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如何去杠杆防风险

齐星亮 2019-12-21 22:10:00

推荐回答

2019年金融危机以来,金融业成为大规模外溢效应的渠道,国际资本流动透过金融机构网络跨境交易形成的外部冲击日益显著,实行灵活汇率的国家也难免资本流动冲击。2019年面对外部冲击,欧盟内部各国纷纷“以邻为壑”,各自为国内所有银行存款提供全额担保,避免资金外流维持银行系统的流动性。蒙代尔三难困境”理论框架受到质疑,美元作为最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美国货币政策是全球流动性周期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对国际跨境信贷流动和金融市场杠杆有重大影响,汇率自由浮动难以抑制资本流动确保货币政策独立。受流动性周期影响的经济体,从“三难困境”:无法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变为资本自由流动还是货币政策独立的“两难”选择。其政策含义是: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加强金融市场杠杆交易监管,切断外部冲击传导渠道,可确保货币政策独立稳定金融形势。流动性的实质源于货币创造,第一层次是货币当局供应基础货币创造流动性。第二层次是银行以及影子银行体系通过信用扩张期限转换派生存款创造流动性。这意味货币政策能否不受干扰服务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宏观经济目标,取决于货币当局是否能够控制流动性来源。从流动性供给层次看,基础货币提供的流动性要比市场内生杠杆交易衍生的流动性稳定。货币乘数代表了银行、影子银行体系等信用等长期限风险资产,减持优质流动性资产,导致风险资产价格上涨,扭曲风险溢价信用利差缩窄,催生资产泡沫。市场交易量增加烘托下,表面上市场流动性充裕,但这类债务杠杆交易衍生的流动性具有脆弱属性,资金流动对境内外息差、汇差极敏感。一旦出现市场压力撤资,这些流动性就可能迅速消失,刺破资产泡沫引致危机。
龚宁静2019-12-21 22:18:3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金融杠杆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投资者必须仔细分析投资项目中的收益预期,还有可能遭遇的风险。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
    齐新林2019-12-21 23:57:24
  • 金融杠杆leverage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投资者必须仔细分析投资项目中的收益预期。还有可能遭遇的风险,其实最安全的方法是将收益预期尽可能缩小,而风险预期尽可能扩大,这样做出的投资决策所得到的结果则必然落在您的预料之中。使用金融杠杆这个工具的时候,现金流的支出可能会增大,必须要考虑到这方面的事情,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即使最后的结果可以是巨大的收益,您也必须要面对提前出局的下场。扩展资料: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1、不确定性: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难以事前完全把握。2、相关性:金融机构所经营的商品—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3、高杠杆性:金融企业负债率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随高度金融风险。4、传染性:金融机构承担着中介机构的职能,割裂了原始借贷的对应关系。处于这一中介网络的任何一方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发生行业的、区域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金融杠杆。
    黄盛珍2019-12-21 23:37:38
  • 即金融去杠杆,应该是转移银行信用风险的举措。信贷资产属于银行资产,而卖资产无论如何不会降低银行的杠杆水平的。因为它和银行负债端的资金来源根本就是两回事。不过,如果C其能够常规化、可盈利,债务风险就能有效转移,那长期来看对银行业确实是一个利好。降低金融杠杆,需要双管齐下,既要从源头上回笼基础货币,提高机构利用回购市场加杠杆的成本,也要强化监管,管控金融系统内的信用衍生过程,抑制金融机构扩规模谋取监管套利的冲动,否则即使短期内回购市场的杠杆水平下滑,但只要央行结束货币收紧,在金融机构继续扩规模的背景下,非银机构又会卷土重来再次拉升回购市场的杠杆水平。
    龙小翠2019-12-21 22:54:25
  • 杠杆率,资产与银行资本的比率。去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当资本市场向好时,高杠杆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产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高“杠杆化”的风险开始为更多人所认识,企业和机构纷纷开始考虑“去杠杆化”,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逐渐把借债还上。这个过程造成了大多数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的下跌。综合各方的说法,“去杠杆化”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潮流。扩展资料金融机构去杠杆对中国的影响:金融产品的去杠杆化对中国影响很小。由于实行资本账户的管制,中国绝大多数的对外金融投资都是以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投资的形式进行。这类投资一向稳健保守,基本不会涉足高度杠杆化的金融产品,即使有所损失,也不能与其他类型投资者的损失相提并论。其次,“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和“投资者的去杠杆化”对中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杠杆——去杠杆化。
    齐昌玉2019-12-21 22:36:33

