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人不把遗产留给子女,要全部捐给

赵香珠 2019-11-05 21:33:00

推荐回答

他们这样的做法是为了逃避西方的遗产税,西方的遗产税是非常高昂的,可以超过遗产的一半。而这样的说法实际上也只是说到了一点皮毛,仅仅是避税的目的,遗产税也只是避税的一个方面。我们知道的就是捐赠是免税的,而对于富豪所捐赠的都不是现金,而是他们的持股等等实物资产,这些资产要变现要高额的所得税的,就如当初设立公司可能只投资了10万美元,以后股票价值10亿美金,这样的结果就是你的股票只要转让就基本是要纳税的纯收入了,而这些资产进入了基金会却是免税的,你的收益所得到的避税利益经常是超过你做各种慈善支出的。所以逃避的不仅仅是遗产税,还有所得税,但是问题的核心更深藏不露,不在于怎样避税。
连丽萍2019-11-05 23:02:2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其实是谣言,他们比中国人更重视家庭血统哪怕是个没见过面的远房舅舅一类的去世了但是他没有子嗣,他甚至会把遗产留给没见过面的侄子。
    赵风萍2019-11-05 22:19:50
  • 美国遗产税达到了55%成立慈善基金会可以免税,都是象征性捐点钱基本美国的慈善基金会捐给的是私立学校或者医院,同时要求自己的子女担任校董、管理层。相当于通过这些免税的机构转了一道手,将遗产变成了劳动收入。也有一少部分是希望子女可能在自己的人脉上自己赚钱,不希望子女啃老。
    黄甘霖2019-11-05 22:05:52
  • 为什么美国人不把遗产留给子女,要全部捐给慈善机构?为了更多的钱你要是贫民就别弄了)在中国,自古以来的家族文化和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让人们对家人有着一种天然的、来自骨子里的袒护情结。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父母辈的遗产留给自己的子女似乎是一种无需争议的行为,人们从不会讨论“要不要留给子女”,只会在有多个子女的时候讨论“该如何给子女分配遗产”。但在国外,似乎思想要开放得多。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公开宣称,自己要将名下所有财产尽数捐赠给自己和妻子名下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不会给子女留一分钱。而股神巴菲特也在遗嘱中宣布,将自己超过30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捐出99%给慈善事业,用于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为计划生育方面的医学研究提供资金。多年以前,巴菲特就对自己的子女明确表示:“如果能从我的遗产中得到一个美分,就算你们走运。那么,为什么这些富甲天下的美国人要把自己的财产全部捐掉,不肯留给自己的子女呢?这是多大仇啊?有一些比较理想主义的人是这么解释原因的。注重子女独立性美国人普通比较重视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们继承那么庞大的财富是不公平的,而且会阻碍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们自己的人生与父母的人生无关。更注重培养子女创造财富的能力比起把财富本身赠与子女,美国人更注重培养子女创造财富的能力。钱总有花光的一天,但拥有了创造财富的能力就不用再担心。防止分配不均造成亲人关系很多美国家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父母的遗产分配自然会成为一个问题。在美国人眼中,亲情是远远高于物质财富的,父母是不会轻易让物质凌驾于感情之上的。所以,美国父母选择同时和孩子划清物质界限,让孩子从小就明白,父母的财富不属于自己。富人有自己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美国人眼里,富人之所以能够积累大量财富,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社会为人们提供公平致富的机会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美国富人对社会有一种责任,那就是有了钱不能自顾自花天酒地,而是要回馈社会,帮助他人。另一些比较现实主义的人是这么解释原因的。躲避高昂遗产税美国的遗产税非常高,最高可达55%,这意味着如果富人们把遗产留给子女,那么直接有一半的钱就进了政府的口袋。但美国税法提到,遗产中用于建立和运作纯粹为了宗教、慈善、科学研究、文学和教育目的的部分可享受全额免税。通过慈善实现财产转移富豪通过建立慈善先付年金信托的方式将财产转移给后代。慈善年金信托是一种长期信托基金,委托人投入一笔善款,然后定期向慈善机构支付善款,若干年后再将信托基金的余额交给一个非慈善受益人,通常就是委托人的后代。通过慈善机构赚取的钱丰厚通常富豪的资产构成包括现金、股票、地产等等,他将这些资产全部注入自己所设立的慈善基金,并且是实际控制人。那么慈善机构通过股票所赚取的钱是免税的。虽说慈善机构需要把一部分款项用于慈善项目,但跟遗产税相比,还是少了很多很多!比如设立一个价值2000万美元的慈善基金,然后每年向慈善机构支付100万美元,共支付20年,按当前1.4%的利率进行复利计算,20年实际支付善款2640万美元现在的2000万美元,相当于20年后的2640万美元,完全消耗掉了名义的2000万美元的慈善基金,因此美国国税局不对这个慈善基金征税。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有5%的年均回报率,20年后这2000万美元将增值到5306万美元,子女可获得2666万美元;如果年均回报率达到10%,20年后慈善基金将增值到1.34万亿美元,子女可获得1万多亿美元。
    齐明杰2019-11-05 22:02:43

