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中毋蹈郭氏汾阳之误的典故内容是什么?

黎爱莲 2019-11-05 21:37:00

推荐回答

郭:一、来源有四1、出自夏、商时代郭支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2、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3、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是唐总章年间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入闽;一是郭嵩随王审知从弟王想入闽,家于新宁,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人随之逃到江南,居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两广,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后散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后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三、郡望堂号1、堂号"尊贤堂":战国时燕昭王招贤,郭隗对他说:"你有招贤,先从我开始。你对我当贤人尊重,比我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于是昭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并把他当作老师来尊重。于是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于是强大起来。郭姓另外还有"太原"、"华阴"、"冯翊"、"汾阳"等堂号。2、郡望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汉郭全之族所在。华阴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冯翊郡:三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冯翊太守郭孟儒。汾阳县: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华阴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郭子仪。昌乐郡:汉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郭泰之后。四、历史名人郭子仪:唐朝名将,在中唐平息安史之乱,德宗时被尊为尚父,亦称郭令公。郭守敬:元代科学家,为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和数学家,他主持编制了《授时历》,施行达360年,为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郭嘉:三国时,魏曹操之谋士。多谋善战,屡建谋功,尤以官渡之战显名。死时年仅38岁。郭璞:东晋训诂学家。博学多才,好古文奇字,注释《尔雅》、《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等为后世注疏家所推重。郭解:西汉游侠。折节以俭,以德报怨。郭纵:战国时,大工商业者。因经营铁冶炼铸造业而成为巨富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86143.html?si=5。
龙层花2019-12-03 05:47:1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贵州夜郎郭氏源流简述亲笔撰写了《郭公庙碑记》讲“溯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碑记落款为:金紫光禄大夫刑部尚书上柱国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男从武及弟授左卫长上封汾阳王太尉中暑令子仪立。郭氏起源综合起来,有三种说法:1.以所居之地为姓,如居于城郭者,是为郭氏。古代有东郭,西郭,南郭,北郭等姓氏,皆以所居地域之方位为姓,后省文减笔,统称为郭氏。2.少数民族改为汉姓,即所谓的“胡姓汉化”,改为郭氏。3.黄帝苗裔,虢转为郭,是为郭氏。以上资料根据《中华郭氏大典》及相关典籍整理。
    黄盛彬2019-11-05 23:02:43
  • 郭姓的由来一、得姓渊源1、出自夏、商时代郭支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2、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3、来自炎黄,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是唐总章年间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入闽;一是郭嵩随王审知从弟王想入闽,家于新宁,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人随之逃到江南,居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两广,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后散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后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四、历史名人郭子仪:唐朝名将,在中唐平息安史之乱,德宗时被尊为尚父,亦称郭令公。