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怎样一步步成为超级大国的?

窦银萍 2019-11-05 21:21:00

推荐回答

1、美国是移民国家,有强烈的竞争意识;2、融合了世界各地精英,思想自由度高;3、美国的资源非常丰富,奠定发展基础;4、是世界上第一个优先发展工业的国家;5、美国制度成熟,这是发展一切的根本。
龚崇权2019-11-05 22:19:13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靠买地发家,在到后来顺应趋势正确的政策,以及对人才的重视引进,使得美国成为如今的超级大国,以下是详细解答。1、北美殖民地独立北美地区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15世纪初北美大陆大约有100万人生活在美国、加拿大一带。随着西欧的宗教改革和海外殖民扩张,大量的英国人来到了北美大陆,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开垦种植。英国殖民者先后在北美东海岸一带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英国对新建的殖民地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允许当地移民在获取许可状之后从事开发,所以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北美文化。那个时代的北美人和英国本土贵族们比起来更加独立、勤奋、团结,他们为大英帝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很尊敬王室,不愉快是后来逐步激化的,对英帝国的自豪感在当时人的日记书信里很普遍。但是北美人的自豪感没有持续多久,七年战争英国打败法国后,开始尝试直接管理北美殖民地,增加税种并限制殖民地的自治权。英国的一意孤行北美人无法接受,自由惯了的殖民地人民开始反叛国王。独立战争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美国人在战争中更多地展现出追求自由和独立发展的渴望,这些精神就是后来铸就美国梦的基础。2、土地交易:美国不断西进扩张1776年美国最初独立时,只有大西洋沿岸的十三块殖民地,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但是现在的美国领土面积为937万平方千米,增加了近11倍。美国的强大与不断地西进扩张有直接的关系。独立后,美国获得的第一块新领土是从法国人那里买到的。当时法国在特拉法加海战中被英国击败,丧失了制海权,十分担心英国会进攻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路易斯安那。拿破仑考虑到法军的优势在陆上而不在海洋,最终拍板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把2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卖给美国。莱比锡战役失败后,拿破仑曾一度想逃亡美国就是因为他对美国的小恩惠。这样划算的生意令美国人意想不到,每平方公里售价才5美元。美国人尝到了甜头,取得了中部的大片土地,继续西进开拓之路。机会总是向着美国人。1808年西班牙本土被拿破仑占领,西班牙在北美的殖民地顿时失去了和母国的联系,美国人趁机大量移民进入佛罗里达。几年后当地的美国人所占比例就大为上升,到1814年美国见到时机成熟就迅速进军佛罗里达。西班牙殖民当局已经很难维持统治,干脆把佛罗里达卖给了美国人。1819年美西签订条约,美国仅花5百万美元就获得了1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国同法国、西班牙做的两笔土地买卖都极为划算,美国领土大为扩展,更激发了美国人西进拓荒殖民的意愿。3、审时度势,改变政策在二战前的大多数时期,美国都奉行孤立主义的政策,避免介入欧洲的纷争,不参与结盟,完全独立处理外交和国际事务。不过美国外交政策的本质是单边主义路线,即“只为自己利益采取一切手段”。美国在1823年提出了门罗主义,把拉美视为美国的后院,排斥欧洲列强。在1898年挑起美西战争,打败西班牙,占领波多黎各,吞并菲律宾,奉行“胡萝卜加大棒”的强力措施。但这一切都并没能改变美国孤立主义政策的导向。4、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美国的人口构成里,白人约占总人口的64%,黑人占12.6%,此外还有印第安人、墨西哥人、波多黎各人、拉美裔、华人。白人里包括英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和犹太人等的移民后代。由于源源不断的移民和多元的人口构成,美国人能以相对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族裔文化,当然这也为美国带来了各国各民族的优秀人才。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本土远离战火,促进了大量欧洲移民迁入,战后许多德国科学家来到美国效力,美国科学技术部分因之突飞猛进。扩展资料美国经济状况美国2001年美国经济在经历长达十年的增长后陷入短暂衰退,之后进入新一轮繁荣期。2019年美国经济下行因素增多,7月次级房贷危机全面爆发。2019年9月,随着雷曼兄弟等多家金融机构接连破产、被兼并或由政府接管,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升级演变成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系统损失重大,信贷市场迅速萎缩,实体经济深度衰退,市场信心受到严重影响。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实施大规模刺激经济计划,2019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金融形势开始好转,国内生产总值恢复增长。2019年美国经济继续复苏,全年GDP增长率达3.0%,经济总量基本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2019年美国经济继续保持温和复苏势头,四个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0.1%、2.5%、1.3%和4.1%,全年经济增长率为1.8%。2019年以来,美国经济继续保持温和增长,工业生产、商品零售、居民收入、房地产价格等均有所回升,但经济增势总体低于市场预期。第一、二、三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2.0%、1.3%和3.1%,12月失业率为7.8%,已连续四个月低于8%。201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8万亿美元,居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142.89美元,居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0名。2019年美国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03万亿美元,居美洲和世界第1位;完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5904.30美元,居世界第5位。美国。
