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桥梁的发展历史

樊春月 2019-12-21 19:45:00

推荐回答

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时,在今宜昌和宜都之间,出现了架设在长江上的第一座浮桥。建于1706年的沪定铁索桥跨长约100m,宽约2.8M,由13条锚固于两岸的铁链组成,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经渡此桥,由此更加闻名。灌县的安澜竹索桥建于1803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竹索桥,全长34O余米,分8孔,最大跨径约61m,全桥由细竹蔑编粗五寸的24根竹索组成,其中桥面索和扶挡索各半。在秦汉时期,我国已广泛修建石粱桥。世界上现在是保存着的最长、工程最艰巨的石粱桥,就是我国于1053一1059年在福建泉州建造的万安桥,也称洛阳桥,此桥长达800米,共47孔,位于“波涛汹涌,水深不可址”的海口江面上。此桥以磐石铺遍桥位底,是近代筏形基础的开端,并且独具匠心地用养殖海生牡蛎的方法胶固桥基使成整体,此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造桥方法,近千年前就能在这种艰难复杂的水文条件下建成如此的长桥,实是中华桥梁史上一次勇敢的突破。1240年建造的福建潭州虎渡桥,也是最令人惊奇的一座粱式大桥,此桥总长约335m,某些石粱长达23.7m,沿宽度用三根石粱组成,每根宽1.7m,高1.9m,重达200多吨,该桥一直保存至今”历史记载,这些巨大石梁桥是利用潮水涨落浮运建设的,足见我国古代加工和安装桥梁的技术何等高超。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是举世闻名的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为李春所创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m,宽9m,拱失高度7.23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腹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赵州桥的雕刻艺术,包括栏板、望柱和锁口石等,其上狮象龙兽形态逼真,琢工的精致秀丽,不愧为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品,我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在明朝时曾流传到日本等国,促进了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并增进了友谊。1957年,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胜利建成,结束了我国万里长江无桥的状况,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的正桥为三联3X128m的连续钢桁粱,双线铁路上层公路桥面宽18m,两侧各设2.25m人行道,包括引桥在内全桥总长1670.4物,大型钢梁的制造和架设、深水管柱基础的施工等,对发展我国现代桥染技术开创了新路。1969年胜利建成了举世瞩目的南京长江大桥,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施工,并使用国产高强钢材的现代大型桥梁,正桥除北岸第一孔为128m简支钢桁粱外,其余为9孔3联,每联为3xl60m的连续钢桁粱。上层是公路桥面,下层为双线铁路,包括引桥在内,铁路部分全长6772m,公路部分为4589m,桥址处水深流急,河床地,质极为复杂桥墩基础的施工非常困难。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显示出我国的建桥事业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也是我国桥梁史又一个重要标志。
龚峰毅2019-12-21 20:19:33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桥梁是道路的组成部分。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看,桥梁发展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人类在原始时代,跨越水道和峡谷,是利用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溪涧突出的石块,谷岸生长的藤萝等。人类有目的地伐木为桥或堆石、架石为桥始于何时,已难以考证。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1800年,都是采用加劲梁的吊桥。1940年,美国建成的华盛顿州塔科玛海峡桥,桥的主跨为853米,边孔为335米,加劲梁高为2.74米,桥宽为11.9米。这座桥于同年11月7日,在风速仅为67.5公里/小时的情况下,中孔及边孔便相继被风吹垮。这一事件,促使人们研究空气动力学同桥梁稳定性的关系。钢桥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市密西西比河的伊兹桥,建于1867~1874年,是早期建造的公路铁路两用无铰钢桁拱桥,跨径为153+158+153米。这座桥架设时采用悬臂安装的新工艺,拱肋从墩两侧悬出,由墩上临时木排架的吊索拉住,逐节拼接,最后在跨中将两半拱连接。基础用气压沉箱下沉33米到岩石层。气压沉箱因没有安全措施,发生119起严重沉箱病,14人死亡。19世纪末弹性拱理论已逐步完善,促进了20世纪20~30年代修建较大跨钢拱桥,较著名的有:纽约的岳门桥,建成于1917年,跨径305米;纽约贝永桥,建成于1931年,跨径504米;澳大利亚悉尼港桥,建成于1932年,跨径503米。3座桥均为双铰钢桁拱。19世纪中期出现了根据力学设计的悬臂梁。英国人根据中国西藏木悬臂桥式,提出锚跨、悬臂和悬跨三部分的组合设想,并于1882~1890年在英国爱丁堡福斯河口建造了铁路悬臂梁桥。这座桥共有6个悬臂,悬臂长为206米,悬跨长为107米,主跨长为519米。20纪初期,悬臂梁桥曾风行一时,如1901~1909年美国建造的纽约昆斯堡桥,是一座中间锚跨为190米、悬臂为150和180米、无悬跨、由铰联结悬臂、主跨为300米和360米的悬臂梁桥。1900~1917年建造的加拿大魁北克桥也是悬臂钢桥。1933年建成的丹麦小海峡桥为五孔悬臂梁公路铁路两用桥,跨径为137.50+165+200+165+137.5米。1896年比利时工程师菲伦代尔发明了空腹桁架桥。比利时曾经造了几座铆接和电焊的空腹桁架桥。钢筋混凝土桥1875~1877年,法国园艺家莫尼埃建造了一座人行钢筋混凝土桥,跨径16米,宽4米。1890年,德国不莱梅工业展览会上展出了一座跨径40米的人行钢筋混凝土拱桥。1898年,修建了沙泰尔罗钢筋混凝土拱桥。这座桥是三铰拱,跨径52米。1905年,瑞士建成塔瓦纳萨桥,跨径51米,是一座箱形三铰拱桥,矢高5.5米。1928年,英国在贝里克的罗亚尔特威德建成4孔钢筋混凝土拱桥,最大跨径为110米。1934年,瑞典建成跨径为181米、矢高为26.2米的特拉贝里拱桥;1943年又建成跨径为264米、矢高近40米的桑德拱桥。桥梁基础施工,在18世纪开始应用井筒,英国在修威斯敏斯特拱桥时,木沉井浮运到桥址后,先用石料装载将其下沉,而后修基础及墩。1851年,英国在肯特郡的罗切斯特处修建梅德韦桥时,首次采用压缩空气沉箱。1855~1859年,在康沃尔郡的萨尔塔什修建罗亚尔艾伯特桥时,采用直径11米的锻铁筒,在筒下设压缩空气沉箱。