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出事了究竟是员工私售还是替罪羊

管玉忠 2019-11-03 11:35:00

推荐回答

理财都是有风险的,而且风险是由投资人来承担的,另外有些人会在银行出售理财产品,但是并不是银行的,需要注意,如果想要理财可以看看正规的p2l的平台,风险较高。
齐明松2019-11-03 14:18:2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虽然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柜台就设在银行营业厅内,但是它跟普通储蓄业务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理财产品跟储蓄业务分属银行的不同体系。所以理财产品不像银行储蓄,是可能会产生亏损的。而很多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为了个人私利,经常向咱们无知的普通投资人推销高风险的投资产品,这产品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就悲剧了。那么银行理财到底有哪些套路呢?套路一除了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以外,有时候还会代销保险、基金、信托等业务。有很多小伙伴就上了套,本着赚取收益的目的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却被销售人员混淆了概念,买成了保险。保险没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获取保险金是不确定的。而且银行卖的保险,基本上都是理财型的保险,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买份保险,最好也别选择银行。套路二有些时候银行会把代收产品当成自发的产品卖,可能还会向客户隐瞒风险。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买的其实不是银行的产品。而风险也不是银行承担的。套路三销售人员介绍的预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并不是到期后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计算陷阱都没有那么简单。收益套路是无穷尽,只能自己注意一点,以免踩进了陷阱。凡是口头承诺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数都是套路,最好能让销售人员把所有的承诺都写合同,这样如果有纠纷,也能算个保障。
    樊成飞2019-11-03 13:00:00
  • 一、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与客户产生纠纷时,是属于银行员工的个人行为涉及犯罪或是违规,还是银行来承担责任关键在于关系认定,银行是否构成直接责任,在法律上关键在于该违法的员工与银行之间是否构成了表见代理的关系。二、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表见代理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与有权代理一样,均由被代理人承担。很多投资人包括律师都认为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行为属于表见代理,因为一般情况银行员工在与储户、投资者签署的文件上用了银行的公章,或者进行交易时银行员工是在银行的网点内和工作的时间内进行的非法吸存或是私售产品的行为,满足了表见代理构成要件中的代理人具有被授权的表象及代理人的代理属于无权代理。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有关规定,客户主张表见代理的关键要素,是客户在主观上善意且无过失地相信银行员工有代理权,但是,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一般是银行理财产品的2至3倍,消费者在发现收益异常的情况下应尽到基本的审慎义务,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或与银行其他工作人员求证来避免购入非银行理财产品。
    堵文波2019-11-03 11:59:20
