来了。纵观那些获得诺贝尔的,都是在某一个行业做到顶尖的人才,当然有一些奖项例外,例如所谓的和平奖,而在物理和化学这两个奖项,国际上评论一直都是顶尖的,国内会有这些情况产生,主要还是国人不够自信,太想让世界认可我们,同时对国内一些机构的处事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了部分人对于此次事件的不满,有不满当然就愤怒的人了。不用介怀,很快就会过去。潘建伟表示,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定理,量子不可分割”特性,在遥远两地的用户,可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保证通信安全。这也是目前已知唯一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分发方式。根据资料,2019年8月16日,由潘建伟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升空,2019年8月,潘建伟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并通过卫星中转实现广域量子保密通信。
    齐文海2019-12-21 19:14:40
  • 搞量子通信的又不是只有中国一家,国外已经搞了很多年了,只不过中国第一个弄上卫星而已。目前量子通信在理论和技术实现上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它毕竟是一个前沿领域和新生事物,未来它的实用价值有多大,会不会有致命的缺陷我们现在还无法揣测。或许将来我们会发现它并不实用,但是技术本身没有任何问题。目前对于量子通信的任何批评才是纯粹的噱头。举个例子说,人们发明飞艇的时候是对它寄予厚望的,但是现在看飞艇的实用价值远远小于当年人们的期望。但是你要说它是一个噱头或者骗局,那就是扯蛋。现在对于量子通信的批评有很多纯属不知量子通信为何物,骂都骂错地方。稍微靠谱一点的其实只有一条:量子通信容易被干扰。没错,这个问题有可能永远都解决不了,导致它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但是你能说容易被干扰的量子通信就没有用吗?地球人都知道美国在监听海底光缆,他们干嘛要费劲干扰你?直接把光缆切断不就得了吗?然而现在又不是打世界大战,美国人也不能这么干啊。所以在对方不会做毫无意义的干扰情况下我要能保证你无法破译就绝对有价值。其次前几年美国破译北斗信号的事情一度轰动。但其实那个华裔女生是用超级计算机算了一个多月才完成了破译,这个事情怎么看?当然北斗如果每个星期换一次密码,这种破译就毫无意义。但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越来越快,现在用一个月破译密码,将来可能只用一分钟,到时候怎么办?再说有一些密电,我哪怕用三年的时间去破译它都是值得的。这个时候一种永远无法破译的密码就有了实用价值。
    辛培刚2019-12-21 18:57:42
  • 被认为是骗局,那是因为量子通信被误以为是超光速通信,而实际上只是加密通信。这让很多人感到失望,只能说是假的了。超光速通信目前是没有理论支撑的,不可能超光速的。目前,量子计算机方面是美国领先的,中国也有这方面的研究,一旦突破了一定的量子位,就很容易破解窃听到的信息。量子通信门槛稍微低些,只要赶在美国成功研制出大算力的量子计算机前,把量子通信搞好,也就不怕泄密了。量子通信对军用和银行有用,民用基本没用。另外,量子通信只能保证通信信道安全不被窃听,并不能保证不泄密。如果终端和中继器有问题,量子通信是没办法解决的。另外你可以搜一下潘建伟的视频看看,视频里已经谈到了超光速的问题,潘建伟非常明确的说了,不能超光速,别看网上的人云亦云。在国际上,当然是得到认可的。说美国对量子不重视,那只能说部分人不了解。你可以维※基看看,美国可比中国猛,稍微领先中国。
    齐新民2019-12-21 18:41:39

相关问答

人类能造出不可破解的密码吗?量子通信给出的答案是——能。向身处遥远两地的用户分发量子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采用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理论上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通信方式。中国科学院日前传来最新消息:“墨子号”卫星上天一年,已提前完成既定科学目标,将“绝对保密”的量子通信从理论向实用化再次推进了一大步,并为我国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在量子通信研究领域保持着领跑优势,但竞争日趋激烈。中科院院长说,美国已经发布了新的量子科研计划,欧盟、日本也在加紧研究,在新一轮的科研比拼中,科研工作者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艰苦奋斗、勇攀高峰。8月10日凌晨,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彭承志团队联合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等单位宣布,“墨子号”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这是继今年6月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后,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实现的又两项重大突破。什么是量子密钥?这得从量子特性和传统信息加密技术的“瓶颈”说起。作为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能量单位,量子具有不可克隆、“测不准”等特性。用量子做成“密钥”来传递信息,窃听必然会被发现,且加密内容不可破译。传统的信息加密技术,依靠的是计算的“复杂性”,但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飞速提升,再复杂的加密算法也“很快”会被破解。基于“量子密钥”的量子通信,则是一种“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也为破解信息加密“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去年8月升空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为通过太空“量子传密”提供了可能。实验表明,在1200公里通信距离上,星地量子密钥的传输效率比地面光纤信道高1万亿亿倍,卫星平均每秒发送4000万个信号光子,一次实验可生成300千比特。星地量子隐形传态是“墨子号”的另一个重大科学目标。墨子号”过境时,与海拔5100米的西藏阿里地面站建立光链路,地面光源每秒产生8000个量子隐形传态事例,从500公里到1400公里的距离向卫星发射纠缠光子。实验表明,所有6个待传送态均以大于99.7%的置信度超越了经典极限。潘建伟院士说,至此,“墨子号”三大既定科学目标均成功实现,为我国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和空间尺度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前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量子计算机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计算能力随可操纵的粒子数呈指数增长。曾有人打过一个比方:如果现在传统计算机的速度是自行车,量子计算机的速度就如同飞机。例如,使用亿亿次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求解一个亿亿亿变量的方程组,所需时间为100年,而使用一台万亿次的量子计算机求解同一个方程组,仅需0.01秒。因为计算能力的革命性突破,如同蒸汽机之于工业文明,量子计算机将成为未来科技的引擎。实验测试表明,该原型机的取样速度不仅比国际同行类似的实验加快至少2.4万倍,同时,通过和经典算法比较,也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到100倍。这是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ENIAC的基于单光子的量子模拟机,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陆朝阳指出。扩展资料2019年5月3日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科研团队宣布光量子计算机成功构建。潘建伟团队在多光子纠缠领域始终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团队利用自主发展的综合性能国际最优的量子点单光子源,通过电控可编程的光量子线路,构建了针对多光子“玻色取样”任务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这台光量子计算机标志着我国在基于光子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坚实基础。光量子计算机-中国光量子计算机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