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流通量与发行额有什么区别

黄盛科 2019-12-21 19:36:00

推荐回答

这句话是有一个基本前提的,其前提是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原因是这样做就相当于从市场中的债券类投资者手中获取政府债务,从而使得中央银行需要向市场增加相应货币供给。
赵香繁2019-12-21 20:54:30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在市场经济下,利率是由信贷双方的供求平衡决定的,也就是银行和贷款者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当央行决定购买财政部发行的政府债券时,由于央行不是商业银行,它不提供储蓄服务,所以没有存款,那它只能印发给更多的纸币。这样,财政部通过卖国债而得到央行新印发的纸币用于财政平衡或者政府购买,那样,新的货币就进入市场了,同时,经过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这一部分纸币实际在市场上被放大了几倍到十几倍。这样,商业银行的存款就多了,换句话,就是商业银行的可供贷款多了,竞争变激烈了,所以,贷款的价格----利率----也就需要调整了,通常是下调。这和一般的市场均衡理论是一样的。
    樊拴良2019-12-21 20:36:49
  •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央行实行财政紧缩政策,也就是减少货币流通量,发行国债只是一个方面,比如还有增加存款准备金等等。货币流通速度减少,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存款利率一定是上升,这是相对上面的存款准备金上调所说的。银行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存放中央银行的准备金高了,银行的存款目标也要跟着上去,因为银行要有钱贷出去,所以就要拉拢资金。当然这只是从银行的角度出发的如果从国家的角度出发,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财政紧缩政策:比如经济发展的速度过快,明显出现了断层所以一下抬高了贷款利率,抬高了存款利率。这样就能减少货币在市场的流通量。让那些想通过贷款做投资的人就会多掂量一下,因为贷款利息太高了,风险加大而不再马上投资。这样可以稳定市场。存款利息增加可以鼓励人们把手中的钱先存在银行,这样也可以稳定市井。总之,这样的问题不能只考虑银行,这是很片面的。因为银行只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一定要从大的方面来考虑这样的问题一。累死我了。
    符能江2019-12-21 20:19:01
  • 央行卖出债券会将市场上的货币收回来由于流通中货币量减少人们的货币少了自然会形成紧缩流通中的货币量是对通胀和紧缩有极大的影响的追问:那个题目说的是货币供应量不是流通量这是我想不通的地方回答:你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央行减少供应量那么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就会减少?是不是就存在这样的一个规律就是“供应量减少流通量就会减少”理解没有?不理解就追问。
    齐明杰2019-12-21 20:04:58
  • 发行额是指实际发行了多少,比如:发行了票面100元的1千万份,发行额就是10亿。债券流通量指的是债券的现价,债券流通量为8.08亿。
    米增渝2019-12-21 19:55:13