相关问答

所谓杠杆,从狭义上讲,是指资产与股东权益之比;从广义讲,则是指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从而扩大盈利能力或购买力。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去杠杆化”一词遍从国外一直流行到国内。所谓“去杠杆化”,是指公司或者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把原来通过各种方式“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这样一个潮流。去杠杆化会的影响那么,去杠杆化将如何影响当前的资本和资本市场呢?美国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的最新观点是,美国去杠杆化进程,已经导致了该国三大主要资产类别价格的整体下跌。格罗斯认为,全球金融市场目前处于去杠杆化的进程中,这将导致大多数资产的价格出现下降,包括黄金、钻石、谷物这样的东西。我们经常说总有机会存在于市场的某个地方,但我要说现在不是时候。格罗斯表示,一旦进入去杠杆化进程,包括风险利差、流动性利差、市场波动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会上升。资产价格将因此受到冲击。而且这个进程将不是单向的,而是互相影响、彼此加强的。比如,当投资者意识到次贷风险并解除在次级债券上的投资杠杆时,那些和这些债券有套利关系的其他债券、持有这些债券的其他投资者以及他们持有的其他品种,都会遭受影响。这个过程可能从有“瑕疵”的债券蔓延到无瑕疵的债券,并最终影响市场的流动性,进而冲击实体经济。杠杆率一般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与权益资本的比率。高杠杆率意味着在经济繁荣阶段,金融机构能够获得较高的权益收益率,但当市场发生逆转时,将会面临收益大幅下降的风险。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都采取杠杆经营模式。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一般为10-20倍,投资银行的杠杆率通常在30倍左右。杠杆率的优点引入杠杆率作为资本监管的补充手段,其主要优点为:一是反映股东出资的真金白银对存款人的保护和抵御风险的作用,有利于维持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水平,确保银行拥有一定水平的高质量资本普通股和留存利润。二是能够避免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的复杂性问题,减少资本套利空间。本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如果商业银行利用新资本协议的复杂性进行监管套利,将会严重影响银行的资本水平。有关数据显示,一些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比率出现背离。2019年年末,瑞士信贷CreditSuisse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3.1%,但杠杆比率只有2.9%;UBS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1.5%,杠杆比率却只有2.6%。通过引入杠杆率,能够避免过于复杂的计量问题,控制风险计量的风险。三是有利于控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快增长。通过引入杠杆率,使得资本扩张的规模控制在银行有形资本的一定倍数之内,有利于控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快增长。杠杆率的缺点杠杆率也有其内在缺陷:一是对不同风险的资产不加以区分,对所有资产都要求同样的资本,难以起到鼓励银行有效控制资产风险的目的。二是商业银行可能通过将资产表外化等方式规避杠杆率的监管要求。三是杠杆率缺乏国际统一的标准和定义,同时对会计准则有很强的依赖性。由于杠杆率的相关项目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受会计并表和会计确认规则的影响很大,在各国会计准则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该指标难以在不同国家进行比较。
银行杠杆率:杠杆率的计算方式为一级资本除以总资产,包括表内和表外资产。表内资产按名义金额确定,表外资产则存在换算的问题。其中对于非衍生品表外资产按照100%的信用风险转换系数转入表内,而对于金融衍生品交易采用现期风险暴露法计算风险暴露。根据银监会最新监管要求。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投资者必须仔细分析投资项目中的收益预期,还有可能遭遇的风险,其实最安全的方法是将收益预期尽可能缩小,而风险预期尽可能扩大,这样做出的投资决策所得到的结果则必然落在您的预料之中。使用金融杠杆这个工具的时候,现金流的支出可能会增大,必须要考虑到这方面的事情,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即使最后的结果可以是巨大的收益,您也必须要面对提前出局的下场资本:自有资本后果:衍生品基金的八分之一目的:自有实物资本所撬动的交易资本对冲基金等经营衍生产品的法人机构,一元钱的自有资本要对付一百甚至二百元的资产,杠杆率为1:100或1:200;投资银行一般来说的杠杆率是1:30,但在CDO债务抵押债券的业务上,往往高达1:60。国内前一阵子为了严格规范经营,降低风险,三申五令地要求房地产开发商的自有资本率不低于30%,杠杆率相当于1:3.3;尽管现实中的房地产开发商的杠杆率常在1:10左右。那么受着高度监管的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又该是多少呢?即行话所谓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至少要在8%。也就是,按规定充分计提风险准备金,一块钱的资本金,能放出12元半的信贷风险权重为100%。换句话说,银行的杠杆率为1:12.5,不足投资银行的2.5分之一,衍生品基金的八分之一。简单理解就是“自有实物资本所撬动的交易资本总和。
