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财政出现危机时,崇祯皇帝明明有钱,为何不愿拿出来救国呢

路金山 2019-12-21 21:03:00

推荐回答

崇祯为人浮躁、多疑,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崇祯在位17年间竟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可见明朝朝局的动荡不安。财政枯竭,崇祯没办法,向朝臣问策,代表着江南手工业,商业利益的东林党人,不思报国,只顾自己利益,让崇祯不收江南工业税反而转嫁到西北劳苦大众的身上,逼的西北人民揭竿而起,明朝形势更加危急。崇祯大事缺乏魄力,做事又犹豫不决,他派军镇压起义军,可朝廷已经到了发不出粮饷的地步,他向朝臣借钱,。崇祯做事犹疑不决,不能接受洪承畴和孙传庭的正确意见,听从东林党人建议对李闯时剿时抚。最终导致明朝陷入农民起义军降而复叛,杀之不尽的窘境。叛军的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彻底解决。崇祯不承担责任,大家都知道两线作战乃兵家大忌,当时明朝一边跟后金打,一边跟起义军打,实在是吃不消了,崇祯就让兵部尚书陈新甲秘密主持与后金议和,可消息泄露,朝廷舆论哗然,崇祯为了推卸责任,说这都是陈新甲背着他干的,把陈新甲杀了。从此朝臣中再也没有人敢提议和之事,明朝失去了与满清停战的机会,最终在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下,国力日渐衰弱,致使李自成农民军迅速做大做强,最终导致明朝灭亡。崇祯心胸狭窄又刻薄寡恩,自私自利,也无识人之明,多次冤杀大将,致使明朝出现空前的人才危机,使得那些良将贤相人人自危,根本不敢有所表现,这才给了小人可乘之机。
辛国良2019-12-21 21:08:38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有点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代末帝大多沉湎于酒色,而明朝末帝崇祯朱由检则是个例外。他18岁称帝,17年后即亡国,后世对他的评价却不错。史书说他“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沉机独断,刈除奸佞,天下想望治平”。明史》的作者张廷玉也说,崇祯“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也有的史评家说他“宵衣旰食”、“殚心治理”,将其归于英主之类。果真如此吗?史实的回答却是否定的。大明王朝灭国三百多年来,流行的看法认为,明末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18岁登极后即深谋远虑,谋定后动,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一举翦除魏忠贤阉党,赠恤天启朝遭迫害的杨涟、左光斗等正直之臣。继之毁《三朝要典》为东林党人辩冤,并起用有谋略的良将袁崇焕总督辽蓟抗拒后金,表现了非凡的机谋和才干。他开局顺手加之铲除魏忠贤阉党集团深得人心,一时有了“英容中兴之君”的美溢!但令人遗憾的是他如一株怒放的昙花,耀眼一刻后便光彩不再了。问题的成因虽十分复杂,政治大气候是首要因素,他的盲目自信、猜疑嫉贤、滥施酷刑之失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时的朱明王朝经过他祖父神宗、生父光宗、乃兄熹宗的惨淡经营,王朝的政治生态仍然每况愈下。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各派政治势力都在为既得利益或瓜分更大的利益进行着殊死搏斗。更令朝廷头痛的是西北各地的饥民大起义已成燎原之势,整个晚明社会就像蓄满药石的火药桶,只要崩上一星火花就会引发无法避免的大爆炸。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关外的后金政权,正以咄咄逼人之势不断寇边,觊觎大明神器。在内忧外患不断,国是日非的背景下朱由检黄袍加身了。最初他确曾“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决计再次中兴大明王朝。但由于他没受过从政训练,根本不懂得治国之道。加之生性疑忌,又急于求成心切,总想一口吃出个胖子。几个月后政局不见起色,他看谁都不得力,结果走马灯似的撤换大臣,或因小过罪人而大开杀戒。粗略统计他在位17年,共任命过50位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副相,可见他用人轻率之一斑。后来被他杀戮的相当于首辅的内阁大学士2人,他直接下令杀死的总督7人、巡抚11人,被迫自杀的1人。被他利用特务手段抓进监狱里关押、殴打、间接逼死、自杀或判刑、流放的巡抚和尚书、侍郎几十人。公元1641年,即朱由检当国14年后被关押在大牢里的三品以上的官员145人。