    黄益洪2019-11-16 12:05:26
  •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力量的对比。自资本主义兴起以来一直处于中心地位的西欧被严重削弱,美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爬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大战期间,美国由于有两大洋作为天然屏障,战争远离本土,生产能力没有受到破坏。不仅如此,美国经济由于受到世界范围内大量军火和粮食需求的刺激而急剧地增长。1941年3月至1945年12月,美国作为“民主阵营的兵工厂”,通过“租借法案”,向英、苏等国供应了约491亿美元的军用物资和粮食。这一方面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另一方面也刺激了美国的工业生产。1940—1944年,工业增长速度每年平均达16.9%。1945年同1939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能力扩大了约40%。它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39年的886亿美元上升到1945年的1350亿美元。战后初期,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一半以上、出口的1/3、黄金储备的3/4、谷物收获量的1/3;它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大大加强。与此同时,其主要竞争对手则严重削弱,不得不仰仗于美国的援助。1947年6月,英国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感慨道:美国“今天正处在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①美国作为二次大战的主要参战国之一,凭借强大的经济后盾,军事实力也急剧膨胀。1939年,美国武装部队总人数只有33.5万人,国防预算不过10亿美元,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这两个数字分别上升到1212万人②和800亿美元以上。美国拥有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1200多艘战舰和5万多艘供应、登陆船只,它的海军舰艇吨位达380万吨,大大超过英国的150万吨,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强国。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空军。它的15000架远程飞机几乎垄断了整个洲际空中运输。战后初期,美国在56个国家驻有军队,在国外建立了484个军事基地,还垄断了原子武器。美国已成为全球性军事强国,它的军事力量不仅在资本主义世界,而且和苏联相比也处于明显优势。在科学技术方面,美国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二次大战期间,出于战争的需要,美国政府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从事科学研究,1941—1945年间,受雇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从8.7万人增加到19.9万人。同时,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大批世界第一流科学家流亡美国,从而使美国拥有了空前的智力优势。代号为“曼哈顿计划”的原子弹研制工程就是来自各国的科学家通力合作的产物。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标志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时代的开始。1945年底,美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标志着世界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开端。战争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战后美国作为世界科技中心的地位,也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率先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国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客观上把美国推上了资本主义世界中心的位置,确立了它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它凭借比其他国家强大得多的经济、军事实力,公开追逐世界霸权。1945年12月2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说:“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齐明山2019-11-05 23:02:00
  • 苏联解体。在之前,是美苏争霸,美国虽然是超级大国,但并非唯一。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苏联后期在世界各地四处扩张军事基地,甚至出兵阿富汗,给原本濒临崩溃的苏联经济雪上加霜,使苏联陷入了战争泥潭,最终拖垮了这座帝国大厦。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苏联扩军备战,使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算,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苏联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与西方对抗花费了7000亿美元,与中国对抗花费了2000亿美元,其它军费开支约100亿美元,这严重消耗和削弱了苏联国力,成为苏联解体原因之一。
