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曾对社会主义做过哪些贡献?其落后原因?对其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实施振兴战略?

管玉洁 2019-12-21 20:08:00

推荐回答

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19〕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五年多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重点民生问题逐步解决,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实践证明,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决策是及时的、正确的。但也要清醒看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已经取得的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在当前形势下,认真总结振兴工作实践经验,进一步充实振兴战略的内涵,及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需要。为此,现提出以下意见:一、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长吉图地区开发开放。推动《中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规划纲要》早日签署并协调组织实施。抓紧编制实施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规划。把沿海沿边开放和境外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合作、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结合起来,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边境贸易中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进口资源加工区。研究建立中俄地方合作发展基金,支持中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项目的实施。利用境外港口开展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合作,推进黑龙江、吉林江海陆海联运通道常态化运营。积极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创新,加快推动以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为核心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抓紧建设好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和沈阳保税物流中心,促进东北地区保税物流和保税加工业的发展。开展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推动东北地区与港澳台地区加强经贸合作。实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国务院二○○九年九月九日。
黄盛珍2019-12-21 20:38:1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五年多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重点民生问题逐步解决,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实践证明,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决策是及时的、正确的。但也要清醒看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已经取得的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在当前形势下,认真总结振兴工作实践经验,进一步充实振兴战略的内涵,及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需要。
    齐明星2019-12-21 21:18:56
  • 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与中国实行创新驱动战略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目前中国正在按照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实现第三步发展目标,加速现代化进程。在该过程中,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有效消除“东北现象”,并避免陷入“追赶陷阱”的必然要求。1“东北现象”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三盟一市,拥有中国最重要的石油、冶金、石化、煤炭、重型机械、汽车、造船、建材及粮食、林木、畜产等生产基地。东北现象”指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在体制转轨和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严重不适应症,如产业结构不合理、设备工艺严重老化、经济效益提高缓慢、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滞后与活力不足、污染严重与环境恶化等。再次,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投入应继续向东北地区倾斜,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妥善解决厂办大集体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落实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
    齐晓敬2019-12-21 20:55:36
  • 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建国后,国家在东北等地区集中投资建设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市场化程序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亟待发展。老工业基地特别是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地、明显的科教优势、众多的技术人才和较为完备的基础条件,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是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目前,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有利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翻两番目标;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防安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结构调整的措施。东北地区等工业基地在调整改造中探索了经验,打下了工作基础。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挑战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中央认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经过一段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当前重点是要做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工作。中部地区的一些老工业城市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条件成熟时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关政策给予适当支持。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应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实现振兴。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要利用好沿海对外开放的政策环境,继续发挥地方经济实力较强的优势。
    龚小聪2019-12-21 20:20:46

相关问答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改革开放以来被拉开的发展差距逐年缩小,赶上了全国平均增速。东北地区率先实行了免除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粮食生产连创历史新高,作为全国商品量和肉食供应基地的地位日益突出。以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已扭亏为盈,摆脱了困境,利润大幅度增长,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企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等“民心工程”进展顺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就业形势明显好转,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开始加快,逐步缩小了与全国的发展差距。2019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升至8.62%,比2019年高出0.14个百分点,这是进入新世纪后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首次止跌回升。2019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以“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的三年计算,东北三省经济增速为13.7%,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也分别高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0.5个、0.5个和0.3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实行货币贬值可以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力,从而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当一国长期存在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升值。来促使国际收支平衡。为了保证国际间汇率相对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规定各会员国只有在国际收支出现基本不平衡时才能够调整汇率。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促使国际收支平衡。首先,减税或增加政府支出通过税收乘数或政府支出乘数成倍地提高国民收入,由于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导致进口相应增加。其次,需求带动的收入增长通常伴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后者具有刺激进口抑制出口的作用。扩展资料: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货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当一个国家出现过大贸易逆差时,即表示该国外汇储备减少,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该国在该时期内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大量的贸易逆差将使国内资源外流加剧,外债增加,影响国民经济正常有效运行。当产生贸易顺差时,代表出口的商品多了,生产力相应提高,社会上的工作岗位也会增加,大家可以赚更多的钱,还可以提升国家的外汇储备。而适当的贸易逆差,有利于缓解通货膨胀,促进国与国之间的长期合作等等。国际收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9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数量调控手段出台剑指信贷放量。与上周3个月央票利率的提升一样,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同样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因为正如在我们的年度报告所阐述的,10年央行的政策工具将以数量为主,而存款准备金率、定向央票等数量回收手段都将会因为一季度信贷的放量而出台。意料之外,是因为出台的时机仍早于预期。结合1年央票利率的提升,预防信贷放量仍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年初过于宽松的资金环境不利于央行预防信贷放量。春节前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超过1万亿,再加上年底预计超万亿财政存款的释放,另有热钱仍在持续流入,资金面宽裕的程度可想而知。而另一方面,当前公开市场仍处于收不干、抽不净的境地。1年央票利率虽已提升,但回笼量的明显提升仍需等待央票利率稳定平台的形成,而短期限工具的滚动回笼效果则较差。这是此时出台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深度对冲工具的另一原因。对于权益市场而言,心理冲击将大于实际影响。由于市场往往将存款准备金率视为较为“猛烈”的工具,因而心理冲击将使权益市场短期内承受较大的调整压力。不过我们应理性对待。一方面,诚如上述所言,存款准备金率的出台针对的是相当宽裕的资金面。因而在当前银行超储率较高的情形下,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实质上属于“温和”的措施。预计本次上调将直接回收银行资金3000亿左右,而这也只是年底释放的预计超万亿财政存款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所谓“早死早超生”。针对信贷的放量,早调控对权益市场的冲击将弱于晚调控,因为越晚调控,信贷放量的可能性就越大,央行调控力度超预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此外,在央行调控下,一季度信贷投放将得到有效地熨平,不过在央行与银行的博弈过程中整体规模仍将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