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龙子翔 2019-12-21 16:45:00

推荐回答

你需要「平静的独处」。我这些年越来越理解的一件事就是:很多时候,能够“不做什么”比起“做什么”来更加重要。当人在迷茫的时候,往往是由于对未来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个时候,他自然而然的会对未来产生恐慌和焦虑。基于这种焦虑和恐慌的驱使,会令我们本能的想要“做些什么”来缓解、掩盖、和躲避自己的焦虑。有些人会选择用工作,健身,看书等这些“上进”“努力”事情来掩盖焦虑,他们会认为,当他们在看书,健身,工作的时候是在“变好”,于是就能够在心理上获得一种“最起码我是在往好的方向前进”的「幻觉」。这样他就能短暂性的有了一个方向和目标,他“好像”就知道了自己往哪儿走,于是就“暂时”不焦虑了。有些人会选择用毒品,性爱,网游等来麻痹自己,他会不断地追求从这些事情上获得快感,从而麻痹和忽略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总而言之,我们会拼命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来追逐,从而就能够确认自己的存在,不至于被对未来的恐慌所吞噬。但事实上,我们的内在又好像是“分裂”的。你一方面“想”追逐这个目标,另一方面又“不想”去做这件事。或者是,今天你给自己定了一个一周目标,周一和周二你执行的很好,但是到了周三,你忽然丧失了所有的热情,对这个目标一点儿都不想去达成了。那个“想”去达成目标的你就会很焦虑、很担心。但这种焦虑往往不仅仅只是由这一件事你没有去做所引起的,更多的是因为你被一种“如果以后我都是这样“分裂”的怎么办?我要是永远像这样没办法执行了怎么办”的更大的、更深层次的担忧所引起的。当我们在迷茫时,很多我们试图去做的事情,其动机往往都是逃避焦虑和恐慌带来的痛苦。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建议你在迷茫的时候“做些什么”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你做的越多,焦虑越多;焦虑越多,就越迷茫。这时候你可能会问:「平静的独处」就能够让我不迷茫,不焦虑了吗?恰恰相反,让你平静的独处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更好的迷茫,更好的焦虑。那迷茫、焦虑,这些问题就不解决了吗?”你接着问。首先,迷茫和焦虑本身并不是问题。其次,迷茫和焦虑是无法被“解决”的。最后,也许“不解决”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辛培兵2019-12-21 17:21:3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时间冲淡了一切,一下子把你拉扯成一个大人,学着处理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事,学着调节一些没必要的麻烦,学着做一些没必要的掩饰,脸上挂着标志的笑容,没有谁知道自己的内心,渐渐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内心。一切都得显得自己很成熟稳重的样子,一边想着让自己长大,一边又感叹时光正好,听着小孩子叫姐姐,大人立刻制止说:“不礼貌,要喊阿姨”也只是笑笑,心里答应的却不是很爽快,而有些看着比自己年纪大一点的喊声阿姨,发现表情不对只能改口叫姐姐,心里总把自己当成小孩子,记忆总停留在十一二岁的年纪,却早已不是。一个人走进一家僻静的咖啡厅,喝一杯咖啡,看看最新的杂志,听听轻音乐是我,在家里没日没夜地玩手机,刷着动态,看着抖音,看电视剧是我,去体育场和一群人顺着一个方向跑是我,和同学在外疯玩也是我。每一个都是真实的我,但却没有真实的方向。这个年纪,在好的大学就是争气,在民办大学就是浪费钱,总想着像电视剧一样能够逆袭,一人打了好几份兼职,学习成绩超好,年年奖学金,拿到各种证,每天都是亢奋积极地一天,但是在这样的环境,成功的只是极少数人。或许说来很丧,想着所谓地大学正好时光,要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又想要拼命奋斗大学四年,想玩又放不下未来的打算,想着拼命又觉得青春宝贵,只是害怕选择,害怕吃苦,害怕拼命,为什么拼命的努力就不能是青春的印记,每天试着去适应那些不习惯的事,去做一些让自己不舒服的改变,每天都让自己多学一点,多进步一些,便是青春。不需要像别人那样在网吧疯狂包夜,在酒吧说着自己的能耐,害怕图书馆里的孤独,喜欢静静地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享受。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读来更能理解其中。
    赵颖虹2019-12-21 18:05:23
  • 没有好的奋斗目标可以,暂时休息养精蓄势待发。
    赵颜鹏2019-12-21 17:40:35
  • 其实,能感觉到迷茫其实是好的。因为往往人们在感受到自己不能如此生活下去,应该去做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去做什么的时候,才会感到迷茫。这个时候,虽然迷茫但还是有做事情的心态和动力的。一、开阔自己,做加法。这里的开阔自己,可以是去多读点书,可以是去健身,可以是去做自愿者,也可以是去开始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总之,去尝试一些你不曾尝试过的事情,去给人生制造更多的X。二、审视自己,做减法。此时,你已经将自己提升到了一个量级。这个时候,你所面对的东西必然将大不同,有那么多的方向供你选择,你到底该走哪一条路呢?这个时候,也许会进入一段新的迷茫期。这个时候,你需要更加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如何,这是你赖以前行的基础;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是给你提供前行动力的源泉;知道自己想要走向哪里去,这是吸引你前行的心灯。对自己作一个全面的分析,把那些不会陪你走完一生的东西暂且收藏,把那些阻碍你前行的东西舍弃,清理包袱,轻装前行。三、优势集合,做乘法。当做完剑法之后,你或许就会发现眼前很明亮,摆在前面的是一条有光的道路,肩上背的是有利前行的工具,到了有河的地方你可以划船,到了马路之上你可以开车。这个时候,你已经走出了迷茫期,你只需要运用好所有的工具,就能一往直前下去。
    齐杭丽2019-12-21 17:05:28

