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称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的

龙宏波 2019-12-21 18:14:00

推荐回答

女孩7岁,称之“髻ji4年”;女子12岁时,称为“金钗之年”;13岁则称为“豆蔻之年”;15岁称为“及笄ji1之年”;16岁称为“碧玉年华”;20岁称为“桃李年华”;24岁称为“花信之年”;出嫁时称为“摽梅之年”。男孩8岁,称之“龄年”;古时男子到了15岁开始束发,因此称为“束发之年”;20岁,称为“弱冠”。
黄皖毅2019-12-21 19:12:46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根据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的论证,“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证据,是1963年在陕西鸡贾村出土的一口“何尊”,当成一个尊称而乐意接受。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以后,中国才成为国家的正式简称,成了国家的代名词。中国也有了明确的地理范围--中华民国所属的全部领土。
    黄益惠2019-12-21 19:56:57
  • 中国最早不是指现在的意义,周朝时第一次出现“中国”一词,意思是“受保卫的,天子治下的城郭”,后来在春秋时期,“中国”特指“首都,京师,国家的中心”,与“四方”一词对应,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春秋后期,"中国"一词又有了变化,指的是“中原诸国”就是指当时宋、卫、晋、齐等中原诸侯国。到了汉朝以后,咱们国家的人称呼本国一般用朝代名,比如,汉、唐国,大唐,大宋,大明,大清等,这一时期,我国人口中的“中国”一般是为了区别我国与外国,比如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这里的“中国”和今天我们说的“我国”是一个意思。第一个称本国为“中国”的朝代是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派往日本的使臣所持国书,称自国为“中国”,将日本、高丽、安南、缅甸等邻邦列名“外夷”,但此时仍未以“中国”之作为正式国名。真正把“中国”一词作为国际关系上代表我国正式国名是清朝康熙年间,清朝和沙俄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中,条约开头是以满文书写清朝使臣职衔,后来修订的汉文版本翻译作“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后文的“斡罗斯御前大臣戈洛文”相对应。此后清朝历次与外国签订条约都是“大清”,“中华”,“中国”几个次混用,直到中华民国成立,“中国”一词才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我国在国际上的通用简称。
    黄目张2019-12-21 18:55:32
  • 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成书于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的《广雅》中《释亲》篇已有云:“爸,父也“和”妈,母也“。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也可见到多以“爸爸”称呼父亲,而非“爹爹”,比如杨过即是如此,那是因为该词的确在宋之前已流存于世了。现在大众的“爹爹”“娘亲”的古代称呼印象主要来自于影视剧等,一知半解,不知孰之过也。现代人大多数是叫“爸爸”。湖北、西北、安徽等地也称父亲不是老大的为“达达”,比爸爸小的也叫“达达”。扩展资料:口语中妈妈的多种称呼:口语中,妈妈有不少不同的称呼,包括老妈、娘、母亲、妈咪。子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其母亲的称呼也有所不同。幼儿及少儿时期,子女通常用一些较亲切的称呼,如妈妈等。青年之后,称呼通常为妈等。而另一些称呼,如妈咪、娘、阿妈等,可见于大多年轻阶段。在古代中国的汉族皇族中,皇后所出的皇子和公主称母亲为母后,嫔御所出的子女需认皇后为嫡母,称皇后为母后,称生母为母妃,皇子、亲王的子女亦称母亲为母妃。清代的皇子和公主则称母后作皇额娘。妈妈—爸爸。
    赵香粉2019-12-21 18:39:05
  •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古代文献记载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扩张,“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从汉朝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比如,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严格地说,古代“中国”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将“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扩展资料:解释中国为什么在英文中称为“CHINA”有历史依据的说法,说China一词的出现和古代中国的瓷器有关。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在冶金,纺织,制瓷业等方面一直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制瓷业种类丰富,大放异彩,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外国人称誉中国为“瓷器大国”。中国出口的瓷器,凡景德镇出品,必属精品。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读音来自“昌南”的读音,而昌南镇即被称为“瓷都”的景德镇。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东方新航线之后,把瓷器称为“porcelain”。这个词原意是指东印度群岛上的一种贝壳,由于中国瓷器质料与贝壳十分相似,就得到了这一流传至今的名称。汉语“中国”一词由来考-china。
    齐景智2019-12-21 18:22:02

