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数字经济改变全球?

辛少军 2019-12-21 23:29:00

推荐回答

信息和通讯技术产业在国际生产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数字化跨国企业有助快速提高东道国竞争力。事实表明,数字经济已改变全球投资模式,并正在改变全球价值链取向。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也给各国投资政策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对外资的监管必须适应数字经济需要,避免监管阻碍数字技术应用数字经济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为商业及创业活动提供新机遇、新渠道,为解决各种发展难题提供新工具。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发布的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将主题确定为“投资与数字经济”,体现出联合国机构对数字经济的重视。报告认为,数字经济已改变全球投资模式,并正在改变全球价值链取向。首先,信息和通讯技术产业在国际生产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观察数字经济对国际生产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信息和通讯技术跨国公司在全球百强跨国公司中所占的比重。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19年至2019年期间,这类跨国公司的数量增加超过一倍,企业资产增长了65%,营业收入和雇员人数增长了约30%,远高于其他行业跨国公司的成长速度。在最新的数字化跨国企业100强中,有30家企业都是近10年内成立的“年轻”企业。互联网平台、电子商务和数字内容公司等数字化跨国企业的扩张速度显著高于其他行业企业,在国际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其次,数字化跨国企业多为“轻资产”类型,有助快速提高东道国的竞争力。统计显示,在全球100强数字化跨国企业中,公司海外资产占其全部资产的比例仅为41%,传统跨国企业的比例为65%,两者存在较大差距。在销售方面,数字化跨国企业73%的销售额在海外,传统跨国企业的比例则为64%。这表明,数字化跨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以较少的资产配置实现了大比例的销售。轻资产”“重销售”的数字化跨国公司,以相对较少的投资在东道国实现更多产出,促进了东道国的就业增长、税收增加,在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数字经济发展。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互联网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可以较快改善其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再次,数字技术重塑全球价值链。数字技术既可导致基于大数据的集中生产,也可带来3D打印等灵活、分散的生产活动;既有助于海外生产回流,也可推动更多产业外包服务;既能促进东道国供应链关系重组,也能增加新的合作机会。全球各行业价值链若采用数字技术,将对国际化生产活动产生深远影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也给各国投资政策提出了新要求。贸发会议认为,促进各行业信息和通讯技术投资,并助其融入全球价值链,应当成为数字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外资的监管必须适应数字经济需要,避免监管阻碍数字技术应用,数字行业发展应兼顾支持本地企业发展与促进数字化跨国企业投资。各国的投资政策应为数字公司建立一个有利的监管框架,并采取积极的支持措施,包括建立技术创新孵化器、建设或改进电子政务、支持创投及其他创新型筹资等。在促进数字发展投资的同时,各国政策制定者还需妥善处理合理的公共关切,特别是数据安全、隐私权、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保护和文化价值观维护等问题,在兼顾公共关切和私人投资者利益之间寻找适当的平衡点。
辛国海2019-12-22 00:00:20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知识经济:知识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合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历史发展来讲,它是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经济的新型经济,它是相对于靠土地和种养殖业的农业经济和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的工业经济而产生的新的经济概念和经济形态。它的最大新质在于,它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以拉于知识,技术特别是高技术,以及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正步入以知识资源为依托的新经济时代,在这个新时代,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因素,由此引发的经济革命将重塑全球经济的新格局,并将引起政治、社会的全面变革。网络经济:创造学术词汇是西方人的专长,也是网络在快速发展中的一个特征,分化必定带来内容的丰富和词汇的增多;网络经济“这个词汇最先见到的是约翰·弗劳尔John·Flower)提出的InternetEconomic一词,国内有人译为“网络经济”准确地说,它应译为“互联网经济”,但是对网络经济的内涵,却没有多少人进行明确的阐述。而且许多人将“信息经济”、“数字化经济”、“注意力经济”、“计算机经济”和“网络经济”互用或借用,也有人甚至将它与“新经济”、“二十一世纪经济”等词汇联在一起。这些描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新型经济特点其实并不一样,但是新词爱好者们却不加区别地加以应用。究竟何谓网络经济?一种是可以定义为“基于网络的,以信息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另一种可以定义为“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潮流和经济形态,包括它对现有的多种经济理论、产业结构和国际经济等的种种影响,是信息社会的经济最集中、最概括的体现”。前者的定义是将网络经济定义在网络的范围之内;而后者是指网络包括对经济的种种影响。笔者认为,后者的定义更加准确而完整地把握了网络经济的种种特质和趋势。数字经济:是指大部分基于数字技术,包括数字通信网络,计算机,和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经济。网络,就等同于数字经济吗?我们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却缺少一个明确的说法。美国的商务部在1999年出版的数字经济报告中,明确地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信息技术是触发电子商务的重要关键,并将继续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扮演基础建设的重要角色。而电子商务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蓬勃发展,则直接根源于互联网的发明。希望你有所了解。
    边向南2019-12-22 00:09:59
  • 全球数字键经济俱乐部是一群人。
    龚宏龄2019-12-21 23:41:16

相关问答

首先我们从一个日常生活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冬天的上海到处都能看到烤红薯烤玉米的小摊贩以及早点摊,可以想到寒冷的天气他们的不易。我们暂且不去探讨他们的收入如何,我们只从他们的每笔交易中可以看到,几块、十几块的一笔交易每天重复多次,每一笔利润也仅仅是几块、十几块,且不加上他们本身的劳动成本。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在金融市场,可能一笔交易动辄成百上千,甚至于万亿计算,刨去成本利润丰厚。当然有的人会说也可能会亏损,且做每一笔交易都是脑力劳动的报酬。这些我们都抛开不去深入研究,仅从表层去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相同的一笔交易,两者产生的结果不同。其实这就是最简单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表现形式,如果从大的范围来看,可以上升到一个企业、公司的层面,我们经常看到上市公司为了能够保住上市的资格,不惜变卖固定资产;另外一个就是房地产市场,去年一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而很多都是炒房者,为何这么多炒房者热衷于炒房呢?其中的利润就是不言而喻的原因。一个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不如一套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产生的利润多,难以令人想象。