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对加分全球变暖的英文标语

龚宣渤 2019-12-21 17:59:00

推荐回答

小题1:B小题2:A小题3:B小题1: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小题3: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可以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齐明强2019-12-21 18:10:33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不同风格可供选择:1,用我们的“热心”还北极熊一片清凉之地!2,“亲爱的人类,我已经快被烤熟了”——北极熊3,低碳生活,给北极熊一片容身之地4,当全球继续变暖,北极熊终会变成传说!个人喜欢第4个,希望你帮到你。
    米培英2019-12-21 18:03:21

相关问答

如果人类不采取措施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会有怎样的后果?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气候正在经历着一个什么样的变化,科学家从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大范围积雪和冰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观测中得到气候系统在变暖的结论。而气候变暖的原因已经被普遍接受,即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活动致使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对于全球变暖,科学家们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历史上气候也周期性地经历过冰期和暖期,所以不足为虑,但更多的人则认为控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这是因为全球变暖的影响是广泛的,包括对农业、林业等生态系统和水资源、人类健康以及工业、人居环境和社会等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有利有弊。冬季变暖使得一些作物病害虫容易越冬,繁殖代数增加;变暖还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的蔓延,扩大部分病虫害的地理分布,增加农药等农业成本的投入;气候变暖也缩短农作物的生育期,可能使产量下降;气候变暖也可能导致农作物需水量增加,旱灾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次增高,会导致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加剧。此外,气候变暖将使得施肥量增加,施肥量的增加不仅会使农民投入增加,其挥发、分解、淋溶流失的增加也会对土壤和环境产生危害。气候变暖增加了温度资源,对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是有利的。例如近几十年我国东北地区升温幅度很大,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低温冷害减少,单产增加。气候变暖也可能改变我国的种植制度,两熟制地区将可能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而三熟制的北界可能北移500公里左右,由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警觉,我国政府已经有了一系列的适应对策,包括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等,科学家也提出可以充分利用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增产作用来解决未来粮食安全的问题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放任气候继续因为人为温室气体过度排放而迅速变暖,气候变暖的影响是全球范围的,各国都应该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未来社会方方面面的风险,为了达成这一个共识,人们把目光都聚向了将于201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并将其比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因为是受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Niñ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但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频率要高于拉尼娜。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率趋缓,强度趋于变弱。特别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连续发生了三次厄尔尼诺,但中间没有发生拉尼娜。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随着厄尔尼诺的消失,拉尼娜的到来,全球许多地区的天气与气候灾害也将发生转变。总体说来,拉尼娜的性情并非十分温和,其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但它的到来也可能会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扩展资料特点:1、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2、拉尼娜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之后,通常情况下两种现象各持续一年左右。然而1998年开始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却持续了两年,直到2000年6月才开始逐渐减弱。3、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都是自然现象,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会出现,却截然相反。厄尔尼诺是指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暖,拉尼娜指的是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冷。4、厄尔尼诺出现的周期并不规则,平均每4年一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5、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水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等东北亚地区异常寒冷。拉尼娜-厄尔尼诺暖流。
3月26日,全球冰川消融已呈不可阻挡之势。据不来梅气候学家马在恩教授的研究小组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长期来看,全球冰川至少将消融36%。研究者认为,冰川消融是已释放的温室气体和气温上升带来的后果。再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也只能是不让更多冰川消融。研究认为,为将冰川体积保持在现有水平,全球平均气温必须降到约1870年左右工业化前的水平。世界气象组织的初步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850年工业化前时期高出约1.1摄氏度。冰川形成于千百万年间。研究者认为,每向大气里多排一公斤二氧化碳,长期而言就将将导致14.8公斤冰川冰消融,这还不算上南极和北极的冰层消融。一个人在柏林和纽约之间乘飞机来回一趟就会导致大约100吨冰川冰消融。研究认为,不管全球气温升高是否能像巴黎气候协议所达成的那样,控制在1.5到2摄氏度内,本世纪里冰川消融已成定局。至2100年,冰川都会因迄今排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而继续消融。波茨坦气候变化研究学院的阿尔布莱希特说,这份研究说明,冰川对已经发生的变化会做出持久的反应。冰川以及格陵兰和南极的冰层都有长期记忆,这说明我们对今后的世世代代所肩负的责任,也显示出尽快停止使用化石能源的重要性。苏黎世大学冰川研究小组组长博尔西认为,这份研究与以往的研究有许多共同点。他说,人们早已知道,冰川会对过去的气候状况做出反应,需要时间去适应。这份研究的意义在于量化了适应的时间,并且指出,气温升高多少短期内影响不大。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气候专家,评价该研究是评估过去及今后发展变化的好工具。他也认为,必须尽快限制全球气温升高的速度,以减少灾害。他说,"全球冰川消融的主要方面是如何在干旱时期保证地区水供应。许多深层小冰川将消失。在水供应压力本来就大的地区,冰川多存在一年,就为找到对应措施争取到一年的宝贵时间。
《环球时报》讯:全球变暖导致地震频发热浪一阵比一阵热,飓风一场比一场猛,海平面越来越高,这些都是地球暖化对人类发出的警告。但科学家指出,地震频发也与地球变暖有关。据加拿大新闻社报道,加入全球暖化争论的最新科学学科是地质学。一些地质学家解释说,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其中包括地震、海啸及火山喷发。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接近一吨,而一些冰层的厚度会超过1000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地质学家帕特里克·吴用一个生动的例子解释了这种效果:他用拇指压着足球,当拇指抬起,对球的表面压力除去之后,足球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地球两极这些厚冰层像拇指按压地球一样,给地球带来大量的压力,压制住地震的发生,但在它们融化之后,便会引发地震。当地震发生在海洋下,就会形成海啸。当然,对地球来说,由于地壳非常坚硬,这个恢复原状的过程相当缓慢。比如,目前,加拿大东部偶然发生的地震,其实与一万多年前的最后一次冰河期的反弹有关。南极洲及格陵兰积雪的融化也会有相同的影响,但过程将因温室效应而加速。帕特里克·吴还表示,冰层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而这也可能对地层深处的板块造成影响。地壳可能比很多人想象得更敏感,之前已有很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比如修建大坝后,大坝拦截而成的水库水量增加,引发地震。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火山专家阿兰·格拉比尼尔表示,当他发现加州海岸的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之间有关时,一开始还有些怀疑。可是,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后发现,在世界许多地方,特别是地中海地区,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的这种联系尤其明显。他说:“冰层融化,地壳的负载减轻,在压力的作用下,地壳下面的岩浆就更容易喷出来,这就是火山。英国地质学家比尔·马奎尔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也指出:“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着地震、火山喷发和灾难性海底滑坡发生的频率。这种现象已经在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而且证据显示,它正再度发生。地壳升温会使地壳与内部的电子流速发生变化,地壳越冷,地球内部发出的电子速度越快,而当地表面升温,地球内部发出的电子就慢,而当地球内部电子集聚太多,一旦超过临界点时,地球内部电子与地壳负电子会出现爆炸式导通,这就是地震和海啸以及对云层的电隔。南北极的极光就是电荷饱合的一种现象,所以它的出现会带来地球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