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占家庭资产90有风险吗

黄灿泉 2020-01-17 16:29:00

推荐回答

500万的家庭财富在中国应该是富裕阶层了。根据瑞信2019年财富报告,中国资产过100万美元的人有159万。1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700万元。瑞信发布报告时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为6.9左右。根据财富金字塔,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人,占据全球总人口的比例为0.7%。家庭资产500万元,估计是全球前1%富裕的人。
齐晓旭2020-01-17 17:54:16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这跟你的资产总值,你的事业情况和你是否有好的投资渠道等关联,不能一概而论。
    连俊彦2020-01-17 17:59:42
  • 觉得500万到1千5百万资产的可以买辆占家庭资产百分之1年收入一半的代步车。1500万以上的每多500万多0.5百分比。也就是1500-2000买1.5百分比的。
    赵颜鹏2020-01-17 17:18:20
  • 在中国,受“居者有其屋”的观念影响,房子历来都是民众执念追逐的对象,以至于房产占据了家庭财富的主要部分。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买房比例高达8.1%。可见,房价上涨吸引了更多投机型的“土豪”买家,抬高了房价,也把为自住而买房的刚需者挡在市场之外。房屋价值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房价上涨自然能让财富增值,使得房产在家庭资产中的占比更重,房市涨跌对于家庭财富的影响更为敏感,财富分化也将更为严重。首先,房价上涨拉大无房者和有房者的差距。CHFS数据显示,在过去三个月里,城镇无房家庭的总资产变动指数为96.3,财富处于缩水状态,有房家庭的指数为109.1,财富持续增长,其中有房且在近半年新购房的家庭的资产变动指数高达121.1。其次,房价的不均衡上涨会加剧地区财富的不均衡。在过去三个月里,一、二线城市的有房家庭总资产变动指数为110.3,而其他城市的资产变动指数为106.8。这意味着,房价上涨使得财富由无房家庭向有房家庭转移,尤其转向手持资本、从事投机活动的富裕群体。对于住房刚需者,房价上涨意味着需要挤占更多的资金以满足住房消费。对于炒房投机者,房价上涨会让更多资金涌入房市。这两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家庭其他方面的消费。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引导居民进行资产多元化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齐晓影2020-01-17 17:03:11
  • 好资产必须满足3个条件:1、资产的独特性和盈利能力带来的收益性;2、容易操作的风险控制带来的安全性;3、退出和变现容易带来的流动性。扩展阅读亿万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构成如下企业主:55%企业的拥有者,这部分人占到55%。企业资产占其所有资产的60%,他们拥有180万的可投资资产,20万以上的车和价值200万以上的住房。金领:20%金领主要包括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的高层人士,他们拥有公司股份、高昂的年薪、分红等来保证稳定的高收入。这部分人占20%。他们财富中现金及有价证券部分增长至20%,他们拥有500万以上的自住房产,价值50万以上的汽车。炒房者:15%炒房者主要指投资房地产,拥有数套房产的财富人士。这部分人占15%。房产投资占到他们总财富的90%,现金及有价证券占比5%。职业股民:10%他们是从事股票、期货等金融投资的专业人士。现金及股票占到其总财富的30%。职业股民平均拥有450万以上自住房产,200万以上投资性房产和价值50万以上的汽车。
    龚少菁2020-01-17 17:01:45

