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代皇族现在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符英伦 2019-11-05 21:50:00

推荐回答

限男女之年定婚姻、执六礼,始于周代。礼记》、《唐律》、《明律》规定,六礼屡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即使是皇帝,也不免“买卖婚姻”之俗。明神宗朱翊钧大婚,仅织造费就用了九万多两白银;清同治皇帝载淳大婚,共花了两千多万两白银。明正统七年,熹宗朱由校准备大婚,广选天下美女。消息传来,江苏浙江一带,许多当父母的,担心女儿一旦入选,势如永诀,就抓紧时间谈婚论嫁。单身汉无论老少俊丑,身价陡增,甚至出现“拉郎配”现象——不问青红皂白,从街上拉过一个男人,到家里就强迫他与自家闺女拜堂成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凤凰影业出品的彩色影片《抢新郎》,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类似的情景。数千名美女云集京城,真是个花团锦簇,风情万种,美不胜收。她们千里迢迢而来,许多人没有看到紫禁城到底儿是个啥样子,在初选中就被淘汰出局。剩下的,每百人一批,按照年龄大小排队,顺序入宫,参加“精选”。肩负着重任的太监,远看看,近瞧瞧,把那些稍高、稍矮、稍胖、稍瘦的,都扒拉出来,送回原籍。留下来的,再按年龄大组,进入“一审”。太监以极为挑剔的目光,审视着每一位姑娘,观察她们的容貌,辨听她们的嗓音,发、耳、额、眉、目、鼻、口、颔、肩、背、腿、脚、音,只要有一处看着不顺眼,听着不顺耳,当场“退货”。二审”时,太监拿着尺子,量姑娘的手、臂、腰、腿、脚,再令姑娘“活动活动”。凡是一处尺寸不符合要求、各部分“零件”不搭配,以及风度、仪态不佳者,一律打发回老家。三审”由女官和年老宫女把关。姑娘单独进入一间秘室,脱得一丝不挂,女官和宫女摸其乳,探其秘,闻其味,察其肤……合格者在宫中接受一个月左右的培训。在她们熟悉宫中规矩,学习礼仪规范的过程中,负责培训的女官,考察她们的智力、性格作风之优劣;当然,睡觉时咬牙放屁吧嗒嘴的,说梦话撒癔症的,绝对不能容留,将来惊了驾,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千淘万滤之后,所得“精英”不过数十名。光绪帝大婚图》局部“终审”一般由皇太后负责,有时皇上亲自出马。他们按摆在面前的桌子上的名单,逐一将精英传进。姑娘立而不跪,回答一些有关姓名、家庭状况、学问方面的问题。考官”们审形辨音,从中筛选出一后一妃或数妃。其余的,赐给亲王、郡王、皇子、皇孙,或留在宫中当“女官”、宫女。明代内廷有“六个局”,由女官掌管,每局下设“四个司”,女官在百人以上;她们都是皇上后妃的“后备军”。明嘉靖年间,为世宗朱厚熜选皇后时,礼部负责初选,张太后负责终审。她听钦天监观天象的官员说,河北大名府“有佳气”,进入决赛的姑娘,大多数来自大名府。张太后端坐在一个青纱帘后面。姑娘们三人一组,“一正二副”,依次被传入。张太后相中的姑娘,就赐一只赤金镶玉的手镯,由宫女当场给她带上,这个姑娘就被牢牢地“铐上了”。落选的姑娘,张太后让宫女把几枚银币,塞到她的衣袖里。清代,坤宁宫不再是皇后寝宫,只在东暖阁入“洞房”。大婚礼仪与明代大同小异。清史稿》说,同治皇帝载淳大婚,“纳采、大征、发册、奉迎,悉遵成式。有的史料说,光绪皇帝载湉大婚的程序为:纳采礼,大征礼,册立礼,奉迎礼,合卺礼,庆贺礼,赐宴。上述记载,有的把“六礼”简化了,有的则细化了。说法不一,做法相同帝的名讳。清朝在位的皇帝有10位。大概十位的名讳。对清朝统治的冒犯的字语。满清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而且随着统治的稳固而加深,越是统治稳定的时期,文字狱就越是登峰造极,至乾隆时期,以是无以附加的强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因此而扭曲变形,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奴才”文化!一般有形无形影射到清朝统治者和朝廷的话语都会引来杀身之祸。这个这个文字狱就是相当好的例子。所以说你提出的问题是相当广泛的。
齐景波2019-11-05 22:06:54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清代爱新觉罗氏皇帝宗室,没有后裔。只有红带子传承至今。
    龚少红2019-11-05 23:03:11