这是另外一个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体现形式。有上述的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虚拟经济利润丰厚,而实体经济与之想必小巫见大巫。那么我们应该发展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置之不理?当然不是。从国家层面我们可以看到有意在抑制虚拟经济的过快发展,而在鼓励实体经济的发展。为何实体经济发展如此之难?玻璃大王曹德旺一语道破,因为国内实体经济发展的阻力或者说成本很高,利润就被压缩。实体经济想发展,如果靠银行借贷,利息成本在6%左右,而实际的总利润在10%-12%,这是个估算值。比较准确的估值有个参考就是我国民间投资回报率大约在3%左右。而此前投资回报率却在10%以上,回报率的降低可以更加说明一切。实体经济年化回报率仅有3%,一年的辛苦,回报这么低,虚拟经济的年化回报率很高,因此没有太多人想去搞实体经济。不过这并不是发展虚拟经济的借口,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虚拟经济的基础是实体经济,如果实体经济发展落后,虚拟经济发展超前,那后果就是严重的经济泡沫的经济危机。如果实体经济发达但虚拟经济落后,同样会阻碍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几十年前,银行转账业务很繁杂,到帐时间漫长,这对于急需资金的企业可能非常不便,而现在转账业务仅需手机可以自助完成,方便快捷。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孰轻孰重?或者说谁是发展方向呢?我认为二者都重要,需要相互彼此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势必会促进虚拟经济进一步发展,而虚拟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实体经济的进步。二者缺一不可,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实体经济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势必会解决,虚拟经济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倾向性。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二者相辅相成,而不是二者此消彼长的状况。所以自2019年开始至今,虽然我国经济下滑压力较大,但是国家趁这个机会调整产业结构,去产能并着手供给侧改革这些措施均是对于实体经济的深化改革,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可以见到不一样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成果。
深刻认识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新变化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产业协作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全球制造业正处于转换发展理念、调整失衡结构、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2019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主要发达国家反思脱实向虚的发展模式,重新聚焦实体经济,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集中发力高端制造领域,力图重振制造业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同时,一些新兴经济体依靠低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步伐,致力于打造新的“世界工厂”。我国应对这种“双重挤压”局面,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摆在突出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努力扭转资本脱实向虚的趋势,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新工业革命给制造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以信息网络技术加速创新与渗透融合为突出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孕育兴起,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特征日趋明显,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竞争愈演愈烈。新工业革命与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必须把握变革趋势和时间窗口,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努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我国制造业提质升级任务日益紧迫。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经济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但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水平和制造强国建设目标相比,多数领域在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环境友好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凸显。面向未来,必须着眼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加快实现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扩展资料: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发展实体经济涉及方方面面,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从当前我省经济运行形势看,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以抓实体、兴实体、强实体的实际成效,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1、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投资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直接手段,也是推进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扩大有效投资对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要围绕实施“四大国家战略”扩大有效投资,认真谋划和实施一批对全省发展有示范引领作用、具有较强带动力和影响力的重大项目建设,切实把“四大国家战略”落到实处。要围绕“四大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以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为切入点,推动大平台加快构筑、大产业加快形成、大企业加快发展。要围绕改善民生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抓好教育、卫生等领域的项目建设,以及城镇保障房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等项目建设。要围绕文化强省建设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抓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支持各地规划建设一批有区域特色的文化综合体。要围绕推进新型城市化扩大有效投资,着重抓好一批有利于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有利于改善农村面貌、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2、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发展实体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当前,最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出口。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着力优化出口主体结构、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和贸易结构,大力推进境外贸易促进平台、出口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积极做好各类境内外展会参展工作,不断完善对外贸易预警机制,促进出口平稳增长、进口为我所需,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发展。