相关问答

票面利率是指在债券上标识的利率,一年的利息与票面金额的比例,是它在数额上等于债券每年应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总额与债券总面值相除的百分比。票面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证券发行人的筹资成本和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一般是证券发行人根据债券本身的情况和对市场条件分析决定的。债券的付息方式是指发行人在债券的有效期间内,向债券持有者分批支付利息的方式,债券的付息方式也影响投资者的收益。票面利率固定的债券通常每年或每半年付息一次。企业债券必须载明债券的票面利率。票面利率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不仅表明了企业债券发行人的经济实力和潜力,也是能否对购买的公众形成足够的吸引力的因素之一。债券的票面利率越低,债券价格的易变性也就越大。在市场利率提高的时候,票面利率较低的债券的价格下降较快。但是,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它们增值的潜力较大。如果一种附息债券的市场价格等于其面值,则到期收益率等于其票面利率;如果债券的市场价格低于其面值,则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低于票面利率。总之,债券价格、到期收益率与票面利率之间的关系可作如下概括: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债券价格<票面价值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债券价格=票面价值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债券价格>票面价值票面利率是指你如果能将款项存至规定的期限,如三年期国债,必须存满三年才能按打在存单上的利率计息,否则的话按财政部规定的存期利率计息,通常的“票面利率”就是指打在存单上的利率,存満三年票面利率就是1.9XX%。举例说,投资者持有面值1万元的债券,票面利率是4.75%,而利息是在每年6月1日和12月1日派发,那么他在这两天将各领到237.50元的利息。如果债券属无票制的,利息将像股息般存入投资者的银行户头。特别注意:票面利率不同于实际利率。
次级债券,计入银行附属资本。由于资本金融资渠道的限制,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偏低,特别是在目前股市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对商业银行开放次级债券市场对于缓解中国商业银行资本不足、资本补充渠道单一的状况意义重大。但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次级债券除可助银行业提高资本充足率之外,还具有明显的市场约束功能。市场约束是《新巴塞尔协议》提出的新资本框架的三大支柱之一,主要是指存款人、债权人、银行股东和银行的交易对手等利益相关者会随时关注其利益所在银行的经营情况,并在其认为必要的时候采取一定的措施,影响与该银行有关的利率和资产价格,从而通过金融市场对该银行的经营产生约束作用。我们知道,次级债券在银行破产清算时,其获得偿付的顺序是相当靠后的,仅排在银行的权益之前,风险非常大;而作为债券,其持有人只能获得发行条件载明的固定利息和本金金额,虽然其利息可能高于同等发行条件的高级债券,但毕竟是相对固定的。也就是说,次级债券持有人不可能分享银行的超额收益,但却承担了较大的违约风险。次级债券的特性决定了其持有人会成为相对坚定的“银行看护者”,密切关注银行的风险状况,并通过市场机制对银行经营形成制约。一、次级债券能够通过一级市场激励银行控制风险。次级债券的发行定价是直接与银行的风险相联系的,如果债券市场的投资者认为银行处于高风险状态,其要求的次级债券发行的风险补偿也会提高,发行条件也要苛刻,银行必须为次级债券支付更高的利息才能保证对投资者有足够的吸引力,这对银行的总体负债成本是不利的。二、次级债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客观上对银行起到一种约束作用。次级债券持有人在该债券存续期间,都有最强烈的动机随时监督该银行的风险状况,一旦其持有人认为银行风险超过他们可接受的程度,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售所持债券,该次级债券在市场上表现就很差,就会造成银行声誉的损失,使得该银行以后在市场中难于被投资者认同。这在客观上对银行也起到了一种约束作用。可见,在当前商业银行监管亟待加强的形势下,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作用将形成对中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有力补充。但由于目前中国银行业的透明度不高,信息披露不规范;债券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发行量和交易量都没有形成规模;此外,国有独资银行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银行的管理者业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这些方面都有可能削弱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作用。
公司债券与股票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1.法律性质不同:股票属于所有权证书。股东在法律上享有特定财产权即股权,股票持有人是公司所有者。而债券属于一种债权凭证,债券持有人和债券发行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债权债务关系。2.法定权利和义务不同: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东,是组成公司的成员。股票持有者有权参加股东大会并进行投票,有权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分享股利和剩余财产分配。但同时在自己股份内承担风险责任。而公司债券的持有人是公司局外人,换而言之,持有人是公司的债权人,有权按照约定期限取得利息,收回本金,但无参与公司经营的法定权利,也无权分享公司剩余财产。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但在公司清算时,有权比公司股东优先得到债务赔偿。债券持有人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不需要承担责任。3.期限不同:股票投资属于永久性投资,股东无法要求公司返还其本金,所以股票不存在到期日。而公司债券则有一定的清偿期,到期后公司必须返还本金。4.收益的风险与方式不同:除了优先股外,股票是没有固定利息的,所以投资者的收益与企业经营状况密切相关,只有公司在盈利的情况下才能分得利息和红利,风险比较大。而公司债券则有固定的利息率,无论公司是否盈利,都须向债券持有人支付约定的利息。5.征税方面的不同:股票的利息在税后利润中支付,债券的利息在税前利润中支付。扩展资料:1.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的背后都会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2.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3.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4.公司债券是指股份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如10年或20年为追加资本而发行的借款凭证。对于持有人来说,它只是向公司提供贷款的证书,所反映的只是一种普通的债权债务关系。5.持有人虽无权参与股份公司的管理活动,但每年可根据票面的规定向公司收取固定的利息,且收息顺序要先于股东分红,股份公司破产清理时亦可优先收回本金。公司债券期限较长,一般在10年以上,债券一旦到期,股份公司必须偿还本金,赎回债券。公司债券-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