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的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都有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后续计量吗

黄玉娜 2019-12-21 23:19:00

推荐回答

1、如果是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很多人喜欢记为“两头成本法,中间权益法”,。
赵颖轶2019-12-22 00:09:13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赵香桂2019-12-22 00:37:29
  •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不是用成本法,就是用权益法。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为:1、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也就是说对合营或联合企业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齐晗兵2019-12-22 00:20:37
  •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初始计量就是用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成本。教材上说的后续计量分为权益法和成本法。因为权益法需要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所以你会感觉用了两种方法。给你举个例子,这样讲给你你就会很清楚了: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是以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入账成本,后续计量用权益法的,需要对被投资企业的初始入账价值进行调整。比如A企业以200万购入B企业30%的股权,购买日B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万那么这里的初始计量就是公允价值200万。而这里的后续计量使用权益法,所以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成本进行调整:1.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被投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不作调整。2.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那么,很显然,这里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应作如下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00贷:营业外收入100这样经过权益法调整以后,他的入账价值就是300了。前者是初始入账成本确认方法,后面的是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的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赵香稳2019-12-21 23:59:28
  •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两个阶段,初始确认时需要考虑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问题,在后续计量时如果权益法才需要考虑比较初始成本与享有的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的问题。一、初始计量:确定初始投资成本首先,应判断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企业合并以外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1、如果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按照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与持股比例的乘积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涉及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的除外。2、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按照放弃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涉及到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的除外。3、如果是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放弃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涉及到的初始直接费用应作为投资成本处理。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的除外。4、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涉及的初始直接费用按照以下处理:在不管其是否与企业合并直接相关,均应自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收入中扣减,在权益性工具发行有溢价的情况下,自溢价收入中扣除,在权益性证券发行无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扣减的情况下,应当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二、后续计量: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确定入账价值首先判断应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进行核算:1、如果采用成本法核算,一般情况下不涉及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2、如果采用的是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
    赵颖雪2019-12-21 23:40:15

相关问答

一、相同点两者的投资内容相同。在会计处理上,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内容一致,都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以支付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2、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3、通过行政划拨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划出单位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二、不同点1、适用范围不同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2、对投资收益的处理不同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3、对现金股利的处理不同。成本法下,现金股利分为两种情况,对于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由于它是由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分配得来的,所以不把它作为投资收益,而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而权益法下,现金股利作为投资返还,当被投资企业盈利时,按投资比例计算出应享有的份额,把它作为投资收益入账,同时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被投资企业亏损时,按投资比例计算出应分担的份额,把它作为投资损失入账,同时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成本法-权益法。
一、合并报表的简单程序就是先汇总,然后抵消掉重复因素。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和母公司的长投重复,当然要抵消。此外,长期股权投资是母公司A的一项资产,他所代表的是子公司B的所有资产中属于其所有者即母公司A的那部分资产。合并报表时,站在企业集团整体的角度,从资产这边看,当用资产A+资产B后资产A中有一部分是资产B中属于A的净资产,数额即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从负债这部分看由假设可知负债A+负债B没有可抵消的部分。从所有者权益这部分看净资产A和净资产B不能简单相加,因为他们相加是没有意义的。净资产B是属于A的资产,而净资产A是属于股东Ha的资产。二、合并财务报表作出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对应的即为享有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份额,因此母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按照权益法作出调整后,其实已经包含了对应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如果再直接将母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直接合并,那么就会出现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归属于母公司部分被重复计算。因此在抵消分录中抵消的,也是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和母公司按照权益法调整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部分为少数股东权益。扩展资料: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一般有三种理论可供遵循,即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和当代理论;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即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实务中多采用经修正的当代理论。随着少数股权在许多国家的普遍存在,相继带来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对少数股权的处理问题,从而引起对合并范围及相关问题的不同理解,进而形成三种合并理论。第一,母公司理论。按照母公司理论,在企业集团内的股东只包括母公司的股东,将子公司少数股东排除在外,看作是公司集团主体的外界债权人,以这个会计主体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和合并损益表中的净利润仅指母公司拥有和所得部分,把合并会计报表看作是母公司会计报表的延伸和扩展。第二,实体理论。按照实体理论,在企业集团内把所有的股东同等看待,不论是多数股东还是少数股东均作为该集团内的股东,并不过分强调控股公司股东的权益。采用这种理论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能满足企业集团内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管理的需求。第三,当代理论实际上是母公司理论与实体理论的混合,美国公认会计原则采纳了当代理论,所以它在美国实务中被广泛运用。由于当代理论吸收了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的一部分内容,缺乏内在一致性。它虽然避免了母公司理论在会计概念运用上的矛盾,但在合并净资产的计价上,仍然存在计价不一致的问题。合并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