  • 违法,违反了《民法》,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从民法中的职务行为构成要件分析,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不属于职务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私自出售理财产品,一般是指银行员工未经本行、上级行审批或授权,未向监管机构备案,没有遵从正规的销售流程和相关规定,私下向客户出售所谓的“理财产品”的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第一是飞单。飞单并不是法律概念,在银行业,飞单是指未经上级行授权或批准,员工借助银行平台,擅自销售第三方发行的金融产品,第三方与银行之间不存在委托销售合约关系。应当注意到,员工擅自销售的第三方金融产品是真实的金融产品,仅是没有通过银行官方销售。第二是私售银行停售的理财产品。银行或第三方曾经发行并销售过某理财产品,后来停止销售。个别员工借助银行平台,假冒银行名义,向客户出售已经停售的理财产品,没有将募集到的资金划入银行专户,而是将资金出借给用资人使用。这种私售,可能是私售本行停售的理财产品,也可能是私售第三方停售的理财产品。第三是私售虚假理财产品。银行员工编造银行或第三方发行的理财产品,制作虚假理财产品协议书等文件,伪造银行印章或盗盖银行真实印章,诱骗客户购买虚假理财产品,将募集的资金出借给用资人使用。员工私售虚假理财产品,一般具有诈骗客户资金性质。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纠纷,一般涉及三个争议焦点问题:一是员工行为是否属于银行职务行为或表见代理行为;二是客户是否存在过错;三是银行对员工监管不力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员工行为是否属于银行职务行为或表见代理行为。民法中的职务行为判断标准较为复杂,一项行为构成职务行为一般需同时具备三个构成要件:员工在授权范围内与对手交易;员工以法人名义与对手交易;员工交易活动所获得利益归属法人。如果上述三个构成要件缺少一项,则不属于职务行为。具体到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而言,首先,在各类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事件中,员工擅自对外销售理财产品,均没有经过银行或上级行授权,不在授权范围内;其次,员工是否以法人名义出售理财产品,情况可能较为复杂,有些员工通过私刻、盗盖银行印章、使用银行理财协议文本等方式,以银行名义私售,有些则没有以银行名义私售,但是员工以银行名义私售,是否构成职务行为还须看是否同时具备另外两个构成要件;最后,员工交易所获利益是否归属法人,是判断私售行为是否属于职务行为的最重要判断标准。收益是否归属法人,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判断,从主观上看,员工没有将所获收益归属银行的意愿,客观上也没有将收益交给银行的行为。所有员工私售理财产品案例中,收益均由员工私自占有,没有交给银行。综上,从民法中的职务行为构成要件分析,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不属于职务行为。很多投资客户,甚至律师认为银行员工持有银行印章、理财业务凭证、身着银行制服或在银行办公场所私售理财产品,应依法构成表见代理。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表见代理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与有权代理一样,均由被代理人承担。在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事件中,我们认为,员工行为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构成表见代理的。 。
    辛国斌2019-11-03 11:54:43
  • 有可能构成职务侵占或者挪用资金罪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一般是指银行员工未经本行、上级行审批或授权,未向监管备案,没有遵从正规的销售流程和相关规定,私下向客户出售所谓的“理财产品”的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第一是飞单。飞单并不是法律概念,在银行业,飞单是指未经上级行授权或批准,员工借助银行,擅自销售第三方发行的金融产品,第三方与银行之间不存在委托销售合约关系。应当注意到,员工擅自销售的第三方金融产品是真实的金融产品,仅是没有通过银行官方销售。2019年底,华夏银行某支行濮某私自销售“中鼎”系列产品即是典型的飞单事件。第二是私售银行停售的理财产品。银行或第三方曾经发行并销售过某理财产品,后来停止销售。个别员工借助银行,假冒银行名义,向客户出售已经停售的理财产品,没有将募集到的资金划入银行专户,而是将资金出借给用资人使用。这种私售,可能是私售本行停售的理财产品,也可能是私售第三方停售的理财产品。第三是私售虚假理财产品。银行员工编造银行或第三方发行的理财产品,制作虚假理财产品协议书等文件,伪造银行印章或盗盖银行真实印章,诱骗客户购买虚假理财产品,将募集的资金出借给用资人使用。员工私售虚假理财产品,一般具有客户资金性质。
    黄砚农2019-11-03 11:36:46

