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下联的回答如下:1、答案:爱欲浓而人不在,人欲穷而事不断。2、基本释义: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3、语句含义:1)表示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或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不能按照自己希望的那样所发展。2)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以此来比喻痛失双亲的无奈,反映出百善孝为先的重孝观念。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所以孝顺父母在一朝一夕,一点一滴。4、拼音:shùyùjìngérfēngbúzhǐ,zǐyùyǎngérqīnbúdài。
窦连池2019-12-21 19:57:08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含义1.表示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或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2.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以此来比喻痛失双亲的无奈,反映出百善孝为先的重孝观念。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扩展资料:相关文章原文孔子行,闻哭声甚悲。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旁。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注释1、被褐拥镰:穿着粗布衣服,拿着镰刀。2、辟车:下马。3、以后吾亲:耽误了养亲的时间。4、间:阻隔。5、交游:交往。6、养:供养。7、年:年华。8、有:通“又”,用于整数于零数之间。译文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快,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先生家是不是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出去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照顾到亲人,这是过失之一;自视清高,不愿为君主效力,没有成就,这是过失之二;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断绝了联系,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吹动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时候老人却已经不在了!过去了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后想见而见不到的,是亲人。就让我从此离别人世吧。说完就辞世了。孔子对弟子们说:“大家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让我们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有许多弟子辞行回家赡养双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边吉来2019-12-21 19:13:03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春秋孔子《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译文: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断绝了联系,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吹动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时候老人却已经不在了!扩展资料这是丘吾子说给孔子的话,旨在宣扬儒家的孝道。此话是从反面来告诫孝子们,说明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后来用“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有用来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却不让其停止,这里所指的做某事,一般指的是不正义的事。
黄石全2019-12-21 18:55:53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思是树木希望静止,但风却一直不停止的吹动树木的树叶,子女想要赡养服侍老人的时候,双亲却都已经亡故离去不在身边了。该俗语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中皋鱼与孔子的一段对话,从这段对话当中皋鱼表达了自己的三个过失,表达自己因为年少求学忽视了亲人的故事,孔子的学生们听了这段话之后引以为戒,很多人都辞别孔子回家去赡养双亲去了。一方面表达了人世间很多事情是不以人或物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其自然的规律。同时也侧面表达出儒家的重孝观念。扩展资料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中分别凸显了树木和身为人子遇到不可抗力原因的无奈,因此我们经常用风木含悲这种主谓式成语来比喻比喻因父母已经亡故,孝子不能在奉养身边的悲哀。同义词有风树之悲、风木含悲等。子欲养而亲不待-风树之悲。
赵颖萍2019-12-21 18:39:30
-
意思是要静止,风却不停息地刮得它摇动;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喻痛失双亲的无奈,反映出百善孝为先的重孝观念。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待,则是孝子的无奈。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出自《韩诗外传》卷九,春秋时孔子偕徒外游,忽闻道旁有哭声,停而趋前询其故,哭者曰:“我少时好学,曾游学各国,归时双亲已故。为人子者,昔日应侍奉父母时而我不在,犹如‘树欲静而风不止’;今我欲供养父母而亲不在。逝者已矣,其情难忘,故感悲而哭。借树欲静,而风不休不止吹之为喻。实叹人子欲孝敬双亲时,其父母皆已亡故。后喻事与愿违,不尽人意。或客观情况与主观愿望相悖,多用此语。扩展资料:《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驵,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连东青2019-12-21 18: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