同时,要积极扩大国内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健全营销网络,支持专业市场在外设立分市场,继续推进“浙江名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不断提高浙江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3、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必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国内外科技合作,扎实做好杭州、宁波、嘉兴等国家级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切实增强科技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青山湖科技城和未来科技城建设,充分发挥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中科院材料研究所和各大企业研发中心的作用,着力集聚和建设一批国内外一流的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专利申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人才强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4、切实强化要素保障。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着力加强电源、电网建设,积极组织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强化能源保障。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和耕地的空间布局,合理利用低丘缓坡,统筹配置增量、存量、流量、用量,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加快组建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加快地方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要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资源要素向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符合节能减排方向企业倾斜的配置机制,不断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5、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发展实体经济必须切实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落实完善减负惠企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增强小微企业发展活力。要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主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兼并重组、整合产业,着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深化“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和“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认真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要抓住国家即将出台促进民间投资新36条实施细则的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放宽准入、完善政策、加强服务,不断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要认真落实全省改善发展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减少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审批时间,依法下放权限,不断提升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使发展环境得到切实改善。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良好氛围,使人才和资金等要素更多流向实体经济,政策措施更加有助于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优势。实体经济-赵洪祝: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所谓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从信用关系和信用制度中产生的虚拟资本衍生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形态。早在140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提出了“虚拟资本”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马克思指出,虚拟资本是在生息资本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货币所有权与货币使用权脱离时,生息资本出现了。生息资本的出现,表明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一个资本的利息,当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货币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并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一个资本提供的收益,这样货币收入就资本化了,虚拟资本也就形成了。当年,按照马克思所论述的虚拟资本,有两种不同的形态,除了上述的股票、债券等公共有价证券外,另一种形态是由信用制度产生的各种信用票据,包括商业汇票、银行汇票和银行券,而且这是马克思所分析的虚拟资本的重点,是虚拟资本的首要的、基本的形态。今天看来,这种分析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为,随着当今世界金融市场的日益活跃和空前发展,为了规避风险或投机取利而发展起来的金融衍生工具日益增多,虚拟资本的范围也被大大扩展了。它不仅包括了各种有价证券,还包括了以股票等原生性金融工具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金融衍生产品,如期权、期货等,虚拟资本得到了更高程度的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以信用制度为基础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这就形成了虚拟经济。而现代市场经济,也正是建立在信用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同时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逐渐走向繁荣的。这一点,我们从过去100多年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中就可以看到。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从美国西部开发到伊利运河的修建,从铁路的兴起到南北战争,从19世纪后期开始的美国工业化,一直到近年高科技产业在美国的蓬勃兴起,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活跃的资本市场,为美国经济的崛起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而华尔街也伴随着美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逐渐成长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美国经济的成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都被认为是资本市场,或者说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的一个很好的例证。概括起来,美国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虚拟经济的发展,不仅将大量闲置和零散的资本集中起来投入实体经济中,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支持,满足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而且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也起到了十分积极作用。