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RayDalio在《关于去杠杆化的深入理解》一文中,将去杠杆过程分成了“糟糕的通货紧缩去杠杆”“良好的去杠杆”“糟糕的通货膨胀去杠杆”三个类别。而所谓良好的去杠杆是指货币增加供给,以缓解因债务减少及紧缩形成的通缩压力,形成正增长,负债/收入比率下降,名义GDP增长率超过名义利率。 达利欧发现,有些国家去杠杆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社会剧变,甚至引发战争,有些则能通过有序的调整,经济恢复到生产与消费的平衡状态。而好的去杠杆能平衡好债务减记、紧缩政策、财富转移和债务货币化的关系。2019年中国开始新一轮的去杠杆。2019年以来去杠杆进入新的阶段,5月浙江大型民营企业盾安集团的债务危机将本轮企业信用债违约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根据wind统计,2019年至今,市场上共有20只债券违约,其中6只为新增违约主体,均为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大股东,新增违约主体中除了ST中安国有控股4.13%,其余皆为民营资金。 一旦上市公司都开始出现违约,也意味着金融去杠杆、融资渠道收缩对企业资金链条的冲击已开始侵入实体经济的主动脉。有意思的是,私营部门一直在加速地“去杠杆”,私营工业企业的整体平均负债率从2004年的62%降到2019年的52%。近期,私营工业企业所贡献的产值和利润占到所有工业企业总额的近四成,而这些企业的负债只占所有工业企业负债总额的两成。 2019年,国有部门的负债却仍然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尤其是地方国企,个中理由与“保增长”的目标有关。据今年4月末财政部发布的2019年1-3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3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64万亿元,负债总额106.6万亿元。经计算可得,3月末国企负债率接近65%。这一数据尽管比2019年6月末65.6%的数字有所降低,但和国内企业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高。例如,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4%。两者的负债率水平相差8个百分点以上。 国企又该如何去杠杆?答案其实很直接,市场出清。但是事实是,退出市场的僵尸企业少之又少,市场化债转股也进展缓慢。资源仍高度集中于国有企业是基本事实。 另一个“债务”的重灾区在地方融资平台。如果把建设放在人口流出、产业凋敝的地方,最终基建发挥不了作用,确实会形成严重的财务负担。但另一方面,中国计划到2020年将城镇化率提高到60%,2030年进一步提高到70%。目前地方政府承担大部分基建支出,中央政府牵头的项目仅占基建投资的10%。 穆迪报告指出,2019年至2019年中央牵头项目支出年均增速为5.4%,同期内地方牵头项目支出年均增速达到20.6%。地方政府迄今仍然需要依靠国企来填补资本开支需求持续增长带来的资金缺口,因为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升级需求,地方政府仍然需要依靠国企或平台公司融资。 在这一轮的PPP项目清理中,三四线城市成了重灾区。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直言,如果不改变营商环境,不做其他要素市场的改革,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只是一个口号。 去杠杆进入新阶段,最佳的图景是中国能够通过“和谐去杠杆”,不仅将经济恢复到平衡状态,还能推动生产率持续增长,实现“美好生活”。结构性去杠杆”的提出让整个去杠杆的路径更为清晰,然而相应的配套改革却是缺位的,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民间资本将有可能在未来有进一步收缩的风险,经济活力也会黯然失色。内容来源:凤凰网。
去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杠杆”指“使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机构所采用,但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当资本市场向好时,高杠杆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产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高“杠杆化”的风险开始为更多人所认识,企业和机构纷纷开始考虑“去杠杆化”,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逐渐把借债还上。这个过程造成了大多数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的下跌。扩展资料:金融去杠杆化的原因:金融行业本质上是一个高杠杆行业,无论是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都具有比普通工商企业更高的财务杠杆比率,即高资产负债率。这是由金融企业经营产品的特性决定的,金融行业经营的产品是货币,天然具有高风险特征。据统计,普通工商企业的杠杆化比率平均为2倍左右,而次贷危机发生的2019年,美国存款货币银行平均杠杆比率为10倍,投资银行更高达30倍。运用高杠杆比率在税前盈余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更高的提高金融企业的股权回报。然而高杠杆比率同样意味着经营上的高风险,高杠杆对风险的估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金融机构低估了风险,导致拨备不足,很容易使单一业务的风险在20倍、甚至30倍的杠杆作用下,放大至整个集团,甚至传给整个市场。去杠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