相关问答

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平台-多保鱼保险网是一个保险购买决策平台,提供意外险、健康险、医疗险、人寿险、重疾险评测、攻略、、问答知识,帮助用户科学购买合适的保险。学保险知识,选择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平台-多保鱼保险网。问:保险为什么讲最大的慈善答:请问你就这么讨厌保险吗?不过,很遗憾,保险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理由一下几点:一、保险是一种科学的制度安排。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带有一种学术性的定义,今天我不会谈学术问题,但是我还是有必要把这句话讲清楚。实际上保险制度是建立在大数法则基础上来应对人类所面临人生风险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能够解决人类心灵上的祥和与安宁。怎样理解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的差别?我这里解释一下二者关系。有一个事实我们大家需要达成共识。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整体上面临着生老病死残各种风险,这个共识要达成。我经常问周围朋友,如果你是30岁、40岁的人,我问他这样的问题:回忆一下你所认识的同事、朋友、亲戚中有没有得过重大疾病。我要说的是,无论用上述哪种方式治疗,当事人都会失去尊严。大家想想,如果当事人靠很多人捐款治疗,或者靠亲戚借款治疗,或者用家里小孩子读书费用治疗,或者用家里准备改善住房条件的款项来治疗,作为当事者躺在病床上肯定会想,我怎么那么倒霉,我得了一场病要靠向那么多人借债,或者要把全家人十年的努力化为乌有!他会在一种愧疚、没有尊严的精神状态下接受治疗。反过来如果你是通过保险制度来解决高额的医疗费用,那你在医院里会非常乐观地接受这个事实,并庆幸现代医疗科学技术可以解决这个疾病问题。通过保险制度可以解决你的财务负担,让你生病都有尊严,这就是有保险制度和没有保险制度给你带来的巨大差别。对一个老人来说也是一样,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做了保障规划,而在年老的时候能够按照自己年轻时的规划,拥有足够的养老金过上高品质的生活,而不给子女带来负担,这也是一种尊严。更不用说为了家庭成员做好人生风险规划,万一发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灾难时,还能让子女和配偶维持高品质的生活。这就是保险制度以及保险产品能够带给人们心理层面的影响,我们叫做祥和与安宁。世界上可以用钱来获得祥和与安宁的只有保险制度,因此我反复强调保险制度是唯一科学的解决方案,你想不出第二个解决方案。结合人类文明爱、责任与尊严仔细思考,你会发现保险产品是那么不可替代。三、保险是最讲信用的“活菩萨”。菩萨”大家都知道,很多人为了祈求平安去烧香拜菩萨,特别逢年过节去拜的人更多。拜菩萨实际上就是祈求心理上的安宁。为什么说保险是最讲信用的“活菩萨”呢?如果我们今天不谈保险,面对一群喜欢拜菩萨的人,我说:“各位朋友,我发现世界上有一座最显灵的菩萨庙,我带你们去,你只要每年花5千或者1万元拜这个菩萨,这个菩萨一定讲信用会显灵,保证你这辈子几十年遇到“911”的时候、遇到地震的时候、遇到飞机失事的时候,都能死里逃生,同时也不会得重大疾病。这是最显灵的菩萨庙了,你愿不愿意去?”我相信那些虔诚的人肯定都愿意去,只不过不相信有这种地方而已。我告诉大家保险公司就是这个地方。你每年向保险公司交一定的保险费,等于保护费,保险公司保护你不会出事情。为什么说最讲信用呢?如果保险公司没保护好你,违约了,会有几十倍、上百倍的“违约金”给你。因此可以很简单的理解为保险制度是最讲信用的“活菩萨”。四、保险是一个大慈善。我最近跟很多朋友交流,自己为什么从踏进保险业以后就深深地爱上这个行业,而且不愿意离开?因为我一直觉得保险是一个大慈善,保险公司特别是人寿保险公司是一个最大的慈善机构,而且也是最信得过的慈善机构。我知道社会上很多人讲到做慈善的时候都愿意,但是讲到买保险的时候都很抵触。其实保险是一个大慈善,而且比一般的慈善机构还有更多的功能。为什么这样说?虽然我没有对慈善制度做全面的研究,但是我知道慈善机构需要具备的两个特点,保险机构也都具备了。一是慈善机构要能够募集到足够的资金,还要使得资金安全、透明、保值。我们有时在看电视的时候,很多人心理都有一个念头想去做慈善,但是没有真正去做,因为大家不知道钱往哪里去。即使你在街上看到有这样的慈善机构,你又担心他是骗子,你没有办法保证这个资金是透明的、安全的。二是慈善机构要能够把资金真正资助到你所愿意帮助的人手上。这是所有慈善机构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经常看到类似新闻,如果哪个机构公开说有多少亿的资金要资助,可能会有四面八方的求助来信。你坐在办公室里说该资助谁,不该资助谁,这样肯定会犯很多错误。所以想一想,大家就会知道做好慈善是很不容易的。上个星期前我看到报道,步步高的原总裁段永平接受一个采访,他讲了一句话“赚钱难,如何把钱花出去更难!”慈善机构也一样,募钱难,但是要把钱真正用出去更难。