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互联网发展不再是技术作主导,而是用户体验作主导

赵鲁静 2019-12-21 19:18:00

推荐回答

用户体验工作面对挑战都说用户体验重要,但是究竟有多重要、用户体验的价值究竟如何衡量,却是一个无法回避、又很难回答的问题。有人从定性的角度举例说苹果的iPod、iPhone,初期在技术、成本等条件和竞争对手基本相等,甚至品牌在所竞争的领域还略有劣势的情况下,能够压倒对手,靠的就是用户体验。而苹果在用户体验上取得优势后反过来又能在成本、技术上压倒对手。也有人试图将用户体验的价值量化,比如互联网产品中常用的A/B测试法,控制绝大部分条件不变、只改变少量用户体验相关的条件,对比产品的相同指标在修改前后的数据变化:用户完成一个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步骤/时间是否减少了?用户完成一个任务的成功率/效率是否提高了?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频率是否增加了?用户转化率/留存率是否增长了?用户操作出错率/投诉率是否降低了?还有人通过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分析量化产品全局中,各个用户体验贡献点的具体价值……定性好定,定量却难量。因为量化衡量要求被测对象能够被直接或间接分离出来,与参考值相比较,从而得到被测量的大小。然而,你无法真正控制一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所有的条件都不变,分离出用户体验工作、去量化其带来的价值。要理解和认同用户体验的价值,困难主要在于存在两个误区:第一,试图把用户体验工作的贡献从全部工作的贡献中分离出来;第二,把“用户体验的价值”等同于“用户体验人员的价值”。用户体验工作的内容在今天,用户体验已经成为和产品研发、运营全程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通常来说,在产品前期,用户体验研究员、设计师和产品经理一起收集分析用户需求、策划和检验产品概念。在产品中期,用户体验设计师和产品经理、核心研发工程师一起探索、检验,确定产品设计。在产品后期,用户体验设计师、界面工程师和研发工程师一起实施、优化产品,用户体验研究员配合进行用户测试、可用性评估。产品发布以后,用户体验研究员、设计师和产品经理、研发工程师一起跟踪改进产品。视觉设计则往往根据产品的不同,在不同的时间点进入:有的在产品前期就要开始参与产品视觉和品牌的策划和设计,有的在产品后期才参与产品实施优化。其中,在产品前期和中期的用户体验工作最为重要,因为这时的探索和验证能极大程度地减少产品研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风险,从而从全局上优化研发过程。同时,随着产品与社交元素相结合的兴起,用户体验设计和研究协助产品经理、运营人员、市场人员在产品设计之中就融入产品运营、营销元素,让产品、运营、营销之间相互促进,也正在成为趋势。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各种职能的界限并不会被严格的划分,也不会在每个项目上都完整的配备上面提到的每一个角色。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并不存在所谓的标准人员配备和分工,比如有些人认为产品经理应该是产品设计的灵魂和主导者,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既有资深产品经理同资浅设计师合作的情况,也有资浅产品经理同资深设计师合作的情况;既有工程师只擅长编写代码的情况,也有工程师对于产品全局架构很有想法的情况。产品经理、用户体验人员、工程师、运营人员、市场人员,既需要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产品提出要求,也需要了解和自己相配合人员的要求、产品全局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无谓的误解和矛盾,更有效地构建产品。用户关心的是最终抵达他们的用户体验综合呈现的效果,而不是哪些人在哪个产品环节上做出了一个好的用户体验。这涉及产品设计和实施的各个环节,虽然用户体验工作是用户体验人员的全职工作,但是如果产品经理为了平衡项目各方而没有在最关键的用户体验点上坚持、工程师为了技术上比较容易实施而没有按照产品设计执行、运营和市场人员为了运营推广效果而伤害用户体验,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的问题都会导致产品在用户体验上的失控。整个团队只有齐心协力、每个人为达到最终的用户体验效果而努力,才可能真正创造出好的产品。所以说,用户体验的工作是完全融入产品研发与运营的全程中的,并且需要团队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实现用户体验人员的价值用户体验工作的贡献无法从全部工作的贡献中单独分离出来,用户体验的价值并不等同用户体验人员的价值。正是因为用户体验与产品研发、运营全程密不可分,使得无法区分出哪部分是工程师的贡献、哪部分是产品经理的贡献、哪部分是用户体验人员的贡献。从定性的角度分析,每方面的贡献都很重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却无法计算每方面贡献所占的比重。其实,很多职能之间都有类似的争执,而且历史更加悠久,比如生产和销售、产品和运营。不过,争执归争执,谁又能真正分出高下呢?与其纠结于非要量化分出谁的价值具体有多大,不如首先认可用户体验的价值,最大化的发挥出用户体验与其他各种职能相互激发的能量。另外,我们看到今天大部分成功的高科技企业都是由工程师所创办,而由用户体验人员创办或者联合创办的则凤毛麟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用户体验的价值不能在更大范围内受到认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工程师具有编写程序实施自己想法的能力,这是一个很大的先天优势,因为即便最初创造出来的产品不好用,但是只要有人用,就会有机会不断得到改进,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产品。