1867年,美国建造伊兹河桥,也用压缩空气沉箱修建基础。压缩空气沉箱法施工,工人在压缩空气条件下工作,若工作时间长,或从压缩气箱中未经减压室骤然出来,或减压过快,易引起沉箱病。1845年以后,蒸汽打桩机开始用于桥梁基础施工。20世纪30年代,预应力混凝土和高强度钢材相继出现,材料塑性理论和极限理论的研究,桥梁振动的研究和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以及土力学的研究等获得了重大进展。从而,为节约桥梁建筑材料,减轻桥重,预计基础下沉深度和确定其承载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现代桥梁按建桥材料可分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桥和钢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 1928年,法国弗雷西内工程师经过20年的研究,用高强钢丝和混凝土制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这种材料,克服了钢筋混凝土易产生裂纹的缺点,使桥梁可以用悬臂安装法、顶推法施工。随着高强钢丝和高强混凝土的不断发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的结构不断改进,跨度不断提高。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有简支梁桥、连续梁桥、悬臂梁桥、拱桥、桁架桥、刚架桥、斜拉桥等桥型。简支梁桥的跨径多在50米以下。连续梁桥如1966年建成的法国奥莱隆桥,是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高架桥,共有26孔,每孔跨径为79米。1982年建成的美国休斯敦船槽桥,是一座中跨229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高架桥,用平衡悬臂法施工。悬臂梁桥如1964年联邦德国在柯布伦茨建成的本多夫桥,其主跨为209米;1976年建成的日本滨名桥,主跨240米;中国1980年完工的重庆长江桥,主跨174米。桁架桥如1960年建成的联邦德国芒法尔河谷桥,跨径为90+108+90米,是世界上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桥。1966年苏联建成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式连续桥,跨径为106+3×166+106米,用浮运法施工刚架桥如1957年建成的法国图卢兹的圣米歇尔桥,是一座160米、5~65米的预应力混凝土刚架桥;1974年建成的法国博诺姆桥,主跨径为186.25米,是目前最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架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吊桥是将预应力梁中的预应力钢丝索作为悬索,并同加劲梁构成自锚式体系,1963年建成的比利时根特的梅勒尔贝克桥和玛丽亚凯克桥,主跨径分别为56米和100米,就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吊桥。斜拉桥如1962年建成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桥。这座桥为5孔235米连续梁,由悬在A形塔的预应力斜拉索将悬臂梁吊起。斜拉桥的梁是悬在索形成的多弹性支承上,能减少梁高,且能提高桥的抗风和抗扭转震动性能,并可利用拉索安装主梁,有利于跨越大河,因而应用广泛。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如1971年利比亚建造的瓦迪库夫桥,主跨径282米;1978年美国建造的华盛顿州哥伦比亚河帕斯科-肯纳威克桥,主跨299米;1977年法国建造的塞纳河布罗东纳桥,主跨320米。中国已建成十多座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其中1982年建成的山东济南黄河桥主跨为220米。钢筋混凝土桥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修建了多座较大跨径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如1963年通车的葡萄牙亚拉达拱桥,跨径为270米,矢高50米;1964年完工的澳大利亚悉尼港的格莱兹维尔桥,跨径305米。中国1964年创造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桥由拱肋和拱波组成,纵向和横向均有曲度,横向也用拱波形式。拱肋和拱波分段预制,因此可用轻型吊装设施安装。这样,在缺乏重型运输工具和重型吊装机具下,也可以修建较大跨径拱桥。第一座试验双曲拱桥,建于中国江苏无锡,跨径为9米。此后,1972年建成湖南长沙湘江大桥,是一座16孔双曲拱桥,大孔跨径为60米,小孔跨径为50米,总长1250米。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是拱和桁架组合而成的结构,其用料少,重量轻,施工简易。钢桥 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强度高、韧性好、抗疲劳和耐腐蚀性能好的钢材的出现,以及用焊接平钢板和用角钢、板钢材等加劲所形成轻而高强的正交异性板桥面的出现,高强度螺栓的应用等,钢桥有很大发展。钢板梁和箱形钢梁同混凝土相结合的桥型,以及把正交异性板桥面同箱形钢梁相结合的桥型,在大、中跨径的桥梁上广泛运用。1951年联邦德国建成的杜塞尔多夫至诺伊斯桥,是一座正交异性板桥面箱形梁,跨径206米。1957年联邦德国建成的杜塞尔多夫北桥,是座6孔72米钢板梁结交梁桥。1957年南斯拉夫建成的贝尔格莱德的萨瓦河桥,是一座钢板梁桥,跨径为75+261+75米,为倒U形梁。1973年法国建成的马蒂格斜腿刚架桥,主跨为300米。1972年意大利建成的斯法拉沙桥,跨径达376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斜腿刚架桥。1966年美国完工的俄勒冈州阿斯托里亚桥,是一座连续钢桁架桥,跨径达376米。1966年日本建成的大门桥,是一座连续钢桁架桥,跨径达300米。1968年中国建成的南京长江桥,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的连续钢桁架桥,正桥为128+9×160+128米,全桥长6公里。1972年日本建成的大阪港的港大桥为悬臂梁钢桥,桥长980米,由235米锚孔和162米悬臂、186米悬孔所组成1964年美国建成的纽约维拉扎诺吊桥,主孔1298米,吊塔高210米。1966年英国建成的塞文吊桥,主孔985米。这座桥根据风洞试验,首次采用梭形正交异性板箱形加劲梁,梁高只有3.05米。1980年英国完工的恒比尔吊桥,主跨为1410米,也用梭形正交异性板箱形加劲梁,梁高只有3米。20世纪60年代以后,钢斜拉桥发展起来。第一座钢斜拉桥是瑞典建成的斯特伦松德海峡桥,建于1956年,跨径为74.7+182.6+74.7米。这座桥的斜拉索在塔左右各两根,由钢筋混凝土板和焊接钢板梁组合作为纵梁1959年联邦德国建成的科隆钢斜拉桥,主跨为334米;1971年英国建成的厄斯金钢斜拉桥,主跨305米;1975年法国建成的圣纳泽尔桥,主跨404米。这座桥的拉索采用密束布置,使节间长度减少,梁高减低,梁高仅3.38米。通过对钢斜拉桥抗风抗震性能的改进,其跨径正在逐渐增大。钢桥的基础多用大直径桩或薄壁井筒建造。
    黎皇兴2019-12-21 20:54:47
