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怎么翻译

黄珍东 2020-01-17 15:50:00

推荐回答

16.冒着,忍受。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改操者,非松也耶?——明·宋濂《看松庵记》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7f6GuUKKt2wqruavHb5ayG-hXcHAXr1f5m3HDnCGrNlGAsOMs8NP9H66gc_D10XBZUjsYY4b6dK-WcO-QkzOK动词释义第16条。
粱俊薇2020-01-17 17:00:42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难道能渡过严寒却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因此,先前的君子常常寄托松树来激励自己。
    齐晓娜2020-01-17 17:19:30
  • “其能凌岁寒而不易其行者,非松也耶”中的“凌”是“渡过,越过”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能够度过每年的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出处:“其能凌岁寒而不易其行者,非松也耶”出自《看松庵记》,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散文作品。作者:宋濂1310-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又号玄真子,浦江今属浙江人,是明初大臣,文学家。他博学强识,元末在龙门山隐居著书。1360年,受朱元璋礼聘至应天今江苏南京,被任命为江南儒学提举,并担任太子的师傅。明朝建立后,先后任翰林学士、诗讲学生、学士承旨,诏谕文字多出其手,常侍明太祖左右,以备顾问。为明朝开国第一文臣。奉命主修《元史》。著作甚多,散文简洁。有《宋学士文集》。背景:这是一篇理意深刻、情趣盎然的咏物寄志散文。以松喻志,自古已然,是个老题目,但宋濂笔下却写出了新文章,从"乐松"、"看松"、"以松为伍",到髯松解意"相娱"、成为章君知遇,全是自己面目。
    齐晓晶2020-01-17 16:00:59
  • “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译文:那能耐受一年中寒冷的时节却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因此,从前品德高尚的人常常借它来勉励自己,求得君子的志向,大概也像这样罢。此句出自明代文学家宋濂的《看松庵记》,这是一篇理意深刻、情趣盎然的咏物寄志散文。此文通过为章溢看松庵作记,肯定了这群知识分子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们蔑视利禄的志趣。文章第一段状写匡山的美景,第二段叙写章三益在匡山建造庵庐及亭,第三段交代“看松庵”的命名缘由,第四段以问答的方式为章三益明志。此文主要对龙泉人士对章三益的看法提出不同意见,作者认为章三益无论隐居还是出来做官,都能像松树一样坚持操守。背景:元末天下人乱,浙东知识分子中的有识之士大多不与元统治者合作,退隐山野,以待时机。宋濂、刘基、章溢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此文通过为章溢看松庵作记,肯定了这群知识分子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们蔑视利禄的志趣。
    辛国栋2020-01-17 15:56:07

相关问答

翻译: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阎,通“阉”,缙绅,指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一、原文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二、译文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即位,,明代文学家。初字乾度,后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崇帧进十,选庶吉士,自幼发愤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张溥曾与郡中名士结为复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张溥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义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五人墓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