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回购与正回购是什么意思

车成刚 2019-12-21 20:55:00

推荐回答

回购就是赎回的意思,国债是央行的欠债凭证,当初国家用欠债凭证借钱,后国家要拿回欠债凭证,则需要用钱去赎回,故称作回购。正回购是一方以一定规模债券作抵押融入资金,并承诺在日后再购回所抵押债券的交易行为。逆回购将为资金融出方将资金融给资金融入方,收取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并在未来收回本息,并解除有价证券抵押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回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简单说就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逆回购交易,此时投资者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回购交易分正回购和逆回购,两者是相对应和共存的。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齐景杰2019-12-21 21:08:20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债券回购:指债券交易的双方在进行债券交易的同时,以契约方式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以约定的价格再次购回该笔债券的交易行为。逆回购:指资金融出方将资金融给资金融入方,收取有价证券作为质押,并在未来收回本息,并解除有价证券质押的交易行为。扩展资料:债券回购的特点:1、收益性银行活期存款几经降息,利率已非常之低。企事业单位将其闲置资金用于债券回购交易,收益率将大大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2、安全性与股票交易不同的是,债券回购在成交之后不再承担价格波动的风险。债券回购交易在初始交易时收益的大小早即已确定,因此回购到期日之前市场利率水平的波动与其收益无关。从这种意义上说,债券回购交易类似于抵押贷款,它不承担市场风险。债券是一种在一定时期内不断增值的金融资产,而债券回购业务是能为投资者提高闲置资金增值能力的金融品种,它具有安全性高、流通性强、收益理想等特点,因此,对于资金充裕的机构来说,充分利用债券回购市场来管理闲置资金,以降低财务费用来获取收益的最大化,又不影响经营之需,不失为上乘的投资选择。债券回购-逆回购。
    龚少英2019-12-21 22:02:07
  • 正回购和逆回购是对手方,逆回购是客户借出资金获得利息,正回购是用债券做抵押融入资金。一般普通客户做的都是国债逆回购。
    黄盛璋2019-12-21 21:21:37
  • 通俗解释:回购就是赎回的意思,国债是央行的欠债凭证,当初国家用欠债凭证借钱,后国家要拿回欠债凭证,则需要用钱去赎回,故称作回购。这过程是一种借还、抵押的关系,不是买卖关系,所以不叫买卖。正回购和逆回购有什么区别:正回购方就是抵押出债券,取得资金的融入方;而逆回购方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齐晓兵2019-12-21 21:03:35

相关问答

当央行持续实行正回购,即收回流动性时,市场上的资金会出现“短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了募集资金,将不惜以高价吸收资金,也就使得相关投资品种的利率走高。此时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以上类型的产品来获得更高的收益。当央行持续实行逆回购,即投放流动性时,此时市场上不“缺钱”,也就是常说的资金面宽松,就会使得相关品种的收益率处于下行通道。如果加之未来经济增速放缓,还会导致市场利率逐渐走低,债券的价格便随之走高。此时投资者可以适当的配置债券或债券基金,来获得长期稳健的收益。央行对于逆回购的运用,反映出央行对于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工具的偏好。央行不仅把逆回购放在调节银根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第一位置,而且央行报告也表明公开市场操作将成为央行管理流动性最为重要的货币政策组合。央行对逆回购的偏好并非一时之策。通过逆回购操作还可以将货币市场的池子进一步做大,作为银行之间的交易,为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做好准备。逆回购是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简而言之,就是主动借出资金,逆回购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途径之一。央行进行逆回购是为了解决市场流动性不足的状况,以应对银行体系资金紧张状况,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金融支持。
国有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它由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等形式组成,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全民所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是生产资料由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所有制形式,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包括矿藏、河流、国有森林、荒地、草原和其他陆海自然资源,还包括全民所有的工厂、农场、商店、铁路、邮电和银行等。可见,全民所有制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它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从而成为国家对国民经济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基本经济条件。所以,全民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由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是国有经济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这种所有制形式是与较低的生产社会化程度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固然要取决于它的内在的经济关系,但同时也受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制约。在集体所有制经济内部,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平等的,但在各个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由于拥有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不相同,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还存在着不平等,从而在劳动成果的占有和收入的分配上也存在着差别。农业集体所有制经济是中国现阶段农村中的主要经济形式,占全国人口总数80%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是与集体经济联系的,全国90%以上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是农业集体经济所生产的。中国的城镇集体经济,一部分是在50年代对个体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大部分则是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在地方政府、街道、企事业单位的扶持下建立起来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镇集体经济得到了广泛发展,目前已成为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1991年,全国城镇集体企业共240多万个,从业人员3628万人,约占城镇企业全部职工人数的1/3。中国城镇集体经济包括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行业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城镇集体经济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兴办、能吸收较多劳动力。国民经济是指一个现代国家范围内各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所构成的互相联系的总体。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对外贸易、服务业、城市公用事业等,都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事业、文化事业、教育事业、卫生保健事业等,虽然本身不是经济部门,但是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往往也将它们包括在国民经济计划的范围之内。一个国家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总体,包括各个生产部门和为生产服务的流通部门,如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也包括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药卫生等非生产部门。国营经济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并由国家直接经营的经济。有资本主义国营经济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中国,关系国计民生、影响经济全局的企业和现代化大工业、交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以及主要商业等均属于国营经济。改革开放后,国家一般不直接经营企业,因而改称为国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