  • 答:中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在八十年代以后得到广泛采用,使斜拉桥成为与以往任何桥型都截然不同的崭新桥型,中国一直被誉为“拱桥王国”.12米,主桥采用三跨连续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跨越珠江主辅航道追溯到人类诞生时。八十年代以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为中国公路桥梁的重要桥型。1984年建成的湖北省沙洋汉江桥是首座跨径超过100米的连续梁桥,达到330米,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桁式组合拱桥。不仅如此,由于优质钢材的运用和设计建造中的复杂计算,低合金钢冶炼,全长1916.04米,为4孔一联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径第一,达360米;平转转体每侧重量达13680吨,是世界同类型第一座万吨转体桥梁;竖转加平转相结合的施工工艺世界领先;两拱对接偏差仅2毫米,居中国各类桥梁之首,但跨径始终在200米以下徘徊,直到199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建成了三岸邕江大桥,是当时世界跨径最大的钢斜腿刚构铁路桥。
    齐改琴2019-12-21 20:37:16
  • 伦敦塔桥公元50年左右,以工程技术闻名于后世的罗马人在泰晤士河上用木头搭建桥梁。这就是最初的伦敦桥。罗马人走后,伦敦桥渐渐变得破烂不堪,不过在某个时期,或许也曾经得到过维修或者重建,但是时间已不可考证。1014年,英格兰国王埃塞尔雷德二世为了将入侵的丹麦军队一分为二,下令烧毁伦敦桥。这件事据说导致了“伦敦桥要倒了”这首著名童谣的产生。焚毁后的伦敦桥进行了重建,但是重建后的伦敦桥却于1091年毁于风暴之中。再次重建后的伦敦桥于1136年再次被毁,不过这一次毁于大火。于是自1176年开始,人们开始用石头建造伦敦桥,并于1209年最终建成。新的伦敦桥的建造前后共耗时33年,期间据说有150名工人丧命。新建成的伦敦桥也许是中世纪所建造的桥梁中最奇怪的一座,完全不对称,19个桥拱中,没有任何完全相同的桥拱。除了19个桥拱,还有一座吊桥。桥面上很快就建起了房屋和商店,桥中央甚至还建了一座小教堂。桥南端另外还有一座门楼。桥拱很窄,水流湍急,所以只有勇敢者或鲁莽之辈才从拱下驶过,很多人因此而丧命。南端的门楼变成了伦敦最臭名昭著的景点:叛国者被砍下头,钉在木桩上,并涂上沥青以防腐。1305年,著名的苏格兰叛军首领威廉·华莱士的头颅被钉在门上,由此开始了一个长达355年的传统。其他被砍头的著名人物包括1450年的杰克·凯德,1535年的托马斯·莫尔爵士和约翰·费希尔主教及1540年的托马斯·克伦威尔。1598年,一个到伦敦游玩的德国游客曾经数过桥上的人头,共有30个之多。这一传统在查尔斯二世复辟之后,于1660年最终被废止。伦敦桥上的建筑不仅带来火情隐患,而且增加了桥梁的承重负担,因此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好几次灾难也就不足为奇了。1212年或1213年,大火同时从桥的两头烧起,很多人被困在中央,据说导致了3000人死亡。1633年的一场大火将一半的桥梁烧毁。1758年至1762年期间,桥上的房屋及中间两个桥拱被拆除,从而加大跨度以提高通航能力。到了19世纪初,经历了600余年风风雨雨的伦敦桥已经不堪重负,显然需要重建。于是1799年,一场设计新桥以取代旧桥的竞赛就此展开,期间工程师托马斯·特尔福德设计了一个跨度为600英尺的单拱铁拱桥。这一革命性的设计虽然得到交口称赞,但是却从未得到实现,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对其可行性以及建筑所需要的土地面积心存疑虑。最终,一座优美的五拱石桥屹立在原桥址西边100英尺处。这座新伦敦桥由工程师约翰·雷尼设计,由其子。该桥长928英尺,宽49英尺,由花岗岩建成。1902年至1904年期间,为了缓解伦敦交通拥挤这个老问题,曾对桥梁进行加宽。不幸的是,加宽后的桥身令基础难以承受,人们后来发现伦敦桥以每年1/8英寸的速度下沉。1968年,雷尼父子设计和建造的伦敦桥以246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企业家罗伯特·P·麦卡洛。据说麦卡洛购买伦敦桥是出于一个错误:他误以为自己买的是塔桥——伦敦另一座著名的桥梁,经常有人把它和伦敦桥混淆起来。伦敦桥被拆解,运回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哈瓦苏湖市,并于1971年10月10日最终重新复原完成,对外开放。如今,位于沙漠中的伦敦桥成为一个人造英国主题公园的核心部分,成了继大峡谷之后,美国第二大旅游景点。不过离开了伦敦、离开了泰晤士河的“伦敦桥”还算伦敦桥吗?如今横跨在泰晤士河上的伦敦桥建于1967年至1972年之间,其部分费用来自出售给雷尼父子的伦敦桥的所得。新桥是座相当乏味的水泥桥,有三个跨度。它也许更结实,更实用,除此之外,和旧伦敦桥无法相比。2000年来,伦敦桥不仅见证了人类的历史,其本身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木桥到石桥再到水泥桥,伦敦桥屡兴屡衰,不变的唯有桥下的泰晤士河水以及其自身的名字。如今横跨在泰晤士河上的伦敦桥又将在什么时候结束其使命。
    黄盛波2019-12-21 20:05:34
  • 世界桥梁工程发展格局演变早在距今约三千年的周文王时,我国就已在宽阔的渭河上架设过大型浮桥。后陆续涌现了一大批以石料、铁为建材的桥梁建筑,其中以赵州桥跨度37.02m,公元605年、大渡河铁索桥跨度约100m,1803年等为标志,体现了古代桥梁的伟大成就,也显示了古代中国的强盛。18世纪以后,欧洲率先进入工业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200年西方文明的历史,促进了大规模的铁路桥梁建设。迄今,以英国不列颠尼亚箱梁桥跨度141m,185年、美国布鲁克林悬索桥跨度486m,1883年及英国福斯悬臂桁架桥跨度520m,1890年为标志的桥梁建筑仍散发着西方工业文明的气息。20世纪初期,西方工业社会获得空前发展,日趋发达。于30年代掀起了第1个大跨悬索桥建设高峰,以美国纽约、华盛顿桥跨度1067m,1931年、旧金山金门大桥跨度1280m,1937年为代表显示出其桥梁领域的垄断实力。二战后,德国、日本再度堀起。50年代起,德国经济的复苏推动了德国桥梁工程的发展,斜拉桥结构得以初现光芒,并很快波及世界桥梁工程界。60年代,日本、丹麦开辟了兴建跨海工程的先河。
    米天增2019-12-21 19:55:54

相关问答

货币的起源: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货币的发展: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起源于商朝的贝币。随着商品交换的扩大,贝币的流通数量日益庞大。由于天然贝来源有限,不敷应用,于是便出现了仿制贝。最初的仿制贝是石贝、骨贝、陶贝,以后便发展到用铜来制造,这就是铜贝。铜铸币的产生,使古代货币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其发展及广泛流通是早期货币发展中的重大转折。这一时流通的货币主要有四种——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接着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措施,统一货币就是其中之一。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统一的货币分黄金和铜钱两种,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铜钱为下币,按枚使用,币面铸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史称半两钱。禁止其他财物作为货币流通。扩展资料:货币的分类:1、流通币这是原本意义上的硬币,发行的目的是为了“流通”。2、收藏币收藏币发行的目的不是为“流通”服务,而是为硬币“收藏”服务,通常由主权发行机构以高于或远高于面值的价格售出3、投资币发行投资币的目的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流通”,也不是常规的“收藏”,而是为了保值和增值。投资币是用高成色的“币”形金属锭块。货币。