虽然用户体验人员有很棒的想法,但是自己不会编写程序,就只能借助于程序员的力量才能把想法实现。所以在现实中,用户体验人员的角色更多的定位在“帮助他人、共同成功”的角色,利用自身对用户的关注和洞察,以及在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上的优势,帮助团队更加高效的研发产品,让团队少走弯路、更容易获得成功。但同时,也看到越来越多的用户体验人员通过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已经或者正在成为优秀产品、优秀研发团队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比如在国际上见到越来越多设计师创建的成功公司;在创新工场见到越来越多用户体验人员作为创始人的创业团队;在越来越多公司中见到用户体验/设计副总裁。在综合能力上取得突破后,他们在用户体验思维和方法上的独特优势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在产品创新、团队建设中都走出了与众不同的道路。他们取得的成就不仅仅属于他们自己,更为其他人树立起榜样和信心,成为推动用户体验事业的重要力量。细致入微的实施用户体验工作用户体验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这不是一种态度,更需要施行具体的工作:1.改变企业的组织、建立用户体验团队、吸引和培养用户体验人才、让用户体验人员在企业决策层拥有发言权;2.改变企业的流程,让用户体验工作成为计划的一部分,并且评估用户体验工作的效果;3.改变企业的环境,鼓励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让团队协作更多、更顺畅的发展;4.改变企业的激励机制,让用户体验的员工获得与工程师员工同等的待遇,让跨团队工作的用户体验员工能够获得公平的团队奖励;5.改变企业的氛围,让每个人都为最终的用户体验考虑,培养他们正确的用户体验思维方法。这些改变有的容易,有的则很难。但是相比做出改变可能获得的巨大收益、以及不做改变将遇到越来越强的挑战,这些改变不仅值得,而且是必须的。同时,用户体验人员也需要更积极主动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为产品研发作出更大的贡献。对于用户体验的认同就像是一种信仰。
边双喜2019-12-21 20:01:5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用户体验简单说就是公司出新产品了,你把自己当成大众用户来体验这个产品,有哪些问题是需要修改,有哪里可以减少或增加之类的.不要觉得这个很简单,产品都是设计师和程序员辛苦弄出来的,你要是乱讲,会挨屌的,但是你不讲,就干不了了....交互设计师也是设计师的一种,每个公司的分工不一样,有的公司做交互营销项目是项目经理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有的公司是交互设计师可以自主完成再交给经理审查.你可以理解为懂交互营销的设计师.用户体验的岗位应该不会招应届生,交互设计师就不准了,这个得看公司。
    黄相成2019-12-21 20:24:25
  • 游戏体验是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纯主观感受。但是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来讲,其体验的共性是能够经由良好设计实验来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技术创新形态正在发生转变,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越来越得到重视,用户体验也被称做创新2.0模式的精髓。在中国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应用创新园区模式探索中,更将用户体验作为“三验”创新机制之首。扩展资料感观体验:游戏产品呈现给用户视听上的体验,强调舒适性。一般在色彩、声音、图像、文字内容、网站布局等呈现。交互用户体验:游戏界面给用户使用、交流过程的体验,强调互动、交互特性。交互体验的过程贯穿浏览、点击、输入、输出等过程给访客产生的体验。情感用户体验:游戏给用户心理上的体验,强调心理认可度。让用户通过站点能认同、抒发自己的内在情感,那说明用户体验效果较深。情感体验的升华是口碑的传播,形成一种高度的情感认可效应。参考资料-用户体验。
    齐新良2019-12-21 20:08:10
  • 一玩互联网,不玩用户体验,必死无疑曾经信息泛滥的时代,已经慢慢的成为过去了,现在的用户再也不是小白了,而且各种各样的网站信息层出不穷,现在到了用户体验至上的时代了,谁不让用户感到舒服,谁就别想舒服,事情就这么简单,只有让用户感到在你这里舒服了,有价值,用户才能记住你,你才能持久的积累和发展,否则的话,只能玩完。二如何打造牛掰的用户体验现在网上是个人就能叨叨几句所谓的用户体验,显得非常的高大上,我想说的是,这些天天叨叨用户体验的,他们就真的懂用户体验吗?用户体验不是用嘴巴说出来的,而是思维+做。怎么样才能培养这么一种用户体验的思维呢?如果你是做互联网的,或者是做网站的,你可以来我们这个群里听听我们讲的用户体验思维课程,当然围绕的点是基于网站的用户体验设计,但是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每天我们这里都会讲网站SEO的用户体验思维,老师分析的非常的全面系统,你什么都不需要付出,只需要付出时间就可以,想听的话,可以来我们这个群:首先是37然后是2716最后是812。把这个几个数字连接以来,按照顺序,奇迹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如果你想了解网站用户体验这一块,就来,不想了解的话,就不用来,我们不欢迎。三一篇值得阅读的用户体验设计文章设计,必须是充满诗意的。带过五年多的用户体验设计团队,从几个人到二十几个人。以前自己也做过技术,发现工程师和设计师其实是有很多相近的地方的,那就是都有追求。带领团队,并不是管好人就行了,它必须能转换情感,唤醒记忆,让人尖叫,充满反叛......