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内、外力相互作用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地貌的形成是在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下生成和发展的.内力作用促使地表起伏,增加地势高差;外力作用夷平地表,削弱地势高差.地貌发育过程中,两种力量彼此消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齐昌志2019-11-06 14:45:27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中国三大特殊地貌形成及其特点摘要: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不能称为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关键词:地貌;“雅丹”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在特定的地质基础与新构造运动等内力因素,以及复杂多变的气候、水文、生物等外力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地貌轮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脉纵横,呈定向排列并交织成网格状。中国民族地区几乎连成一片,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赵音频2019-11-05 23:01:57
-
有以下三种:①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并且向附近移动的活动。②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说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而发展出的一种地质学理论。
黄登渭2019-11-05 22:19:10
-
地震带是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地球上主要有三处地震带。地震带基本上在板块交界处,在地震带内震中密集,在带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带常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三个:1、环太平洋火山分布于濒临太平洋的大陆边缘与岛屿。其基本位置和环太平洋火山带相同,但影响范围较火山作用带稍宽,连续成带性也更明显。这条地震带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包括大量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几乎所有深源地震和全球大部分的特大地震。2、地中海它横越欧亚非三洲,全长2万多公里,基本上与东西向火山带位置相同,但带状特性更加鲜明。该带集中了世界15%的地震。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3、洋脊地震带分布在全球洋脊的轴部,均为浅源地震,震级一般较小。扩展资料中国地震带: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六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六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⑥吉林、黑龙江的东部。地震带。
齐文胜2019-11-05 22:05:06
-
亚洲地形的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周围低,隆起与凹陷相间,东部有一列纵长弧形岛弧。亚洲平均海拔约950米,是除南极洲外地势最高的大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平原占总面积的1/4,约1000多万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脉向四方辐射伸延到大陆边缘。平均海拔高亚洲是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以及最高大高原——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同时,又有世界最著名的广阔低平原和深洼地,如西西伯利亚平原大部在海拔100米左右;死海地沟是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地,死海水面在海面以下392米,其湖底低于地中海水面792米。地表高低起伏极其悬殊。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各种构造地貌类型齐全,其中山地和高原约占75%。同时,拥有多样而典型的外力地貌:如,东亚和东南亚湿润地区的流水地貌;中亚和西南亚的干旱风沙地貌;北亚的冰川冻土地貌;中南半岛和中国西南部的岩溶地貌;还有黄土地貌、红层地貌等。亚洲主要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托罗斯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等。在以上主干山脉之间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地形结构中部高,四周低。山脉组合多成群成带。中南部以青藏、帕米尔高原及众多高大山地为中心,向四周高度逐渐降低,周边多平原和丘陵。亚洲山地可分成三大山带:第一条是从小亚细亚半岛高原南北两侧的山地起,向东经伊朗高原的边缘山地、喜马拉雅山脉、中南半岛西部山脉,直至印度尼西亚努沙登加拉群岛山地的南部山带,具有典型阿尔卑斯式地貌特点,山势高大雄伟陡峻;第二条是由帕米尔高原起,向东北经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中西伯利亚高原间一系列山地,直至楚科奇半岛的斜交山带,主要有萨彦岭、杭爱山、阿尔泰山、天山及南西伯利亚山地和外兴安岭等,多为古老回春山地,山顶保存有准平原面;第三条山带位于大陆东缘,主要由东北—西南走向的新华夏系山地组成,包括西太平洋边缘岛弧山地在内的三列山地。地形特征的形成上述地形特征的产生是与大陆的地质发展史、各阶段构造运动以及现代地理环境特征等因素密不可分的,是内外营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质古老距今5.5~6亿年前,现在的亚洲大陆范围内,有几个古陆块或板块,主要有北部的西伯利亚板块、中部的塔里木—中朝板块、南部属于冈瓦纳古陆的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板块。板块间的边缘地带是广阔的海洋。在以后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先后经历了古生代的加里东运动和海西运动、中生代的太平洋运动和印支运动、新生代的阿尔卑斯运动等大规模的构造变动,在古陆之间的陆间区发生了褶皱造山运动,形成了一系列山地,先后成陆。古生代和中生代形成了许多古老山地,主要有由帕米尔高原向东北的斜交山带和大陆东部的山地等,由于久经外力侵蚀夷平,多已失去高峻的地貌形态,在山地顶部形成了多级侵蚀—剥蚀夷平面,一般具有峰顶齐一的准平原面。新生代第三纪的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以后的新构造运动对亚洲地貌影响巨大,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此期印度板块向亚欧大陆板块南缘俯冲,板块碰撞产生的地缝合线,属于喜马拉雅—阿尔卑斯褶皱带的第一条山带,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大山带。大陆东缘的西太平洋弧形山带也在同期形成。这次造山运动规模巨大,距今不久,加之新构造运动上升幅度大,所以山地仍保持高峻地貌特点。在山地间相对下陷区,形成大型山间盆地。其他旧褶皱山地,如阿尔泰山、天山等,也有强烈的线状隆起,使这些古老山地回春。在中南部高大山地周边,上升幅度较小,有的还相对沉降,接受堆积,在大河中下游沿岸形成了许多大冲积平原。现代地理环境复杂在内力作用形成的构造地貌基础上,各种外力作用对地貌进一步雕刻。由于亚洲面积庞大,各地区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差异巨大,所以在北亚高纬寒冷区、中亚和西南亚干旱区、东亚和东南亚湿润区,分别形成了典型的冰川冻土地貌、干旱风沙地貌及流水地貌。由于地表岩性的影响,在石灰岩广布的中南半岛等地形成了岩溶地貌。随着地质历史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变迁,地貌也必将继续演化。特色地形东部沿海的弧形群岛。这些岛弧和岛弧前的海沟是板块碰撞俯冲的边界,因为板块边界是一条线,所以这些岛屿成链状延伸。阿留申群岛—勘察加半岛及其前沿的海沟是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的碰撞俯冲带;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北部及其前沿海沟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俯冲带;马里亚纳群岛及马里亚纳海沟是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的边界;日本列岛南部—琉球群岛—台湾—巴林塘群岛—菲律宾群岛是菲律宾板块与亚欧板块的边界。构造地形区根据地形构造基础和地貌特点的差异,亚洲可以划分为4个地形组合区。大平原和台地为主的北部区主要包括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哈萨克丘陵和土兰平原。其构造基础主要为古陆块和古生代以后伴随造山运动所形成的较稳定的年轻陆块。因久经侵蚀堆积,且上升幅度较小,所以高度不大,主要是大平原、低高原及丘陵地貌。古老台地为主的南部区主要包括南部三大半岛的阿拉伯台地、德干高原、中南半岛高原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印度河—恒河平原。其构造基础为古陆块及其边缘的新褶曲山带的前渊地带。主要是高原及冲积平原,高度也比较小。山脉和高原为主的中部区介于前述两地形区之间。主要包括安纳托利亚高原、亚美尼亚火山高原、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其构造基础主要为喜马拉雅运动所形成的新褶皱山地和山间高原盆地,少数为上升幅度较大的古老高原。本区成陆最新,上升幅度大,所以多具有高大险峻的阿尔卑斯型地貌,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北东向山脉和平原为主的东部区主要包括走向北东的三条隆起带山地和三条沉降带。其构造基础主要为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褶皱带。由于久经外力侵蚀和堆积作用,上升幅度不大,所以多低山丘陵,海拔高度不大。最外缘的岛弧山带则具有新褶曲山地的特点。
黄睿敏2019-11-05 2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