中国农行银行发展史及机构简介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51年—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农村金融工作,促进土地改革后农村以发展生产为中心任务的实现,经政务院批准,于1951年8月正式成立了中国农业合作银行。其任务是按照国家计划办理农业的财政拨款和一年以上的农业长期贷款,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的发展。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后,对所赋予的财政拨款和长期贷款业务基本上没有开展,1952年由于精简机构而撤销。第二阶段1955年—1957年:为了贯彻国家关于增加对农业合作化信贷支援的要求,根据当时农业生产发展情况和参照苏联做法,经国务院批准,1955年3月成立中国农业银行。其任务主要是办理财政支农拨款和农业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贷款对象主要限于生产合作组织和个体农民,贷款用途限于农业生产,其他农村金融业务仍由人民银行办理。1957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第三阶段1963年—1965年:1963年在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中,国家采取加强农业的措施,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支援。为了加强对国家支农资金的统一管理和农村各项资金的统筹安排,防止发生浪费资金和挪用资金的现象,1963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批准建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立中国农业银行的决定,这次农业银行机构的建立,从中央到省、地、县,一直设到基层营业所。但是,在精简机构的形势下,经国家批准,1965年11月,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第四阶段1979年—1994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明确提出“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事业。1979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决定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后的中国农业银行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农业银行的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第五阶段从1994年4月起:1993年12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督和管理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密切配合、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安排部署,1994年4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从中国农业银行分设成立,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等政策性业务与农业银行分离,农业银行开始按照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逐步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1996年8月,国务院又作出《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合作经营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经营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银行认真贯彻执行《决定》的有关精神,在矛盾多、时间紧、压力大的情况下,统一思想,顾全大局,积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省级以下分支机构的设立和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的改革。1997年,农业银行基本完成了作为国家专业银行“一身三任”的历史使命,开始进入了真正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农业银行简介中国农业银行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在国内,中国农业银行网点遍布城乡,资金实力雄厚,服务功能齐全,不仅为广大客户所信赖,而且与他们一道取得了长足的共同进步,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在海外,农业银行同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良好的信誉,被《财富》评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到2004年末,中国农业银行各项资产总额40137.6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5900.7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4915.49亿元,全年实现经营利润319.74亿元。一、遍布各地的网点目前,中国农业银行拥有一级分行32个,直属分行5个,总行营业部1个,培训学院3个,并在新加坡、香港设立了分行,在伦敦、东京、纽约等地设立了代表处。从塞北到江南,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从繁华都市到旖旎乡村,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到处都能感受到农业银行的存在。拥有金融机构最多的网点数,完备的网点构架,为各项业务,特别是行业性、系统性业务的开展提供了独有的便利条件。二、品种齐全的各项业务中国农业银行网点遍布中国城乡,成为国内网点最多、业务辐射范围最广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已由最初的农村信贷、结算业务,发展成为品种齐全,本外币结合,能够办理国际、国内通行的各类金融业务。