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7月贸易帐对外汇影响大吗

路超君 2019-12-21 18:02:00

推荐回答

延期报告过了,做到7-31号,如果你6-20号付款,你就在6月份把报告调整到6-20就可以了。5月份付就在5月份调,如果7-10号付款,也可以调到7-10,也可以不调整,因为你报告日期是7月份,也是7月付款的,没有什么影响。
齐春峰2019-12-21 18:37:47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保险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出现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金融领域也开始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业也随之恢复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自1980年以来,短短二十几年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保险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亿多元人民币增长到1999年的1384.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35.8%,大大高于世界年均增长水平;保险公司的数量从一家发展到30家,并且形成了既有内资、又有外资,既有国有独资、又有股份制、中外合资在内的多种形式并存的公司组织结构。在我国,保险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保险市场已初具规模。2004年,中国保险业在深化保险企业改革,探索保险经营方式上"跑步前进"。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国有保险公司的重组改制全面完成。同时,积极探索保险经营方式改革,着力解决束缚保险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全国保费收入4318.1亿元,同比增长11.3%。保险深度3.4%,保险密度332元。截至2004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11853.6亿元,比年初增加2730.7亿元。2019年,随着我国保险业进一步对外开放、保险混业经营格局的逐步确立以及金融混业经营步伐的加快,我国保险经营主体进一步增多,保险中介机构快速增加,市场竞争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多元化、多层面、多角度的竞争。2019年前9个月,全国保费收入2968亿元,截至9月底,保险业银行存款达3832亿元,同比增长42.8%;各类投资合计3547亿元,同比增长53.6%,保险的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到2019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十大保险市场之一。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是,无论是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险业发展的水平相比,还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内在需要相比,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仍显滞后,总体上仍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起步阶段,保险市场仍具备高速增长的社会经济条件。本报告从保险行业国际背景入手,先介绍了国际保险业的概况和中国的保险业,然后对我国保险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随后对我国保险业的主要区域市场进行了阐述。接着对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社会保险、再保险等进行了细致透彻的分析,并且还对我国主要保险公司及保险业的竞争格局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保险业的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地预测,是你全盘把握保险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报告目录第一章保险定义及行业特性1.1保险定义及相关要素1.1.1保险定义1.1.2保险的分类1.1.3保险的职能1.1.4保险的作用1.2保险行业的投资特性1.2.1成长性1.2.2赢利性1.2.3竞争性1.2.4风险性第二章国际保险业发展概述2.1国际保险业及保险市场发展现状2.1.1全球保险业发展特征及趋势2.1.2全球保险业加速结构性调整2.1.3国际保险市场发展格局分析2.1.4国际保险市场并构及发展模式浅析2.1.5全球保险投资监管模式生变2.2美国2.2.1美国保险业在竞争中迅猛发展2.2.2美国保险行业初现融资潮2.2.3美国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分析2.2.4浅析美国保险业产业政策特点2.2.5美国保险行业监管制度及其借鉴2.3日本2.3.1日本保险业发展沿革2.3.2日本保险业重组及未来展望2.3.3日本保险行业加快进军中国市场2.3.4日本保险业漏赔拒赔现象严重2.3.5日本保险行业发展新趋势2.4法国2.4.1法国保险业发展概况2.4.2法国出口信用保险体系及借鉴2.4.3法国加强金融保险市场的保护2.4.4法国大力改革医疗保险制度2.4.5法国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做法及经验2.5其他国家2.5.1俄罗斯保险市场发展综述2.5.2哈萨克斯坦保险市场发展历程及规划2.5.3越南保险业发展迅猛第三章中国保险业分析3.1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3.1.1浅析中国保险发展特色3.1.22