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存款外汇占款央票发行各自的概念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各自对市场流动性有哪些影响?如题
推荐回答
关系: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降低银行流动性。外汇占款指:人民银行收回外汇而放出人民币的数量。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当上调准备金时,流动性变差,如果外汇占款上升,可以对冲一下上调准备金而带来的流动性问题。相关概念:存款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是指受资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外资引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要国家用本国货币购买外汇,因此增加了“货币供给”,从而形成了外汇占款。
龙展航2019-12-21 18:38:5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按风险收益排序: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不参与比较外汇不适合散户投资,开户也麻烦。在国内开个A股账户。投资者是债权人,相当于你借钱给国家或公司,他们付利息。股票是股东拥有权力的凭证。可以取得股息收入和买卖差价收入。也可能是买卖差价损失。
边叶宏2019-12-21 19:56:51
-
呃,这话说得很别扭……流动性的定义请查,其实没有准确的数量定义,大概就是说经济体内的游资和闲钱的多少。语境里被的,而是部分行业部门所特有。或者说是人为操作的结果,而非是自然而然的。今天有个路透的新闻,你可以参考一下。而这一货币政策管理思路,也很好地解答了市场上去年以来普遍存在的疑惑,即为何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企於20%以上,公开市场操作却呈现净投放?路透计算显示,去年公开市场全年净投放19,070亿元人民币,接近上年的三倍“央行决策层故意在搞这种结构性的扭曲,居心叵测。
樊振生2019-12-21 19:12:36
-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适宜的政策中介目标和有效的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当外汇占款达到一定规模时,现有的货币政策体系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1.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994年以前,外汇占款需要投放一部分人民币资金,但这一部分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较低,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主要是控制国内信贷,即信贷规模。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所投放的人民币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如果仍然采取信贷规模控制的办法,换句话说,继续维持现有的信贷规模,结果必然是货币供应的增长突破控制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信贷规模管理方式失灵,取而代之的是控制货币供应量。1996年我国中央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投放是否适度的观测指标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常做法。可以认为,外汇占款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决策层更改了货币中介目标。2.货币政策工具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靠公开市场的操作、贴现率、法定准备金三大政策工具。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的发展,灵活运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八次降息,二次下降和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入基础货币等等。当然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银行的信贷体系来实现。但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公司化变革尚未完成,信贷体系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逐年增加,为了减少外汇占款对于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避免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加而带来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实际汇率的升值,央行不得不采取措施冲销外汇储备的流入。即当外汇市场出现供求不平衡时,中央银行买入或卖出外汇,从而相应地投放或收回基础货币。1997年以前央行的对冲手段主要是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1997年后央行开始采用公开市场业务冲销外汇占款,并且事实上,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但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工具的国债,中国国债的期限较长,品种不多,使公开市场业务缺乏载体,市场的交易量小,所以中央银行利用对冲手段维持合适的货币供应量的余地也越来越小。有数据为证,自2003年2月10日以来,为保持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对稳定,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进行了20次的正回购操作,回笼基础货币量总额达2140亿元。但随着操作次数的频繁,央行到去年底手持的大约2863亿元的国债面值,除去20次正回购占用部分,目前国债余额只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继续进行正回购操作的空间已经不大,回购的力度不断减弱。而3月末M2余额高达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60亿元,同比增长38.8%,货币供应量充足有余,资金回笼的任务仍然艰巨。