巴菲特和比尔盖茨都是慈善家,你就理解为什么巴菲特把钱捐给比尔盖茨。巴菲特是绝顶聪明的,他年纪大了,有一大笔财富要做慈善,就面临一个问题,到底这笔钱如何如他所愿的做慈善?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后来他想出绝妙的方法,把钱给了比他还有钱的人。巴菲特把钱给比尔盖茨后就解决了做慈善要解决的问题:安全性问题,比他更有钱的人不会把钱乱用;有效性的问题,比尔盖茨因为年轻又热衷慈善,经常满世界跑,他知道哪个地方需要钱帮助。所以巴菲特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看来保险制度多么像慈善机构,而且它的范围比慈善还广。它通过交保费的形式筹集资金,保险资金的应用、收益以及理赔受到国家监管部门最严格的监管,而且这个规则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都不能挪用这笔资金。所以保险制度具备慈善机构的特征,涵盖范围最广。保险公司拿出去的钱都是给客户满期给付和理赔金。我们很多客户说:我们交了保费没有理赔到就是不合算的。实际上如果你买的是保障性的保险,交了保费你虽然没有理赔,但是你的这些钱给了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保险机构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保证每个理赔是真实的,保证这些款项及时送到需要救助的人手中,所以每个人购买保险其实都在做慈善。保险比慈善还多一个功能,你如果自己购买后,当自己碰到困难时还会得到保护。我刚才只是从四个角度探讨了保险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正确理解保险。大家可以从中理解:为什么保险内涵这么丰富;为什么现在保险在全世界这么发达;为什么今年美国奥巴马政府要强制性的要求全民投保医疗保险。当然我用这四个角度还不能全方位诠释保险制度,我只是通过这种方式希望我们中的每个人,当听到保险的时候不要很武断下结论——保险是一个不好的东西。我们很多人有习惯性思维。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与保险从业人员有关系,很多从业人员自己讲不清保险是什么,或者有一些从业人员有不良的营销行为。我们很多人把“不喜欢营销行为”和“不喜欢商品”两个概念混起来了。就像我不喜欢房屋中介整天打电话干扰我的生活和工作,但是我很喜欢房子。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喜欢一种商品与喜欢这种商品的营销行为是两个概念,不要把它混淆起来,不能因为不良的保险营销行为影响大家对保险内涵和真谛的正确认识。
一、继承房产,我国法律规定,不需要交遗产税。二、房子怎么分配?原则上,应当均分。当然也可以由各继承权的人协商解决。三、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1、第九条继承权男女平等。2、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3、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4、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5、第十四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6、第十五条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03年12月初,梅艳芳立下遗嘱及信托基金,将自己两处物业赠予好友刘培基,预留140万人民币给4名外甥及侄女作教育经费。剩余遗产委托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管理,每月支付给母亲覃美金约58000元人民币作为生活费直至母亲去世。遗嘱中还特别指明,直至覃美金去世,所有资产会扣除开支捐给妙境佛学会。据悉,梅艳芳去世时留下价值约3000万至3500万港元的资产,随着香港房价上涨,其遗产2019年被认定升值到港币近1.7亿元。扩展资料:梅艳芳在遗嘱中载明,将名下位于伦敦与香港房产留给刘培基。刘培基是梅艳芳最好的朋友之一,从1982年起负责梅艳芳的服装设计工作,包括梅艳芳葬礼上的白色旗袍也出自他手。2003年12月30日,梅艳芳去世,享年40岁。2004年初,梅艳芳的母亲覃美金坚称,梅艳芳是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签订遗嘱,故法庭应判遗嘱无效,希望独得亿元遗产。向法院提起诉讼后开始了这场遗产之争。2019年3月和2019年8月,梅艳芳的哥哥梅启明和母亲覃美金又将遗嘱执行人、主诊医师、遗产受益人一并告上法院,质疑三方串通欺骗梅艳芳立下遗嘱窃取其遗产。对于梅家的控告,三被告坚称梅艳芳立下遗嘱时神志清醒,不把遗产交给母亲打理,是担心母亲不善理财,花尽遗产后生活无依。2004年到2019年的七年多来,梅艳芳的母亲覃美金多次上诉,屡告屡败。2019年5月10日,香港高院下达终审判决书,梅艳芳的母亲覃美金再次败诉。7月18日,梅覃美金对阿梅的“遗产案”早前在终审法院终极败诉仍不服气,在中环一间银行总行前拉上横额抗议,以示不满。梅艳芳遗产案。