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何时真正的进入现实生活

连厚仁 2019-12-21 18:34:00

推荐回答

目前量子传输在实验室里已经可以实现了。好处的话,简单说一下吧。一个是,传输会更安全。一个是,传输会更详细。打个比方好了。比如说,传真好了,你用笔写下两个字。对方能收到,这两个字,收到你想表达的意思外,还能看到这个字的笔迹,确认这两个字是你写的。而量子通信不只能知道这些,还能知道包括你写这两个字像用什么颜色的笔啊,你写的字多用力,就好像你把纸条寄过去一样,等等。而如果是网上打字的话,这个信息量就更少了,甚至于你只能看到这两个字,至于是不是真的是那个人发来的,都需要靠别的来确定。
黄盈椿2019-12-21 19:15:07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我奇想象量通信真量通信现说种量保密通信通激光传递密钥规通信传递密文至于说种利用量纠缠隐态传送进行超光速、超空间量通信抱歉按照现量理论能实现原简单量坍缩旦触发其结随机说理论用超光速传递信号传信号底受控制所终收能团乱码。
    齐文清2019-12-21 19:58:15
  • 所谓的量子通信广义上来说也是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人文社会交流学中提现在群体性和蝴蝶效应上,在经典物理学中是两个物体包括有无质量的相互作用力,有重力电力磁力等等,这其实也是不同的状态罢了,微观物体也存在这种力有几种不同名称,其实所有宏观的相互作用都是微观作用的集合,我们生活在宏观社会上能利用的作用力都是集合的,效率上和精确度自然不高,而微观上只要减少其它作用力的干扰使集合作用变得更纯粹,其效率和精确度都会有跨越式的提升。所谓的光速极限只是因为我们只能观测的光子罢了,更微观的世界在宇宙的更深层次,即使是微观的强相互做用和弱相互作用力都不会是绝对纯粹的单一力,相信在以后的宇宙物理学中质量和能力等能定义成一种物理量。其实有一种设想定义一绝对微粒子也可以称绝对能,就如绝对零度在宇宙学中应该可以打破一样,所有的力、所有的质量、所有的能量等都是其集合或状态,它可能是无毕竟无能生有,其实在宇宙之外观测说不定这一刻还是大爆炸的一瞬间,角度不一样。
    赵骊川2019-12-21 19:39:23
  • ,而加速需要能量。随着物体质量的增加,维持速度所需的能量也更多。当物体以接近光速运行时,爱因斯坦经过计算说,它的质量将达到无限大,所以要使得物体继续运行的能量也要无限大,而要超过这一极限是不可能的。而科学家们从实验中得到的结论,既可以反驳爱因斯坦的“错误”观点,也可以用来解释同一事物同时出现在不同地点这一奇异现象。爱因斯坦都无法解释的奇怪行为,正是量子物理学和量子通信的魅力之处。======================================================================。
    贾龙睿2019-12-21 18:58:13
  •  维基和专业书籍是这样定义量子通信的:所谓量子通信就是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它的依据是,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量子物体就好比是一对有心电感应的双胞胎,不管两人距离多远,千公里量级或者更远,只要当其中一个人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另一个人的状态也会跟着发生一样的变化。所以量子通信包括“依据”量子纠缠的量子隐形传态、密集编码和量子密码分发。没有错吧,量子通信在逻辑上是包括量子密码分发的,照此说来,潘建伟在理论上没有用量子密码分发冒充量子通信,他是用无关于纠缠的量子密码分发冒充了量子通信。如上论述,量子纠缠并不意味着存在“隔空诡异互动”,所以无望依据量子纠缠做量子通信。 实际上,墨子号量子卫星做了由非线性晶体产生的成对光子的分发,未有密码分发。那个密码实验是用极弱的激光脉冲技术,与量子纠缠无关。还有,那个量子隐形传输完全是虚假的,做了20多年这种虚假实验。那个贝尔不等式违反检验纯属故弄玄虚,也证明不了存在依据量子纠缠的通信可能性。 也无望利用量子纠缠做超算,更不用说利用子虚乌有的隔空诡异互动做超算。未能做成不是技术问题和十年百年问题,而是不存在可能性。潘建伟说:“量子隐形传输在将来的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通讯的研究中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操作。无论是量子计算机还是量子通讯,主要就是一个微观粒子的信息的传输,走完就处理一下再把它送到另外一个地方。所以,量子隐形传输在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信息的领域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手段。量子隐形传输是假,何来这种量子计算机。 对量子计算机前景的评估有悲观的、乐观的和极端乐观的。悲观的,如投身量子计算探索的希伯来大学数学家吉尔·卡莱,已经成为反量子计算的代表人士。他说:“他们主张,量子计算的所有理论承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都是空中楼阁。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存在足够充分的理论原由证明,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量子比特”,永远无法按照需求执行复杂的编排。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些机器难以实际运作,或者即便它们真的建成,它们微不足道的优势也不足以弥补成本。我试图理解,如果由噪声引起的错误是相互联系或链式的,将会发生什么。有一句希伯来谚语叫做祸不单行;英文里则叫做:屋漏偏逢连夜雨。换句话说,交互系统会有错误彼此关联的倾向。错误极有可能会一次性波及很多量子比特。而对于谷歌和IBM正在构建的那类量子计算机,他们希望,当您按计划执行某一计算过程时,能够得到在传统计算机上难以实现的强大效果。显然,我认为他们的企图将会落空。所以其实我不需要有多肯定,我只需静静等待,看它的结果就行了。他认为:“对于任何通用量子线路的实现而言,要获得足够低的误差水平,其代价会随着量子比特的数量呈指数爆炸式增长,因此量子计算机是不可能的。极端乐观的,如潘建伟,认为有望做出速度超天河2号百亿亿倍的量子计算机,相当于中国人每人都能分到几亿台天河二号。他估计,未来10年能实现数百个量子比特的操作,在特定领域的计算能力达到全世界计算能力的100万倍。量子计算机到底有多厉害?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如果要求解一个亿亿亿变量的方程组,如果用亿亿次的当今第一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计算,需要长达100年,而使用一台万亿次的量子计算机计算,只需区区0.01秒。
    齐文艳2019-12-21 18:42:14