目前主要包括:,就可进入网上银行客户交易系统,享受网上银行的便利。六、融入百姓生活的银行卡“金穗卡”以先进的电子化手段为依托,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走进了百姓的衣食住行,成为不可或缺的支付结算手段和理财工具。2004年,银行卡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市场份额显著增加,产品功能日趋完善,各项业务指标增势良好,经营效益成倍增长,银行卡发卡量、存款余额、跨行交易量均居同业第一。截至2004年末,发卡量达到1.8亿张,银行卡业务收入大幅增长,达到38亿元。七、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农业银行大力实施人才强行战略,努力探索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人力资源激励与约束机制。高度重视人才的招聘、培养、选拔和任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着力构建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终生学习的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不断改善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努力建设学习型银行。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工作,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远程培训网络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八、公益事业中国农业银行积极支持公益事业。2004年,组织广大员工开展“中国农业银行万亩员工林示范工程”捐款活动,用于甘肃省定西地区荒山绿化,捐款共计547.8万元,为“再造西部秀美山川”贡献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为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向遭受印度洋海啸的东南亚国家捐款283.8万元;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10多万元;向国务院确定的定点扶贫县支出帮扶款100万元;坚持为金融系统特困女职工捐款,捐助金额达89.2万元。2019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农业银行在第一时间进行捐款,截至2019年6月20日下午,中国农业银行向地震灾区的捐款总额达1.3亿元。中国农业银行自1979年恢复成立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行员工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在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的征途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实现了由专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历史性转变,资金实力显著增强,业务领域不断拓宽,经营结构逐年优化,财务收益大幅跃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自身不断成长壮大。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十三,2019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十。该企业在2019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二百七十七。
第一套人民币概述第一套人民币纯银微缩珍藏册的特点1、制作材料珍贵、制造工艺先进。第一套人民币纯银微缩珍藏册是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制造,使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印制技术。产品使用.999的纯银制造,正反面使用彩印及浅浮雕技术。2、资料准确、介绍详细。第一套人民币纯银微缩珍藏册图案及文字于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包括了第一套人民币12种面额62种版别的面额、版别、发行时间、图案、颜色、尺寸、详实的反映出第一套人民币的相关知识。3、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极高。第一套人民币于1955年停止发行并退出流通至今已达半个世纪之久。这套珍藏册是目前国内第一次发行的以第一套人民币为题材的相关产品,满足了人民币收藏爱好者很难集齐第一套人民币的急切心情。限量发行8000套,更显出了这套产品弥足珍贵。4、批准、制造及经销单位非常权威。第一套人民币纯银微缩珍藏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制造,中钞国鼎北京投资有限公司总经销,产品的权威性相当高。5、第一套人民币纯银微缩珍藏册分三册装帧,包装精美,设计美观大方。册内说明文字与纯银制品相辅相成,大大提高了第一套人民币纯银微缩珍藏册作为收藏佳品的档次。人民币的发行历史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1日发行,1955年5月10日全面停止流通。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生产,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以后,经中共中央批准,以各解放区印钞厂为基础,人民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跟到哪里。这套人民币共设计生产了12种面值、62种版别。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共有11种面额、13种版别。第二套人民币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取得胜利,已经着手进行全国范围的经济恢复与建设,金融物价已趋稳定,财经状况好转,并争取两三年内根本好转的形势下,为适应国内外经济情况而进行的货币改革。第三套人民币于1960年4月20日开始发行,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共7种面额,分币仍采用第二套的。1980年4月15日发行1角、2角、5角、1元4种硬币。票面尺幅较第二套小,面额结构合理,纸、硬币品种丰富。这是我国自行设计、使用自己研制生产的印钞专用设备和固定水印钞票纸印制的,是我国印钞造币工业进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新时期的重要标志。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从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到1985年定案,历时18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三次上报方案,于1985年国务院常务会批准,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共9种面额、12种版别。