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中。。。我们是散户,怎样跟着庄家走?

黄炎莲 2019-12-21 18:32:00

推荐回答

持有股票量大的,手里还有大把的资金,有的甚至能完全控制股票涨跌的,就叫主力。普通股民就是散户。
龚家迎2019-12-21 18:42:05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炒股玩的就是心态,勾心斗角的;而股民投资者却有一个怪现象,赚钱的股票一天都不能呆,总想卖掉。而亏钱的股票却可以死心塌地的拿着,一拿就是几年,出现这种现象都是心态与诱惑问题。所以可以推理面对大牛市,散户拿不住股票都是由于自身心态造成的。为什么面对大牛市,普通人往往拿不住股票呢?这个问题我觉得主要有一些几点原因造成还有一大原因就是散户不管是大牛市还是大熊市,炒股风格就是短线为主,根本没有价值投资的思维。这类股民占比最大,都是想赚快钱,频繁换股操作。这四大原因就是我认为为什么在大牛市,普通人拿不住股票的真正原因。但话又说回来,在A股市场真正能克服心理哪种贪婪与恐惧的心理除非是不看盘的人,不管是大牛市和大熊市,都会安心持股不动,真正只有这种人才能持住股票。类似我个人也是天天看盘,叫我拿着一只股票不动,拿几年我也做不到,所以我相信大部分散户也做不到。通过这个分析可以告诉股民一个道理,其实股票炒股亏钱很大概率都是输在自己心态之上,想要成为股市赢家必须克服各种复杂心理,具有优良心态才能成为股市的强者。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
    赵风莲2019-12-21 19:39:17
  • 新浪网/财经首页/行情/输入股票代码后/到下面的"资金图解"中能看到该股的持股比例。股票机构,主要是指以证券、股票买卖交易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或团体,并可以为散户提供咨询、代理操盘等服务,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中国证监会、上海股票交易所、深圳股票交易所,是股票的管理机构。散户股市用语。进行零星小额买卖的投资者,一般指小额投资者,或个人投资者,与大户相对。股市里的操盘坐庄就是庄家,当庄家赚钱时散户就亏钱。散户线和主力进出怎么看主力特征1、股价在相对低位震荡整理,散户值逐渐减少,表明主力在悄悄建仓,可在起涨时果断介入。2、随着股价节节攀升,散户值继续减少,表明主力还在搜集筹码,该股将有大行情,可逢低买入,波段持股。3、股价攀升,散户值显著增加,表明主力在拉高出货应及时获利了结。4、股价高位盘整,散户值明显增加,表明主力出货。注意:要结合股价走势历史的综合研判散户值,从而分析出主力操作行为。既要注意方向的变化,又要注意变化量的大小。要特别注意高控盘股不能简单机械的照搬上述用法。结合控筹线使用。散户的特征散户主要是指资金实力较小的投资者,其入市的资金一般也就三、五万元左右甚至更低,基本由工薪阶层组成。散户的人数众多,约要占到股民总数的95%左右,在证券营业部的交易大厅内从事股票交易的一般都是散户。由于资金有限、人数众多,在股市交易中散户的行为带有明显的不规则性和非理性,其情绪极易受市场行情和气氛的左右。由于散户基本都是业余投资者,其力量单薄,时间和精力没有保证,其专业知识和投资技能相对较差,所以散户在股市投资中往往都成为机构大户宰割的对象,其亏损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大户。散户:资金少,小量买卖股票的普通投资者。大户:手中有较大量资金,对股市大量投资,大批买卖股票的投资者。机构:从事股票交易的法人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之类。庄家:指有强大实力,能通过大量买卖某种股票而影响其价格的大户。五十万以上可以称为大户,大户可以进大户室,要是有几千万的大户,证券公司会降低佣金,以吸引客户增加交易量。有机会证券公司负责人会设宴招待客户,感谢他们对公司的支持。
    龚小艳2019-12-21 19:15:00
  • 题材,是庄家们做好准备之后才公布或捏造出来的。前一阵,有本被许多股民争相传阅的书,叫《炒股就这几招》,里面有37种操作技巧详解,27种技术指标分析原理的要领。几招?64大招,大招里难免还有小招。招数越多固然越好,比如孙悟空有72招便己是齐天大圣,比如古人著名的36计已被世人奉为计策圣典。但招数多了容易眼花缭乱,如一时不精通,还容易混招出错。比如醉拳里的醉八仙,其中的两招“何仙姑”和“蓝采和”,如果搞混了的话,也许打起拳来就会象酒后的窑姐儿,被人占了便宜还收不到银子。在股市里,就算掌握了现有全部招数的人,一样地被股价走势愚弄。因为在股价的背后,是接招的庄家。庄家也是人,庄家控制下的个股,走势决不会按那几招总结的规律走,而是按照人的意志走。因此,除非你是庄家本人,或能与庄为伍。否则,你的胜算不会比押大小的50%高。当然,我们要强调,我们所谈论的股市,是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上来谈的。现实是什么?中国股市目前的现实是:不成熟性,群庄乱舞性,欠规范性。中国股民目前的现实是:心态不成熟,介入股市的资金急需回报,难以承受股市的风险。在现实的基础上,短线落袋为安,既适于目前的股市现实,又符合散户目前的心态和现状。在这样一个现实的基础上,散户操股应该用什么招?要想短线落袋为安,面对现实,最好的一招就是与庄为伍、与庄共舞。因为在目前的中国股市里,有庄就有浪,有庄技术理论就不灵,有庄就会把舆论当工具,有庄就出黑马,有庄就有死亡游戏,有庄就有梦想成真。思路就是财富。散户中不赚钱的,思路肯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赚到钱的,也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因为思路正确,而是暂时的运气。本书引子里的那个著名的故事,讲的是老人需要安全地保存那一大笔巨额有价证券。而在大银行里,按时间买下一个保险箱所需要的昂贵费用远远大于一美元的贷款利息。于是,老人与通常需要在银行里保管财物的其他顾客不一样,他走向了信贷部,而不是保管部。在思路的问题上,散户们应该向象那位老人一样,走向另一条正确的路,财富的正负增长值,也就自然不用操心了。思路要明确,走向庄家,与庄为伍,与庄共舞。简单、有效、实用,就这一招!最简单的,是最实用的。最简单的,也是最高级的。真理就是常理。
    符腾丹2019-12-21 18:58:04