它必须要非常感性,以至于让我们感觉好像过着一种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生活,换句话说,它必须是充满诗意的。四 用户体验不是产品的易用。那么,用户体验是什么?我认为,狭义上的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对某个产品的视觉和易用性的主观感受,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认知,而广义上的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对某个产品在使用之前、使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各个方面。加瑞特在其著作《用户体验的要素》中对用户体验是这样定义的,用户体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也就是人们如何“接触”和“使用”产品。据此我们可以看出,用户体验的主体是用户,对象是产品,关键在于用户接触和使用产品过程中所建立的感受,感受是主观的,因此用户体验也是主观的。用户体验不是我们的体验,而是用户的体验。其实,很多的用户没有用户体验的概念,你的产品设计的好坏并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只有当用户有过类似产品体验的经历之后,用户体验才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此时你的产品设计的如何便可以得到充分的验证,因此检验用户体验的不是我们,而是你的真实用户。我们总是希望能够代表用户,能够无限地接近用户甚至成为用户,但事实上我们根本代表不了用户,更多时候只是我们在一厢情愿罢了,用户体验是用户的体验而非我们的体验。用户体验的设计应以用户为中心。很多用户体验的设计并不是用户想要的,这主要是前期没有对用户进行研究而导致的结果。用户体验的设计应以用户为中心,忠实用户的真实感受,因此研究和分析你的用户是做好用户体验设计的第一步。我们在研究用户之前,一定要明确我们的目标用户,同时不要试图去满足我们目标用户里的所有用户,在多态的社会形态下,不同区域、文化或信仰等都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效果。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来说,其用户体验的共性是能够被认知和容易捕捉的,而其非共性则因个体差异较大而无法模拟和再现。用户体验是感动用户的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的本质是创造一连串的体验,使用户能够感知到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我们发现具有非凡体验的设计总是能够赢得更多的用户,比如苹果的产品。好的产品设计是通过信息交互传递感动人的表达,并让用户对产品产生充满感情的有效沟通,从而为用户创造能够感触到的,一体的,系列的,蒙太奇般的体验,它能使用户每次在相似情态下都不由自主地想起你的产品,并付出行动。具备这种体验的产品不会强迫用户去使用他们不想要的特性,但是它会引导有兴趣的用户自发的去使用你的产品,它不是靠花哨的视觉效果和强大的交互能力打动你的用户,虽然它也具备这些特性。用户体验是一种新的产品竞争力。用户体验的目的是希望用户最终愿意为这份体验给予我们所期望的回馈,比如购买产品等,可以说用户体验是唯一能够触发用户情感的产品因素。如今,用户体验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产品价值,当技术已经不再是产品核心竞争力时,产品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用户体验的竞争,用户注重的不再是产品的性能,而是产品所带来的愉悦感和价值感。
    赵顺达2019-12-21 19:43:44

相关问答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非家庭的生产组织已经存在了多年,世界古代七大奇迹,就是这些组织活动的结果。我国古代的农耕民族为与自然界作斗争,或为抵御游牧民族的侵扰,早在欧洲形成统一的国家之前就形成了统一的大范围的国家,并从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全国性的资源协调中取得了不少生产管理的经验。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中的活字的应用,就是现代生产中零件互换性设计和模块化设计的先驱。但现代生产管理理论的形成,则是从产业革命开始的。1.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始于18世纪的英国,以后很快传播到欧洲与北美。1776年,亚当·斯密AdamSmith在他的《国富论》{TheWealtho,Nations中指出了分工与专业化的优越性:①缩小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可以使工人对工作更加熟练,因而做得更快;②由于专业化,可以减少从一种工作更换成另一种工作所需要的更换工具、原材料等;③由于专业化之后工作动作趋于简单化,更容易开发适当的机械来提高生产率。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用互换性零件设计生产枪枝的兵器工厂,开创了标准化在金属加工工业中应用的先河。分工、专业化和零件标准化,提高了生产对管理和协调的要求,使生产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开始受到重视。2.科学管理时代1886年,美国有人提出车间管理的概念。1906年,泰罗FrederickW.Taylor在他的论文《金属切削工艺》中提出了生产管理的四方面责任,1发展一种管理的科学,来替代根据经验进行管理的方法;2选择每一项工作做得好的工人,总结他们的工作方法,并用他们的工作方法训练其他工人;3发展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协作关系;4经理和工人之间合理分工,各司其职。这就是以后被称为《科学管理原理》的最初观点。