郭守敬:元代科学家,为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和数学家,他主持编制了《授时历》,施行达360年,为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郭嘉:三国时,魏曹操之谋士。多谋善战,屡建谋功,尤以官渡之战显名。死时年仅38岁。郭璞:东晋训诂学家。博学多才,好古文奇字,注释《尔雅》、《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等为后世注疏家所推重。郭解:西汉游侠。折节以俭,以德报怨。郭纵:战国时,大工商业者。因经营铁冶炼铸造业而成为巨富。郭泰:东汉时儒林领袖,在郭姓中与郭子仪齐名。郭玉:东汉时广汉人。与华佗齐名的神医。郭威:后周开国皇帝。郭沫若: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学者,不仅是一位值得郭姓引以为荣的人物,而且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是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姓郭的我最喜欢3个人。文的是郭嘉:他死的时候,曹操痛哭不已,犹如丧失左右手臂,后来,曹操惨败于诸葛亮的时候,当着所有文武官员谋士的面说,如果郭嘉还在世,我何至于此,让所有魏国的谋士和官员面有惭色,无地自容。郭嘉和诸葛亮两大天才智囊,没有真正的作为对手交手,是三国时代最大的遗憾。他是一个可以改变历史进程的人。文武俱佳是郭子仪,他是拯救大唐的伟大的军事家和千古名将之一,是历史上仅有的几个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的将领,他出现的地方战局马上改变了,不论安史叛军怎么用计终究无法击败他,最终保住了大唐岌岌可危的江山。科学家就是郭守敬了----二、郭氏祖训郭氏根固枝繁叶更茂,祖训二十启后昆:隆礼典,敦孝友,厚宗族,务本业,尊礼教,防渎乱,慎婚姻,崇斯文,端品德,记实行,警习尚,正族长,明继嗣,谨礼议,清门产,辨坟墓,保光莹,仿谱式,明书法,珍家谱。若说得具体明白一点,其祖训旨意就是:祭祀祖先,福荫后代;奉养父母,友爱亲朋;厚待宗族,以慰祖宗;谋生成业,安分为民;专礼崇教,不辱家风;行为斯文,不乱大伦;夫妻合配,共振家声;隆师重道,奋志功名;清政廉法,品端行正;阐扬先德,炳若日星;行善积德,必有余庆;懂礼守法,律己宽人;继嗣照律,共育成人;整肃衣冠,处世和平;支派繁衍,载入谱中;坟墓痉土,不可枉动;扫祭墓祖,以尽孝诚;上承下接,衍作图庆;阴阳圆缺,书爵清明;族谱通典,尤宜珍重。这虽是郭氏古老祖训,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构设和谐社会颇有借鉴。先祖郭子仪更是后人楷模,正如欧阳修赋诗曰:猗与汾阳,功扶卒仓。秉仁蹈义,铁石心肠。四朝靖乱,五世其昌。为臣之节,敢效忠良。
    赵高军2019-11-05 22:20:08
  • 没有证据证明二人的关系。郭子仪,先世为福建莆田人。二人在世相距900年,约三十多代。查查郭子仪之后族谱的相关时段,并没有“之”字辈。而有些地方的族谱中却声称是郭子仪之后。如福建泉州《郭氏族谱》上载:"族谱世系上溯郭姓,源于汾阳王郭子仪,但谱中郭子仪以下至郭德广近600年间世系缺载。现经考证,元代居住福建泉州的郭姓是波斯籍穆斯林后裔。族谱中关于郭氏源于郭子仪的记载,是明代回族修谱时所常用的伪托名宦大姓的做法。
    黄盛洁2019-11-05 22:06:12
  • “毋”是不要的意思。蹈”是重蹈覆辙的意思。郭氏”是郭子仪。汾阳之误”是在汾阳犯得错误吧,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要犯郭氏在汾阳犯下的错了。郭氏族谱之《劝诫引》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禀五行。
    贾麒麟2019-11-05 22:03:03

相关问答

中国姓氏在文献中可以找到的一共有5662种,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姓氏翻译过来的汉字姓。简单来说,中国的姓氏数量庞大。要想知道在所有姓氏中哪个姓氏出的名人最多,还得看看所有姓氏中人数占比最多的是哪些姓氏。2019年的第八次人口普查则更为详细,不仅将中国各姓氏的人数进行了排名,还列出了这些大姓的人口总数和所占人口百分比。分别是:李,9530万,7.94%王,8890万,7.41%张,8480万,7.01%刘,6460万,5.38%陈,5440万,4.53%杨,3700万,3.08%赵,2750万,2.29%黄,2680万,2.23%周,2540万,2.12%吴,2460万,2.05%《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了李姓名人2251名,占总名人数的4.95%,排行第二位,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5.3%,排在第二位;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建立过十多个政权,名人举例:李耳:老子,道家创始人,著《道德经》李斯:秦朝丞相,《谏逐客书》《泰山封山刻石》李世民:唐太宗,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李靖:卫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李白:唐代大诗人,诗仙,反正他的诗大家从小背到大。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李时珍: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著有《本草纲目》。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闯王,建立大顺政权。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小龙:武术家,国际巨星,功夫巨人。李嘉诚:连续十多年为“华人首富”、“亚洲首富”。