  • 每天面对四面高墙失去自由,终年不见天日,虽有原配夫人陪伴,但生计基本都难以维持,十分悲惨。某位宗室成员犯了严重错误受到处罚,由由宗人府来负责记录和执行。宗人府圈禁就是对皇族最重的处罚之一,而最严重的处罚就要属从玉牒中除名,这就意味着被处罚人以及他的后代,从今以后都不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了。比如皇太子胤礽,他是康熙的嫡长子,在出生刚满一岁的时候就被康熙立为了皇太子,他人生的惨淡失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康熙对他的过度疼爱,他两次进入过宗人府,在复立成皇太子后依旧没有摆脱被废的命运,最终死于雍正年间。扩展资料:爱新觉罗·胤礽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爱新觉罗·胤礽。
    连伯才2019-11-05 22:20:45
  • 清代宗室在1937年修谱的时候有大概不到一万人,觉罗人口更没人算过,据说比例大概是宗室4:觉罗3,于是我们也说大概一万人好了。这一共两万人考虑到各种因素,现在后裔大约也能在两万人未满的程度。生活状况,一般来说都是平民,两万人呢嘛……举例说,东北踢足球的肇俊哲是觉罗,五祖的后裔,如果不是踢足球,估计也没人知道他。台湾金溥聪也是觉罗,五祖的,要不是当了幕僚也没人知道他……这可能是因为觉罗本身地位就不高的缘故。宗室呢,远支宗室大概只有有爵位的比较有名,比如说上面提到的金默玉女士,她也是远支,但是爵位很高。比较特殊的,大概就是宣统帝本人以及二爷溥杰、四爷溥任以及载涛了。这一家子比较被国家重视,其他的没啥了……其余的,就是宗室里有一小部分人以书画知名,不过近几年来,演艺圈和各种圈子里的“爱新觉罗”越来越多,真实性就呵呵呵了,不是某个李姓男艺人因为自己家据说是正黄旗的,就跟人说自己是皇族出身么……估计他不知道皇族旗分的习惯……大概就这样,总之,除了宣统帝一家子以及载涛一家子之外,其他的都作为良民。
    齐文英2019-11-05 22:03:44

相关问答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爱新觉罗氏统治中原初期,子孙并未按照辈分命名,康熙年一采用“胤”字,其中康熙帝之子雍正的名字为胤禛,孙辈用“弘”,曾孙辈用“永”。康熙六十年时,康熙曾就爱新觉罗的这个姓与乾隆有过对话。康熙:“你知道爱新觉罗的意思吗?”乾隆:“是金子的意思。康熙:“那你觉得这世上最宝贵的是金子吗?“乾隆:“不是,仁义为最宝贵。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后人用“绵”、“奕”、“载”。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闿”、“增”、“旗”。1938年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扩展资料: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后妃,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现如今,姓爱新觉罗的人已经高达30~40万。爱新觉罗。
除了爱新觉罗之外,在大清王朝地位显赫的“满洲八大姓”为:瓜尔佳氏、佟佳氏、赫舍里氏、索绰罗氏、马佳氏、富察氏、叶赫那拉氏和钮祜禄氏。而结合历史来看,我认为这八大姓氏中,最出名的要数钮钴禄氏。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钮祜禄氏素有“皇后专业户”之称,这个姓氏是皇后中最多的姓氏。康熙时期,孝昭仁皇后,是钮钴禄氏皇后的开端。孝昭仁为遏必隆的女儿,在担任皇后时期,她洗清了遏必隆历史遗留问题,为钮钴禄氏正了名,于是钮钴禄氏自此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之后后世的钮祜禄氏皇后有:雍正朝孝圣宪皇后,也就是著名的钮钴禄甄嬛,以及嘉庆朝孝和睿皇后,道光朝孝穆成皇后和孝全成皇后,咸丰朝孝贞显皇后。由此可见钮钴禄氏的强大。而除了皇后级之外,钮钴禄氏还有着几位极其出名的大人物。其中始祖级人物就是后金汗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额亦都跟随努尔哈赤40载,几乎每次作战都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从不含糊。被努尔哈赤亲赐“巴图鲁”称号。额亦都因一生战功,身后更是荣耀显赫并阴萌子孙,太庙西享殿紧随费英东之后的次龛被供奉的功臣就是额亦都。还有一位知名人物,号称中国历史上的首贪,和珅,也是钮钴禄氏。虽说和坤极贪,但和坤本身是个才子。他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温文尔雅而不失礼节的举止甚至受到了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的赞赏。同时,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一直伴在乾隆身边,甚至使得皇帝听信于他,也是和坤的强大所在。