019年6月末境内保险业资产情况3.1.3我国保险行业上演人才战3.1.4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涉水保险行业3.1.5我国保险行业偿付能力及监管手段3.2保险业影响因素分析3.2.12004年加息带给保险业的影响3.2.2六大因素推动保险行业快速发展3.2.3外资保险对我国保险行业影响分析3.2.4解析我国财税政策对保险业的影响3.3保险业信息化分析3.3.1保险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3.3.2信息技术创新支撑保险业稳步发展3.3.3保险业信息化面临的挑战3.4主要地区保险业发展现状3.4.1安徽保险行业异军突起3.4.2湖北保险业面临新的发展契机3.4.32004年前三季度山东保险业发展概况3.4.4上海保险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3.5保险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5.1中国保险行业的机遇与抉择3.5.2加入WTO保险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3.5.3我国保险业面临发展良机3.5.4从保险开放看保险行业面临的挑战3.6保险业发展建议及策略3.6.1繁荣保险理论研究为保险业发展服务3.6.2保险业需加强保险行业协会建设3.6.3保险业需尽快建立客户服务管理系统3.6.4现阶段我国保险业发展创新思路第四章中国保险市场分析4.1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现状4.1.12004年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回顾4.1.22019年上半年保险市场发展分析4.1.3我国保险市场主体发展及构成分析4.1.4浅析保险市场运行的非正式制度环境4.1.5我国农村保险市场承待开拓4.2保险中介市场现状分析4.2.12004年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发展回顾4.2.22019年第三季度保险中介市场概况4.2.3保险专业中介市场发展状况及措施4.2.4外资闯入我国保险中介市场4.2.5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发展前瞻4.3保险市场承待解决的问题4.3.1我国保险市场违规现象有待处理4.3.2浅析我国保险行业市场弊端4.3.3我国保险市场监管的难点及措施4.3.4保险市场挖墙脚现象严重4.4保险市场供需现状分析4.4.1我国保险市场需求状况分析4.4.2我国保险市场供给状况分析4.4.3完善保险市场供需不均衡问题的对策4.5保险市场发展建议与对策4.5.1加强保险市场建设的思考建议4.5.2保险业要提高市场开放的深度和广度4.5.3保险产品与证券市场对接策略分析第五章主要地区保险市场分析5.1北京5.1.12004年北京保险市场呈现五大特征5.1.22019年北京保险市场发展概况5.1.3北京保险市场业务结构逐渐优化5.1.4北京农村保险市场承须完善5.2上海5.2.1上海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分析5.2.2上海合资保险市场份额悄然增长5.2.3上海保险市场结构发展均衡5.2.42019年上海保险市场发展概况5.3深圳5.3.12019年前三季度深圳保险市场运行状况5.3.22019年深圳市保费收入突破百亿5.3.3深圳保险市场体系逐渐完善5.3.4深圳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潜力大5.4江苏5.4.12004年江苏省全面开放保险市场5.4.22019年上半年江苏保险市场呈六大特点5.4.3江苏省养老保险实施重大举措5.4.4江苏保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5.5山东5.5.1山东保险市场发展布局日渐合理5.5.2山东省保险市场新军攒动5.5.3山东保险中介波动凸显市场隐患5.5.4山东省全面整顿车站保险市场5.5.5“十一五”山东重点圈定六大保险业务第六章人寿保险6.1人寿保险定义及相关要素6.1.1人寿保险的定义与分类6.1.2人寿保险的特征6.1.3人寿保险的用途6.1.4人寿保险的起源及意义6.2人寿保险业及寿险市场现状分析6.2.1人寿保险业发展现况及前瞻6.2.2我国人寿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及建议6.2.3中国人寿保险市场利好因素分析6.2.4开拓农村寿险市场面临的困境6.2.5我国寿险市场营销环境解析6.3主要地区寿险市场发展现状6.3.1辽宁寿险市场竞争环境及发展措施6.3.22019年上半年上海寿险市场强劲反弹6.3.32019年上半年深圳寿险市场运行情况第七章财产保险7.1财产保险相关特性7.1.1财产保险的概念与业务体系7.1.2财产保险的特征7.1.3财产保险的赔偿责任和赔偿原则7.1.4财产保险的可保利益7.2我国财产保险业发展现状7.2.1我国财产保险业发展概述7.2.2我国财产保险业发展特点7.2.3“十五”期间财产保险业发展成就综述7.2.4财产保险业发展面临的机遇7.3家庭财产保险现状分析7.3.1家庭财产保险发展简史7.3.2家庭财产保险的种类7.3.3家庭财产保险发展现况及措施7.3.4家庭财产保险投保状况及对策7.3.5新型家庭财产保险凸显五大亮点7.4财产保险业营销发展思路7.4.1浅析财产保险市场营销机制的创新7.4.2解析财产保险整合营销发展思路7.4.3财产保险个人营销推进策略分析7.5财产保险业发展策略分析7.5.1开放进程中财险价格竞争策略分析7.5.2新生财产保险企业发展战略探析7.5.3浅析我国财产保险服务对象的拓展第八章社会保险8.1社会保险概念及相关要素8.1.1社会保险的概念及特点8.1.2社会保险分类8.1.3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8.1.4社会保险的基本功能8.2社会保险发展现状分析8.2.1国内外农村社会保险发展比较分析8.2.2社会保险模式选择分析8.2.3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险发展特点8.2.4浅析社会保险改革中的三大财政问题8.2.5解析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8.3社会保