一、陇西李氏中国历史上,哪个家族是最辉煌的家族?“言必称陇西李。秦代陇西郡守李崇,为陇西李氏始祖。他的次子李瑶为狄道侯南郡守。他的孙子更是赫赫有名——助秦始皇破灭燕赵,生擒太子丹的陇西侯大将军李信。汉有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然而,当李广之孙李陵投降匈奴后,陇西以李氏为羞耻。于是这个家族自李陵后,在两汉三国到西晋,一直默默无闻。而这期间的李氏著名人物,通常出自另一家族,赵郡李氏。不过从东晋开始,陇西李氏忽然迅速崛起。被霍去病蓄意射杀的李广的三子李敢,留下一个孤儿。这个孤儿的后代,在五胡乱华时,出了陇西李氏第一个君主:李暠。关于李暠是李广的后代,虽然中间隔了几百年,但已无任何争议。史学界都已经承认。当西凉被北凉灭后,主要著名的后代分为两支:一支是西凉后主李歆之后,后来在北朝,柱国大将军李虎被封唐国公,也就是李渊的祖父。另一支是他弟弟李翻之子李宝,逃往北魏,后来成为北魏灭北凉的功臣。其后人李充这一支被称为唐皇族的武阳房。唐朝史官为李渊的祖先做的考据,称之为“四公子房”。武阳房的后代中,最有名的,就是大诗人李白和大书法家李阳冰。南唐是从杨行密的子孙手中夺得吴国的政权而建立的。南唐的开国皇帝李昪,初为徐温的养子,叫徐知诰,但是他实际上是唐朝的没落皇孙贵族,乃宪宗之子建王恪的曾孙。再来看看李陵在匈奴的后代。在北朝时期,这一脉也出了两支著名人物。一支柱国大将军李弼瓦岗领袖李密的祖父,另一支永康公李崇义唐初战神李靖的祖父。这里要特别提醒:李广虽然是纯粹的汉人,但是他的后代却逐渐胡化。陇西李氏,随着最后一位著名人物李煜的被毒杀,而渐渐的隐没在史海中。至于后世李氏多自称陇西,多半是附会罢了。关于李唐皇室的真正来源,当代史学界有太多的争论了,除开陇西李氏说,还有赵郡李氏说,以及鲜卑汉化说。本文暂且采纳最广泛流传的,被正史承认的第一种。关于南唐皇室的真正来源,也有着较大的争议,主要是李唐后裔说,与冒姓说。不过由于是曾孙辈,作假几率比较小。本文暂且采纳最广泛流传的,被正史承认的第一种。二、沛县刘氏沛县刘氏是中国历史上最显赫的皇族。西汉皇族,东汉皇族,蜀汉皇族。刘宋皇族。汉光武帝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这是的的确确的不假。至于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演义》如此记载: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可是,事实上,刘胜的儿子有记载的就有120多位。鬼知道刘备是谁生的。暂且按正史算,也把他归沛县刘氏吧。宋武帝刘裕,正史记载为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之后。只是到了他父亲刘翘时,已经非常没落了。事实究竟如何,已经无从考据了。暂且按正史算,也把他归沛县刘氏吧。注意,唐朝著名大诗人刘禹锡虽然是离沛县很近的彭城人,但是实际上,其六世祖刘亮,却是随北魏孝文帝改革迁来洛阳的,也就是说,他是匈奴刘渊的后代,并非沛县刘氏。这就是刘氏另一大支——彭城刘氏的来源。其实到了现在,沛县刘氏早已没落。如今的刘氏,第一大乃是彭城刘氏。三、陈郡谢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历史上士族文化最鼎盛最杰出的体现,就是这位乌衣巷内最后的豪门——陈郡谢氏。陈郡谢氏始祖是曹魏长安典农中郎将谢缵。谢缵子衡、衡子鲲、鲲弟褒等相继进入仕途,使得陈郡谢氏演变为世代为官的世族之家。东晋时,谢尚,谢万使陈郡谢氏逐渐崛起。而谢安、谢石、谢玄、谢琰四人所导演的淝水之战,更是让华夏数千年历史永远见证了这一传奇时刻。在东晋到南朝的200多年中,谢氏见于史传的人数就有12代、100余人。他们大多进入仕途,遍布政界和军界,发号施令,高居人上,有时还能摆布皇帝,成为远比皇族还高贵的士族领袖。这其中,也有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如谢灵运、谢眺。还有六朝第一才女谢道韫。然盛极必衰,一场飞来横祸——侯景之乱横扫江南,加之历朝皇帝对谢氏的猜忌,陈郡谢氏急剧没落。陈朝末年,当谢贞去世后,这位昔日华丽豪门,伴随着乌衣巷一道,无奈的落下了帷幕。四、琅琊王氏“王与马,共天下”、“不以王为皇后,必以王为宰相”的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沈约。如果说以《二十四孝》《二十四悌》闻名的“卧冰求鲤”的王祥、王览,奠基了琅琊王氏,那么他们的孙辈王戎、王衍、王澄、王敦、王导,则开启了权倾天下的江左豪门。王氏家族在南朝时期很多人信五斗米道教,因此在第四代中,很多人的名字都带个“之”字。除王羲之外,还有王胡之、王彪之、晏之、允之等等平辈兄弟,还有徽之、献之、恢之、陋之等等儿孙辈,名字带之字的王氏子弟之多,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一绝了。由于与陈郡谢氏同样的原因,南朝的琅琊王氏开始衰弱,这时候,王导的六世孙王肃投靠北魏,因文治武功被魏孝文帝委以重任,并娶孝文帝之妹陈留长公主为妻。王肃的女儿被宣武帝讷为夫人,孙女又嫁给了孝明帝。直至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之后,琅琊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才真正走向衰落。五代时,琅琊王氏的一个分之,唐朝宰相王琳的五世孙王潮与王审知,进军闽地,建立了十国中的闽,成了如今福建台湾广东王氏的先祖。五、清河崔氏“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清河崔氏,“四大家族”之首。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家族”——这个四大家族可是官方的评价噢~~其中的北魏开国元勋司徒崔浩,更是将清河崔氏推向了第一个颠峰。