这个数字见于官方史料,当时崇祯朝举国上下大约有文官一万多人,其中三品以上的文官远不到百分之十。人们不难想象如此多的高官被打入大牢,官场的阴森景象会是什么样?在上述“犯科”的官员中,贪赃渎职者当大有人在,治其以刑罚罪有应得。但事实证明,恰恰在这部分被关押的高官中,有人是无罪而且是有功大明之人,只是这年轻皇帝轻信谗言或得个小报告就大发淫威,被他十分情绪化的革职拿办,或随便安个罪名处以极刑了事。这种施政手段,造成人人自危,个个不敢任事的局面。过几年以后,当他看到这种人事调整没有给国家带来新的生机,相反,衙门间政事推诿、扯皮的风气依旧。更让他心惊肉跳的是农民起义军的锋芒所指已逼近北京;对后金的战争依然节节失利,而官僚集团的相互倾轧也并没随着魏党的消亡而敛迹。这些令人头痛问题的存在,使他陷入烦恼和空前的苦闷之中。面对不理即乱,理后更乱的政局,他坚信问题症结全在文武百官身上。反思几次后,感到登极不久作出的限制宦官出城,解除宦官兵权的决定错了,这不利于对各级官吏和军队的控制。冥思苦想后也没有新招法,重又袭用老祖宗用过的伎俩,首先在服侍自己的宦官中选拔亲信,培植鹰犬。然后利用东厂、锦衣卫这一整套庞大的特务系统,进行暗无天日的恐怖统治。这个念头一经定格,他便下令大肆招收宦官。由是,宦官人数急剧膨胀,待他末日来临之际,宫中宦官总数不下十万人,创造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纪录。为了控制军队,从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起,派乾清宫太监王应朝监视京城军队。派太监冯元升去核实各路军队人数,据此数目让户部发军饷。又派太监吕直代表圣上前去慰问守城将士,继之任命吕直提督九门及皇城门。到了崇祯四年十月,又索性恢复太监监军制度,派往边镇的叫“监视”,派往内地的叫“监军”,并且赋予他们极大的权力。试想太监们窃取了军权,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统军的将领们能心悦诚服地听命于他们的瞎指挥吗?太监监军后,他们还有权随时向皇上直接密报,对统帅们捕捉到的最佳战机无端阻挠、掣肘。更糟的莫过于还在暗中派厂卫人员去军队,用特务手段监控将领们的一举一动,在军队与皇权之间埋下了离心离德的祸根。崇祯在位期间,常以“恤民疾苦”相标榜,但老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年皇室、官僚广占民田,正税之外,又有三饷辽饷、剿饷、练饷加派,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却是不争的事实。崇祯十三年,陕甘和河南等地大旱,饥民们将可食的野菜挖尽,树皮剥光,灾区路尽饿殍,甚至有易子相食的现象发生。崇祯接到各地官吏请开官仓济饥的报告不断,却不予理睬。当李自成率军重入河南时,义军以“迎闯王,不纳粮”作号召,饥民纷纷从军,一时成为燎原之势,官军则一路败逃。试想在大灾之年,崇祯若想到百姓的疾苦,真想救民于水火的话应有举措,假设能开官仓救济饥民的话,无疑是得人心之举;假设他将库帑中积存的银两,拿出一点点在州郡开设粥棚的话,不致于饿死那么多平民百姓……严格地说,历史过程是不许后人假设的,因为事后诸葛亮,你想的招数再好,于当时当事是没有任何补益的。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查没的明廷内帑,就足够这个新政权两年以上的全部支用”。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连天烽火,喊杀声不绝于耳,不觉心惊肉跳起来。是进?还是退隐?他没有主心骨了。接着又匆匆返回乾清宫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并辅弼太子。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三个儿子入宫,叮嘱后事。他先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皇后泣曰:“臣妾跟从今上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耳。陛下命妾死,妾怎能不死?”言毕解带自缢而亡。随后与袁贵妃拜别说:“你也随皇后去吧。袁投环自缢。接着又砍杀自己15岁的长女长平公主,流着泪说“尔为何要降生到帝王家啊!”说罢取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狠劈下去。公主本能地举臂自护,结果右臂被砍断,顷刻卧地,呻吟哀号。崇祯见此惨状,浑身哆嗦,再也没有勇气砍杀女儿了。然后他咬破手指写了一通给李自成的血书,大意是说自己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误,现在死了更无脸到九泉下见祖宗,只有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任尔等分割尸身,千万不要伤害黎民百姓云云。他将血书藏入衣襟,慌忙再登煤山,自缢于一棵老槐树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血书从反面揭示出他死不认账的心态,对自己的过错没有丝毫的反省和检讨,国家行将灭亡之时,他才感觉到不要伤害黎民百姓的重要性,而且又是忠告李自成的,更暴露了他“恤民疾苦”说教的虚伪性。传统的史学精髓在于臧否历史人物时多取“盖棺定论”的方法。三百年后审视晚明的这段历史,崇祯虽不是荒淫的暴君,他的猜疑轻信、刚愎自用的悲剧性格,确实是位不合格的帝王,如果不是他操持国柄的话,晚明的历史也许是另一种写法。
