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在二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国债对货币供给量有什么影响?

樊恒海 2019-12-21 19:37:00

推荐回答

错误,应该是减少基础货币供应量,抛售证券,通货减少,货币供应量为,货币乘数乘上基础货币,通货购买政府证券,资金以支票形式记入央行存款账户中,存款准备金增加,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应量变化,无法轻易判断。
堵晓东2019-12-21 20:36:53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1.央行一般要求不允许在一级市场购入债券,那等同于央行直接向财政透支,这一般是不允许的,会造成资金无度的净投放,国债的一级市场一般是由大型的机融机构去购买,在我国商业银行购买份额很大,一个原因是体制因素,另一个原因便是国债自身安全性就很好,获得的利息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商业银行可以稳定获得一部分收入,一级市场由他们来购买的话,资金相当于是从一些人手里流转到了政府手里,不会引起总量的增加,而央行从二级市场来购买,便可以合理地调整资金的投放和回笼,可以控制,可以保证有序,政策也具有很强的主动性。2.股票的一级市场购买的是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我国,个人投资者一般是通过网上的来认购一级市场发行的新股。余秋雨不是一级市场买而暴富的,他是在公司未上市之前获得该公司股份,上市后,由于证券市场能给出股份的合理价格和相对的溢价空间,才使他获得了一笔账面的财富。
    黄界颍2019-12-21 20:54:32
  • 国债是由财政部发行,由机构投资者在一级市场购买;二级市场是交易市场,好比是沪深交易所。央行是进行货币和金融管理的机构,例如发行货币,调节市场利率等,其职能是宏观调控、保障金融安全和稳定,以及为金融机构服务;一般是不买卖国债。如果它为了某项目的,例如像美国救市,也可以拿现金出来买国债,一级、二级市场都可以,但一般都不会公开,以免引发市场风险。
    黎益君2019-12-21 20:19:06
  • 二级市场是指在证券发行后各种证券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买卖流通所形成的市场,又称流通市场或次级市场。比如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就属于二级市场。在二级市场上销售证券的收入属于出售证券的投资者,而不属于发行该证券的公司。开户:投资者在经纪证券商处开户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委托:开户以后,投资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向证券商委托买卖证券。委托方式:当面委托、电话委托、传真委托、网上交易委托等。委托数量:A股交易采i用以手为单位,1手代表100股。投资者购买股票,必须是1手的整倍数,如200股,10000股等,不能是50股。成交:证券买卖双方同意交易成立并按规定完成必要的手续的行为。成交原则:价格优先、时间优先价格优先——较高价格买进申报优先于较低价格买进申报,较低价格卖出申报优先于较高价格卖出申报;时间优先——买卖方向、价格相同的,先申报者优先于后申报者。先后顺序按交易主机接受申报的时间确定成交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法定公众假期除外。交割:买主付出价款取得证券、卖主交出证券取得价款的行为。在各自的股东账户、资金账户上收付转账。扩展资料新发债从承购业务的证券公司与投资机构一经售出,便进入了债券的二级市场,债券的二级市场也称债券的流通市场。它是指对己发债券进行买卖的场所,不管是公开发行的还是非公开发行的,只要是已发债券,对此想买及想卖的债券投资者都会到这个市场上来。这个市场包括交易所交易和店头交易两个部分。证券公司或投资者那里接受了买卖委托之后,一般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处理:其一是自己作为买卖双方的对方直接交易;其二是自己并不直接成为买方和卖方的对方,而把该委托的证券作为代办接受下来,然后到证券交易所代为寻找适合的买主和卖主。凤凰网-二级市场买债券他看好城投债-二级市场。
    赵颜鹏2019-12-21 20:05:04
  • 中央银行在二级市场上买进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货币量的政策工具。买进国债,现金货币发放。卖出国债,货币回笼。
    龚寅雷2019-12-21 19:55:20

相关问答

金融宏观调控是以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主体,以货币政策为核心,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机制与过程。实践证明,充分发挥金融宏观调控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力争达到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这就需要运用恰当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宏观管理主要运用以贷款限额管理为主的行政手段,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实践证明,这种调控手段虽有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缺乏弹性,容易产生“一刀切”的弊病。因而,这N,iN控手段被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工具所代替。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一般来说,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政策和再贴现率政策等。这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它们各有优缺点,各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如果运用恰当,可以大大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效率。公开市场业务0penMarketOperations,就是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国家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从而调节货币供给的一种金融政策。当金融市场银根紧缩、利率上升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购买政府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投放货币以此缓和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反之,以此抽紧银根。公开市场业务每天都在进行,不会导致人们的不良心理预期,货币政策易于达到理想的效应。由于中央银行可以根据货币政策目标每天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而对货币供给量进行微调,便于为中央银行及时运用来改变货币供给变动的方向,立即有可能使货币供给增加或减少。不仅如此,中央银行还可以连续地、灵活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自由决定债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而且中央银行即使有时会出现某些政策失误,也有可能及时得到纠正。它不像存款准备金率与再贴现率政策那样,对货币供给产生很大的冲击,因此,这一手段有着比其他手段更多的灵活性,是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工具。法定准备金率ReserveRequirementsRate政策,是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在法律上规定的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有较强的告示效应。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有效宣言。它的升降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预示器。中央银行视经济发展状况而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可以成倍地收缩或增加全社会的货币供给。这一手段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中作用最猛烈的工具。通过货币乘数作用,它引起货币供给更大幅度地变化。即使是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巨大波动。于是,这一政策一般几年才改变一次法定准备金率。如果法定准备金率变动频繁,会使商业银行和所有金融机构的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干扰而感到无所适从。由于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会产生心理预期效应,会使得货币金融领域中的其他经济变量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这一手段的固定化倾向非常明显。在一般情况下,金融宏观调控不宜将之作为中央银行经常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率RediscountRate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金融市场的货币供求,从而调节货币供给的一种金融政策。这是美国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几乎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在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时都在使用这一政策工具。由于商业银行可以凭借商业票据对企业进行贴现放款,因此商业银行经常持有大量的商业票据。如果商业银行感到资金短缺,可以用这些票据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以获得所需要的资金。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扩大或收缩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当然,商业银行是否进行再贴现,中央银行只能等待商业银行向它借款,而不能要求商业银行这样做。可见,通过贴现率的变动来控制银行准备金效果是相当有限的。再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往往作为补充手段而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结合在一起执行。在上述三种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工具中,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一种很有效的调控手段;法定准备金率政策通常被认为是最猛烈的工具之一而较少使用;再贴现率政策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只不过其主要缺陷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没有足够的主动权。正因为如此,在金融宏观调控中,采取何种政策工具,要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进行正确的选择。选择恰当,就十分有利于金融宏观调控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