相关问答

有可能构成职务侵占或者挪用资金罪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一般是指银行员工未经本行、上级行审批或授权,未向监管机构备案,没有遵从正规的销售流程和相关规定,私下向客户出售所谓的“理财产品”的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第一是飞单。飞单并不是法律概念,在银行业,飞单是指未经上级行授权或批准,员工借助银行平台,擅自销售第三方发行的金融产品,第三方与银行之间不存在委托销售合约关系。应当注意到,员工擅自销售的第三方金融产品是真实的金融产品,仅是没有通过银行官方销售。2019年底,华夏银行某支行濮某私自销售“中鼎”系列产品即是典型的飞单事件。第二是私售银行停售的理财产品。银行或第三方曾经发行并销售过某理财产品,后来停止销售。个别员工借助银行平台,假冒银行名义,向客户出售已经停售的理财产品,没有将募集到的资金划入银行专户,而是将资金出借给用资人使用。这种私售,可能是私售本行停售的理财产品,也可能是私售第三方停售的理财产品。第三是私售虚假理财产品。银行员工编造银行或第三方发行的理财产品,制作虚假理财产品协议书等文件,伪造银行印章或盗盖银行真实印章,诱骗客户购买虚假理财产品,将募集的资金出借给用资人使用。员工私售虚假理财产品,一般具有诈骗客户资金性质。
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应注意:1、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问题对于任何投资来说没有百分百的安全,只要是投资必定伴随风险,收益越高风险也越大。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相对而言风险较低,由银行风控团队审核的理财项目在把关上更加严格,不过也不一定就不会出现问题,而是出现的概率相对而言很低。国家规定超过50万的存款不被保障,银行也有可能倒闭。新手投资人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看到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往往比较担心,生怕风险太大会出现问题。实际上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在银行理财市场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产品本金亏损的情况,而且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能达到99%以上。部分结构性产品及风险等级为r3级或以上的产品收益不确定性较大,风险等级为r2的非保本类产品则可以放心购买。2、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手续费银行理财产品的手续费包括申购费、销售费、管理费、托管费等,一般来说银行不收取申购费,不过其它费用还是要收的,每样费用大多不超过投资金额的0.3%,总费用通常不超过0.6%。但是一般银行在测算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时候已经把这部分算进去了,也就是说银行测算出理财资金的收益率,扣除各种手续费,剩下那部分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预期收益率”。所以,按照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就能算出你实际获取的收益,不必考虑手续费的问题。比如投资者购买10万元一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是4.5%,手续费率一共是0.5%,产品到期后投资者获得的收益是100000×4.5%=4500元。3、银行理财产品在筹集期间收益计算问题银行理财产品在发布后有5-6天的筹集期,遇到节假日时间可延长到10天以上。产品收益一般是T+1天开始计算,按照银行活期存款利率0.3%计算收益。所以,钱香金融理财师建议尽量避免购买筹集期长、投资期短的产品,这样可以避免资金站岗的问题。4、理财产品到期后回款问题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满之后,理财资金会自动返回投资者的银行卡活期账户,其中多数银行会在到期日当天下午或晚上将本金与收益打回投资者账户,少数银行会在第二天打入。5、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流向银行把投资者的资金都募集之后,会拿去投资,一般投资渠道包括存款等高流动性资产、债权类资产等,说明书上都会提及,但是银行不会跟你说每部分的具体投资比例,投资者是无法得知资金的具体配置情况。不过一般来说银行理财资金大部分都投向于各类债券,风险相对可控。
防范电信诈骗1.2019电信诈骗常见手段有哪些?诈骗手法一: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改号平台,将自己的电话改为公安、检察院、法院的电话号码,从境外打给境内群众,谎称电话机主有法院传票未取,以传唤、逮捕等借口进行恐吓,然后以涉嫌贩毒或洗黑钱公安机关需调查个人资产为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打入所谓的安全账户以证明清白,乘机骗走群众钱财。诈骗手法二:冒充社保电力工作人员诈骗诈骗团伙向手机用户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冒充社保、电力等部门,通知被害人有大额账单欠费,然后以个人信息泄露、财产需要保全等为借口,诱骗受害人转移账户资金。诈骗手法三:汽车、房产退税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国家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声称根据国家政策要对事主购买的汽车、房产或农机具等进行退税、补贴,诱骗受害人持自己银行卡在atm机上进行操作,骗取受害人钱财。诈骗手法四:冒充电视栏目中大奖诈骗诈骗团伙通过群发短信、电话通知、电脑页面弹出等方式,告知受害人很幸运地中了某知名电视栏目的大奖,获得现金多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诱骗受害人交纳保证金、交税等,骗取受害人钱财。诈骗手法五:冒充熟人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受害人的熟人朋友,通过手机或者其他手机通讯软件谎称将要在近期探望。隔日编造赌博、嫖娼等原因被公安机关查获或者家人生病等理由,向受害人借钱,达成诈骗目的。2.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克服“贪利”思想,不要轻信麻痹,谨防上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犯罪份子实施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及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不要轻信中奖和他人能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及有致富信息转让,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对于家人意外受伤害需抢救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着急恐慌,轻信上当,更不要上当将“急用款”汇入犯罪份子指定的银行账户。多作调查应证对接到培训通知、冒充银行信用卡中心声称银行卡升级和虚假招工、婚介类的诈骗,要及时向本地的相关关单位和行业或亲临其办公地点进行咨询、核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培训类费用一般都是现款交纳或者对公转帐,不应汇入过个人账户,不要轻信上当。不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如收到以加害、举报等威胁和谎称反洗钱类的陌生短信或电话,不要惊慌无措和轻信上当,最好不予理睬,更不要为“消灾”将钱款汇入犯罪份子指定的账户。购买违禁物品属于违法行为对于广告“推销”特殊器材、违禁品的短信、电话,应不予理睬并及时清除,更不应汇款购买。对于要求先汇款后交货或要求预交定金、保证金、风险抵押金、公证费、手续费购物的陌生短信、电话,一定要小心谨慎,仔细甄别,千万不要轻信麻痹和上当受骗。取款谨慎到银行自动取款机atm机存取遇到银行卡被堵、被吞等以外情况,认真识别自动取款机atm机的“提示”真伪,千万不要轻信和上当,最好打95516银联中心客服电话的人工服务台了解查问,与真正的银行工作人员联系处理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