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理财公司跑路有什么共性吗

黎盛洪 2020-01-17 15:05:00

推荐回答

首先,第一点,跑路的p2p平台大都是地域性的公司。地域性的公司,一般只有一个办公地点,公司跑起路来非常方便,一个晚上时间就可以把东西搬空跑路。相反,全国性的平台,在各个城市都有驻点,撤离起来非常麻烦,所以地域性的平台是比全国性的平台风险要大的。

第二点,跑路的p2p平台大都是小公司。上线时间短,公司规模小,运营人员少。一方面,有些公司的确是因为风控不当,经营不善倒闭的,但另一方面,有一些公司就是打着吸够了钱就跑的主意,在淘宝花20万买一套现成的网贷系统,自然不会花心思和人员去运作公司。

第三点,跑路的公司基本都是没有独立APP,平台网站也非常粗糙的公司。如果一个平台,连自己独立的APP都没有开发,平台网站粗制滥造,那就基本能够断定该平台是没有技术和运营人员的,p2p本来就是基于互联网点对点技术的发展才创生起来的一个行业,一个p2p公司,连最基本的技术人员的没有,那十有八九是准备干一票就跑路的。

第四点,没有银行存管。跑路的平台基本上都是没有银行存管的平台。银行存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资金池的出现和平台卷款跑路,没有银行存管的平台,如果运营者有意要制造资金池是非常容易的,等卷够了钱,关门,跑路,一气呵成。

第五点,平台年化收益异常高。一般的小平台,因为刚起步,所以都会以较高的利率吸引新客户,但是如果一个平台的收益过分的高,那我们就要考虑它是如何运营如何盈利的了。目前,业内普遍认为一个合适的年化收益是在7.5%-15%之间的,基本上高于15%的平台我们最好碰都不要碰。

第六点,平台发展过快。一方面,资金迅速涌入,平台找不到真实借款人或者是好项目,资金闲置下来是没有利润的。另一方面,对一些小平台来说,资金迅速涌入也很考验人性,突然间这么多钱一下子就来了,是好好经营呢?还是干了这一票就跑路呢?平台迅速发展,资金迅速涌入对平台来说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呢?这一点我们恐怕还要商讨。

第七点,资金去向不明。这也就是我们第四点说过的,资金迅速涌入过后,平台把这笔钱用在什么地方了呢?标的是不是都是真实的呢?这些信息,如果我们无法从平台披露出来的信息中了解的话,那是不是等于直接把钱送给别人,蒙着眼睛被人骗呢? 

第八点,坏账,高坏账率。除了一些有意诈骗的平台,也有一部分跑路的平台是因为坏账率过高,资金回收不回来,为什么会造成坏账呢?一是平台前期的调查、风控不到位,二是后期的催款、追款力度不够大。这两方面的无论是哪一方面没有做好都容易造成非常高的坏账率。

第九点,逾期,逾期率高。一些平台,在投资之前明明宣传和条款上都写的是T+0到账或者T+1到账,但在实际投资的过程中,你一个标的到期了之后很可能拖上个一两天才收到回款,频繁出现逾期的平台也是非常危险的,这很可能预示着平台的资金链有问题。

第十点,无法提现。所有跑路的p2p平台的最后一步都是无法提现,到了无法提现的时候你就不要再相信平台的什么鬼话了,赶紧收集资料联合损失的投资人们一起维权吧!

路要通2020-01-17 15:36:17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1.风控不严

    许多P2P平台为了扩大业务规模,将放款标准降低导致风险把控不严,吸引了一些信誉度不佳的人群,因而贷款不良率很高。一旦借款人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平台又无力偿还时,就会导致爆雷。

    2.非法集资

    爆雷的另一种原因是有些不良机构利用P2P平台非法集资,募集的资金并没有用于规定的用途,而是投资于房地产市场,或是随意挥霍,最终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爆雷。

    符能江2020-01-17 15:59:13
  • 1、期限短收益高:新平台自身由于成立期限短,市场经验不足风控措施不到位的概率较大,再加上高息吸纳资金造成平台自身的压力较大,所以更容易出现兑付问题;