第五套人民币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68号令,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的历史背景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各革命根据地货币,革命根据地货币是在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封锁的情况下产生的,统一货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就展开了统一本解放区货币的工作。华中解放区发行了统一的华中币,回收原来新四军开辟各抗日根据地时发行的多种地方货币,其它解放区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统一货币。但是,在各解放区统一货币工作尚未完成时,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区许多地方被国民党军队占领,各解放区统一货币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1947年夏季,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地方部队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重大胜利。各地区贸易联系、物资交流日益发展,而货币币制不统一、货币的比价不固定成了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也给解放军机动作战中后勤补给等问题造成巨大困难。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华北财经会议决议,华北、西北和华东三大解放区之间首先进行了货币统一工作,冀南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币按固定比价统一流通。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告成立,当日即由河北省平山县银行发行第一批人民币5元第一版、10元第三版和50元第一版,标志着第一套人民币正式诞生。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至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流通。统一发行人民币,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的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第一套人民币出现过的几种不同称谓1.名称:中国人民银行钞票,最早见于1948年11月25日《华北银行总行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的指示》。2.名称:新币,最早见于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的金字第四号公告,为区别解放区钞票,称解放区钞票为“旧币”,称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为“新币”。3.名称:中国人民银行券,最早见于194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新币发行各种问题的答复一文》。4.名称:人民券,最早见于194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新币发行各种问题的答复一文》。把中国人民银行券简称为“人民券”。5.名称:人民币,最早见于1949年6月14日上海市直接税总,直税字第一号《上海市印花税稽行办法》。人民币”这一名称第一次开始出现在中国大地上。6.名称:第一套人民币,1950年8月为设计新的人民币指第二套人民币时,中国人民银行设计方案和组建人员,称前一套人民币为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的特点1、第一套人民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形势下,由人民政府所属国家银行印制发行的唯一的法定货币。人民”两字说明这个钞票的性质,它不是某个官僚资本家的或某个财政金融寡头的而必须是全国性的、全国人民的。2、第一套人民币既是战时货币,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时期的货币,它首先服务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跟进到哪里。人民币的发行保证了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需要,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最终成为统一的全国货币,成为全国唯一的合法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的币制混乱历史。3、第一套人民币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产物,其设计思想是以解放区的农业、工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典型实例作为选择图样的题材。票版的设计制作主要由解放区的印钞厂承担,奠定了我国人民币印制事业基础。由于原材料供应状况不同,纸张、油墨就地取材,造成钞劵质量参差不齐,另外第一套人民币也没有水印,防伪效果较差。4.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其中20元券第二版万寿山甲和20元券第七版万寿山乙、50元券第二版火车大桥甲和50元券第三版火车大桥乙、50元券第四版列车甲和50元券第五版列车乙、100元券第三版万寿山甲和100元券第四版万寿山乙以及100元券第六版北海桥甲和100元券第七版北海桥乙,这五对人民币的图案相同,颜色不同。另外,1000元券第一版耕地券是第一套人民币中唯一一枚狭长币,其规格为150mm×62mm。第一套人民币中的特殊版别1000元券第一版耕地是第一套人民币中唯一一枚狭长币,其规格为150mm×62mm。除1000元狭长版外,第一套人民币票幅规格长宽比例都是2:1左右,只有这版1000元券票幅比例是2:0.8。5元第三版牛是现有五套人民币中,唯一印有“光华印刷厂印制”手写体字样的币种。500元第六版瞻德城、1000元第六版牧马、5000元第四版牧羊和10000元第一版骆驼这四版人民币的背面印有维文“中国人民银行”字样。5000元第三版骆驼和10000元牧马这两版人民币的背面印有蒙文“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第一套人民币的收藏价值第一套人民币面值多且种类复杂,而且流通时间短,部分版别的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和流通数量非常少。第一套人民币停止使用时间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其间又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经济改革,因此收藏者留存下来的不多,能将之集全者实属凤毛麟角。