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上的电容越多,主板质量越好吗

齐志民 2019-12-21 17:32:00

推荐回答

理论上讲,电容越多越大越好:电容有很多种,我们常关注的在主板上的电容主要是电源滤波电容,也就是那种最大个的电容。现在CPU的功率越来越大、主频越来越高,所以对电源供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用电容主要是为了滤去提供给CPU的电源部分和信号部分的杂波,当然一般来说我们看到的大个电容是铝电解电容,它的特点是容量大、成本低,所以现在几乎所有主板上的电源稳定部分所使用的电容都是铝电解电容。从理论上看,电容的容量越大,滤波的效果就越好,根据Intel的白皮书,主板CPU插槽附近的滤波电容单个容量最低为1000μF。什么是电容?电容是一种储存容器的无源元件,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与电容有关的电子产品、在任何地方都能见到电容的身影,一切都是由于电容存在,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滤波是电容的作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电源电路中都会用到。从理论上即假设电容为纯电容说,电容越大,阻抗越小,通过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超过1uF的电容大多为电解电容,有很大的电感成份,所以频率高后反而阻抗会增大。有时会看到有一个电容量较大电解电容并联了一个小电容,这时大电容通低频,小电容通高频。电容的作用就是通高频阻低频。电容越大低频越容易通过,电容越小高频越容易通过。具体用在滤波中,大容量电容滤低频,小容量电容滤去高频。亦有将滤波电容比作“水塘”。由于电容的两端电压不会突变,形象的说电容像个水塘,因为水塘里的水不会因几滴水的加入或蒸发而引起水量的变化。它把电压的变化转作为电流的变化,从而缓冲了输出电压。滤波就是充电,放电的过程。起到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
黄真炎2019-12-21 17:37:4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如果是电解电容,电容数量多是增加低音的瞬态响应,对声音稳定有很大作用电脑设计没有问题的情况下,音频功放芯片旁边的电解电容容量越大越好你要看清楚计算电容总容量,不要看数量。
    齐文浩2019-12-21 18:18:58
  • 是电解电容,没规定电解电容一定要有防爆槽的。
    连传杰2019-12-21 18:01:24
  • 看电容的生产地址才是重点一般的进口电容的寿命比国产的长五倍···固态电容好于液态电容,判断依据是是否有橡皮外包,有的就是液态的现在有半固态半液态的,这种比较差选择全固态的就好了,多和少影响不大,主要是质量。
    连俊彩2019-12-21 17:55:37

相关问答

1.主频主要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快1G的全美达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2G的Intel处理器。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GHz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GHz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GHzItanium2大约跟4GHz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2.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说白了,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3.前端总线FSB频率主要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其实现在“HyperTransport”构架的出现,让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前端总线FSB频率发生了变化。之前我们知道IA-32架构必须有三大重要的构件:内存控制器HubMCH,I/O控制器Hub和PCIHub,像Intel很典型的芯片组Intel7501、Intel7505芯片组,为双至强处理器量身定做的,它们所包含的MCH为CPU提供了频率为533MHz的前端总线,配合DDR内存,前端总线带宽可达到4.3GB/秒。但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同时给系统架构带来了很多问题。而“HyperTransport”构架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总线带宽,比方AMDOpteron处理器,灵活的HyperTransportI/O总线体系结构让它整合了内存控制器,使处理器不通过系统总线传给芯片组而直接和内存交换数据。这样的话,前端总线FSB频率在AMDOpteron处理器就不知道从何谈起了。4、CPU的位和字长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0”或是“1”在CPU中都是一“位”。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所以能处理字长为8位数据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字节和字长的区别:由于常用的英文字符用8位二进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将8位称为一个字节。字长的长度是不固定的,对于不同的CPU、字长的长度也不一样。8位的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字节,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处理4个字节,同理字长为64位的CPU一次可以处理8个字节。5.倍频系数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样版的Intel的CPU都是锁了倍频的,而AMD之前都没有锁。6.缓存主要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实际工作时,CPU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而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内存或者硬盘上寻找,以此提高系统性能。但是由于CPU芯片面积和成本的因素来考虑,缓存都很小。L1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服务器CPU的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L2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更高达256-1MB,有的高达2MB或者3MB。L3Cache三级缓存,分为两种,早期的是外置,现在的都是内置的。而它的实际作用即是,L3缓存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同时提升大数据量计算时处理器的性能。降低内存延迟和提升大数据量计算能力对游戏都很有帮助。而在服务器领域增加L3缓存在性能方面仍然有显著的提升。比方具有较大L3缓存的配置利用物理内存会更有效,故它比较慢的磁盘I/O子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请求。具有较大L3缓存的处理器提供更有效的文件系统缓存行为及较短消息和处理器队列长度。其实最早的L3缓存被应用在AMD发布的K6-III处理器上,当时的L3缓存受限于制造工艺,并没有被集成进芯片内部,而是集成在主板上。在只能够和系统总线频率同步的L3缓存同主内存其实差不了多少。后来使用L3缓存的是英特尔为服务器市场所推出的Itanium处理器。接着就是P4EE和至强MP。Intel还打算推出一款9MBL3缓存的Itanium2处理器,和以后24MBL3缓存的双核心Itanium2处理器。但基本上L3缓存对处理器的性能提高显得不是很重要,比方配备1MBL3缓存的XeonMP处理器却仍然不是Opteron的对手,由此可见前端总线的增加,要比缓存增加带来更有效的性能提升。7.CPU扩展指令集8.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9.制造工艺10.指令集11.超流水线与超标量12.封装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