    2、关联平台互投互融:为了追求高年化收益同时开始多家P2P平台,多家平台受制于同一个老板,平台之间互投互融的现象及其普遍,而一旦关联平台中有一方出现问题,就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集体倒闭的现象;

    3、资金池:资金池在银行理财中普遍使用,但受益于银行自身实力以及现金流的充裕性,银行做资金池的风险要小很多。但对于实力薄弱的P2P来讲,资金池产品的风险要高得多。

    龙小花2020-01-17 15:54:25
  • 这些公司在跑路前,都很有可能会做一些小动作,例如举行一些大幅度提高收益的活动、或者突然大幅度去做宣传,这些行为为的就是尽可能吸取更多的资金然后跑路,所以我们投资者一定要注意了。我们的挑选平台的时候,安全和合规必须放在第一位。

    龚小荣2020-01-17 15:18:31

相关问答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位基层银行行长表示,今年银行最大的问题就是资产投放,亦即贷款投向哪里。无奈之下,上级银行现在都叫下属机构围绕上市公司来做。今年以来,通过这位行长所在银行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资金量竟然占到资产投放的一半。这也意味着,银行贷款正源源不断地流向股市,成为股市泡沫的制造者。毕竟,目前的经济基本面,并不足以支撑股市的疯狂。所以出现狂热现象,最主要的还是资金的追涨。连银行信贷资金都疯狂地冲向股市了,股市还怎么能不疯狂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管理层在条件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就匆匆推出了新三板,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中小创新型企业,融资实在太难、太没有通道了了,只能通过新三板等新的融资通道的开辟,帮助中小实体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缓解融资矛盾,解决发展问题,避免他们“倒”在起点上、亡在半途中,能够为经济发展、居民就业、收入增长等发挥更大作用。要知道,只要银行对中小实体企业的感情稍稍深一点,稍稍有一些同情心、怜悯情,新三板也可以待条件更加成熟时推出。但是,目前的银行信贷体制、管理体制、服务体制,真的让企业等不了、等不起了。令人痛心的是,在证监会千方百计地为中小实体企业、创新型企业创造发展机会、开辟融资通道、提供发展能量的同时,银行不仅不感到汗颜,不增强现任感,反而将贷款资金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流向股市,使原本可以得到缓解的实体企业资金矛盾,在新三板推出以后,并没有真正缓解,反而更加尖锐了,难道银行监管部门一点没有察觉?难道监管部门对银行已经完全失控和放任了?也许,银行对自己的行为也能找出很多很多的理由,譬如抵押、担保能力不足,制造业、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比重高、信用不强等。我们要问的是,难道房地产企业、政府融资平台就信用很好吗?他们的所谓信用,难道不是因为银行害怕出现系统性风险,而不断地通过借新还下、扩大贷款规模、积累风险实现的吗?如果银行对待这些企业也象中小企业一样,其风险只会大于中小企业、信誉也要远低于中小企业。如果把信用不好的责任全部推给中小企业,也是十分不公的。中小企业的信用不好,相当一部分是银行信用不好、嫌贫爱富造成的。相反,如果银行能够更多地站在中小企业一边想问题,把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当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合力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扩大市场,多数中小企业是能够发展得更好的,信用也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好的。问题是,银行从来就没有好好地想过这个问题,没有真正地把中小企业作为自己的支持重点,而是过度放大中小企业的“恶”,而忽略了中小企业的“善”。不仅如此,还在通过无限止地抬高贷款门槛、提高贷款成本,迫使企业寻求地下金融的支持。银行所以敢这么做,说到底,还是国有垄断所致。如果金融业的大门能够更多地向其他所有制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开放,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领域,并组建大量的中小银行,重点为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就不会这么突出,银行也就不会出现将资金大量流向股市的现象。尤其重要的是,如果再不具有企业理念,那银行就将无法生存下去。毫不客气地说,眼下的金融业已经与经济完全不相协调了。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在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已经被资金折磨得无法生存的情况下,却出现银行贷款放不出去的现象,决不是银行的悲哀,而是企业的悲哀,政府的悲哀,更是体制的悲哀。如果让这种悲哀不再延续,至少不再扩大,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快金融业的改革步伐,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领域,冲击国有银行的僵化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