    黄看看2019-11-05 22:05:09
  •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美国是现在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研发能力,政治影响力都远超其他国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没有国家能取代美国。希望能帮到您。
    辛国盛2019-11-05 22:02:00

相关问答

马云的创业经历他就是马云,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的开拓者,阿里巴巴网站创始人兼CEO。马云和他的创业经历,与其他互联网精英相比,显得格外不同。马云的侠气自小有之。为了朋友,为了义气,马云小时打架无数,受过处分,身上缝过13针,也曾多次被迫转学。从家长到老师、邻居,都对这个顽皮孩子的前途不抱希望。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高中考大学考了三次,其中第一次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在他第三次参加高考前,他的老师说:“你要是考上的话,我的名字倒过来写。我自己觉得,算,算不过人家,说,说不过人家,但是我创业成功了———如果马云能够创业成功,我相信80%%的年轻人创业能成功。马云特意叮嘱记者,一定要把这些话告诉所有想创业的年轻人。1984年,历经辛苦的马云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但恰好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就这样幸运地上了本科,并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身侠气,当选学生会主席。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马云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结果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遭到一致讥讽。在大家动摇的时候,马云坚信:只要做下去,一定有前景。他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翻译社开始卖礼品、鲜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买卖来维持运转。两年间,马云不仅养活了翻译社,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同时还成了全院课程最多的老师。如今,正如马云当年所愿,海博已经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省最大的翻译社。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初次下海的经历,给马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认识互联网。当时网上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出于好奇的马云请人做了一个自己翻译社的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了4封邮件。敏感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随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此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挥挥手,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此时,互联网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也刚刚开始发展:大洋彼岸,尼葛洛庞帝刚刚写就《数字化生存》、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在这样的情形下,远在尚未开通拨号上网业务的杭州,马云就已经梦想着要用互联网来开公司、下海、盈利。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我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他们听得稀里糊涂,我也讲得糊里糊涂。最后说到底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时隔多年,回忆起当年力排众议的情形,马云依然为自己的选择而叫好。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3个月后,临近杭州的上海正式开通互联网,马云的业务量激增。在各企业纷纷忙着建立自己主页的时候,马云的先见之明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当时,制作一张主页,中英文对照的2000字内容、一张彩照,开价就是2万元人民币。不到3年,马云就轻轻松松赚了500万元利润,并在国内打开了知名度。1997年,在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挥师北上,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这段经历对马云弥足珍贵。他告诉记者:“在这之前,我只是一个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经贸部的工作经历,我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1999年初,开阔了宏观视野的马云返回杭州,进行二次创业,他决定介入电子商务领域。采用什么模式?当时全球互联网所做的电子商务,基本上是为全球顶尖的15%大企业服务。但马云生长在私营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从最底层的市场滚打过来,深知中小企业的困境。