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的种类和决定因素?

龚娴静 2019-12-21 18:32:00

推荐回答

根据计算方法不同,分为单利和复利单利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只在原采的本金上计算利息,对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再另外计算利息。复利是指在借贷期限内,除了在原来本金上计算利息外,还要把本金所产生的利息重新计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俗称"利滚利"。与单利相比,复利更重视时间因素所起的作用,也更能反映信贷关系的本质,更好地体现信贷资金占用时间越长利息越多的原则。当然,复利的计算过程也要复杂得多。根据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也就是借款合同或单据上标明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已经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利率。根据确定方式不同,分为法定利率和市场利率官定利率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公定利率是指由金融机构或银行业协会按照协商办法确定的利率,这种利率标准只适合于参加该协会的金融机构,对其他机构不具约束力,利率标准也通常介于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市场利率是指根据市场资金借贷关系紧张程度所确定的利率。根据国家政策意向不同,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般利率是指在不享受任何优惠条件下的利率。优惠利率是指对某些部门、行业、个人所制定的利率优惠政策。根据银行业务要求不同,分为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是指在金融机构存款所获得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贷款利率是指从金融机构贷款所支付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根据与市场利率供求关系,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根据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分为基准利率和套算利率基准利率是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
赵馨悦2019-12-21 19:39:13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利率债主要是指国债、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和央行票据。由于债券利率随市场利率浮动,采取浮动利率债券形式可以避免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之间出现任何重大差异,使发行人的成本和投资者的收益与市场变动趋势相一致。信用债是指政府之外的主体发行的、约定了确定的本息偿付现金流的债券。具体包括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分离交易可转债、资产支持证券、次级债等品种。扩展资料:投资方法:一、时机选择对信用债券投资很重要。一般而言,当经济处于周期下行阶段时,政府债券和高资质投资级别的信用债券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而低信用资质的信用债虽然收益率很高,但却需要回避;二、信用债券的发债人资质是差异化的,为了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对发债主体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发债主体的股东背景是需要重点考察的对象;三是债券的信用增强方式,目前国内的信用债券采用的增信方式主要包括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土地抵押、第三方担保等,对增信方式的作用或有效性需要具体分析。信用债   -利率债。
    辛国海2019-12-21 19:58:09
  • 利率就是利息率,是指借贷期间内利息额同本金贷出资本额之间的比率。利率是衡量利息量的尺度。1.利率的表示方法与计息方法利率的表示方法有3种: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0计算利息通常有2种基本方法单利:利息=本金×利率×期限复利:利息=本金。
    齐新海2019-12-21 19:14:54
  • 种类:基准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国债利率属于人民银行指定利率。市场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国家政策进行浮动,主要针对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上下浮动10%—50%,存款利率、国债利率不会浮动。关于利率的决定,也有着多种理论,其中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认为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润率。西方的利率决定理论着眼于利率变动取决于供求对比关系,主要有三种利率决定理论。利率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制度因素。一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税收等对利率的影响。二政策因素指一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经济政策的实施对利率影响。三制度因素主要指利率管制下的利率状况。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主要有利润的平均水平,资金的供求状况,物价变动的幅度,国际经济环境与政策性因素等。一利润的平均水平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利息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二资金的供求状况指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使利率上升;供过于求时,利率下降。三物价变动的幅度制约着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四国际经济的环境指国际间资金流动、商品竞争、外汇储备量及外资政策都会对利率产生影响。五政策性因素指利率取决于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是实现经济目标的工具。
    赵顺邦2019-12-21 18:57:58
  • 利率是按不同的划分法和角度来分类的,以此更清楚的表明不同种类利率的特征。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月利率与日利率;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按利率的真实全文。
    边剑英2019-12-21 18:41:58

相关问答

一、利率与物价之间的关系按照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利率水平是由货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差点决定的。如下图,当货币供给为400亿时,市场均衡利率为8%;当货币供给增加到600亿的时,市场均衡利率下降到6%;当货币供给降低到200亿的时,市场均衡利率上升到10%。两者应该呈反向运动,利率上升时物价呈下跌趋势,而利率下降时物价又呈上涨的趋势。而由于受到三大效应的影响又使利率与物价之间的反向关系发生变化。1、收入效应造成中国消费长期低迷的症结不是老百姓热衷储蓄“不愿花钱”,而是居民收入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收入水平与财富的增加,会增加其交易性货币的需求。因而,央行在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时,会促使人们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利率水平因收入水平的增加而上升。2、价格水平效应一般而言,当中央银行增加了货币供应量,社会总产出和价格水平都会上升,人们投入生产或消费商品需要花费更多的钱,因此对货币的需求也会增加,而对货币需求的增加又会使得利率上升。这一点也正是流动性偏好理论所强调的,物价水平的上升会导致利率的上升。3、通货膨胀预期效应货币供给的增加也可能使人们预期未来价格水平会更高,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也会提高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从而导致利率水平的上升。因此不能单纯凭借利率与物价的关系来推断经济发展的现象,要具体根据引起变化的因素逐个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二、利率与物价的定义解释1、利率利率就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至今,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2、物价通常所说的物价其实就是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加上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生产价格就是价值的转化形态。三、货币政策1、定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2、通常使用的货币政策有两种: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