险制度及法制建设状况8.3.1浅析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8.3.2我国社会保险立法的初步探究8.3.3社会保险的法制建设问题剖析第九章医疗保险9.1透视国际医疗保险发展模式9.1.1国家医疗保险的美国模式9.1.4储蓄医疗保险型的新加坡模式9.2我国医疗保险发展现状9.2.1医疗保险及商业医疗保险发展概况9.2.2新医疗保险制度仍存隐忧9.2.3我国开展农民医疗保险势在必行9.2.4我国医保制度改革的难点及策略9.3医疗保险发展趋势及建议9.3.1我国医疗保险发展趋势分析9.3.22019年终身医疗险成市场新热点9.3.3发展我国医保监管模式的建议第十章再保险10.1再保险定义及发展历程10.1.1再保险的定义10.1.2再保险的种类10.1.3再保险发展历程10.2再保险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10.2.1再保险业进入全面竞争时代10.2.2我国再保险业面临发展良机10.2.3中国再保险业的发展建议10.2.4完善我国再保险业监管体系的措施10.3再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分析10.3.1国际再保险市场发展概述10.3.2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概况10.3.3我国再保险市场目标模式分析10.3.4再保险市场出台新规控制风险10.3.5中国入世后再保险市场供需分析10.3.6浅析再保险市场发展与风险管理第十一章农业保险11.1农业保险相关特性11.1.1农业保险的定义11.1.2农业保险的作用11.1.3浅析农业保险业务的商业属性11.2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11.2.12019年我国农业保险扭转亏损局面11.2.2我国农业保险承待解决的问题11.2.3中国农业保险改革分析11.3农业保险制度现状分析11.3.1我国承待建立适应国情的农保制度11.3.2浅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的建立11.3.3我国农险制度建设的目标取向11.4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11.4.1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矛盾及对策11.4.2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及纠正策略11.4.3我国农业保险创新须以农为本11.4.4建立和健全我国农业保险的措施第十二章保险业销售分析12.1我国保险消费现状12.1.1我国城市居民保险消费状况12.1.2我国农村消费情况分析12.1.3我国保险消费进入套餐时代12.2保险消费者分析12.2.1保险消费特点剖析12.2.2消费者保险需求分析12.2.3消费者消费心理分析12.2.4保险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12.3保险销售渠道分析12.3.1国际保险销售渠道一体化及其借鉴12.3.2我国保险销售渠道日益拓宽12.3.3直销为保险销售开辟新渠道12.3.4银行和邮政代理渠道分析12.3.5保险超市仍需跨越四道坎12.4保险销售策略分析12.4.1保险销售需增大宣传力度12.4.2保险公司需增加自身美誉度12.4.3保险业需采取多渠道营销第十三章保险业资金运营分析13.1保险业资金运用现况13.1.1国际保险资金运作模式分析13.1.2全球保险资金运用比较分析13.1.32004年保险资金运用简况13.1.42019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状况13.1.5保险资金运用国际化战略起航13.2保险资金入市分析13.2.1我国保险资金入市现况分析13.2.2保险资金入市需求剖析13.2.3浅析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规模与途径13.2.4探析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市场影响13.3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分析13.3.1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日益拓宽13.3.2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渠道扩宽13.3.3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拓宽及风险管理13.4保险资金有效管理的建议13.4.1保险公司应对资金运用风险策略13.4.2保险资金运用定位精细管理分析13.4.3合理构建保险资金信用风险管理体系13.4.4浅析保险资金高效运作机制的建立13.4.5保险业需强化保险资金管理第十四章中国保险业营销分析14.1我国保险营销概述14.1.1我国保险营销观念分析14.1.2保险商品营销的内涵14.1.3保险商品营销的特点14.2保险业营销模式分析14.2.1我国保险业营销模式面临变革14.2.2保险代理人营销模式期待变革14.2.3非寿险营销模式的内涵及构建分析14.2.4我国保险营销模式多元化势在必行14.2.5探析寿险公司营销模式的变革14.3我国保险业营销现状14.3.1我国保险业营销管理承需规范化14.3.2我国保险营销渠道之战方兴未艾14.3.3我国保险经代营销存在盲点14.3.4浅析我国保险营销的理念误区14.3.5中国承待完善保险营销制度14.4保险业网络营销14.4.1保险网络销售时代来临14.4.2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的比较及整合分析14.4.3保险网络营销突破需注意的问题14.4.4网络保险营销策略剖析14.5保险业营销策略分析14.5.1浅析欧美银行保险营销策略14.5.2保险市场转型过程中营销策略探究14.5.3财产保险个人营销推进策略分析第十五章主要保险公司分析15.1中国人寿保险公司15.1.1公司简介15.1.22019年上半年中国人寿收益状况15.1.3中国人寿收购大众保险进军财险领域15.2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5.2.1公司简介15.2.22004年平