相关问答

自我认知的四个方面分别是:自我了解、他人评价、社会反馈、反省总结1、自我了解对自己的身体、能力、优缺点等方面来认识自己的生理情况、心理情况、以及社会情况。在生理方面身高或者长相是会导致个人产生自卑或自信等心理情绪。面对这些情绪,自己是否产生过调节或想要调节的想法,我们还能从自己的社会行为来为自己的人际交往打分。2、他人评价只从一个角度看一件东西往往是不够全面的,我们要吸收、听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多个角度分析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到一个更为立体的自己,从而计划性的调控自己的优缺点。3、社会反馈虽然他人评价与自我了解已经能够产生一个立体客观的自我认知,但是这个客观会伴随着个体的主观情绪在其中,所以还是有一定的缺陷性。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社会阶段的与自己相当的人群对自己进行对比。4、反省总结古语云一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是认识自己的最后一步。我们可以通过以上三个方面认识自己,但对人格等方面还需要自己做一个总结,当我们已经对自己有了全面的认识,最后只需要做出总结,一个栩栩如生的自我就呈现出来了。拓展知识: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也就是一种意识状态,自私,自信,自负,等都是有意识的心理现象。自我批评是更高级的一种自我认知,有自觉提高自己的意识。自我发展是在自我批评的前提下,形成否定之否定的不断上升的思维逻辑,由人的本能的意识发展到人类特有的行为方式。自我认知与自我觉察是进行清晰的自我定位的基础,也是个人职业与事业生涯的起点。自我认知包括:认知自己的价值观、人生方向和目标,认知自己的性格特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觉察自我的情绪变化、原因等。
你需要「平静的独处」。我这些年越来越理解的一件事就是:很多时候,能够“不做什么”比起“做什么”来更加重要。当人在迷茫的时候,往往是由于对未来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个时候,他自然而然的会对未来产生恐慌和焦虑。基于这种焦虑和恐慌的驱使,会令我们本能的想要“做些什么”来缓解、掩盖、和躲避自己的焦虑。有些人会选择用工作,健身,看书等这些“上进”“努力”事情来掩盖焦虑,他们会认为,当他们在看书,健身,工作的时候是在“变好”,于是就能够在心理上获得一种“最起码我是在往好的方向前进”的「幻觉」。这样他就能短暂性的有了一个方向和目标,他“好像”就知道了自己往哪儿走,于是就“暂时”不焦虑了。有些人会选择用毒品,性爱,网游等来麻痹自己,他会不断地追求从这些事情上获得快感,从而麻痹和忽略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总而言之,我们会拼命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来追逐,从而就能够确认自己的存在,不至于被对未来的恐慌所吞噬。但事实上,我们的内在又好像是“分裂”的。你一方面“想”追逐这个目标,另一方面又“不想”去做这件事。或者是,今天你给自己定了一个一周目标,周一和周二你执行的很好,但是到了周三,你忽然丧失了所有的热情,对这个目标一点儿都不想去达成了。那个“想”去达成目标的你就会很焦虑、很担心。但这种焦虑往往不仅仅只是由这一件事你没有去做所引起的,更多的是因为你被一种“如果以后我都是这样“分裂”的怎么办?我要是永远像这样没办法执行了怎么办”的更大的、更深层次的担忧所引起的。当我们在迷茫时,很多我们试图去做的事情,其动机往往都是逃避焦虑和恐慌带来的痛苦。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建议你在迷茫的时候“做些什么”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你做的越多,焦虑越多;焦虑越多,就越迷茫。这时候你可能会问:「平静的独处」就能够让我不迷茫,不焦虑了吗?恰恰相反,让你平静的独处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更好的迷茫,更好的焦虑。那迷茫、焦虑,这些问题就不解决了吗?”你接着问。首先,迷茫和焦虑本身并不是问题。其次,迷茫和焦虑是无法被“解决”的。最后,也许“不解决”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外向、活泼、热情、可亲、开朗、豁达、健谈、机敏、适应能力强、善组织、反应敏捷、内心软弱、多愁善感、冲动、莽撞、易怒、刚愎、暴躁、倔强、果敢,等等。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但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塑性的。性格不同于气质,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扩展资料:一、性格形成因素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复杂和细碎,如果概括出其形成的主要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基因遗传因素,成长期发育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可以说它既有来自于本身的因素,同时也具备着相应的环境影响。从这个角度分析,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可需要大量量变之后的质变作用。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分析得出结论,心理咨询师研究其实际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用途,首先是通过对当事人的性格进行分析,进而了解产生心理困惑的性格因素,同时根据性格的特点,指导当事人去规范自己的性格,进而解决心理困惑。二、性格类型划分1、根据知、情、意三者在性格中何者占优势,把人们的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理智型的人,通常以理智来评价、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情绪型的人,往往不善于思考,其言行举止易受情绪左右;意志型的人一般表现为行动目标明确,主动积极。2、根据人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们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3、根据个体独立性程度,把人们的性格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独立型的人善于独立思考,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顺从型的人,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常不加分析地接受他人意见,应变能力较差。4、根据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观,把人们的性格类型分为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性格-性格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