由于不少是珍品,其观赏、纪念、珍藏、投资价值与日俱增,受到知名拍卖行和文物收藏家的特别青睐,第一套人民币中一万元面额,有牧马图有蒙文和骆驼图有维文两款。其中,1951年5月17日发行的一万元牧马图案币有蒙文,在1997年一次文物拍卖会上,出价高达5万元。业内人士分析,建国初期第一套人民币有其独特身价,其中的珍藏精品价值还会走高,将来开出天价都是不足为奇的。发行人民币的重大意义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考虑周密,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是党的一项重大英明决策,对清除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统一全国各解放区的货币、支持人民币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和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解放战争期间,对人民币的要求是“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人民解放军将红旗插到那里,人民币就发行到那里”。随着人民战争的胜利,人民币成功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金元券及其它各种货币。人民币的发行,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可以说从当时的人民币就可以看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时我们的现状是“一穷二白”,此时人民币比炮弹还重要,祖国的稳定需要货币的支持,人民币对稳定经济的重大意义关系到新中国的存亡。为此,人民币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设准备金,不和黄金白银挂钩,也不和美元、英镑挂钩,是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货币体系,对人民老百姓都具有很实在的好处,使我们建立起了自成一体的经济体系。可以说,第一套人民币是在党的领导下,是中国货币史上唯一统一的时代。人民币的设计特征按规定,所有的人民币在正背面都标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但只有佳木斯印刷出产的一千元纸币,背面没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原因可能是当时处在战时,通讯不便引起的,因此这也成为第一套人民币诞生于特殊历史时期所具有的特殊之处的最好注解,也是区别于后面几套人民币的重要一点。还有一张五元的牛图,是唯一一张上面印有“光华印刷厂印制”字样的纸币,也是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造成的。在最早的印刷中我们已建立了很严格的管理制度,其中第一条就是没有总行批准是不准印制的,各版别的纸张和颜色都要经总行批准,这就在管理上上了个台阶,严格统一了管理要求,有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在设计上,第一套人民币统一了版式,扫除了原有其他货币的半殖民地色彩,票面上取消了英文,不再采用行长的签字,而采用印章,正面所印的年号用“中华民国三十七年”,背面使用公元纪年1948。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故事,在最初设计中票面上有毛泽东头像,送审时,毛泽东说:“人民币是属于国家的,是政府发行的,我现在是党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怎么能把我的头像印上呢?”于是图案改为了与经济建设和新社会的人们所经历的生活有关的图案,如农耕、纺织、交通、运输、工厂和矿山等图景,如壹圆“工人和农民”、贰拾加圆“施肥”、壹佰圆“运输”等。50多年过去,从第一套人民币上的各种画面,还能强烈地感受到建国初期那种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极具收藏及鉴赏价值的第一套人民币在过去的五十六年里,前后共发行四套人民币纸币。其中,以第一套最为珍贵。它已经成了国内外收藏家集藏的热点。第一套人民币从一元至伍万元共发行有12个不同面额,同时具有62种不同印制图案。印钞所用纸质有国产专用印钞纸、进口钞票纸、特制棉纸及道林纸。印刷技术采用有胶印、单双面凹版印刷和石印。去年看到台湾陈正统先生《人民币版式收集探索六》一文中谈到第一套人民币中发现少量的拾元券“工人和农民”图案英文水印券;壹仟元“钱塘江大桥”图案星水印券;壹万元“军舰”图案星水印券和壹万元“双马耕地”图案星水印券。为此笔者仔细鉴赏了所集一套人民币又发现在两种伍万元券中也有相同规则的水印,此种水印并非印钞前专门设计的,而是采用了具有水印的特种印钞纸。这就打破了原来对一套人民币提出“在防伪性能上除了一些特定的暗记外,均无水印”的说法。由此可见第一套人民币纸币由于它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陆续发行至全国各地,故其印制所用纸质、技术和印刷厂都是较第二、三、四套人民币复杂得多。这就使得第一套人民币纸币具有更深广的研究、鉴赏天地。第一套人民币纸币在十年前纸币收藏家还未将其列入重点收藏系列,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港台及海外华人收藏家看好第一套人民币收藏的价值,在近几年形成了收藏热点,使得其价位节节上升,年年向上推高。尤其是高品位的六张蒙、维文版纸币更是一券难求,身价百倍。这一势头使得国内外纸币收藏家大为吃惊。四、五年前一位国内很有声望的老收藏家出让了整套人民币,其价位仅为17万元人民币。还远远不抵今天一张蒙文版壹万元“牧马”的价值。该钞券在台湾正理钞币社编印的“中国近代货币人民币系列”书中9.5品标价35万人民币,全新品为100万人民币。真可谓是中国单张纸币价位之首了!第一套人民币的收藏中素有被专家称为“十二珍品”的“伍元水牛图”、“贰拾元打场图”、“壹佰元帆船图”、“伍佰元瞻德城图”、“壹仟元马饮水图”、“伍仟元牧羊图”、“伍仟元渭河桥图”、“伍仟元蒙古包图”、“壹万元骆驼队图”、“壹万元牧马图”、“伍万元新华门图”、“伍万元收割机图”。但是经这几年的收集实践证明,其中高品位的六张蒙维文版纸币最难收集,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首先,这六张流通券是在第一套人民币印制后期,仅限在少数民族地区发行的。1951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发布统一关内外币制命令。当年4月1日起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的流通券,5月1日发行蒙文的人民币“伍千元蒙古包”、“壹万元牧马”两种;同年11月1日在新疆省发行维文版的“伍佰元瞻德城”、“壹仟元马饮水”、“伍仟元牧羊”和“壹万元骆驼队”四种,限期收回新疆省银元券。其次是发行量少,留存量更为稀少。例如上海印钞厂从1949年5月到1954年共承印过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中的8种面额,11个品种。其中该厂1951年承印的维文版“壹万元骆驼队”是采用挪威道林纸使用双面胶版印刷工艺,印制数量较其它品种少的多。另外从藏家收集到的蒙文版“壹万元牧马”,其号码字轨均为《ⅠⅡⅢ》一种,号码位数是七位,但其高位数最大是“2”,可见最多发行量不到300万。鉴于这六张蒙维文版钞券是在解放初期内蒙、新疆地区发行,当时该地区经济落后局面还未能恢复,人民生活十分艰苦,很少有人有能力将其完整留存。而后1955年国家实行币制改革,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又限期将第一套人民币兑换交回国库销毁,再加上近五十年的岁月流失和“文化革命动乱”时期的毁坏,在民间留下的就十分稀少了,即使发现,大多也是品相极差。至使部分人民币收藏者只得用银行存档的样票集存。第一套人民币纸币60种中稀缺程度排位前三名的当属蒙文版“壹万元牧马图”、“伍仟元蒙古包图”和维文版“伍佰元瞻德城图”三张。综上所述第一套人民币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队伍逐步扩大,它将成为钱币收藏中独具魅力的珍品系列。