相关问答

称呼有大夫,郎中。1、大夫旧时,太医专称大夫,加之唐末五代以后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古汉语中大字音dai,daifu一称流传至今成为对医生的敬称。应当指出的是,daidu的读法是大夫这个称谓的古语读法,而现今所谓dafu云者,是建国后几次汉语多音词规范化时提出的读法。千年来汉语发音的遽变,使得现代人按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发音去读“大夫”二字为dafu,而民间俚语及古汉语发音此词应为daifu。2、郎中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扩展资料:在古代历史上,因为科学技术的不发达,治病救人的医学经常和巫术纠缠在一起,医与巫合称"巫医"。唐朝时期,部分长期为皇室治病的御医却得到皇帝额外的封赏,人们为了表示尊重,就称有医道的巫医为郎中或大夫。值得注意的是,和郎中一样,大夫也是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是鲁国的大夫。最后,宋朝之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从宋朝开始,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医生。
是汉字。汉字,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扩展资料汉字书写的重要意义:1、传承中华文明,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对于中国人而言,写好中国字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每一个汉字如同鲜活跳动的生命,都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明。书写汉字的同时,本身就是在传承中华文明,增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从而更能增强人们对祖国的热爱。2、凝聚华人心灵,展现中国魅力。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汉字是中华民族先民们留给世界人民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趋密切,汉字书写对凝聚华人心灵,展现中国魅力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3、增强文化素养,培养良好品格。汉字书写讲究地是静下心来,一笔一画的认真书写,这对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增强人的文化素养有着很大的帮助。4、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汉字是中华民族先民们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创造发明,这足以证明我们的先民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在书写汉字的时候,去感受汉字的演变之丰富,造型之奇美,内涵之厚重广博。汉字。
靠买地发家,在到后来顺应趋势正确的政策,以及对人才的重视引进,使得美国成为如今的超级大国,以下是详细解答。1、北美殖民地独立北美地区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15世纪初北美大陆大约有100万人生活在美国、加拿大一带。随着西欧的宗教改革和海外殖民扩张,大量的英国人来到了北美大陆,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开垦种植。英国殖民者先后在北美东海岸一带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英国对新建的殖民地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允许当地移民在获取许可状之后从事开发,所以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北美文化。那个时代的北美人和英国本土贵族们比起来更加独立、勤奋、团结,他们为大英帝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很尊敬王室,不愉快是后来逐步激化的,对英帝国的自豪感在当时人的日记书信里很普遍。但是北美人的自豪感没有持续多久,七年战争英国打败法国后,开始尝试直接管理北美殖民地,增加税种并限制殖民地的自治权。英国的一意孤行北美人无法接受,自由惯了的殖民地人民开始反叛国王。独立战争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美国人在战争中更多地展现出追求自由和独立发展的渴望,这些精神就是后来铸就美国梦的基础。2、土地交易:美国不断西进扩张1776年美国最初独立时,只有大西洋沿岸的十三块殖民地,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但是现在的美国领土面积为937万平方千米,增加了近11倍。美国的强大与不断地西进扩张有直接的关系。独立后,美国获得的第一块新领土是从法国人那里买到的。当时法国在特拉法加海战中被英国击败,丧失了制海权,十分担心英国会进攻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路易斯安那。拿破仑考虑到法军的优势在陆上而不在海洋,最终拍板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把2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卖给美国。莱比锡战役失败后,拿破仑曾一度想逃亡美国就是因为他对美国的小恩惠。这样划算的生意令美国人意想不到,每平方公里售价才5美元。美国人尝到了甜头,取得了中部的大片土地,继续西进开拓之路。机会总是向着美国人。1808年西班牙本土被拿破仑占领,西班牙在北美的殖民地顿时失去了和母国的联系,美国人趁机大量移民进入佛罗里达。几年后当地的美国人所占比例就大为上升,到1814年美国见到时机成熟就迅速进军佛罗里达。西班牙殖民当局已经很难维持统治,干脆把佛罗里达卖给了美国人。1819年美西签订条约,美国仅花5百万美元就获得了1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国同法国、西班牙做的两笔土地买卖都极为划算,美国领土大为扩展,更激发了美国人西进拓荒殖民的意愿。3、审时度势,改变政策在二战前的大多数时期,美国都奉行孤立主义的政策,避免介入欧洲的纷争,不参与结盟,完全独立处理外交和国际事务。不过美国外交政策的本质是单边主义路线,即“只为自己利益采取一切手段”。美国在1823年提出了门罗主义,把拉美视为美国的后院,排斥欧洲列强。在1898年挑起美西战争,打败西班牙,占领波多黎各,吞并菲律宾,奉行“胡萝卜加大棒”的强力措施。但这一切都并没能改变美国孤立主义政策的导向。