    连会新2019-12-21 23:57:02
  • 不可能的,你不知道他们当时同时面对了多少困难.他们都已经尽力了.明朝末年,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我们先不提应为进入了罕见的冰冻时期,给这个以农业为主,人口众多的国家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也不提因此造成的连续的干旱,蝗灾,和应为灾害而广泛流行于北方的天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给这个国家的实力造成的摧毁性打击。也放下由于纷乱的党争造成的领导阶层的混乱,税收制度的不能够数目化管理,和第一次全球经济的衰退,给国家在战略领导,经济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失误。就只说战斗,其实明朝后来是在三线作战,世界上强大如纳粹德国,拿破仑的法国,罗马。都不能坚持两线作战,更何况三线作战?先说说南线作战,这个知道的人并不多。天启皇帝元年,四川永宁大土司奢崇明,和另外一个大土司之乱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从天启元年至崇祯十年,前后持续17年,大规模交战持续9年。先是永宁大土司奢崇明叛乱,进攻重庆,成都,全川大震。后来4000明军在女将秦良玉的带领下夺回成都,重庆,但是叛军主力却安然撤退,2年2月水同大土司安邦彦叛乱,两股叛乱军合并一处,包围贵阳,明军主力当时都在往东北调动,兵力极度空虚。短时间里不会有援军到达,贵阳守军只能无限期的监守,盼望奇迹的发生。城里守军加上紧急招募的民兵只有7000人,而城外叛军多达100000多人。是明军的15倍。双方竟然反复争夺达10个月之久,明军没有粮食,就吃用死去的人。最后时刻城里军队,百姓只剩200人。却无一兵投降,其壮烈天下无双,震烁古今。天启3年12月,明军击破安邦彦叛军,斩杀18000人。后明军分兵5路,杀入土司腹地,俘虏元凶伪大梁皇帝奢崇明,和他的宰相菜金贵,妃子,将军等1000多人。土司叛军遭到重创,假意求和,明军急欲北上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但是就在返回途中,叛军就在山涧伏击了明军。明军震怒立刻回师,在汪家冲,宅吉屯,织金等会战接连大胜。天启5年6月,安邦彦勾结各地土司和越南联合进攻,10倍于当面明军,但是明军忠勇将士以决死之心与叛乱军决战,大破50000叛乱军。其后叛乱军转入利用西南山区的游击战,最终在崇祯2年9月,明军全歼残匪数万人,斩杀安邦彦。平定了西南土司妄图独立的梦想。中线暴民军:过去以为他们有多神勇,后来才发现和明军的战绩是败多胜少,而且大败,惨败多,明军还通常是以少胜多。要不是明军一再应为北方告急,急需调动部队过去,姑息宽恕他们。他们就是实力再大100%,也不是明军的对手。1627年突然发生的大破坏,如同一个迷,旱灾使帝国的西部,变成了传说中的魔界,大批大批的人们静静的死去了,成为荒漠的世界。日落的余辉下变成荒漠的农田上风沙四起,令人不寒而栗。澄阳县一个叫王二的人带着几百名走投无路的饥民,杀死了知县,后逃入山中,大暴动开始但是在曹将军带领下不到10000明军一路追着比他们多10倍的100000多暴民军狂打,从陕西到甘肃,从甘肃到陕西到山西。崇祯5年明军调集京军,川军,河南兵,盐兵,毛葫芦兵,营兵,土兵共30000人把比他们多6,7倍的暴民军包围,里面有闯王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大天王,八大王,八金龙,老回回等几乎所有头面人物十几万造反大军彻底包围在太行山与黄河交界的绳池渡。造反大军无路可退,就以假投降欺骗了明军,走出包围后继续叛乱。暴民所过之处,把骡马裹带一空,连家属妇女也乘骡马。遇到明军,以小股骑兵引诱到伏击地点,再以大队暴民围攻。用重金广布谍报,监视明军动向,攻城时,先派入内应,内外夹击,。厦门战役全歼固山额真,平南将军的30000清军。而真正打败南明的是前任明军,而不是什么满洲军,如果说满洲8旗军还有战斗力的话,那也是索伦,锡箔,巴而虎,达翰儿等各族加入组成的伊彻满洲。最牛的要属300年不败的大明海军了。无论内战,还是越南,葡萄牙,荷兰,英国,日本,全不在话下。经典之战:与荷兰的料罗湾海战,与日本水鬼大名的露梁海战,与荷兰的彭湖海战,与葡萄牙,日本海盗的九山大洋海战,与越南的小黄江大战,与清朝的厦门海战。这些个经典之作,以后一定会被拍成大片地。早晚黄金甲式的胸衣会被看烦的。到了明朝的最后时刻,明军依然可以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打败2000荷兰军,跨海收复台湾。