在我国历史的发展进行中,从最初的公天下变为到最后的家天下,出现了皇权政治而在皇权政治中又出现了皇家的贵族象征,但是这一切都终止于清朝,可是其实至今依旧含有存在着皇室的国家,那么都有哪些依旧存在着皇室的国家囊?英国现在英国皇室可以说是几乎世界上人都知道的,英国皇室的出现频率还是非常高的,在很多时候甚至是一个比较大众化的公众人物,经常出现在公共的视野中,每当英国皇室出现什么风吹草动的时候,几乎全世界人民都会知道这件事情!日本皇室对于这个皇室的出镜率并没有英国皇室高,但是对于日本皇室对于我国人来讲,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关心他的动向的,毕竟从不好的印象方面来讲,日本这个国家在我国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虽然说很多人心中虽然说不排斥日本这个国家,但是对抗日时期的事情还是非常的愤恨日本的这个行为的,所以说间接的导致对日本的皇室的一举一行是比较敏感的!泰国泰国国家的皇室存在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从一七八几年直到现在,但是泰国这个皇室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来说吧,并没有像英国皇室那样来影响力那么大,反而是比较安静,而且泰国皇室的继承一般来说主要由男性来继承皇位,只有当缺少合法的男性成员的时候,才会选择由女性来继承皇室的皇位。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爱新觉罗氏统治中原初期,子孙并未按照辈分命名,康熙年一采用“胤”字,其中康熙帝之子雍正的名字为胤禛,孙辈用“弘”,曾孙辈用“永”。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后人用“绵”、“奕”、“载”。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闿”、“增”、“旗”。1938年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扩展资料:清朝皇族兄弟在避讳上亦没有划一方法。胤禛登基后,其兄弟则改名为“允”字辈,但其子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并不要求兄弟避讳。当乾隆传位予永琰后,为免其他人要改名,反而将永琰改名为颙琰。道光帝绵宁继位后也把自己名字改为旻宁。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䜣、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庆亲王奕劻,因其出生时已不属于近支,则自取偏旁。咸丰帝只有两子,长子同治帝无嗣,次子未命名夭折;光绪帝无子嗣,因此将道光帝的直系子孙当作近支。道光帝是“绵”字辈,近支至“恒”字辈已为六世,“启”字辈以下行辈的第二字偏旁已无统一了。注:上表格中雍正前还有皇太极,顺治,康熙。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䜣、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嘉庆帝侄子绵亿,就因替长子命名“奕铭”,被嘉庆帝斥责,更以“不似近支,自同疏远”为由,被革除职务。家族世系属于登基皇帝辈份,谱份越高。爱新觉罗。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分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不过,一种趋势是很明显的,爱新觉罗氏的人口,仍然还在不断膨胀,血缘关系也由近及远,逐渐形成众多分支。据估计,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如~爱新觉罗·紫薇爱新觉罗·州迪和其实到清朝最后的三代皇帝,由于近亲结婚,几乎是没有子女,有也是早早夭折.