安保险盈利状况15.2.32019年上半年平安保险经营状况15.2.4平安保险全力打造年金业务15.2.5平安保险实施洋人才战略15.3中国太平洋保险股份公司15.3.1公司概况15.3.2太保集团启动新财务系统15.3.3太平洋保险欲意发行次级债15.3.42019年太平洋保险欲整体上市15.4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5.4.1公司概况15.4.2太平人寿独吞跨国公司年金业务15.4.3太平人寿创扩大医疗保险范围15.4.4太平人寿承保我国个人寿险第一大单第十六章中国保险业竞争分析16.1保险市场竞争格局特点及演变趋势16.1.1保险市场总体竞争格局分析16.1.2保险市场产品竞争格局分析16.1.3中外资保险公司竞争格局分析16.1.4保险市场地域竞争分析16.1.5保险业竞争格局的发展趋势16.2保险业竞争形势分析16.2.1保险业人才竞争走向高端化16.2.2保险市场即将出现价格竞争16.2.3团险业务竞争趋向白热化16.2.4保险行业进入理赔竞争时代16.3提升保险业竞争力的建议及策略16.3.1浅析保险公司市场竞争优势的构建16.3.2品牌战略提升保险业竞争优势16.3.3保险企业市场竞争方略探析16.3.4提高保险行业竞争力的途径第十七章保险业产业政策环境分析17.1保险业政策支持体系分析17.1.1保险业政策支持体系理论分析17.1.2保险业政策支持体系发展分析17.1.3保险业政策支持体系需进一步完善17.2保险业法律环境分析17.2.1保险市场法律失范状况分析17.2.2我国社会保险立法现状及发展趋势17.2.3浅析加强保险业监管的法律对策17.3保险业政策措施及政策取向17.3.1加入世贸后保险行业竞争的政策措施17.3.2浅析建立保险市场退出机制的必要性17.3.3保险税收政策制度创新探究17.3.4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的政策取向第十八章保险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18.1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分析18.1.1保险服务贸易扩张趋势及动因剖析18.1.2全球保险资产管理呈现六大趋势18.1.3全球保险创新趋势分析18.1.4全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18.2我国保险业发展趋势分析18.2.1浅析保险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18.2.2透视保险产品未来发展方向18.2.3未来几年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8.2.4我国保险市场险种细分趋势渐显18.32019年保险行业发展预测18.3.12019年补充医疗保险呈现新变化18.3.22019年保险资金运作情况预测18.3.32019年北京保险业发展五步走18.4保险市场发展前景展望及预测18.4.1健康保险市场前景广阔18.4.2网上保险市场前景看好18.4.3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规模预测18.4.42019年我国将成世界十大保险基地之一。
    连亚玉2019-12-21 18:20:32
  • 美国月贸易帐贸易帐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进口总额大于出口,于是便会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形;如果出口大于进口,便称之为“贸易顺差”;如果出口等于进口,就称之为“贸易平衡”。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逆差现象,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当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空美元,令美元下跌,利多黄金;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美元,利空黄金。
    黄盛木2019-12-21 18:10:47

相关问答

1、国际收支状况。当一国对外经常项目收支处于顺差时,在外汇市场上则表现为外汇币的供应大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外国货币汇率下降;反之,当一国国际支出大于收入时,该国即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在外汇市场上则表示为外汇币的供应小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外国货币汇率上升。2、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时,其商品成本加大,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必然上涨,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削弱,引起出口减少,同时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力,造成进口增加,从而改变经常账户收支。此外,通货膨胀率差异还会通过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作用于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反之,相对通货膨胀率较低的国家其货币汇率则会趋于升值。3、利率差异。当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国家时,表示使用本国货币资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供应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弃使用资金的收益上升,国际短期资本由此趋利而入,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应相对增加。