以1万只有木棍,长矛,大刀的部队在云南打败拥有战象的10万缅甸军队,在一个遥远的山区大败平西王的满汉大军。那怕明朝最后的皇帝已经去世12年,明军依然可以在1674年收复被清军勾结荷兰一起占领,又要送给荷兰的彭湖。他们一直在保卫着中国。看看明朝战史,你会发现明军无论多么惨,多么危机,都决不用女人换取和平,决不割地赔款。哪怕如暴民军大军压城,哪怕如瓦刺大军围攻首都,哪怕如皇帝不幸被俘。都决不认输。明朝的皇帝有好的,有爱玩的,有荒谬的,但是没有软骨头的。你看如崇祯皇帝天子殉国,你看如正统被俘却决不求饶,你看如隆武战死沙场,你看如绍武被俘,绝食自杀。正气明朝。明朝军队的单个战绩在世界上不是最好的,但是明朝确实古代世界上所有过百年的帝国唯一没有签定任何不平等条约的,唯一从不向任何势力屈服的。哪怕是暂时的。明军是世界上在国家基本亡国后,抵抗时间最久的。他们坚持抗战38年。
    黄石兵2019-12-21 22:02:19
  • 俗话说得好: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我们承认崇祯是个明君,但他最终未能挽大明于既倒,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明的吏治在万历时就已经败坏,虽有张居正的改革,也只不过是使之获得了一时喘气时机,何况最终改革的一些政策终被推翻。二、崇祯前的几任皇帝都是昏庸之辈,到崇祯时已是积重难返了。三、明后期多次对西南用兵,镇压反叛,浪费了巨大的国力。四、中国历朝历代改朝换代无外乎天灾人祸,导致百姓吃不上饭,从而造反。很不幸的是崇祯年间亦是先涝后旱,而且是连年大旱,国库又无钱救济,致使起义此起彼伏。五、先后遇上了满族名主努儿哈赤,皇太极。对手的实力强劲也和最终的失败有一定的关系。六、局势危急,心情急迫。直接导致不断地撤换大臣,已求速定,结果确是欲速而不达。七、崇祯为人刻薄寡恩,对臣下猜忌心重。许多大臣要么下狱,要么被杀,要么投降(无论是投降于农民起义军亦或是异族。八、没给袁崇焕与后金谋和,以积攒实力,先平内患,再除外虏策略实行的机会;反而中了后金的反间计,自断一臂。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崇祯是一个一心想励精图治,对政事殚精竭虑的有为明君。只不过接位太晩,大明已经是千疮百孔,积重难返了。再加上天时不利,异族崛起。现在想来只能是掩卷叹息。
    黄生锦2019-12-21 21:38:09
  •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国家的腐朽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趋势至于国库是空虚的,特别是宦官专政大批官员买官卖官,导致吏治腐败。可以说有钱也办不了事情。
    齐文焕2019-12-21 21:21:52

相关问答

银监会,证监会属于事业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监会或银监会;成立于2003年4月25日,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中国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其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事业单位Public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为中心、会、所、站、队、院、社、台、宫、馆等字词结尾,例如会计核算中心、卫生监督所、司法所、银监会、保监会、质监站、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等。扩展资料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之初的主要职责为:1、制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规章制度和办法;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议。2、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3、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4、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5、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报表,抄送中国人民银行,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6、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提出存款类金融机构紧急风险处置的意见和建议。