相关问答

肯定有影响从现在来看长期来说是负面的影响.客户向证券公司借资金买证券叫融资交易.客户向证券公司借入证券卖出叫融券.该消息初期对入市资有限,在很长一段时间后走上正轨后可能在3年以上,规模才可能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而且通过国外市场显示,融资融券发展到相对平衡后有助涨助跌的左右,但不会改变大趋势,如果在牛市中该消息是利好,因为会放大上涨的势头,而在熊市中该消息一定程度上是很大的利空,因为下跌趋势也可能被放大,该政策是把双仞剑,在不同的趋势中作用正好相反,由于该制度涉及业务担保品、保证金强制规定、强行平仓制度、结算风险基金、信用等级制度等,必须要注意因杠杆投资带来的远超过以前的投资风险。当然作为想出货的机构,就算是利空,机构、股票和媒体也会忽悠个人投资者一直看多该利好政策,并认为该政策是实质性的利好,当然他们只想让个人投资者这么认为,他们心理很清楚,该政策可能几年内对股市都不会产生什么利好,甚至可能因为熊市中的助跌作用是股市跌得更厉害,而借所谓的利好出货,个人投资资金接盘的意愿更大,说到底和印花税政策一样的是掩护机构出货的遮羞布。中国股市的不理性再次上演,投资者也不在意所谓的利好是否真的具有支撑大盘的左右,近期从机构到媒体再到股评一边倒的喷多,感觉以前的大小非、中国经济经历的全球性危机似乎根本没存在过一样,对投资者来说也再也不是威胁了,只要未来继续出“所谓”的利好那投资者就会疯狂的介入搏杀,而利好的真实性和水分投资者根本不需要去验证真假,只要出就是利好,汇金公司增持200万股就成了重大利好,2500是第二压力位,如果在该点位大盘就突破不了开始扭头向下了。见好就收吧。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足够消灭主力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1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9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大规模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最近,有很多新股民反映,自他们入市炒股以来,经常遇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自己一买进股票,该股票就下跌。而一卖出股票,该股票就出现大涨,好像主力机构眼睛整天在盯着你操作似的。这些股民询问,为何会发生这种奇特现象,如何才能摆脱自己当前“买进股票就下跌,卖出股票就大涨”的魔咒呢?对此,我们认为,股票买进就跌,卖出就涨,主要是股民自己的交易心态在作怪,让我们先来分析,这类现象为何会频繁发生:第一,先说股票一买进就下跌,主要是股民想要买股票的时候,已是大牛市进入后半段,接近尾声之时,这个时候股价天天上涨,有了赚钱效应,股民就想往里面冲,结果一买进去,却买在历史高位之上。此时,股民高位追涨就成了韭菜,而机构投资者却是全身而退。第二,还有一种一买股票就跌,就是牛市行情已经结束了,刚刚由牛市转为熊市,股民此时往往看不清趋势,以为这还是在牛市的回调阶段,然后还会有下一轮上攻行情。此时股市的下跌,被股民们认为是“千金难买回头牛”,可以趁股市调整赶快抄底,结果却被套在了由牛市转熊市的过程中。