在同一时期,还有甘特HerryL.Gantt,发明了用长条图安排工作进度;吉尔伯特LillianGilbreth等人,进行了动作研究;福特HenryFord,创造了装配流水线的生产组织,在实际上解决了对工作进度;吉尔伯特LillianGilbretri等人,进行了动作研究;福特HenryFord,创造了装配流水线的生产组织,在实际上解决了对象处理连续性和生产资源连续利用在大量生产中的统一。3.人际关系时代科学管理的先驱们,在他们的著作中已认识到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但是,他们强调得最多的是人的工作效率间题。对于人的社会需要问题的研究,是在梅约EltonMayo教授指导下首先于1927^-琦32年间在美国西部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霍桑工厂的实验,指出了工人的工作态度和对工作意义的了解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人际关系学说不是要否定科学管理时代的关于工作效率的研究,而是把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考虑引入生产管理:经理应对工人的参与感兴趣。4.管理科学时代管理科学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运筹学开始的。战争期间,运筹学通过对军事数据的数学分析,寻求可以使军事行动的有效性得以改进的决策。不久,这些分析方法也被用于政府和工业问题的决策过程中。管理科学,是数学和统计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它包括用模型通常是等式和公式来描述和解释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并求出解决方案。其目标通常是求最优解。因此,管理科学不是要改变管理的内容,而是提供了解决管理问题的新工具。5.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对经营方式与管理过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卫星通信、图文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的发展,为全球性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方便。同时,贸易壁垒的撤除,使企业可以借用通信手段在世界任何地方参与竞争。比如,中国的乡镇企业可以通过英特网lntetnet,在美国投标竞争通用电器公司的元件采购订单,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归纳和通讯方面的能力的改进,使管理层次的减少成为可能。经理人于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和生产系统的柔性,也可以因此而提高。高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缩短以及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使经营的节奏大大加快。生产技术也正在发生新的变革。计算机的应用,既改变了经营运作方式,也改变了生产过程控制的方式。计算机在会计核算、生产计划、订单执行情况的跟踪和人事资料的保存方面的应用,使生产管理有可能在更广泛的范围上应用管理科学的方法。计算机在服务业中的应用,如航空公司的全球自动订票系统和银行的自动柜员机的应用,给这些产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过程自动化方面,计算机的应用使制造业中的设备柔性和通用性持续提高。物料搬运系统,可以根据从计算机中收到的信号把物料移到任何一个需要的地方。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已经可以完全代替人工完成工件和工具在工作母机上的更换;加工中心和生产机械已经可以在没有人工监视和辅助的情况下作业。自动化的物料搬运系统和自动化的生产机械结合起来,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使工厂可以在短时间内无人运行。设计人员在计算机绘图、模拟和分析程序的帮助下,可以大大加速设计工作。设计工作中的数据,可以在计算机上翻译成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指令。这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从产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制造业的企业文化以及生产组织正在发生巨大的影响。6.日本生产方式对生产管理理论的贡献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固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引起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方法的改变,但是管理方式的进步,可以使新技术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发源于日本生产管理实践的准时制生产Just-in-Time的概念,可以在世界各地得以应用。这些概念有时也称无存货生产,即只依靠最小的存货和其他资源制造产品。公司在这种哲学指导下,是采用拉动方式协调加工中心的运行的。一个加工中心只在下一个加工中心需要某种零件时,才以小批量加工这种零件。在这种情况下,机床的调整成本Set-upCost必须很小,工人必须有多机床作业的技能,公司的原材料和外协件供应必须可靠,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必须有效,质量控制必须能足以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7.服务业的兴起制造业和农业的技术进步,已经可以使从事这些产业的人数大大减少。