相关问答

我们生活在商品社会里,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钱。钱从哪里来呢?孔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爱财,更当治之有道。这里说的“取”,就是赚钱;这里说的“治”,就是理财。同样,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要想有钱,无非通过两个途径:上班赚钱,下班理财。百姓一定要理财理财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合理管理自身财务资源的一个过程,贯穿人们的一生。讲得通俗点,理财就是以“管钱”为中心,通过抓好攒钱、生钱、护钱三个环节,管好现在和未来的现金流,让你的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稳步、持续的增值,让你的兜里什么时候都有钱花,最终的目的是实现财务自由,让你的生活幸福和美好。攒钱攒钱是理财的起点。收入是河流,财富是水库,花出去的钱就是流出去的水。你家中“水库”中最初的财,一定是通过积攒获得的。而要攒出钱来,就要合理地控制消费。如何才能多攒钱呢?一是强制储蓄。比如每个月领到工资后,就把10%~20%的工资存到银行去。二是记账。要养成记账的好习惯,经常检查,看看自己的钱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花得是否合理。三是用现金付款。付现金和刷卡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付现金是有感觉消费,刷卡则是无感觉消费,而无感觉消费会让你花掉更多的钱。四是不要贷款买汽车。贷款买汽车是一个人财务状况恶化的表现。如果你一定要买汽车,又没有那么多钱,不妨去买一辆便宜的汽车,或者是二手车,因为汽车无非就是个代步工具。五是自住房可以贷款,但月供不要超过月收入的30%。这样就不会有太大的还款压力,万一银行利率上调,还有回旋余地。生钱钱生钱是理财的重点。如果你把攒下来的钱都存在银行里,就会面临一个问题:长期来看,银行存款利率跑不过通胀,也就是说你的钱会贬值。如果你把攒下来的钱都用于风险性投资,那么结果有可能跑赢通胀,但也有可能亏本。建议把家中“水库”里的钱分成三份,分别放在3个池子里。第一个池子里放的是应急钱,第二个池子里放的是养命钱,第三个池子里放的是闲钱。护钱护钱是理财的保障。仅仅依靠攒钱和生钱是不够的,有可能因为一次意外事故会给你带来资产增值。可见,保险在家庭理财中是必不可少的理财工具,要理财,你必须买保险。有利于个人和家庭生活稳定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和家庭会面临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威胁,如洪水、火灾以及家庭成员的生老病残死等。在事故发生后,个人和家庭都需要外来经济的补偿,而人身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等针对个人和家庭的保险产品在这方面起到了保障的作用,有利于生活的稳定。有利于平衡个人和家庭的财务收支从人的一生来看,收支往往是不平衡的。尤其是人到老年,没有了工作收入,主要靠年轻时积累的养老金生活。而人寿保险具有“强制”储蓄的性质,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人寿保险是一种很好的储备养老金的方式。虽然通过个人储蓄也能储备养老金,但个人储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目标的不确定性,人们往往缺乏足够的毅力来完成自己的储蓄计划,储蓄资金容易被挪用,而人寿保险的“强制性”则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此外,保险还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比如投资连结保险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同时人们通过人寿保险可以顺利实现财产的转移。
非常纠结的问题,特别是你说10~15年后,还要25万建房,考虑你家庭开支,上有老,下有小,我给出的建议理财方式如下:计划一、5年后孩子教育及父母开支计划:这个是必须有保障的钱,所以,选择零存整取这种理财方式,虽然收益低,但是保险,安全,每期存600元,选择5年期吧。计划二、10年后建房计划:因为你的收益来看,要以小搏大,智能基金定投了,毕竟这个风险你能承担,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前5年每期定投600。生活开支每月500,总的支出1700,剩下的300,留着备用,等一次性到1000后,可以存入银行,存活期就行,已备不时之需。而目前已有的5000元,直接存5年定期吧!!现在分析一下5年后的情况:零存整取的收益:600*60+600*61*60/2*0.035/12=39202元5年后的家庭开支:孩子教育300元/月,父母生活费400元/月,自己家庭生活费500元/月,一共是1200元每月。现在,因为孩子要上学,父母这块需要给生活费,考虑家庭情况比较难,所以,这时候你妻子应该可以做些工作,帮补家里的开支,她的收入按照800元/月计算。按照你工资未变来计算,你家庭每月有2800元的收入,支出1200元,结余1600元。考虑孩子刚上学,父母身体还行,家庭留10000元的备用金足够,存银行活期。另外的35000元,直接存5年定期。然后另外做一个5年期零存整取的计划:每月期存300元,考虑房子问题,基金定投必须追加到每月1000元。最后剩下300元,和前5年一样,留下备用。到1000就存银行。10年后的情况分析:定期存款:35000*+35000*5.5%*5=44625元零存整取:300*60+300*61*60/2*0.035/12=19600元家庭备用金:10000元基金定投:总投入=600*60+1000*60=96000元,按照平均下来每年5%的收益来计算,收益是:96000*5%*10=48000元。所以,基金定投本息一起:96000+48000=144000元。因为10年~15年间要建房,所以,在未来的5年内,选择合适的机会,把基金赎回。5年的时间,一定是有机会赎回基金的,千万不要在大盘低点的时候赎回。当然,如果时机正确,收益基金定投的收益应该会更高的。共有资产:144000+44625+19600+10000=218225元。考虑到小孩读大学时支出,应该扣除一部分,剩下的就是建房用了。当然,还有5年的时间可以积累,相信经过10年的理财,你已经养成一个理财的好习惯,相信缺的这点钱,已经不是很大问题,况且,你的工资,应该不会一成不变,你妻子的收入,我说的也比较低。还有,基金赎回时间掌握好,那收益更高!!10年后的理财,因为考虑父母上了年纪,孩子上学费用要增加。孩子平均每月教育费用1000元,父母每月600元,生活每月500元,剩下的700元,留200元做灵活支配,500元你们开始为自己医疗及养老保险投资吧。