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反之,当一国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时,外汇市场上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则会降低本国货币的汇率。4、财政、货币政策。一般来说,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的巨额财政收支逆差和通货膨胀,会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减少财政支出,稳定通货,而使本国货币对外升值。5、汇率预期。对汇率的心理预期正日益成为影响短期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心理因素只有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才会产生并起作用。6、外汇投机力量。投机者如果预期某种货币将升值,就会大量购进该种货币,从而造成该种货币汇价的上升;反之,投机者若预期某种货币将贬值,就会大量抛售该种货币,从而造成该种货币汇价的即刻下跌。投机因素是外汇市场汇价短期波动的重要力量。7、政府的市场干预8、经济增长率。一般来讲,高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不利于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行市,但从长期看,却有力支持着本币的强劲势头。9、宏观经济政策。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各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与紧的搭配上。扩展资料波动波动形式1、汇率的法定升值和法定贬值2、个别汇率变动与一般汇率变动3、真实汇率变动与市场汇率变动4、汇率的高估与低估波动形势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10月2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2485元,1欧元对人民币8.0818元,100日元对人民币7.8509元,1港元对人民币0.8062元;1英镑对人民币10.055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6.4784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6.2629元,人民币1元对0.4840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5.0085俄罗斯卢布。汇率。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②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③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④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⑤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⑥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关系长期以来的紧张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南北经济交往的规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强。⑦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⑧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负面影响:①由于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特别是扩大了南北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②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③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面临挑战。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9654926.html?si=5。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监管

选择英国FCA、瑞士FINMA、美国NFA监管的,这是三大强监管,其他小监管不建议选。目前英国FCA监管的平台有最高5万英镑的补偿计划,瑞士FINMA监管有最高10万瑞郎(折合美金大约10万)的法律保障,美国NFA监管的平台没有赔偿。
上市公司
整个外汇行业,上市公司一共有12家。上市公司的资金安全性还是可以的,毕竟是上市公司,是其他普通小平台比不了的,外汇行业有数千家平台,上市的仅仅12家,含金量还是可以的。
杠杆
英国FCA监管的平台杠杆最高不超过30倍,瑞士FINMA监管的平台杠杆有100倍、200倍和400倍,美国NFA监管的平台杠杆最高不超过50倍。
成本
欧元一般1.2-1.9,美日1.5-2.0,黄金一般3.0-4.5,绝大多数主流平台的点差都是浮动的。太高或者太低的就得谨慎考察了。
出入金
主流的出入金方式有两种:银联人民币方式和电汇方式。
银联人民币方式更快一些,入金一般30分钟内到账,出金1-2个工作日;电汇方式入金和出金一般都1-2个工作日或者2个工作日左右。
两种出入金方式的成本差不多,银联人民币方式虽然没有手续费,但汇率方面我们是要吃点亏的,假如汇率6.9,入金的时候就7.0,出金的时候就6.8;电汇方式,银行一般每笔15-20美金的手续费,平台是没有手续费的。入金出入金额度1000美金以上,额度越大电汇就更划算。
服务
最起码得有中文服务,有多种沟通方式。如果仅仅有邮箱沟通,那就不太好了。服务好不好,很容易判断,能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服务部门的分工是否明确?在线服务时间是否是5X24或者7X24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