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和制造业在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不变的情况下,使就业机会不断减少。原有的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企业,除了通过自动化以裁员之外,只有迁往发展中国家以求生存。这使一些大公司成为跨国经营的公司。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达到占就业人员的sa%以上。我国的第三产业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蓬勃发展,无论是在国民经济所占的比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达到占就业人员的60%以上。我国的第三产业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蓬勃发展,无论是在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上还是在就业人口上都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中,直接生产人员的人数迅速减少,使中间管理工作也明显减少,这些都使公司的柔性更大、对于环境变化的响应更快。竞争压力和技术进步还会进一步迫使成功的企业寻求改进和变更,生产经理和其他业务经理必须不断面对和适应新的挑战。
2004年4月15日,在芬兰的埃斯波市,芬兰技术奖基金会将全球最大的技术类奖“千年技术奖”授予了现年49岁的英国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Berners-Lee。这位万维网WorldWideWeb的发明人在成为世界上首位“千年技术奖”得主的同时,也获得了生平最大的一笔100万欧元的奖金。当人们每天打开电脑,感叹着互联网强大的同时,很少有人想到这一切竟是由一人之力创造的。1955年6月8日,伯纳斯·李出生在英国伦敦的西南部,他的父母都是英国计算机界的名人,曾参与了英国第一台商用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他从小便耳濡目染。在牛津大学的女王学院学习期间,他就用从旧货商店花7美元买回的电视机,与M6800处理器、烙铁、电路板组装出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从牛津大学毕业后,伯纳斯·李先后进入了Plessey通讯公司和D.G.Nash技术公司工作,但他真正开始研究互联网是在加入日内瓦的CERN后。作为一名软件工程顾问,他编写了一个名为“Enquire”的信息处理工具,它就是WWW的最初概念。经过一番努力,1989年,伯纳斯·李在Enquire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Hypertext超文本重新构造信息系统的设想,并设计出供多人在网络中同时管理信息的超文本文件系统。1990年,他在当时的NeXTStep网络系统上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服务器WebServerHttpd和第一个客户端浏览编辑程序WorldWideWebWWW。同年12月,CERN首次启动了万维网并成立了全球第一个WWW网站info.cern.ch至今仍是CERN的官方网站,第二年万维网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在此之后,伯纳斯·李又相继制定了互联网的URIs、HTTP、HTML等技术规范,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非盈利性互联网组织W3C,一直致力于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因为在互联网技术上的杰出贡献,伯纳斯·李被业界公认为“互联网之父”。他的发明改变了全球信息化的传统模式,带来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全新时代。然而比他的发明更伟大的是,伯纳斯·李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为“WWW”申请专利或限制它的使用,而是无偿的向全世界开放。伯纳斯·李本来可以在金钱上与盖茨一比高低,但他的这一举措却为互联网的全球化普及翻开了里程碑式的篇章,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接触到互联网,也圆了那些。com公司创建者们的富翁梦。即便如此,伯纳斯·李仍然十分谦虚,总是以一种平静的口气回应:“我想,我没有发明互联网,我只是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方法。即使在今天,伯纳斯·李的名字对于大众来说多少还有些陌生甚至从未听说过,但对于那些互联网公司的CEO们,他永远是他们心中的偶像。Lotus公司主席兼CEO,JeffPapows对他评价到:“伯纳斯·李是这个星球上最有资格写入互联网编年史的人物。他用自身的智慧和像父母一样的无私为这个产业创造出了另一个神话,他告诉人们网络是多么的美好多么赋有吸引力,又一个新事物在他的手中诞生了。Novell公司CEO,EricSchmidt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如果‘计算机和互联网’是一门传统科学的话,那么伯纳斯·李无疑将获得一枚诺贝尔奖章。时代》周刊将伯纳斯·李评为了世纪最杰出的100位科学家之一,并用极为推崇的文字向大家介绍他的个人成就:“与所有的推动人类进程的发明不同,这是一件纯粹个人的劳动成果……万维网只属于伯纳斯·李一个人……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他的发明在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中有多大的意义,这就像古印刷术一样,谁又能说得清楚它为全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