其次,虚拟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一是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形式的多样化,为实体经济部门和投资者提供了规避风险的多种选择。二是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和产品集中,促进资本加速周转和结算,大大缓解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种摩擦,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再次,虚拟经济的发展,还有效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拉动实体经济增长。不仅如此,虚拟经济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而迅速膨胀。然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虚拟经济一旦失去信用制度的有效制约和必要的严格监管,任其自由发展、过度膨胀,就会导致泡沫经济,从而不仅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将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冲击整个国民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引发经济衰退。这一次从美国华尔街发端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例证。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很多人的脑子里都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疑问:为什么在美国这样一个成熟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核心华尔街,那些曾活跃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著名投资银行会迅速土崩瓦解?为什么曾被人们极力推崇的号称是“最严格的监管、最有效的市场手段”,会制造出这样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随着事态的发展,当人们透过这些疑问的背后,渐渐看到问题的更深层次时,竟然发现是监管失灵、内部失控、尔虞我诈、暗箱操作,等等。曾几何时,垄断国际金融市场评级的三大评级机构,为了赚钱竟然也违背职业操守,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如今,这些号称按市场规则运行,有充分信誉度,并且评级很高的机构,不是破产倒闭就是被纷纷兼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美国和欧盟尽管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了多种措施,下了大注,但是收效并不理想。由此可见,如果不对现有的某些机制、制度动大手术,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否则,即便渡过此次危机,下一次危机到来,问题会更严重。于是,有人提出,从当前这场金融危机中,不仅让人们看到了美国国家信用的危机,也看到了曾被美国极力推崇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破产。为此,必须改变由美国主导的旧的金融秩序,探索建立新的金融体系、新的金融体制。前不久,欧盟也提出要进行全面改革的意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二、关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思考资本市场是虚拟经济的范畴。透过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探索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过程中,绝不能照搬西方国家资本市场任其自由发展、国家不准干预的那一套理论,一定要按照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标准,去进行我们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妥善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作为在金融领域工作了50多年的老金融工作者,我至今清晰地记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的过程。这么多年来,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一次次地探讨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资本市场和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这个问题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的有活力的资本市场,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东西,一定要经过消化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趋利避害,尤其是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的种种弊端,更要加以严格的防范。但同时也不能因噎废食,全盘否定资本市场和虚拟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回顾我国资本市场10多年的发展实践,我们应当看到,发展资本市场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也是取得了显著成绩的。概括起来,一是有利于持续稳定投入长期资金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从我们建立资本市场以来,通过资本市场筹集了大量的资本金,对推动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大银行进行改革,通过资本市场筹集了大量的资本金,资本充足率大幅度提高,一举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现在看来,如果没有这次重大的改革,很难应付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有利于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有利于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和商业保险的运行。五是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社会财富。六是有利于我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不断加深对资本市场普遍规律的认识,善于运用正确的政策和理论去引导,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和储蓄与消费的关系。只要组织运用得当,就会对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认真吸取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从我国基本国情和资本市场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推进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建设,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关系:首先,要妥善把握好资本市场发展、创新与有效监管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有效监管,市场才能健康发展。我认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强化监管的措施:一是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要联合起来综合制订中国的法规,协同工作,强化综合监管,把监管落到实处。二是对各类衍生工具和产品,特别是对出台的新品种,务必要实施严格的监管,制订完善的监管条件,明确执法职责,坚决避免出现放任自流的状况。三是对私募基金的现状,要抓紧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制订有效的监管方案,明确监管的职责,不可放任。与此同时,对做空机制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对媒体的股市评论也要加强管理,凡不利于资本市场稳定者,要进行清理整顿;对虚假传播造谣生事,给市场带来负面影响的,要追究责任。其次,要妥善处理好资本市场行情涨跌的关系。一般说来,资本市场上涨和下跌都是难以避免的。