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回笼货币,使货币流通量减少,为什么就会导致利息率上长升?

齐效勇 2019-12-21 20:55:00

推荐回答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政府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债券等金融资产,直接影响的是货币供应量,随后影响利率。比如,政府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债券就是一种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了货币供应量,会使得LM曲线向右移动,利率下降。政府卖出债券则刚好相反,是一种紧缩的货币政策,缩小的货币供应量,使得LM曲线左移,利率上升。扩展资料:作用:①调节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影响其信用扩张的能力和信用紧缩的规模;②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利率;③为政府债券买卖提供一个有组织的方便场所;④通过影响利率来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可见,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主要是通过购入或出售证券,放松或收缩银根,而使银行储备直接增加或减少,以实现相应的经济目标。特点:公开市场业务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是唯一能够直接使银行储备发生变化的主动性工具,具有主动性和灵活性的特征。但也有其局限性,即中央银行只能在储备变化的方向上而不能在数量上准确地实现自己的目的。并且,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影响银行储备需要时间,它不能立即生效,而要通过银行体系共同的一系列买卖活动才能实现。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是证券市场必须高度发达,并具有相当的深度、广度和弹性等特征。同时,中央银行必须拥有相当的库存证券。公开市场业务。
简百录2019-12-21 21:21:35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中央银行公开卖出政府债券就是政府发行债券的意思。这么和你说吧,政府在财政赤字的时候会发行政府债券,,人们用手中的钱买债券这样导致现金减少,紧缩了货币供给,发行政府证券会导致货币需求增加,由货币需求公式i=kY/h-M/h当货币供给不变时,货币需求增加,所以利率会上升,由此私人投资会减少哦,私人投资减少这不是政府想要的。这种效应就叫做挤出全文。
    齐晋杰2019-12-21 22:02:06
  •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二级市场买卖政府债券,来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抛出债券时,公众用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购买债券,银行初始的活期存款数量减少,在存款乘数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供给量减少;反之,中央银行买进债券,向公众支付货币,银行初始的活期存款数量增加,在存款乘数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供给量增加。
    边占武2019-12-21 21:08:19
  •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三种。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全文。
    黄盛彬2019-12-21 21:03:34

相关问答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基准利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最适合充当基准利率。第一,国债的信誉最高。国债是中央政府以其征税权为担保而发行的债务,只要不发生政治危机,国债几乎是没有风险的。所以,国债在所有金融产品中信誉最高、风险最低,被誉为“金边债券”。无论在投资实践中,还是在理论分析中,要选择无风险利率,非国债利率莫属。第二,国债市场是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进入流通市场的国债成为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金融产品,与各类金融产品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所以,选择国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满足基准利率的基础性要求,能有效地传递市场信号和调控信号。第三,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行方式的市场化,国债期限品种结构的多样化,使国债在质和量上都有了突破;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形成,国债二级市场交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国债流动性明显增强。国债市场的发展使国债利率的市场影响力在不断上升,金融机构在国债发行市场的投标、一般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都会考虑国债二级市场的收益率。国债利率已自然而然地充当起基准利率的角色。和隗仗训洹是莺荪茹觉赀利林轶族所屺厚梨札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