相关问答

人类能造出不可破解的密码吗?量子通信给出的答案是——能。向身处遥远两地的用户分发量子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采用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理论上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通信方式。中国科学院日前传来最新消息:“墨子号”卫星上天一年,已提前完成既定科学目标,将“绝对保密”的量子通信从理论向实用化再次推进了一大步,并为我国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在量子通信研究领域保持着领跑优势,但竞争日趋激烈。中科院院长说,美国已经发布了新的量子科研计划,欧盟、日本也在加紧研究,在新一轮的科研比拼中,科研工作者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艰苦奋斗、勇攀高峰。8月10日凌晨,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彭承志团队联合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等单位宣布,“墨子号”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这是继今年6月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后,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实现的又两项重大突破。什么是量子密钥?这得从量子特性和传统信息加密技术的“瓶颈”说起。作为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能量单位,量子具有不可克隆、“测不准”等特性。用量子做成“密钥”来传递信息,窃听必然会被发现,且加密内容不可破译。传统的信息加密技术,依靠的是计算的“复杂性”,但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飞速提升,再复杂的加密算法也“很快”会被破解。基于“量子密钥”的量子通信,则是一种“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也为破解信息加密“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去年8月升空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为通过太空“量子传密”提供了可能。实验表明,在1200公里通信距离上,星地量子密钥的传输效率比地面光纤信道高1万亿亿倍,卫星平均每秒发送4000万个信号光子,一次实验可生成300千比特。星地量子隐形传态是“墨子号”的另一个重大科学目标。墨子号”过境时,与海拔5100米的西藏阿里地面站建立光链路,地面光源每秒产生8000个量子隐形传态事例,从500公里到1400公里的距离向卫星发射纠缠光子。实验表明,所有6个待传送态均以大于99.7%的置信度超越了经典极限。潘建伟院士说,至此,“墨子号”三大既定科学目标均成功实现,为我国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和空间尺度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前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量子计算机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计算能力随可操纵的粒子数呈指数增长。曾有人打过一个比方:如果现在传统计算机的速度是自行车,量子计算机的速度就如同飞机。例如,使用亿亿次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求解一个亿亿亿变量的方程组,所需时间为100年,而使用一台万亿次的量子计算机求解同一个方程组,仅需0.01秒。因为计算能力的革命性突破,如同蒸汽机之于工业文明,量子计算机将成为未来科技的引擎。实验测试表明,该原型机的取样速度不仅比国际同行类似的实验加快至少2.4万倍,同时,通过和经典算法比较,也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到100倍。这是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ENIAC的基于单光子的量子模拟机,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陆朝阳指出。扩展资料2019年5月3日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科研团队宣布光量子计算机成功构建。潘建伟团队在多光子纠缠领域始终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团队利用自主发展的综合性能国际最优的量子点单光子源,通过电控可编程的光量子线路,构建了针对多光子“玻色取样”任务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这台光量子计算机标志着我国在基于光子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坚实基础。光量子计算机-中国光量子计算机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