1.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就是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由基金管理人运作,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的一种开放式基金,专门投向风险小的货币市场工具,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开放式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稳定收益性。大家可以随时申购、赎回,具备非常好的便利性,0.01元或1元起投,当下货币基金收益率在3%左右,较为适合对资金流动性有需求的个人购买。
2.国债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劵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国债被分为三种,分别为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国债,都是100元起投,当下三年期国债为4%,五年期国债为4.27%。
3.大额存单
银行的大额存单也属于银行存款类,同样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即使银行破产,50万以内,可获得100%赔付,可“靠档”计息,就算提前赎回,也不会损失全部收益,相对灵活。当下20万的大额存单二年利率为3.19%,三年利率为4.18%左右,每个银行收益不同,大家可以挑选最适合的银行购买。
4.债劵基金
债劵就是一种债权债务的凭证,与国债相同,也是大家在规定期限内按约定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只不过国债要比企业债的安全性更高而已。债劵的流动性较好,可以在市场上自由转让,部分债劵还会不定时的给投资者带来利息分红收入。同时投资者还可以用债劵的买卖价格赚取差价,以此盈利,收益率大概在5%左右。而且基金定投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方式,适合中长期投资,以便分散风险,摊薄成本。
5.互联网平台理财产品
众多符合要求的理财平台都已成功备案,平台和产品的安全性都能得到相应的保障,大家可以安心挑选大型理财平台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不仅收益较高,流动性选择也多,适合大众投资。
最初,财产保险都是保障型的,保险期间内,如果发生了保险合同约定的事项,保险公司赔付,如果不发生,保险期满后,所交纳的保险费也不退还。近几年来,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创新,集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于一身的投资型财险,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成为财产险发展的新亮点。它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1、投资型家庭财产保险集保障、储蓄和投资三种功能于一体,既能使被保险人获得保险保障,又能使投保人收回本金。保险期满时,无论在保险期内是否发生赔付,保险公司都会在期末按约定利率返还本息。
2、投资型家财险能够获得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投资回报。投资型家庭财产险在投保时的收益率一般与当时的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相同,但根据我国规定,其收益是免税的,也就是说,按目前我国的利息税规定,它的最终收益至少要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5%。
3、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相比,投资型家庭财产保险的收益随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调整而同幅度调整,并分段计算。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国对储蓄存款利率的规定比较“呆板”,即无论存款期限多长,无论存期内国家是否提高存款利率,均按存入日的银行挂牌利率计息。从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已进入加息周期,2007年一年内加息6次,最近一段时间,加息的可能性又在增强,我们发现,每次加息都会有不少客户持不到期定期存单前来转存,既比较麻烦,又减少了收益。投资型家庭财产由于属联动利率产品,一旦银行调息,收益即同幅度调整,而且不需要客户到银行或者保险公司办理相关手续,自动完成收益率提高,从而有效防范利息上调带来的损失,转嫁保户的利率风险,既省心,又能取得比银行存款高的收益。
4、作为主要在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具有银保产品的一般特点,投保比较简单、方便,客户可以持现金、存折、银行卡直接在柜台购买。
5、期限相对短,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投资型家财险以一年、两年期居多,如果急用,一年期的一般持有半年时间即可回本。
家庭投资理财其实是个长期坚持正确合理的资产配置过程,家庭想要投资理财自然要更新投资理财观念,努力让资金效益最大化。掌握基本投资理财知识:应该了解学习一些基本的投资理财知识,最起码让自己在投资理财上是清醒的,理智的。统筹家庭资金:投资理财自然要考虑家庭的收入和消费这两大要点。保障基本生活:投资理财是为了让生活更好一些,越来越好,这是投资理财的目的,所以在投资理财中,一定要保障基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不能因为进行了投资理财让自己的生活举步维艰,生活的很累,很苦,那就得不偿失了。规划资金资产分配:家庭投资理财,就要对自己的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分配,资金里面中有多少是用于日常正常开销占百分之几,这些钱可以活期储蓄;保障资金占百分之几,这部分用于保障自己应急所用,可以中长期投资;还有一部分是高风险投资,最好是闲散资金,即便赔了,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生活;还有一部分要保本稳定收入,用于孩子和老人方面的费用,这些资金最好是专款专用,具体可参考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咨询专业理财师:家庭投资理财想要获得大的效益和收入,最好不要盲目进行,咨询一下专业投资理财师,让投资理财师结合自身家庭情况进行分析指导,给出比较合理的建议和方法,这样才能使得自己家庭的投资理财更有保障和保证。理性购买理财产品:家庭投资理财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理性购买,不要自己有多少闲散资金就全部购买了一类理财产品,最好是购买理财产品多样性,把风险进行分散处理,购买一些风险小,有稳定收入的理财产品,如P2P理财平台投理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