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唐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唐文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列第三。虽然如此,崔氏仍为士族高门。杜甫的母亲,就是清河崔氏。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六、范阳卢氏“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范阳卢氏,“四大家族”之二。范阳卢氏在秦始皇时,有大名鼎鼎的五经博士卢熬,天文博士卢生。继之西汉初期有燕王卢绾,东汉末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桢韩”之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卢植故居在河北涿州市卢家场,均出自范阳。及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之裔卢志、卢谌、卢偃、卢邈、卢玄等等,都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18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为贵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之说:“望出范阳,北州冠族”。至唐代尤为突出,不仅状元、进士、帝师,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卢编等等。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840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七、荥阳郑氏“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四大家族”之三。幽公六代孙荣,号郑君,生当时,汉大司农。当时六代孙穉,汉末自陈徙河南开封,晋置荥阳郡,开封隶焉,遂为郡人”。从燕太子詹事郑温开,温生四子;涛西祖、晔北祖、简南祖、恬中祖。从北朝入随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宰相接连不断的诞生。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八、太原王氏“裔迁太原,王家频称,因以王姓,代出群英”,太原王氏,“四大家族”之四。太原王氏,始自东汉王柔、王泽兄弟。三国时有司空王昶,西晋时期,太原王氏开始成为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全家族先后有12人在朝中任要职,其中有3人位至“三公”,著名的有司徒王浑。西晋覆亡后,王湛一支随司马氏南迁,从而获得了在东晋重新兴盛的机会。王湛之孙王坦之在反对桓温篡位、维护东晋王朝统治中立了大功,被任命为尚书令,与儿子王国宝等,威震朝内外。他叔伯兄弟王蒙的女儿是东晋哀帝的皇后,孙女又成了孝武帝的皇后,这一门两皇后将太原王氏的权势强化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大将军王恭,尚书仆射王愉也是这一家人。王愉之孙王慧龙北奔北魏,开创北朝隋唐太原王氏之基业。其后北魏镇东将军王琼,有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号“四房王氏”,正式成为“四大家族之一”。入唐后,太原王氏更加显赫,诞生了著名诗人王瀚、王维、王昌龄、王之涣,以及横扫印度的传奇将领王玄谟这样的赫赫人物。九、弘农杨氏“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弘农杨氏,中国历史上又一传奇家族。弘农杨氏,始自东汉太尉杨震。杨震号“关西孔子”。四知”的典故,就来源于这位“清白吏”。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能继承震公遗风,且均官至太尉,是为东汉“四世三公”。另杨震第五子,三国中的著名将领杨奉的后代,也是世居高官。从“西晋三杨”;到北魏杨播兄弟,无不是一时显赫。把这个家族推到极至的,则是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的大隋开国皇帝杨坚。除隋朝皇室外,越国公杨素,与其子杨玄感,也是这一个家族的著名人物。即使隋朝灭亡后,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杨妃、武则天之母杨氏、唐玄宗杨皇后、杨贵妃、及众多的杨氏驸马等,处处昭显着这个关西第一望族的无限辉煌。而宋代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更是令人可歌可泣!弘农杨氏文武双全,不但武的厉害,文的也涌现出不少才子大家,如杨修、杨炯、杨凝式、杨时、杨万里。十、兰陵萧氏“两朝天子,九萧宰相”。中国历史上接连两个朝代,居然都是这一个家族所建立!关于这个家族的起源,相传是汉初宰相萧何。今证明,这也许是后人伪托。兰陵萧氏的第一个名人,应该是西汉位列三公的萧望之。此后,兰陵萧氏以儒学传家,数代不辍。萧望之子萧良、萧咸、萧由皆通晓五经。西晋末年,五胡乱华。萧望之十三世孙淮阴县令萧整带领整个家族渡江南迁。从萧望之四世孙萧道成开始,这个家族开始飞速发展。他们不仅仅是南齐与南梁的皇族,更是一群杰出的文学家。如开创竟陵八友的萧子良,以及编修前朝国史的萧子云、萧子显。昭明太子萧统更是将兰陵萧氏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推向了颠峰。而南梁接连几位皇帝,本身也都是著名诗人。隋朝统一全国后,兰陵萧氏贵为后族。在唐朝,萧岿一支更是有九人入相,即所谓的“一叶九相”。另萧懿一支有两人为相。故有人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