4、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美国的人口构成里,白人约占总人口的64%,黑人占12.6%,此外还有印第安人、墨西哥人、波多黎各人、拉美裔、华人。白人里包括英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和犹太人等的移民后代。由于源源不断的移民和多元的人口构成,美国人能以相对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族裔文化,当然这也为美国带来了各国各民族的优秀人才。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本土远离战火,促进了大量欧洲移民迁入,战后许多德国科学家来到美国效力,美国科学技术部分因之突飞猛进。扩展资料美国经济状况美国2001年美国经济在经历长达十年的增长后陷入短暂衰退,之后进入新一轮繁荣期。2019年美国经济下行因素增多,7月次级房贷危机全面爆发。2019年9月,随着雷曼兄弟等多家金融机构接连破产、被兼并或由政府接管,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升级演变成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系统损失重大,信贷市场迅速萎缩,实体经济深度衰退,市场信心受到严重影响。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实施大规模刺激经济计划,2019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金融形势开始好转,国内生产总值恢复增长。2019年美国经济继续复苏,全年GDP增长率达3.0%,经济总量基本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2019年美国经济继续保持温和复苏势头,四个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0.1%、2.5%、1.3%和4.1%,全年经济增长率为1.8%。2019年以来,美国经济继续保持温和增长,工业生产、商品零售、居民收入、房地产价格等均有所回升,但经济增势总体低于市场预期。第一、二、三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2.0%、1.3%和3.1%,12月失业率为7.8%,已连续四个月低于8%。201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8万亿美元,居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142.89美元,居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0名。2019年美国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03万亿美元,居美洲和世界第1位;完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5904.30美元,居世界第5位。美国。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本质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势态更加显著。由于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导致了任何一国的内部经济不平衡都会引发外部经济不平衡,进而影响到与其具有密切经济关系的国家,最终不同程度地“传染”给所有国家。两年前的泰国货币危机很快波及整个东南亚以及韩国和日本,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蔓延到俄罗斯及拉美地区,引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动荡,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主权、特别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有的是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步,包括世界贸易组织的历次减让关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以及一些国家为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而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等。还有的则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各国经济主权的干扰。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跨国公司和国际游资。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表明,目前世界生产总值的1/3、世界贸易额的2/3、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90%都是由跨国公司创造的,而它们的战略目标却极少同东道国长远经济规划一致,从而对东道国的经济政策产生消极作用。许多国家的经验都表明,在汇率动荡时期,跨国公司常常是大规模货币投机的主要责任者。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资本账户逐渐开放,资本管制的有效性不断下降,为国际游资的冲击打开了“方便之门”,使不少国家饱受外来资本冲击之苦。第三,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现已存在的贫富差距。全球范围的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原因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分配不均衡。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在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这使它们在价格制定等方面具有主导权,并可以利用对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控制权,制定利己规则,实行趋同化标准,强迫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而作为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主要拥有者的发展中国家则总是处在边缘地位。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和延伸,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