7、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8、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1、研究和拟订证券期货市场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起草证券期货市场的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议;制定有关证券期货市场监管的规章、规则和办法。2、垂直领导全国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对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管理有关证券公司的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3、监管股票、可转换债券、证券公司债券和国务院确定由证监会负责的债券及其他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托管和结算;监管证券投资基金活动;批准企业债券的上市;监管上市国债和企业债券的交易活动。4、监管上市公司及其按法律法规必须履行有关义务的股东的证券市场行为。5、监管境内期货合约的上市、交易和结算;按规定监管境内机构从事境外期货业务。6、管理证券期货交易所;按规定管理证券期货交易所的高级管理人员;归口管理证券业、期货业协会。7、监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期货结算机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证券资信评级机构;审批基金托管机构的资格并监管其基金托管业务;制定有关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指导中国证券业、期货业协会开展证券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工作。8、监管境内企业直接或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上市以及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到境外发行可转换债券;监管境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到境外设立证券、期货机构;监管境外机构到境内设立证券、期货机构、从事证券、期货业务。9、监管证券期货信息传播活动,负责证券期货市场的统计与信息资源管理。10、会同有关部门审批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及其成员从事证券期货中介业务的资格,并监管律师事务所、律师及有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及其成员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活动。11、依法对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罚。12、归口管理证券期货行业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合作事务。13、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参考资料-事业单位-银监会-证监会。
摆脱财政危机方法就是卖官鬻爵和货币改革图自救,这两个方法都是开始管用,后来就越来越多问题了。摆脱财政危机方法一就是卖官鬻爵汉武帝时期,经常对外打仗,就导致国库空虚,没有钱怎么打仗,怎么给军队保证粮食的供应呢?百姓生活又非常辛苦,不可能在百姓身上加多负担,他们会造反的,汉武帝想来想去。知道有很多富人对当官非常执着,希望可以光宗耀祖,就算是一个闲的职位,百姓也想要这样的虚名了。汉武帝就把目光放在爵位制度上来,放出风声,什么样的官位可以拿多少钱来买,国家承认,买的官位都是合法的,这下就非常多的富商大贾赶紧去看看有什么职位适合自己。要知道这群人最多就是钱了。拿多钱都不会心痛的。就这样靠卖官,汉武帝短短的时间内就收到了三十余万两黄金,一下子就缓解了了国家的财政压力了。摆脱财政危机方法二是货币改革图自救汉武帝卖官得到甜头,国家是暂时没有危险了,可是还是要对外打仗呀,需要很多的钱,那么汉武帝就想出来,自己可以把货币进行改革呀,自己就有更多的钱来花了。这次主要的目的是增发皮币和白金币两种新型货币。可惜的是这两种货币面值跟实际完全不符合,国家还可以从中获取丰厚的“铸币税”,简单说就你旧的钱要换新钱,要给手续费了,国家是收到口袋都满满的,但是百姓就可怜,兑换率超级不合理,基本上百姓换了之后,生活更加不好过,就开始全社会的抵制,更有百姓发明了铸假币。最后还是汉武帝发现了这个弊端,就废除了这个捞钱小神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