十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上市公司的数量、融资金额和投资者数量等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在产品以及法规制度方面,市场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技术系统建设方面成果显著。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和作用日益显现,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融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思考,全面审视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综合分析、对比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制度,为我国发展、完善资本市场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有利于资本市场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资本市场的概念资本市场,在过去我们认为那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现在在中国,它已经是个不陌生的、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了。在中国金融理论中,资本市场理论是最年轻的。因为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而又“变幻莫测”,许多方面还处在试验、争鸣、探索的过程中,所以定义它是个挺困难的事。即便是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理论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个领域。可能是由于资本工具的复杂性,或者可能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强操作性和多变性,导致人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很不一致,于是对资本市场的界定五花八门,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角度使用它,并且在不同的场合赋予它不同的内涵。有的人讲资本市场时指的是股票市场,也有的人说的是证券市场。比如1995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专题报告《中国新兴的资本市场》中,相当多的专家将资本市场界定于证券市场,他们认为,证券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的最核心部分。而199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及关键性政策问题》中资本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工具市场、银行系统和贷款市场等。还有大家所熟知的美国S"克里"库珀的《金融市场》专著中,资本市场的范围涵盖抵押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到底资本市场这个概念指什么?尽管对资本市场的定义见仁见智,但其有着一个确定的内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资本市场至少应涵盖:证券市场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以国有资产直接所有者身份出现的国有股东的对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状况,从而改进了对国有资产保值增殖情况的监督效果。第六,有利于选择出有竞争力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者。谁来充当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是多年来争议颇多的一个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不少方案,许多部门、机构、企业也提出种种理由试图说明自己可以胜任这一角色。其实,当资本市场得到一定发展后,这基本上也是一个可以而且应当由市场决定的问题。在进入市场之前,可以规定某些机构为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进入资本市场后看谁有竞争力。竞争力强者将扩大其经营规模,反之,竞争力弱者将不得不缩小其经营规模,乃至最终失去经营管理者的资格。最后,通过“股权”问题的解决进而解决“债权”问题。股权与债权似乎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问题,通过直接融资而扩大自有资本金比重,会相应降低负债比重,所引起的只是资产结构上的变化。然而,在这种结构变化的后面,主角是行使股权的股东。由负债筹措到资金是由股东及其选定的经营者使用的。国有企业融资体制的问题,主要不是负债率本身的高或低,而是现有的股东及其代理人对负债而筹措到的资金缺少责任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高负债冲动。所以,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解决,除了增资减债外,关键还是要改变企业股东及其代理人的行为,否则,减下来的债还是要增上去的,而且许多债是无力偿还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发展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增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的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而对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创造条件。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443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