而这些股民一旦在股市下跌中继横盘的时候炒底,往往是一买进股票没多久,就会遇到大跌。第三,接下来是“一卖出就上涨”。主要是在熊市的底部区域,股市在经历了几年的长期下跌,股民们此时信心已经溃散,而机构投资者想要在底部区域拾到股民手中的筹码,以便发动新一轮牛市行情。所以,此时机构一直把股指往下砸,甚至让股票再去不断创新低。结果,绝望的股民没有挺到最后一刻,看到熊市股价跌得这么惨烈,害怕后面跌得更惨,于是只能在熊市底部选择割肉,而当股民在熊底完成割肉过程,机构投资者马上就会展开拉升行情,迅速脱离底部区域。结果,股民们一卖出股票,该股票就快速上涨,这意味股民永远踏空了。第四,在牛市的初始阶段,一般是中小盘股、绩差股大涨,再轮到大盘蓝筹股、白马股上涨。有些股民看到自己手中的股票一直没有涨,而别人手里的股票却有很大涨幅,于是想换股票,就去买上涨幅度大的股票,这样也能分得一杯羹。但是,当股民把手中不涨的股票卖出后,这只股票就开始了补涨行情,而买入的那些前期上涨过快股票,却因前期涨幅过大,而出现大幅调整。此时的股民还不如不换股票为好。在投资股票过程中,很多股民都遇到“买进就跌,卖出就涨”的情况。其实,这就是股民个人的交易心态,因为人性是贪婪的,是有情绪的。而主力机构也是因为掌握了股民的这样的心态,来让广大股民高位接筹,低位割肉。事后又发现好像被机构在牵着鼻子在操作一样。倘若每个股民都遵循着自己的投资理念不变,不按机构下的套路走,自然会很少出现“买进就跌,卖出就涨”的情况了。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
在股市里,我敢说个个都是聪明人,且都是一个比一个精,因为股民每天都花着钱,在交易中不断受教育,且大部人上课上到都是“鼻青脸肿”!最后能不聪明吗?现在股市里聪明的人太多,甚至于主力机构有时都慌了!现在的散户们个个懂技术,还不断学习,还有专家指导!这是要上天了呀!但最终散户却还是加风筝一般,飞的在远,那根线始终都掌握在人家手中!你反人性操作,他也反人性操作,结果反来反去,这不乱了!除非赚了不玩的那一刻起才是风筝断线的时候!在股市中,聪明的人很多,善于投资的人也很多,可是真正最终赚到钱的却很少。原因就在于,股市的不确定性实在太多,多得让再聪明的人也无力以对,就像打麻将,始终要有到输的那个人!在股市中要想赚到钱,仅有聪明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是聪明中的聪明,最后是“大智若愚”!那么,在股市中要想赚钱,聪明人很难做到。甚至越聪明,赚钱的概率就越小,有些人天天盯盘交易,甚至于不如一个放中长线的,买上一只或几只股票,就放在手中,几个月或几年都不看一下,让聪明人觉得这人根本不是在炒股。但是,就是有人赚钱了!而不管短线,长线,都存在不确定性,我们未来趋势也不是一般人能预判出来的!炒股除了技术,心态,格局,与性格有关,反正一时不操作就手痒,一跌一涨不买卖也是手痒,我们很多时候总是干着辛辛苦苦二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的事,又或是赚点卖白菜钱,永远操不完的卖白粉的心,最终让股市教育到心累人累,最终麻木了!然而,股市不是赚不到钱,而是股市的聪明人太多,不贪心又有点“傻”的太少!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