为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继续回笼基础货币,对冲快速增长的外汇占款》,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1年,第1期。2、2001年、2002年数据来自人民银行2001年、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可以看出外汇占款已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之一。随着我国银行存款的增加,再贷款的作用逐步降低,同时外汇占款相对于其他一些货币投放方式的重要性也处于上升中,这些其他货币投放方式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货币市场的公开市场运作等。其中存款准备金的调整由于不能经常性地运用,而国内债券市场的规模较小和发育程度较低等也削弱了公开市场运作的有效性。所以根据以上对若干货币投放渠道的分析可以认为,未来我国货币供给中外汇占款将继续充当主要角色。4.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缩短了货币扩张的时滞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必须经由以下环节才能产生派生存款:再贷款→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企业借款转为存款→创造派生存款。在以上环节中,明显存在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时滞和企业借款时滞,这两种时滞的存在必然延缓基础货币转化为M1、M2的速度。但是,由结售汇产生的外汇占款几乎是一次性地立即转化为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因此这部分M0转化为M1、M2的时滞远低于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会导致M1、M2的迅速扩张,这样就可以一方面通过买入外汇而投放本币,从而扩张货币供给;另一方面买入外汇使得外汇汇率提高从而达到本币相对贬值,而增强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进而促进本国出口增长,这样实际上达到了政策效果上的一举两得,这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央行的现行货币政策。5.货币投向发生变化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的投向具有单一性,在银行进行结汇时,货币的投放是这部分外汇收入的持有者,因此在地区上主要流向外汇供求顺差的地区,在行业上主要流向出口部门。而在经济生活中,这些出口外向型的企业资金远远比其他企业充裕。并且在外汇占款急剧上升的同时,央行会通过收缩再贷款等方式对冲,其他企业得到资金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从而承担了部分的对冲成本。这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改变,广大的非外向型企业仍然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外汇占款的增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外汇占款的增加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结售汇制度的存在,随着外汇占款的逐渐增加使得我国外向型企业较容易通过结汇获得充裕的人民币资金,从而这些企业的发展条件相对较为宽松,这对其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技术人员、劳动力更进一步向外向型企业转移。这是因为内向型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开工率低,对劳动力的需求日趋减少,大量技术人员下岗,而外向型企业由于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仍有扩大生产的势态,这势必促进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向外向型企业流动。其次是大量的原材料向外贸部门转移。外向型企业有较充裕的资金,可以在生产资料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为其及时低价的购买原材料与机器设备创造了良好的资金环境。较低的成木又加强了外向型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创造更高的利润.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外向型企业得到了更长足的发展.我国外向型部门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的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的发展,一方面,造成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加工贸易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1.适度刺激进口需求增加社会供给中央银行应根据国际收支的变化动态,从及时调节外汇供求出发,建议国家适当降低关税,并在信贷、售汇规定方面进行倾斜和导向,通过有限度地刺激进口,增加国内短缺商品的供给,减少外汇占款对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压力,减少社会货币存量,平衡社会供求。2.合理确定外汇储备水平目前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是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合理确定一个外汇储备水平,减轻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的冲击。外汇储备水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理论上讲,适量外汇储备应结合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国际收支结构、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认为,外汇储备应保持支付三至四个月的进口用汇额和10%左右的外汇债务偿还量。