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19年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建设计划中的第二颗组网卫星,是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对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可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能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我国已建成的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正在实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参考资料中国网.新闻中心-中国网。
辛国栋2019-11-03 17:58:48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2019年2月12日,我国采取一箭双星方式,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北斗三号工程第五、六颗组网卫星。作为我国自己的导航系统,导航卫星的核心技术绝对不能受制于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要的技术产品保障支撑单位,承担了多项关键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和软件测评保障任务,凭借项目工程经验和核心技术优势,在北斗应用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经过多年发展,刚刚发射的北斗三号第五、六颗组网卫星有哪些技术改进呢?北斗三号有一个颗高精度的“中国心”原子钟是获取精准时间频率信号的设备,被大家形象地比喻为导航卫星的“心脏”,高性能的星载原子钟对导航精度具有决定性作用。相比北斗一期、二期工程中采用的铷原子钟,本次发射的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上装载的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203所研制的新一代高精度铷原子钟。相比前代产品其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技术性能大幅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星载氢钟的应用可使北斗导航系统具备更高的定位精度、全球覆盖及较长的自主导航能力,显著降低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应用时的校时压力。203所研制的氢原子钟在重要技术指标,如频率稳定度、频率准确度及日漂移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此前,该所已累计为系统总体提供了多台星载原子钟,产品历经了系统设计、验证、试验、组网的所有阶段,为北斗星座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北斗三号身上的供电元器件更加精密可靠卫星入轨后,在太空这样及其复杂和严酷的环境中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这对卫星供电元器件和卫星通信的可靠性、稳定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此次任务中,电连接器、继电器、锌银蓄电池组等关键产品的配套研制生产任务,都由航天科工集团十院所属单位研制生产。15000余只电连接器、继电器等电子元器件,能够顺畅、准确地传递各种信号指令;10种型号、10台锌银蓄电池组等相关产品在任务期间工作正常,性能稳定,质量可靠。高可靠高性能的声表面波器件对卫星通信的精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两颗卫星上均装载了二院23所下属单位独立研制的声表面波滤波器,用于滤除通信中的各种干扰信号,确保卫星与地面中心保持顺畅的通信。软件测评让隐患无“藏身之地”面对周期紧、技术新、算法复杂等困难,北斗任务软件评测团队针对导航的核心部件——导航任务处理机开展软件可靠性安全性分析与验证,充分应用自主研发的半实物可靠性验证平台,构建了175种导航处理机故障集,开辟了多层面分析、多技术融合、故障注入仿真的可靠性验证新模式,有效保障任务进行。北斗三号工程的组网运行,使定位精度实现了大幅跨越,测速和授时精度也同步提高一个量级。随着2019年北斗全球组网任务的逐步推进,北斗导航系统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服。
连俊文2019-11-03 18:36:04
-
11月5日19时45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三号第一和第二颗组网卫星。这两颗卫星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征程。未来三年,我国将迎来新一轮北斗组网卫星高密度发射。根据计划,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完成35颗北斗三号卫星的组网,构建媲美并在某些指标上超越GPS的北斗全球系统,为全世界提供服务。经历3个半小时飞行后,长三乙火箭与远征一号乙上面级将两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宣布,此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自从我国2000年发射第一颗北斗一号试验卫星以来,昨晚发射的卫星已经是第24和25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卫星研制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称,与北斗二号系列卫星相比,北斗三号在载荷、星间链路、激光通信等多项技术上实现了提升。例如,北斗三号卫星配置了新一代原子钟:星载氢原子钟,其精度将比此前北斗卫星原子钟提高一个数量级,继而将提升导航定位的精度水平。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公布的计划,以此次任务为起点,我国将迎来北斗三号卫星高密度发射。到2019年年底,将有18颗北斗卫星发射升空,服务区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周边国家;到2020年,将完成35颗北斗三号卫星的组网,向全球提供相关服务。这是我国北斗系统建设的第三步。2000年,我国建成了由2颗卫星组成的北斗一号试验系统,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走出了第一步。2019年,我国建成由14颗卫星和32个地面站组成的北斗二号系统,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走出第二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王博教授称,由于北斗卫星的布局特点,低纬度地区的导航精度最高,因此在亚太地区产生了广泛应用。目前,全球共有四大导航系统: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和中国北斗。未来北斗将与其他系统兼容,利用总计100颗以上的卫星,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此次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属于长三甲系列火箭之一。1994年首飞的长三甲系列火箭不仅有“金牌火箭”之称,也是长征火箭家族中的“劳模”。长征火箭至今共实施253次发射,81次由长三甲系列火箭承担,占比约1/3,成功率达97.5%,堪称运送卫星的“老司机”。我国北斗卫星始终由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北斗三号卫星的另一个固定搭档,是远征一号上面级。远征一号上面级于2019年3月首次亮相,是专门用于中高轨卫星发射的“太空摆渡车”,加在原有的三级火箭之上,形成“四级火箭”。中高轨路途遥远,在火箭分离之后,上面级继续飞升,到预定高度释放卫星,将“乘客”摆渡到位。远征一号的存在,节约了卫星自身的燃料,将为卫星延寿。
赵顺邦2019-11-03 18:18:04
-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中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0.2米/秒。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2019年2月12日13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第五、六颗组网卫星。本次发射是北斗三号工程第三次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也是农历鸡年中国航天的“收官之战”。经过3个多小时飞行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集成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四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运行。2019年11月5日19时45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公布的计划,以此次任务为起点,我国将迎来北斗三号卫星高密度发射。到2019年年底,将有18颗北斗卫星发射升空,服务区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周边国家;到2020年,将完成35颗北斗三号卫星的组网,向全球提供相关服务。北斗三号建设目标“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其建设目标是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我军民用户提供陆、海、空导航定位服务,促进卫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功能的应用,为航天用户提供定位和轨道测定手段,满足武器制导的需要,满足导航定位信息交换的需要。
齐晓彬2019-11-03 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