但从我国发展资本市场的实践来看,应力争避免短期内的大起大落,努力争取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我认为,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我们对资本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强,要采取“组合拳”式的综合措施,把保持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结合起来。目前,国际上出现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工作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对此,我们要认真研究分析,积极寻找正确的应对策略和措施,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健康发展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只要我们统一思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坚定必胜信心,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的资本市场,就一定会迎来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第三,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为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经过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我们的头脑应当变得清醒一些,要看到我国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而发展起来的,由于资本市场发展初期,制度还不完善,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对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了一些制约。因此,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和扶持,各有关部门都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三、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最后,我们回到正题:如何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正如我前面已经说过的,资本市场是虚拟经济的范畴。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通过回顾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我们既看到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也通过一次次金融危机特别是最近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看到两者关系扭曲后所产生的严重危害。因此,我们在充分肯定资本市场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其中潜在的问题,趋利避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和虚拟经济的积极作用。回顾我们前面所谈到的,概括起来,我认为虚拟经济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虚拟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关系和信用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虚拟经济的发展本身也促进了信用制度的发展,进而极大地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不过是资本所有权的证书,是实质资本的纸质的副本。虚拟资本代表的资本已经投资于生产领域,它自身作为可以买卖的金融资产却滞留在资本市场上。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切不可舍本逐末,过度热衷于追逐虚拟经济的纸面收益,而忽视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三,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存在着自我膨胀机制。股票,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等,作为有权取得未来价值的所有权证书,其价值表现了人们对尚未创造出来的价值的提前承认。因而,把许多还没有实现的未来收入加入到现实价值中,这就使虚拟资本迅速膨胀成为可能。当虚拟资本过度膨胀,超过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泡沫经济,一旦泡沫破灭就会引发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虚拟经济的这些基本特征,妥善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既要注意其发展的正面作用,又要严加防范其消极作用。在目前形势下,我认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正确引导,灵活审慎地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坚定投资者的信心。坚定信心是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的有力武器。当前,我们在看到国民经济总体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从国外情况看,主要发达国家已步入衰退,新兴经济体普遍减速。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将突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突出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着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靠信心稳定市场预期,靠信心渡过难关,极端重要。因为,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投融资服务链的枢纽环节,不仅可以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点,还能够较好地兼顾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要求,成为促进实体经济多渠道融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从维护信心入手,统一认识,各部门协同,下手快,决心大,明确稳定市场的目标,组织调动资金,推动大量持币待购股票的资金入市。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除了坚定信心,稳定股票市场运行外,还应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要推动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扩大债券发行规模,优先安排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的债券发行。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责无旁贷。当前,我们要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不仅是压力、是挑战,更是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重要机遇期。比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方面要下力气帮助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型、高成长类的中小企业解决流动资金不足;另一方面从长远发展看,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更需要金融体系发挥全面支撑作用,需要借助资本市场协助其解决长期发展所必需的资本金问题,因此,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中小企业是当前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最后一条,就是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宏观调控,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安全,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认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要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面扩大融资、防范风险的合力,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