据此认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已非不足,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协调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调节经常项目的外汇收支,控制外汇储备的再增,并充分运用汇率杠杆、利率杠杆、外债统计监测系统、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等宏观监控手段,对进出口收付汇、外资外债流出入等涉及国家外汇收支变动的趋势进行长期分析,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同时,中央银行应根据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加强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与管理,以免宝贵的外汇资源闲置。3.逐渐扩大持汇企业范围和持汇比例在目前的情况下,尽管完全以自愿结汇取代强制结汇尚缺少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可以逐渐扩大持汇企业的范围和持汇比例还外汇于民间,从而使过度向中央银行倾斜的外汇分布结构逐渐趋向合理。更进一步地讲,作为一项政策建议,可以考虑将外汇账户中的留汇比例作为一项特殊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通过调节企业和银行外汇账户保有外汇的比例,来控制外汇储备的总量,从而调控外汇占款的比重,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效果。当外汇占款增长较快引起货币供给压力上升时,可以提高民间持汇比例。反之,当需要通过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则可以减少民间持汇比例。通过此项改进,有利于将外汇占款调节发展成为平抑经济波动的货币政策工具。4.加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控能力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本币币值,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外汇占款较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要在发行央行票据的基础上,创新外汇占款的对冲工具,同时注意与其他工具搭配使用。另外要改变中央银行成为外汇市场主要买方的格局,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参与外汇市场,使外汇市场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车广宇2019-12-21 18:55:19
-
随着欧债二次冲击波的来袭,以及国内政策放松预期未能进一步落实,2307点以来的反弹折戟于2500点附近,股指收出四连阴,重新退守至2400点区域,“M”头形态也愈发明确。一时间,恐慌杀跌的氛围再度趋浓,不过,重回2400点的底部区域,过度悲观已不可取。尽管欧债危机仍在继续蔓延,且10月外汇占款近4年来首现负增长,资金的大幅流出严重打击了市场人气;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外汇占款的大降或意味着政策放松的时间窗口更加临近,预计在实质性放松政策未出台前,市场将在“压力”和“支撑”的夹板中继续展开“拉抽屉”行情。外汇占款大降倒逼政策放松10月外汇占款三年来首现负增长,负增长额达248.92亿元。表面上,资金的大幅流出严重打击了市场人气,昨日沪综指盘中两度跌破2400点关口。但实际上10月外汇占款大降背后的意义,却非完全负面。虽然我们不能仅凭单月的数据去断定接下来热钱的流向,但在欧债风波短期难散、美元阶段性强势格局较为确定的背景下,即便人民币NDF重现升值迹象,预计也难阻止全球资金撤出新兴市场回流美国的趋势,因而11月份外汇占款大幅回升的概率也较小,短期资金面难免会重新趋紧,进而倒逼政策继续放松。众所周知,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有三大途径:公开市场操作、财政占款及外汇占款。整体而言,央行年底在基础货币方面的投放力度会较小,而年底前资金到期量极小,因而即便年底有财政存款投放,但资金面仍可能会维持偏紧的格局,从这个角度而言,为了应对年底准备金率缴款的需求并缓解资金面偏紧的状态,不排除下一步央行会采取下调存准率的举措。财政存款方面,尽管年底大概有1.5万亿的财政存款,但投放的时间点却是在12月下旬,其对接下来一个月的资金面影响较小。外汇占款方面,10月单月的净减少,说明资金已大幅流出,尽管11月份人民币NDF重现升值迹象,但在欧债危机短期难解决的背景下,未来资金仍应延续趋势性下降的通道。首先,从目前OECD领先指标的下行趋势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出口仍将持续疲软,不排除明年上半年再次出现逆差的可能。其次,考虑到国内通胀下行以及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已回到2019年之前的低位,人民币继续升值的空间已不大;退一步讲,单纯从欧债危机短期仍继续蔓延的宏观背景来看,美元仍将是避险资金阶段性的首选,美元阶段性走强的概率极大,预计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将是阶段性的趋势。从这个角度而言,11月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概率也较小,因而11月外汇占款即便不出现负增长,也难以迅速摆脱谷底运行的态势。另外,在M2下降至历史低点的背景下,新增信贷反过来还会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扩张。10月新增信贷额超预期回升至5868亿元,据此,市场对11、12月新增信贷投放额将超6000亿的预期十分强烈。事实上,10月贷款反弹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毕竟10月份新增信贷超预期反弹有铁道部临时新增2000亿贷款的因素在内,而未来这一因素不具备可持续性。伴随着通胀压力的缓解和投资增速的放缓,再加上房地产调控依然未见松动,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已经在逐步下降,从这个角度而言,今年最后两个月新增贷款可能并不会如市场预期那么高,这也就意味着央行在基础货币方面的投放力度依然很小。在外部流动性急剧收缩、国内基础货币投放增长有限的背景下,央行接下来的确有必要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而且主要着力点将在提高货币乘数上。需要指出的是,要缓解流动性的紧张局面,央行后续可能的动作包括增加国库现金招标规模、暂缓保证金存款补缴法定、停发一年期央票及下调存准或差别存准。本周一央行继续采取缩量发行一年期央票。
龙小雨2019-12-21 18: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