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贸中商业发票和形式发票的区别是什么?如果商业发票当形式发票给了客户,有什么后果?

黄珠英 2019-11-04 13:29:00

推荐回答

使用阶段和作用不同。形式发票用于交易的初期阶段,用于客户申请外汇额度、许可证等;商业发票用于清关、记账、纳税等。
齐文江2019-11-04 13:36:02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答:可以查验使用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开具的发票,包括:1增值税专用发票;2增值税普通发票;3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4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龙巧妹2019-11-04 16:00:01
  • 一般两种都开。形式发票一般是用来给客人清关报税用的,通常其金额可以根据客人的需要开小一点方便客人逃税。
    赵骏凯2019-11-04 14:00:01
  • 形式发票是供外商确认货物明细,价格,运费等内容的单子,是正式的P.Opurchasingoder的前身。而发票是成交后,用来报运和给外商出具的正式单据。简言之,形式发票(P.I不是真正的发票,只是用来确认价格和货物明细的。
    边历嵚2019-11-04 13:58:02
  • 一般快件会先行快速清关,如果目的地清关顺利,不需要再给客户商业发票了。
    黄登花2019-11-04 13:54:02

相关问答

?目前哪些金融产品可用来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些金融产品?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方法有两类:一是不借助金融衍生工具的自然避险方法;二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避险。自然避险无须太丰富的金融知识和操作技巧,如企业可以选择削减成本,或者增加进口材料抵消以外币计价的收入损失,或者改变原料购买方式,以美元而不是人民币结算。企业自然避险的成功,主要是基于对人民币汇率单向升值的可靠预期,但是今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出现两个可能方向后,自然避险法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尤其是我国实行新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难度增加,这就要求各有关进出口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实际和资金运用情况,多种形式变换币种,达到套期保值或规避风险的目的。企业在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之外,还应依靠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发的金融工具来避险。目前我国规避汇率风险的主要工具有远期结售汇业务、外汇掉期、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等。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企业与银行的配合程度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原则。因此,各类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防范汇率风险。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第一:这个和国家的综合国力有极大的关系,虽然我国目前世界经济体第二,但是论综合国力来说还不是很强。过去几十年我国飞速发展,依托房地产爆发增长,导致产生大量的泡沫,随着人民币升值,国外巨量热钱进入我国赚取非常多的钱。但是这些热钱是以人民币的形式被堵在中国,而真正的这些美元却被国家保存成为外汇。

第二:由于热钱的进入,人民币飞速增值,从10涨到5,为了适应社会流动性需求必须保持量化宽松,于是大量的人民币被印出来投入社会。

第三:近几年美国开始加息缩表,美元开始大幅增值,持有人民币的成本逐步增加,也就是意味着一单人民币继续贬值,热钱所赚的钱就要利润回吐,所以,这些热钱就要逃离中国回到美国。但是由于我国外汇管制的原因,这些钱没法兑换成美元跑掉,或者说只能一点一点慢慢跑,也就是说至少这些钱不会一下子跑掉,剩下大量的人民币留给老百姓消化,同时也给国家收回这些多发的货币足够的世界来处理。

第四:如果放开外汇管制,大量人民币会被抛售,造成人民币暴跌,继而海外也开始抛售人民币,恶性循环。到时,国家不得不动用巨量的外汇储备去拯救人民币,有可能3万亿外汇几个星期之内就被挖空,而留给中国人的将是20万亿超发的人民币。到时物价将会暴涨,银行纷纷倒闭,第三次金融危机到来,工厂倒闭,外资撤离,老百姓纷纷失业,这些后果很难想象。而美国同时却发了一大笔横财,就相当于美国利用美元剪了我国的羊毛,我国几十年的发展成果完完全全被美国人拿走了。这个后果是很恐怖的。

第五:我国虽然也加入了一篮子,储存的外汇比日本多。但是要知道,日元是已经经过市场冲击而比较稳定外汇储备,中国的实际抗冲击能力还没有经过考验。就目前而言,由于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远不如日元更不要说抗衡美元,所以这种尝试目前还是不敢的。

第六:等到有一天,我国产业不在依赖房地产,而是主打高科技产业出口,低科技产业大量依赖进口的时候,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会非常的高,那时就可以放心放开外汇了。因为印再多的钱也是全球消化,不必担心通货膨胀。而这也正是美国现在的状态,所以也就等于是我国取代了美国的地位,或者极大威胁到了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这个极有可能引发战争。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这么惧怕中国的发展,要不断的干扰。更近一步说,这也就是为什么中美之间早晚必有一战,而且是规模不小的大战,来决定谁是世界领导者。

汇率本质问题是一个竞争问题,其本身不存什么一国国力提升货币就升值。因为如果说是国力提升,生产提高货币就升值,那得有一个前提就是本国货币存量的增加有小于生产力的提高。但几乎所在使用信用货币的国家这种事情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至于为什么,这涉及另一个话题,关于硬通货与信用货币的区别的问题。即使不谈这个问题,单就各国都出现的通胀就可以看出前面的前提是不存在的。

是什么从根本上决定汇率呢?是一国商品的价值吗?很明显不是,因为两国商品交换过程谁都不可能去看你商品里面融入了多少劳动。那是什么呢?是使用价值,也就是同质同价。这就如同一国内两个企业之间一样,谁都不可能问你生产一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而大家所关心的是相同的钱能不能买到相同的商品。在理想的、完全自由的贸易中,如果一件商品在中国值100元,而在美国值10美元,那么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就是10。如果大于10,假设是20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也就是10美元可以换取200元人民币,那么“聪明”的商人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它可以拿10美元换成200元人民币,在中国买2件这样的商品,再拿到美国去销售,可以获得20美元,100%的利润。这样长期下去,对中国商品需求上升而造成价格上升,而美国商品需求下降,价格也下降,新的平衡也就会出现(如中国商品价格上涨至140元,而同一件商品在美国下降至7美元)。当然这个例子是假定了人为地制定汇率,而没考虑自由的汇率。而实际上,在汇率市场化情况下,价格差也会作用于汇率市场,对汇率产生影响。

中国近几年来,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却一直处于上升过程中。为什么会是这样?

自从中国进入WTO,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在没有什么技术难度的产业上获得了成本优势。中国廉价商品对美国的相同产业造成了冲击,同时对廉价商品的需求也加大了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引起国内商品价格上升。而与此同时,美国商品价格也相应的下降。这种价格一边的上升,一边的下降同时就会引起汇率的变动。假定原先有个规定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10,而同样一件商品在中国卖10元,而在美国卖2美元。那么中国商品如果卖到美国将会获得比在国内多的多的利润。这很将使美国商品降价,而中国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升,必须达到一个平衡。而这种价格平衡,也会影响汇率。在这个例子中,汇率将下降,也就是人民币升值,因为相同的商品在中国能换得更多的人民币,而在美国换得更少的美元。两国商品价格差异如何影响汇率?通过外汇市场,更多的货物卖到美国将换来更多的美元,而在国内企业的生产不能使用美元,要换成人民币,所以对人民币需求上升将致其升值,这是最表面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