他毅然作出决断———“弃鲸鱼而抓虾米,放弃那15%大企业,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因为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马云要做的事就是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将全球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信息汇集起来———“中小企业好比沙滩上一颗颗石子,但通过互联网可以把一颗颗石子全粘起来。用水泥粘起来的石子们威力无穷,可以与大石头抗衡。而互联网经济的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就这样,1999年9月,马云的阿里巴巴网站横空出世,立志成为中小企业敲开财富之门的引路人。当时国内正是互联网热潮涌动的时刻,但无论是投资商还是公众,注意力始终放在门户网站上。马云在这个时候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在国内是一个逆势而为的举动,在整个互联网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易贝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阿里巴巴所采用的独特B2B模式,即便今天在美国,也难觅一个成功范例。网站注册成立一个月后,由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风险资金便立即到账。马云用这笔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香港和美国引进大量的外部人才。这个时期,也正是马云对外宣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的时候。彼时,12个人的高管团队中除了马云自己,全部来自海外。1999年底,马云以6分钟的讲述获得有“网络风向标”之称的软银老总孙正义的赏识。两人进行了3分钟的单独谈判后,马云获得了孙正义3500万美元的投资。软银每年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资申请,只对其中70家公司投资,而孙正义只对其中一家亲自谈判。事实证明,无论是高盛还是孙正义,对马云的判断都是准确的。在电子商务领域,马云显示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预见性:创业当年,阿里巴巴的会员就达到8.9万个;2000年达到50万;在2001年互联网的严冬季节,依然实现了百万会员的目标,并成为全球首家超过百万会员的商务网站;目前的会员总数已经超过350万之巨。在互联网最寒冷的冬天里,阿里巴巴成为最早宣布赢利的.com之一,并被哈佛、斯坦福等著名商学院选为案例,连续4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电子商务站点第一名。今年2月,阿里巴巴特意在北京公布了自己总额为8200万美金的新一轮私募成功,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业金额最大的一次募资。这笔战略投资加上此前风险投资的结余和自身1亿多元人民币的利润,目前,阿里巴巴已有1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在手,已经可以和国内任何一家门户网站并驾齐驱了。马云就此放出豪言———“2004年,我们要实现每天利润100万;2019年,我们要每天缴税100万。这话如同马云本人一样———看似狂妄,实则精明。马云对外宣称的数字,都是通过财务统计过的:单日赢利100万的目标,其实在2003年7月就已经单月实现了;而他在公众面前夸下每天缴税100万的“海口”,也都是公司内部正在执行的目标。
作为金融业四大支柱之一的信托业,与银行、保险、证券相比,在个人理财方面,有着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信托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切勿盲目将投资信托产品视为无风险的“高息存款”。那么投资者究竟应当如何选择信托产品,才能尽可能地规避风险,有效避免和减少损失呢?
首先,看信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专业水平。信托公司是信托产品的生产机构。因此,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时,应了解信托公司的资信情况,包括其资产状况、组织结构、诚信度、内部管理水平和历史业绩等。相对而言,那些信誉好、选择资金实力强、诚信度高、资产状况良好、人员素质高的信托公司,在项目选择上也较为专业,对项目管理水平较高,即使项目本身出现风险,处置不良信托资产也会更加快速高效。
其次,看融资人的资金用途和还款能力。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时,对融资人的资金用途和还款能力需进行判断。资金用途项目,建议选择有盈利前景、有政策支持的行业进行投资,尽量避免那些潜在风险或者不确定性较大的行业,比如涉矿产类信托。考察融资方的还款能力,可以审阅尽调报告中融资方的财务状况从而进行具体考量。投资者应当尽量避免选择那些还款来源不明确的信托产品。
再次,看具体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在选择信托产品时,应当尤其关注具体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我以为这实际上是选择信托产品的关键。市场上的信托产品普遍采用的风险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担保措施和结构化设计。担保措施主要为第三人保证、抵押和质押等方式。对于保证担保措施,投资者应当尽量选择保证人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较强的项目。相对于保证而言,抵押和质押属于“硬”担保,担保较为可靠,但是对抵押或者质押也要注意优先选择抵/质押物充足并且抵/质押物比较容易处置变现的信托项目。如果项目采用包括抵押、质押、保证在内的多重担保措施的,则产品的信用等级高。当然,在考察担保措施时还应关注担保的有效性。在具体项目的甄别上,固定预期收益率的信托抵押率、质押率一般都需控制在50%以下。对于股票质押,则需要注意警戒线的设置,即股价跌破一定程度融资方需追加保证金。而结构化设计则要关注优先级与劣后级之间的比例,看劣后信托资金能否很好的覆盖优先级信托收益人的信托本金和预期收益。在风险防控方面,投资者还应考虑固定预期收益率信托产品的流动性问题,例如中途是否可以提前予以赎回等,通常期限越短的信托产品其流动性也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