所以现在估计子孙很少.爱新觉罗,这个姓,后来也有了简化,有的改为"赵",有的为"罗"等等,很多.清皇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多种多样,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也各不相同。不愿提皇族身份62岁的崇文区副区长金毓嶂是醇亲王载沣的长孙。他说“们家的人都不姓爱新觉罗,都什么年代了,姓那个有点儿古怪。醇亲王载沣的11个孩子中4个是男孩,除末代皇帝溥仪外,还有溥杰、溥供和溥任。溥仪无后,溥供3岁早夭,溥杰只生有两个女儿,溥任的长子就是金毓嶂。溥任的次子金毓峑在北京某大学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三子金毓岚是朝阳区和平街第一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还是一位古玩收藏家。对于家族中出了两个皇帝,金毓嶂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他的家族对此很不情愿,也很不胜任。因此们没有必要总是提起皇族身份。金毓嶂说。为爱新觉罗姓氏自豪在身份证上,这位45岁的女画家名叫毓紫薇,爱新觉罗·毓崌是她的正式名字。姓氏的恢复对她的事业有所帮助。画会好卖一些,”她说,“人家一看,‘爱新觉罗’,就认你的画。毓紫薇说,自己的画是“有行无市”,大多卖给了朋友。毓紫薇是崌亲王奕讠宗的第4代孙女,奕讠宗是道光五子,即金毓嶂的曾祖父——第一代醇亲王的哥哥。从心底里,对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感到自豪,”她说,“因为们这个家族里出了康熙、乾隆这样的好皇上。难以概括的群体关于“爱新觉罗”的姓氏,在前北京市民委副主任赵书看来,“正支的皇族后裔很少自己冠以爱新觉罗氏,旁支的就喜欢这么叫,尤其是在书画界。他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作“时代功利性”。在沈阳,60岁的德崇开了一家“爱新觉罗·德崇文化商行”,专门经销清代传统的文化工艺品。如果你叫他“德崇”,他会嗓音洪亮地纠正你:“是爱新觉罗·溥旻!”不过,他的家谱中的贵族血统要追溯到努尔哈赤才可见到。对比几个历史阶段皇室后裔或低调或高调的行为方式,北京市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认为,辛亥革命后,皇族后裔纷纷改姓,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强调阶级划分,因此皇室后裔对“爱新觉罗”姓氏比较忌讳;现在他们以家族为自豪,恰好说明社会心态的宽容与进步。新觉罗?恒钛195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系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敦亲王奕宗后代爱新觉罗?启祥1931年11月生于满州里,满族正黄旗人,字景辉,号长白卧龙居士,系清圣祖康熙皇帝十六子嗣、世袭和硕庄亲王允禄之九世孙、同治辅国公载勋之四世孙、光绪镇国将军毓愍之孙、爱新觉罗?恒锟之长子、即康熙帝十世孙。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特约顾问编委,中华人物大典,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特约顾问编委,中韩文化艺术中心特聘美术师。爱新觉罗?启骧字腾伯,生于一九三五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是清雍正第九代孙。爱新觉罗?毓震峰1956年生于北京,满族。清道光皇帝五世孙,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溥佐之子。爱新觉罗?启新一九四二年生,北京人。清皇族后裔,现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墨林书画院资深书画家。其书法笔力遒劲,洒脱自然,深受业界人士的肯定和好评。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美术展览中获奖并被相关艺术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